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看戲去-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2020-12-21 中國江西網

廖華玉指導「採茶戲進校園」活動試點班的學生排練採茶戲。通訊員廖 敏攝

11月24日,葛山農民劇團演員排練採茶戲《兩個柚子》。通訊員廖 敏攝

  王薇薇 本報記者 李 穎

  「水南腐竹越來越俏銷,咱們的口袋也越來越鼓了……」11月18日,在吉水縣水南鎮劇院,水南農民劇團的4名演員正在排演新編的採茶戲《水南腐竹情》。

  這臺採茶戲以水南腐竹產業發展為背景,講述一對青年因腐竹結緣並帶領村民致富的故事。不少聞聲而來的村民看到演員同是村民,聽到源自本村生活的戲曲情節,感到十分親切,聽得興起不時鼓掌叫好、提提建議。

  採茶戲表演曾是吉水城鄉群眾茶餘飯後熱衷的文藝活動,上世紀90年代後一度沉寂。這五年來,在政府部門的大力引導和鼓勵下,採茶戲又「活」起來。

  農民自編自演草根劇團走向全國

  吉水採茶戲是江西地方戲曲之一,起源於由歌舞小調演變而成的花鼓戲,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吉水採茶戲大多在農村演出,唱腔和表演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用本地方言表演,內容樸實風趣,深受地方群眾歡迎並廣泛傳唱。

  說起吉水採茶戲,不得不提當地頗有名氣的草根劇團——水南農民劇團。「2000年,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就想建一個自己的劇團。」從小淋著雨都要看完採茶戲的團長楊天義笑稱自己是「戲痴」。水南鎮是一個大鎮,戲劇底蘊較為深厚,當他萌發建劇團的想法後,便整合了幾個戲班子,吸納了愛唱會演的當地村民,組成了水南農民劇團。如今,劇團演員也由成立時的16人發展到現今的38人。

  像水南農民劇團這樣由群眾自發成立的業餘劇團,吉水縣共有23家,演員約260人。這些劇團都是自編自演,深入各地村組演出,成為繁榮基層文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每年我們水南農民劇團在水南鎮劇院就要上演十幾場,每次過道上都擠滿了看戲的人。」楊天義開心地說。

  「這幾年,政府對劇團建設越來越重視,指導創作演出,給予經費補助,並推薦劇團外出表演或參賽等,為我們提供了更多展示的機會和發展的平臺。」五年時間,楊天義最大的感受就是,隨著演出水平的提高,劇團走得越來越遠,走出了江西,走向了全國各地,登上了央視的舞臺。

  這幾年,水南農民劇團先後參加了第七屆全國小戲小品曲藝大賽、「中華頌」全國戲曲邀請展等曲藝展演賽事並捧回大獎,特別是2019年,作為全省唯一一個農民劇團受邀登上中央電視臺11套《一鳴驚人》欄目表演戲曲《幫扶》等,榮獲「最佳組織獎」,為此縣裡還補貼了十幾萬元。

  出臺政策引導地方戲曲傳承「有戲」

  為發展地方戲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快文化強縣建設,2017年,吉水專門制定了振興吉水採茶戲實施意見,提出設立吉水縣採茶戲保護專項資金,扶持劇團劇目創作生產以及展演比賽、激活民營採茶劇團發展、加強採茶戲專業人才培養等內容。

  「這個實施意見從制度層面保障推動了採茶戲的傳承與發展。」原吉水縣採茶劇團團長廖華玉對記者說。廖華玉是吉水採茶戲傳承與發展的「靈魂人物」,也是振興吉水採茶戲實施意見的起草者之一。

  「演了一輩子戲,就是希望儘自己最大努力傳承好、發展好採茶戲。」幾十年來,廖華玉主演和導演了100多個大小劇目,如今雖然年事已高,他仍致力於傳承發展採茶戲。2017年、2019年,吉水先後成立了縣採茶戲傳承中心和採茶戲人才工作室,由廖華玉擔任領頭人,負責培養採茶戲人才、指導農民劇團、採茶戲進校園、編寫教材等工作。

  在採茶戲人才工作室的排練廳,該縣吉陽百花採茶劇團正在排練古裝小戲《銅錢計》和現代小戲《小保管上任》。廖華玉一邊指導演員的動作與唱腔,一邊對記者說:「圍繞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文明新風等主題,縣裡不定期邀請縣內外戲曲行業專家現場教學傳藝,指導劇目創作創排,《兩個柚子》《魔鏡》《喜遷》等一批採茶戲精品,獲得不少省市專業獎項。」

  為讓優秀採茶戲劇目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吉水縣文廣新旅局通過政府採購的形式,組織縣採茶劇團和各地農民劇團優選《兩個柚子》等經典劇目,面向全縣18個鄉鎮開展巡迴演出,僅2019年巡演次數達300餘場,每到一處演出,都是人頭攢動,掌聲陣陣。為了不斷磨鍊提高業餘劇團專業水平,吉水還連續3年舉辦全縣採茶戲大賽,組織23家農民劇團同臺競演。

  此外,各鄉鎮也積極建設劇場、百姓舞臺、非遺展示館等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建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79個,改善採茶劇團生產演出條件,讓廣大基層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

相關焦點

  • 問政快報(2021.01.11)-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江西日報社大江大數據顯示,1月8日18時至1月10日18時,《問政江西》共計收到帖文96條,其中,撫州市臨川區「五型」辦、新餘市「五型」辦、修水縣「五型」辦、月湖區「五型」辦、青山湖區「五型」辦、興國縣「五型」辦、吉州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南昌市西湖區朝農街道、永新縣禾川鎮政府、南昌縣三江鎮政府、上慄縣福田鎮政府、吉水縣醫療保障局
  • 蛟橋鎮政府食堂多張餐桌浪費飯菜-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大江網、信息日報特別策劃「舌尖上的浪費」線索徵集活動,陸續有網友提出建議和問題。  為了解更多真實的情況,12月7日記者兵分三路,探訪了南昌經開區蛟橋鎮政府食堂、南昌小藍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食堂、南昌高新區昌東鎮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隊食堂,發現絕大多數就餐人員能做到「光碟」,但個別剩飯剩菜現象依然存在。
  • 問政快報(2020.12.14)-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呂甜甜、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陳志燕整理  江西日報社大江大數據顯示,12月12日至13日,《問政江西》共計收到帖文112條。其中,南昌東湖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南昌東湖區城管局、南昌青山湖區「五型」辦、湖口縣「五型」辦、金谿縣勞動監察局、新幹縣工業園區管委會、井岡山市碧溪鎮人民政府、景德鎮市「五型」辦、安福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景德鎮市昌江區「五型」辦、豐城市「五型」辦等單位給予了回復,《問政江西》表示感謝。
  • 千峰迴首望廬山-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歷史長河中,近3600名歷史文化名人相繼登臨廬山生活、遊覽,留下近2萬首詩詞歌賦,以及大量傳世文章、繪畫、石刻等文化遺存,使廬山成為中國田園詩、山水畫的發祥地。值得一提的還有,朱熹重振白鹿洞書院,使之成為宋明理學和書院教育的典範,躋身中國「四大書院」,影響了宋代以來的中國歷史。  讓我們將目光沿著歷史的軌跡慢慢往回收,近現代的廬山依然熠熠生輝。
  • 問政快報(2019.04.02)-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
    江西日報社大江大數據顯示,3月30日~4月1日18時,《問政江西》欄目組共計收到帖文492條,其中,金田鄉政府、錢山鄉政府、安福縣房管局網、尋烏縣「五型」辦、永修供電、鷹潭國際商貿園、會昌縣城市管理局、景德鎮市昌江區「五型」辦、高安市公安局、帶溪鄉政府、豐城市規劃局、南城二中、
  • 廬山市:扶貧直播進鄉村(組圖)-九江頻道-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1、本網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江西多地任命一批領導幹部-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近日,江西多地一批領導幹部職務調整。  楊先國,男,漢族,江西南昌縣人,1970年9月出生,1991年8月參加工作,199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南昌大學公共管理專業畢業,在職碩士學歷,歷任新建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等職。  東湖區  王成久已任南昌市東湖區委副書記。
  • 江西日報社大江網(中國江西網)位列全國區域門戶網站第七名
    江西日報社大江網(中國江西網)位列中國區域門戶網站第七位  中國江西網訊 見習記者程世傑報導:1月16日,2015年度《網際網路周刊》矽谷動力編輯選擇排行榜發布,江西日報社大江網(中國江西網)位列「2015年度中國網際網路分類排行榜」全國區域門戶網站排行第七位。
  • 今日10時王福平局長做客中國江西網
    中國江西網南昌訊 記者孫娟、見習記者薛柏武報導:2019江西兩會即將召開,省人民政府網站、中國江西網、信息日報策劃推出大型融媒體廳局長訪談。    作為新組建的廳局單位,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有哪些職能?2019年目標任務是什麼?
  • 江西尋找「最美導遊」 網友可向中國江西網推薦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張愉報導:江西啟動尋找「最美導遊」活動。10月8日,江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即日起,網友可向中國江西網推薦你心中的「最美導遊」。此外,在「 最美導遊」候選人出爐後,網友也可以登錄中國江西網投票。
  • 繪就新藍圖 創造新偉業-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本報訊(綜合本報記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科學擘畫中國未來5年以及15年的發展新藍圖,為經濟社會發展把脈定向、指路領航。
  • 問政快報(2020.03.16)-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呂甜甜整理  江西日報社大江大數據顯示,3月13日~15日,《問政江西》(江西省「五型」政府建設擴大社會參與加強社會監督平臺)共計收到帖文53條,其中,南昌市青雲譜區「五型」辦、崇義縣政府辦、會昌縣住建局、贛州南康區「五型」辦、信豐縣城管局、都昌縣「五型」辦、南昌公交運輸集團
  • 百姓之聲(2019.08.27)-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
    截至8月26日17時,大江網《百姓之聲》欄目組收到吉安市、南昌市、撫州市、贛州市、上饒市、九江市等地有關部門的回應。    記者跑腿:臨川區住建局、撫州市自然資源臨川分局回應,經查,御景華庭小區為江西洪明房地產公司開發建設,該項目建築主體已竣工,但因御景華庭一期項目地下車庫違規改變用途開購物超市,導致原市規劃局不予辦理驗收合格證。為此,相關職能部門聯合執法,啟動取締該超市程序。截至目前,超市內所有貨物已清理乾淨。
  • 江西大江傳媒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江西大江傳媒網絡有限責任公司2002年9月27日設立時,註冊資本1500萬元,由江西日報社出資。  目前江西大江傳媒網絡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的運營平臺是中國江西網(大江網)。  中國江西網(大江網)是江西日報社旗下五報三刊數字內容唯一授權經營單位。日點擊量超過600萬,同時在線人數超過了80萬人次,日更新量超過6000條,七獲中國新聞獎。中國江西網以向世界傳播江西的聲音為己任,在省委省政府重大的宣傳報導、突發事件報導中充分發揮主流媒體作用,已成為黨和政府重要的喉舌和輿論陣地。
  • 百姓之聲(2019.08.06)-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
    截至8月5日17時,大江網《百姓之聲》欄目組收到吉安市、上饒市、撫州市、南昌市、宜春市等地有關部門的回應。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謝凌瑾)    更多內容請登錄 《百姓之聲》網頁版 詳情查詢網址: ms.jxcn.cn
  • 百姓之聲(2019.05.14)-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
    截至5月13日,大江網《百姓之聲》欄目組收到南昌市、贛州市寧都縣、新餘市、九江市廬山市等地有關部門的回應。其中,南昌市勞動監察局、南昌公交運輸集團、南昌市紅谷灘市監局、寧都縣梅江鎮人民政府、中國電信新餘分公司、廬山市運管分局等單位積極回復百姓問題。大江網《百姓之聲》欄目組對積極回復百姓訴求的單位表示感謝。
  • 特殊的社區幹部-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鍾誌慶 高 嬌 本報記者 胡光華  「謝警官,我老伴去世要註銷戶口,我人不在江西,腿腳也不方便不能回去,可以幫我到分宜礦建社區辦一下相關手續嗎?」「大爺,我是社區掛職副主任,這事就交給我了。」  「熊警官,你又來社區了。上次幫我拖起掉進溝裡的車,真是太感謝了!
  • 中國江西網開通舉報熱線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鄭周贇報導:9月1日,江西各中小學校開始報名,下周一開始上課。關於教育亂收費的投訴也步入高發期,有家長反映部分學校收費不開具發票、不說明收費明細、收取一些不符合政策規定的費用等。  即日起,中國江西網開通教育亂收費舉報六大平臺,如廣大學生和家長發現學校有違規亂收費行為,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維權。對於舉報內容,中國江西網記者將進行調查核實,對確實存在的亂收費行為,將進行曝光,並會將相關情況向教育主管部門反饋。  1.新聞熱線:0791-86849313、15979117254、18779148706  2.
  • 河南省政協調研組在贛州市調研-贛州頻道-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1、本網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國內國際-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1、本網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