農家小院,特殊的三口之家
中午的陽光,灑向坐落在陽坡的小院。黃土夯成的院牆,牆皮多處剝落。
小院的菜園裡,荷包牡丹嬌豔欲滴,油菜、白菜、蘿蔔的綠葉耷拉著,一行行稀疏的小蔥剛剛從土裡冒出來。
這是一座有點破舊的小院。土木結構的東房,起碼有三四十年的歷史。和低矮的東房相比,北房稍微高點,估計也有二十年了。貼著瓷磚的大門,是這個院落最現代的部分。
5月15日中午,剛剛放學的小琳,向院落的大門走來。大門外,唐華向路口張望。小琳趕緊迎上去,一手扶著唐華,推開一扇鐵門,走進小院。
小琳,10歲,是四年級的小女生。唐華,63歲,是這座院子的戶主。此時,院子的女主人李永蘭,正在二十多公裡外的縣城治病。
這裡是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西溝鄉官地村的一處院落。小院裡,小琳和爺爺唐華、奶奶李永蘭相依為命8年。
小琳一歲半的時候,父親因交通事故不幸離世。半年後,小琳的母親也離開了家。從那時起,爺爺唐華、奶奶李永蘭擔負起了養育孫女的重任。
眼前的小琳,身材瘦小,腦後扎著兩個羊角辮,臉色有點發黃,右眼下因為眼疾留下的紅色斑塊明晰可見。她稚嫩的臉上,不時露出笑容。
63歲的唐華二級聽力殘疾,患有嚴重的腰間盤突出,行走不便。57歲的李永蘭患有腰間盤、頸椎病、多種內科疾病。一家三口飲食起居,更多要依靠唐華。
10歲女孩,成63歲爺爺的好幫手
小琳家的小院裡,條件稍好的北房是一家人吃飯、睡覺、會客的地方。
到了午飯時間,小琳和爺爺唐華準備做飯。小琳從北房裡的茶几下拉出存放土豆的塑料盆,拿出三個土豆。
削皮、切塊、衝洗,小琳像個小大人一樣,動作熟練。從屋內抱出電鍋,放在房簷下簡易的桌子上後,小琳向爺爺請求支援,因為她不敢插電鍋的插頭。
插電,打開開關,向鍋裡倒上清油,唐華做這些的時候,小琳端著裝有土豆的塑料盆,準備下鍋。
熱油遇到土豆的水分,鍋裡噼裡啪啦油水亂濺,小琳一手拿著鏟子,翻炒著大塊土豆。小琳還不太會炒菜,但她還是在不斷地嘗試著。
等待著土豆塊熟透了,小琳將電鍋搬回屋裡,放在爐子上。
將熟了的土豆,用鏟子盛到盤子和碗裡,這對於小琳還是有難度的。此時,她只能在旁邊看著爺爺動手了。
一盤土豆,是唐華的。半碗土豆,歸小琳。小琳拿起暖瓶,向杯裡倒上開水。唐華拿出自己烙的餅子,他們的午飯就算解決了。
當天的午飯,十分簡單:炒土豆塊,白開水就饃饃。然而,正在長身體的小琳,午飯只吃了半碗土豆塊,喝了幾口開水,饃饃一口也沒吃。
病魔來襲,讓這個家雪上加霜
這個家,因為缺乏勞動力,好多年前已經不種莊稼了。前幾年,家裡還養著羊。兩年前,因為李永蘭病情加重,家裡的羊被賣掉,錢用來看病了。
院子裡的小園,是這個家庭的蔬菜基地。親戚朋友們也經常伸出援手,會送點土豆、白菜等過來。很多日常生活用品,他們就到附近的街上購買。
不種地,缺乏勞動力,小琳一家的收入,主要靠政府各項救助金。唐華從一個塑料盒裡,拿出一摞證件:農村五保供養證、青海省重度殘疾人生活補貼發放證、青海省農村牧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證、兒童福利證。
除了享受救助類資金幫助,唐華和李永蘭還有青海省新型農村牧區社會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唐華和李永蘭說,全部算下來,政府一年幫助他們一家的資金有八千多元。
就在半個月前,唐華和李永蘭的病情加重,小琳眼疾第四次發作,一家三口不得不一起治療。因為治病,這個家又欠了四千多元。李永蘭說,這筆錢,只能等到老伴的五保金下來,才能還上。
獨立自強,她要向烏塔學習
午飯吃完半碗土豆,小琳利落地收拾了碗筷,洗了鍋,將鍋碗瓢盆收拾利索。快到上學的時間,她穿好校服,繫上紅領巾,朝著山坡下走去。
家裡老兩口身體不好,打掃衛生、洗菜、洗碗的活兒,大多數時候是小琳幹。薄一點的衣服,也是小琳自己洗。
「我們該向烏塔學習了,學習她自立自強,但並不是要我們像烏塔一樣獨自一個人外出旅遊,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生活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 小琳在日記這樣寫著。
烏塔是小琳語文課文《烏塔》中的人物。這篇課文講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就在小琳一家治療回家的當晚,我聯繫到小琳的奶奶李永蘭,詢問相關情況,加上了小琳使用的微信。
「你早點睡覺,最近太累了啊!」聽說在治療過程中,小琳還要照顧行動不便的爺爺奶奶,記者勸她早點休息。
「叔叔,沒有太累,我現在11歲了。」很快,她回復了這樣一句。其實,她今年10月才滿11歲。
記者採訪手記
知道小琳一家三口同時治病,生活十分窘迫急需救助,是4月下旬的一個晚上。因為時間緊迫,而我已約好了外出採訪。無奈,我連夜聯繫了樂都心連心愛心協會會長李積忠,請他第二天一大早,一定去看望一下小琳,儘可能予以救助。
第二天中午,我還奔波在採訪的路上,李積忠會長來電說,他們公益團隊已將籌集到一千多元資金,送到了小琳手裡。當晚,從朋友圈看到李積忠發布的前去救助小琳一家文圖信息,倍感欣慰。
因為牽掛這個特殊的家庭,此後多次聯繫小琳和她的奶奶李永蘭。忙完了手頭的工作,我專門前往小琳家走訪。一處老院子,兩位患病的老人,一個還在上小學的女孩。對於這樣一個沒有勞動力的家庭,是政府部門多項救助金和親戚朋友的相助,讓他們維持生活。
因為發朋友圈的緣故,多名熱心的朋友或通過文章讚賞,或通過紅包,希望通過為小琳送上點點愛心。走訪後,我把300元愛心款轉交給了小琳的爺爺唐華。晚上,我給小琳發微信,讓她買點好吃的。小琳通過微信發來語音信息說,「叔叔,這些錢是給奶奶看病的,不能買好吃的,買上好吃的,就要把奶奶疼死給了!」
記者/何耀軍
監製/史凱 | 責編/沙成豔
青海又增一家4A級景區!就在剛察...
民和這個貨車司機膽子大!被人教唆就敢幹這種事…
↓↓了解更多新聞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掌上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