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是一個被世界旅遊人士稱之為「世界公園」的國度,因此,是去歐洲旅遊必去的地方。
五月的瑞士是最美的時候。我們一行從奧地利出發經列支登士敦進入瑞士,道路二邊翠綠的山巒,碧綠的湖水,綠色的草地,紅色的屋頂,白色的牆壁,相映成趣,寧靜而和諧的自然之美,賞心悅目。抵達瑞士後我們入住於琉森附近的瑞士小鎮。
住在瑞士小鎮,是一種享受,沒有喧囂,只有寧靜。小鎮上的居民,住房不是很大,但很精緻,不僅乾淨整潔,家家戶戶都養著各種各樣鮮花,像一棟棟花園別墅,導遊告訴我們,不僅僅是瑞士,就是大多數的歐洲國家對別人家的評價不是富有與能做得一桌可口的飯菜,而是看家庭布置得是否漂亮溫馨,方顯品味。清晨,鳥鳴伴著我們迎來美好的一天,早起的居民,沒有高聲喧譁,輕聲細語地閒聊,動作很輕的勞作,沒有誰願意去打擾這裡的寧靜。
瑞士的農民大部分都以種牧草為主。在草地邊都堆放著一捆捆打包好了的牧草,等著牧民收購。我們想一捆草能值多少錢呢?導遊告訴我們,因為這裡草質好,一捆就能賣上二百歐元,相當於一千五百元人民幣,一般種草的農戶,一年的收入就可以達到五十萬人民幣以上,因此,難怪說歐洲的農民是最富裕的了。
清晨,我們沿琉森前往阿爾卑斯雪山遊覽。輕軌站就是一個風景,位於琉森畔,湖水清澈,碧波蕩漾,湖邊鮮花盛開,我們乘坐輕軌式登山列車沿世界最陡斜的軌道來到雪山之巔。雪山上,綠草、鮮花、白雪共存,或是手襯白雪,身躺草地,或是於綠草地之中,以白雪為背景,或是於白雪之間,以藍天為背景拍上一組雪山春意圖。極目遠眺,美麗的瑞士風光,綠色的琉森湖,點綴於山水之間的紅頂白牆人家,婉如仙境。不僅雪山是一道風景,在雪山上欣賞瑞士風光更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欣賞登山運動的人也是一道風景。世間之美,不過於此也!
坐落於湖光山色之中的瑞士中部城市琉森,又稱琉森,是瑞士最美麗的,最理想的旅遊城市,也是瑞士人最喜愛的本土度假勝地,歷史上曾經有很多著名作家就在這裡居住和寫作。
雖然在城市之中,但很十淨整潔,沒有雜草叢生,沒有一點垃圾漂浮於上,很靜,很綠,很美,山映水中如倒掛的油畫。踏上瓊森湖著名的卡佩爾時橋,古老的木橋很像我們的風雨橋,橋長200米,兩個小轉彎,廊橋頂部每隔幾米便有一幅彩畫,記錄著瓊森的歷史與人物。橋上各類鮮花擺在兩旁,天鵝自由自在地在湖中遊弋,我們在詩情畫意中讀著瑞士的過去。大街上酒吧、雕塑、美術藝術與古老教堂、歷史文物與歷史古蹟交相輝映,歐洲在這裡自由地享受著陽光,享受著生活,如同她們品的葡萄酒一樣,溫馨而可口。
我們一行四十五人包了一條船,喝著瑞士啤酒,品著紅酒,或於甲板上將琉森湖的兩岸風光、城市的美景盡收眼底,或與船長合影留念,或於船艙小憩……。
瑞士時一個非常富有的國家,精密的的各種儀器與藥品的製造在世界上都享有極高的地位,僅手錶一項,全世界每出口十隻手錶,瑞士就佔七隻,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和收藏價值。我們從奧地利一路過來,經列支敦士頓,在瑞士的琉森,就可以欣賞著世界的各類名表,很多遊客在這裡找到各自中意的手錶,其中一名遊客向我說,她買了三隻表,就賺出了歐洲遊的團費。
瑞士,是一個永久中立國,自1815年以來,就從未捲入過任何局部戰爭和國際戰爭。因此,來到瑞士就一得去參觀被馬克吐溫譽為「世界上最悲壯和最感人的雕像」 瓊森獅子雕像前,這是為了紀念1792年法國大革命,暴民攻擊法國杜伊勒裡宮時 ,為保護法王路易十六及瑪麗王后而死的瑞士僱傭瑞士僱傭兵所建的紀念碑。長10千米,高3米的雄獅倒在地上,折斷的長矛扎在肩頭,痛苦地倒在地上……,瑞士軍人的悲壯與忠心無不感染著每一位遊客,祈求世界和平。
和平,也只有和平,才能讓我們生活得更舒適,更自在,更溫馨。瑞士雖然國家不大,200年無戰事,一戰二戰都沒有捲入其中,沒有戰爭的破壞就是最好的發展。發展以精密儀器為主的工業,就不會有大的環境汙染。為了生活的悠閒與舒心,就要圍繞人居去改造更好的環境,因此,人人都會去呵護她,山水就會更美!
因此,我對瑞士的印象就是,生活如詩,風景似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