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這座小巧古典園林,雨景幽美,「雨打芭蕉」呈現如詩似畫意境

2020-08-20 秋嫣旅行

文圖|秋嫣旅行

江南梅雨季,時而陰雨霾霾,時而大雨滂沱。細雨濛濛時,不用打雨傘,那綿綿的雨絲,輕輕灑落你肩頭,清涼詩意。暴雨如注時,雨滴像斷了線的豆子,從天庭滾落下來,天地間籠罩在濃濃的雨霧中。

秋嫣喜歡在濛濛細雨中徜徉於古典園林裡,看雨絲瀟灑飄落,觀晶瑩剔透的雨點調皮地跳在烏黑的屋簷上,再輕盈盈地滴落下來,實在很美妙。

那日,濛濛細雨裡,秋嫣來到常熟燕園這座小巧精緻的古典園林。佇立古色窗格前,觀賞雨打芭蕉空靈的意境,迷人的景致,那麼富有詩意。

碧綠的芭蕉葉在細雨裡輕輕搖曳,姿態輕盈,宛若一群婀娜多姿的女子在長袖曼舞。

《禮記·樂記》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雨滴落在長長的芭蕉葉上,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好似演奏一曲美妙的大自然的音樂,那天籟之音令人遐想無限。

「雨打芭蕉」這一自然景象,會讓人產生或空靈、或歡快、或憂傷的情感,這千般妙韻,讓文人墨客產生豐富的聯想,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藝術作品。

現代作家周瘦鵑在《芭蕉》一詩中寫道:「芭蕉葉上瀟瀟雨,夢裡猶聞碎玉聲。」詩人眼裡的雨中芭蕉,雨滴聲恰似珠落玉盤,如詩似畫,妙不可言。

芭蕉又名甘蕉、綠天、扇仙等,原產於我國南方地區。芭蕉葉碩大翠綠,葉形美麗優雅,深受人們的喜愛。

明末清初文學家李漁在《芭蕉》一文中說:「蕉能韻人而免於俗,與竹同功。」文人認為芭蕉同清新的竹子一樣,帶給人超凡脫俗之感,賞芭蕉是樂趣。

早在古代園林中,人們經常將芭蕉作為景觀植物種植。據古代地理專著《三輔黃圖》記載,在漢武帝時期,就已經從南越國將芭蕉帶到北方栽培。

攝影:大漠

「雨打芭蕉」,很有詩情的場景,然而,當心懷憂慮之事的人看到此景,會觸景生情,情不自禁地產生憂傷之緒。

心境開闊、沉靜之人,聽雨打芭蕉,是一種悠閒自得生活方式。秋嫣喜歡臨窗而坐,邊聽雨滴叩打著蕉葉,一邊安靜地看著書,心裡會湧起愜意與閒適之感。

宋代李洪《偶書》:「世事悠悠莫問天,一觴且醉酒中賢。階前落葉無人掃 ,滿院芭蕉聽雨眠。」

是啊,漫步在這座江南古典園林,閒庭信步是很愜意的。或靜坐芭蕉葉下的石塊上,沉思凝視;或手捧一書,沉浸書中的清涼世界;或清茶一盞,品茗賞景,心無雜念,這感受很美妙。

江南古典園林裡都有種植芭蕉,營造「雨打芭蕉」那詩情畫意的意境。芭蕉與古色建築相映成趣,那婆裟疏影在詩人、畫家眼裡,分明就是恬淡幽美的詩和清新淡雅的畫。

江南梅雨,時大時小。漸漸地,雨絲密了起來,淅淅瀝瀝的雨下大了,滴落小池塘裡,泛起了圈圈的漣漪。

常熟燕園的雅致和精巧名聞遐邇,那精巧絕妙的園林藝術讓人流連忘返。園中假山清池、亭臺樓閣、曲院深廊相映增輝。

假山水池旁垂柳依依,錦魚成群,在雨景中更顯幽美。

園林裡種植了幾株石榴樹,樹姿優美,枝葉秀麗。春天繁花似錦,絢麗多姿。夏天,綠葉間結滿圓溜溜的果子,像一隻只迷人的紅燈籠,小巧可愛。

有的石榴悄悄地裂開了口,好似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雨中的庭院瀰漫著江南溫婉的氣息,溼潤、幽靜。這裡沒有人聲鼎沸的喧鬧,沒有忙碌奔波的匆匆身影,只有滴滴答答的雨水聲。煙雨濛濛的江南園林,是那麼浪漫詩意,這裡是一方清新雅致的心靈休憩地。

蘇州地區有很多古典園林,雅致精巧,移步換景,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蘇州園林,點擊下面的搜索卡片,可以查詢到很多信息。

我是秋嫣旅行,一名江南女子,熱愛旅行,喜愛寫作。樂意分享旅途中的美景美食,喜歡就關注

相關焦點

  • 夏日炎炎,常熟這座古典園林清淨幽美,滿池荷花盛開,是賞荷佳地
    常熟的曾趙園是夏日賞荷佳地,這座精緻的小園林位於常熟市城西南隅翁府前。從「小荷才露尖尖角」之時,秋嫣便已開啟賞荷之旅。細雨紛飛,煙雨朦朧,荷花在雨霧中更顯清新脫俗,嫵媚動人。這首詞不就是寫了這裡的美景嗎?
  • 常熟海虞銅官山南麓的這座園林式山莊,幽美雅致,是一處休閒佳地
    ,是由常熟市農業龍頭企業海虞茶葉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這座農業休閒文旅小景區,頗具古典園林風格。太湖石堆砌的假山,佇立在池塘邊,倒映在水池裡,與古韻盎然的圍牆相映成趣,構成一幅清秀的江南園林水彩畫,因為他們知道疊山理水間的詩性和浪漫。
  • 中國古典園林如何營造景觀意境?
    中國古典園林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在中國乃至世界園林歷史上都具重要地位,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貴遺產。早在中國的殷周時期就出現了園林的早期雛形「囿」, 隨著人們對精神生活的不斷追求,景觀與心靈的共鳴顯得更為重要,這就顯現出了現代園林在景觀中營造意境的必然需求,古典園林中景觀意境的營造已發展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 遊客在蘇州園林難尋「古詩意境」?
    遊客在蘇州園林難尋「古詩意境」?他一直想到蘇州園林切身感受一下古詩裡所描述的「雨打芭蕉」意境,但由於園林的遊客太多,金先生無法如願。古典園林是蘇州旅遊業的一大驕傲,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然而,隨著蘇州旅遊向縱深發展,古典園林卻遇到這一尷尬問題。  據了解,「雨打芭蕉」幾乎可以說是蘇州園林裡的一個經典景致。靜靜站在迴廊裡,或是坐在花窗旁,獨自傾聽雨點落在芭蕉上發出的聲音,這讓古往今來很多文人墨客陶醉。
  • 王府禮序,山水詩畫,直抵心靈深處的期許——江南古典園林的意境
    這裡推窗見山、出門臨湖,清晨看雲海,夜裡望星空,如此才是與自然融合的最美距離,尊重地域的自然條件,通過對自然法則的學習,在營造歸園田居的生活場景中,將江南古典園林的意境和功能性住宅空間相結合——王府禮序 山水詩畫——入口落客亭 溯源古代府院生活,提取「天工開物、文心作美、素雅靜淡、意境悠遠」造園觀,傳承世家榮耀,回歸人文,傳承園林空間序列,演繹現代品質生活。以【王府禮序、山水詩畫】的設計理念,貫穿於整個別墅園林設計中。
  • 常熟尚湖這座古典園林內,一棵巨大的紅楓燦若雲霞,如詩如畫
    時序已到小雪節氣,但秋的氣息依然蕩漾在山林間、湖溪邊,當樹梢的葉子逐漸稀疏,湖中的那片池杉林卻渾身透著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點綴的灑脫與不在意俗世繁華的孤傲,美美地呈現在世人眼前。湖中的荷葉已凋零衰敗,殘荷靜穆,蘆花與枯葉相映,倒有別樣的意境美。望著凋零的枯葉,頓然感悟:人生風景,不就這樣在生命的繁華與落寂間轉換嗎?驀然,眼前出現一抹亮麗的色彩,如簇簇燃燒著的火焰,在蕭瑟的秋景中異常絢麗。定睛一瞧,原來是「拂水山莊」裡的一株巨大楓樹。
  • 常熟方塔園恢復開放,園內玉蘭花如雲似雪,與古塔相映呈現別樣美
    不遠處的古老方塔,在潔白無瑕的玉蘭花映襯下,呈現別樣韻味。這些純白的花瓣,似用玉石雕刻,清新素雅,散發出幽幽的清香。潔白、清透的花瓣綻放在綠葉間,更顯得典雅嫵媚。純色的花兒,在春陽下是如此的輕盈而又雅美。
  • 江南古典園林藝術設計中的禪學意境——塗強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也由成熟逐漸進入高潮,江南的造園活動也進入了一個劃時代的時期。    由於江南一帶的許多私家園林都是在文人、畫家的直接參與下設計經營的,這就使江南園林必然會反映他們的趣味、氣質和情操。
  • 常熟曾趙園恢復開放,這座著名古典園林春意盎然,滿園春花爛漫
    曲折的遊廊,圓形拱門,白牆黑瓦,大紅燈籠,這處院子呈現出古色古香的韻味。一旁高大的白玉蘭樹,挺立於牆角。綠葉間的玉蘭花神採奕奕。幾叢綠植,幾扇雕花窗格,幾根修竹,幾塊石頭,把小院裝點得別具一格。玉蘭樹株幹高大,飽滿的花朵綴滿枝頭,要仰視才能觀賞。
  • 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美的營構
    水體、山石、花木等是古典園林的基本構成要素。水體是古典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嫵媚而有靈性,常令人陶醉。園林中的山石不僅源於自然,還有著自然山石的形與神,古典園林也常常藉助山石來抒發情懷,如在個園中就用不同的背景陪襯春、夏、秋、冬四種石頭,以顯示一年四季的景象。花木是古典園林空間環境建構的直接參與者,對園林景點的意境表達有著重要意義。
  • 常熟這座古典園林,一園看盡兩園色,小說《孽海花》在這裡完成
    家鄉常熟有座古典園林——曾趙園,在單位附近,工作之餘我和同事們經常去園林裡散步賞景,或喝茶打牌。這裡儼然成了我們閒暇休憩地,成了心靈治癒園,大伙兒都笑稱這座園林是我們的後花園。曾趙園在常熟古城的西南隅,在市一院附近,門票30元,是一座「一園看盡兩園色」的江南古典園林。一年四季,園內呈現不同的景致,秀美迷人。
  • 常熟方塔園內木繡球花團錦簇,與古典園林建築相映成畫,美不勝收
    這座翹楚江南,歷經800餘年風雨滄桑的古塔,是古建築中的瑰寶。掩映在花團錦簇中的方塔,靈秀典雅,宛如一幅清新秀美的中國畫。木繡球嫩綠色的花瓣,緊密地簇擁一起,每朵花由許多小巧玲瓏的花瓣組成,重重疊疊,組成碩大飽滿的花球。
  • 中式園林庭院造景之必備植物
    園林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中國人長期以來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環境的物化品。它來自伊甸園,來自崑崙仙境,來自人們一直想像中的桃花源、烏託邦。」一句話,它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追求。那麼想要營造出古典園林的意境哪些植物不可或缺呢?
  • 芭蕉夜雨
    其原因,首先就在於這養眼的綠意。李漁說:「坐其下者,男女皆入畫,且能使臺榭軒窗盡染碧色。」這純淨的「碧色」,讓人心神清靜,幽意頓生。海芋造景生成的景觀效果,與芭蕉相似,既宜孤植,又宜叢植。但海芋有毒,《本草綱目》說它:「辛,有大毒」,因此,只適合在小區的公共場所的水邊,供人遠觀。
  • 漫遊古典園林 感受江南春意
    行走在江南一帶,數不勝數的古典園林是遊玩的重點,以江南「四大名園」——南京瞻園、蘇州留園、拙政園、無錫寄暢園為首,它們代表了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最高成就,同時涵蓋了儒釋道等哲學和宗教思想,將山水、建築與詩畫等藝術完美結合,春花與春水的襯託之下,在春天展現出更加生動多姿的色彩。
  • 南寧園博園蘇州園:小園一隅聽蕉雨 廊腰縵回意境幽
    束衛東介紹,蕉窗聽雨軒營造的是煙雨濛濛、雨打芭蕉的意境。&nbsp&nbsp&nbsp&nbsp再往前,是一段曲折的長廊,通向展園深處,廊外即是蓮池。蓮池的岸邊還有景觀石和盆景樹。園內的假山,可以說是蘇州園的點睛之筆。「假山是展園的制高點,由太湖石堆砌而成。堆砌手法講究,把太湖石的『險、透、漏、瘦、皺』都詮釋出來了。」
  • 蘇州園林,古典園林代表作拙政園,小巧玲瓏,如詩如畫
    蘇州古典園林的代表作,拙政園,始建於明朝正德初年,中國四大名園之一。走在園林小路上,一種恬靜的感覺油然而生,五月份的蘇州園林正是玩耍的好時候。拙政園內建築大多小巧玲瓏,雕梁畫棟,樹木蔥翠,小路曲折,藍天白雲。
  • 淺談:中國古典文人園林的山水畫印記
    中國古典園林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她集自然之美、繪畫之美、建築之美、藝術之美和文學之美的精華於一身,是中國文化藝術中的一朵奇葩。中國古典文人園林和山水畫一脈相承,在歷史的進程中她們並行發展,相互滲透,互為影響。
  • 品匾額楹聯,賞詩畫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被譽為「文人寫意山水園」,最具人文氣息的當屬匾額楹聯。文辭雋永的聯對,配以精妙的書法,往往直擊人心,令人一唱三嘆,徘徊不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拙政園,以匾額楹聯為文化嚮導,領略蘇州園林的人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