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園林
文/羊城晚報記者 劉星彤 圖/蘇州市旅遊局提供(另署名除外)
四月的江南,春色怡人,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旅行目的地。行走在江南一帶,數不勝數的古典園林是遊玩的重點,以江南「四大名園」——南京瞻園、蘇州留園、拙政園、無錫寄暢園為首,它們代表了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最高成就,同時涵蓋了儒釋道等哲學和宗教思想,將山水、建築與詩畫等藝術完美結合,春花與春水的襯託之下,在春天展現出更加生動多姿的色彩。
江南園林遊覽賞析
與北京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北方園林相比,江南園林有著小而精、分布密集的特點。僅以蘇州一地為例,自明清時起,因經濟發達及文化昌盛,有錢人家的造園熱情高漲,最盛時城內外知名園林的數量超過200處,這些設計精巧的建築,與天然的山石、水體和花木完美交融,將整座城市裝點成一座大的園林博物館。
古典園林由建築、山石、水體及花木組成。對於普通遊客來說,遊走其中,遊園的感覺更甚,多是從建築布局以及美學角度來欣賞,而對於當年的園林建造者來說,初衷卻是於實用中挖掘建築的巧思。除皇家園林外,幾乎所有的中國古典園林都是私家住宅的組成,為居家生活場所的延續,每一處建築都出於為人服務的考慮,有待客、宴飲、小聚、遊憩、養心等實際功能,在此基礎上兼顧美的享受,為生活增添樂趣。
江南的古典園林建築名目眾多,有廳堂、樓閣、軒榭、齋館、亭廊等,其中廳堂為園林中的主體建築,通常安排在園林的中心位置,樓閣則是園林中最佳的觀景點,居高臨下,俯瞰全園的同時,往往還能遠眺園外景色。
如何深入體驗古典園林的美景與意境?對此,蘇州市旅遊局有關負責人教路:步入一座園林,感受到山水的親切、建築的精緻,領略到花木的優美,即是完成了最基本的園林欣賞。在此基礎上,如有興趣,可從以下細節細細品味——
1、庭院
古典園林通常會被圍合出大小、功能不一的庭院,既是園林的居住本質,也體現了造園特色。這些庭院以統一風格的建築、類似的花木、山石進行相異布置,遊賞時既能感受到景色的豐富變幻,又不致因變化劇烈而覺突兀。
2、遊廊小院
中國古典園林中有許多曲折的遊廊,遊廊的轉折與牆垣間形成的小院往往別具韻味,這些小院中或樹一株芭蕉、或植數竿修竹,以石頭點綴,顯示出生機無限,可打破遊廊過長、過直的呆板。
3、山石
古典園林中的山雖為「假山」,山石的堆疊卻頗為講究。在蘇州園林中,構成主景的假山一般位於廳堂對面,在平面上追求蜿蜒曲折、在立面上講究高低起伏,而牆角屋隅往往有巨大的峰石,激發人的想像力。
4、花木
古人在園林花木的配置上獨具匠心。作為重要的對景一般都選擇單株優美的高大喬木,而在主景假山之上大多採用喬、灌木群落配植,以體現山林野趣。此外,在廳堂前配植玉蘭、海棠、牡丹和桂花,寓意「玉堂富貴」。
江南特色古典園林推薦
●拙政園
蘇州拙政園不僅位列「江南四大名園」,更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和蘇州留園一起並稱「中國四大名園」。其建於明代正德四年,是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佳作,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據說《紅樓夢》小說中的大觀園,就是以拙政園為藍本所寫。
拙政園眾多建築中,有一處親切可人的「聽雨軒」小院。當年的園主便是同家眷在這裡一邊品嘗蘇州船點,一邊聽雨滴打在瓦楞片上、芭蕉葉上、碎石地上的聲音,感知春夏。
●留園
留園同位於蘇州,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留園佔地約2公頃,山水庭院結構緊湊,建築精緻典雅,以疊山造石的動力著稱。太湖石獨峰「冠雲峰」與「大理石座屏」、「魚化石」號稱「留園三寶」,均為石中瑰寶。作為清代園林的代表作,留園展示的是清代官紳人家富貴典雅的氣質。其中,「石林小院」利用各種花窗、空窗將小院隔成重重深園,可謂以小見大。
●瞻園
瞻園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區,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古典園林,其歷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前的吳王府。經明、清、太平天國、民國與當代多個時期,園貌沿革複雜,幾經變遷。對電視迷來說,這裡還是87年版《紅樓夢》以及92年版《新白娘子傳奇》中白府的取景地。
●寄暢園
無錫寄暢園同樣建於明代,位於惠山橫街上,為山麓別墅型園林,面積14.85畝,園景布局以山池為中心,假山依惠山東麓山勢綿延設計,園內竹影婆娑,樹木參天,建築洗鍊,借景技術高超,在江南園林中別具一格。
●豫園
作為古典園林的豫園,毗鄰老城隍廟,這座佔地三十餘畝的園林始建於明代嘉靖、萬曆年間,迄今已有四百餘年的歷史。
豫園可謂最熱鬧的江南古典園林,至今仍是城內舉辦各種文藝活動的場所,如各類花展、奇石、書畫展以及重陽節、元宵節燈會等。
●獅子林
獅子林在眾多蘇州園林中有著特殊地位,因其始建人是佛家子弟,歷史上曾專屬寺院,因而為獨特的寺觀園林,禪意與世俗在此結合,韻味獨特。
(編輯:麥潔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