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綜合本報記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科學擘畫中國未來5年以及15年的發展新藍圖,為經濟社會發展把脈定向、指路領航。
連日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省司法廳、省臺辦、省地方志辦等單位廣大幹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謀劃部署下一階段工作。大家紛紛表示,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凝心聚力、砥礪奮進,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葉仁蓀表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江西省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實施綱要2035》,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標「作示範、勇爭先」的目標定位,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力爭教育信息化在全國作示範,職業教育在中部地區勇爭先,為推動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省司法廳廳長王國強表示,將通過探索延伸對各類市場主體的法律服務,將法律服務和法治審查延伸到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常態化推進民營企業「法治體檢」,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和產權糾紛等法律問題,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規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強各類市場主體獲得感。
省殘聯負責人表示,要積極促進我省殘疾人工作「十三五」規劃收官以及科學編制「十四五」殘疾人事業保障和發展規劃,不斷將「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思想落實到殘疾人事業改革發展的實踐中,對標對表中央「十四五」規劃部署,多謀殘疾人民生之利、多解殘疾人民生之憂。
全會勾勒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時,提出「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這讓全省教育系統廣大幹部教師深感責任重大。南昌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江西理工大學、井岡山大學、江西科技師範大學、贛南師範大學、贛南醫學院、宜春學院、上饒師範學院、九江學院、新餘學院、萍鄉學院、豫章師範學院、南昌工學院、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組織廣大師生以各種形式學習領會全會精神。
江西廣播電視大學黨委書記易小明表示,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要以推進江西開放大學更名工作為契機,依循職業教育體制機制創新的改革路徑,探索繼續教育、成人教育與普通教育並行並重的融合發展模式,運用平臺和體系建設優勢,根據社會需求設計課程資源,培養更多高級技能型人才。井岡山大學黨委書記胡春曉表示,要始終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教育現代化建設,謀劃推進學校適應新時代的綜合改革,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管理體制改革、人事分配製度改革、人才隊伍引進培養改革、數字信息化改革等為要素,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學校治理效能和發展水平。江西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賀一松表示,廣大師生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緊密結合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認真學習、廣泛宣傳、深入研究、貫徹落實全會精神,闡釋好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用新時代的美好藍圖激勵師生更加有方向、有信心、有力量。
高校是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的主戰場,廣大高校科研工作者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全會公報中關於科技創新的相關表述在廣大高校師生中引發熱烈反響。贛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範小林表示,高校要通過改革教育評價,不斷激發學校科研人員的創新創造活力,給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引導大家以國家重大需求為科研導向,用更多科技成果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南昌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院長王小磊表示,要以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為核心方向,結合我省在稀土、銅業、LED等方向的資源與技術優勢,打造省內拔尖、國內一流、具有國際特色的科教一體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蔡天作表示,作為高職院校,讓產業、企業、行業、職業和學業緊密結合、深度融合是我們的目標和任務,將以教育部、省政府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為契機,為江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合格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聶林水表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主動對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進一步探索製造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新思路新模式,朝著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計劃建設單位的發展目標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