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只有醬油水?美食達人探店老牌餐廳,看傳統閩菜如何煥新升級

2021-02-14 吃乎廈門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廈門的海鮮品種豐富,吃海鮮,自然成了廈門人的家常便飯,也成了遊客來到廈門一定不會錯過的事。

海鮮為代表的閩菜,更是突顯出廈門美食的魅力。最為經典的當屬源自漁船上的烹飪方式——海鮮醬油水

廈門以閩菜為主打的餐廳幾乎都有這道美味,因醬油調配的比例、輔料、火候、下鍋的先後順序等不同,每家的滋味各有特色。

不過,資深的老饕一定知道,廈門自古就是通商裕國的口岸,其城市的包容性極強,最終也一定也會體現在美食上。這就決定了廈門特色的閩菜,不僅僅是海鮮醬油水

開放的態度,也令廈門主打閩菜的老牌餐廳,總能不斷推陳出新,為食客創造出各式的新鮮感。

10月中旬,「來去思明」2020思明秋冬購物季開啟美食月,牯嶺街少年(王穎輝)帶領著大家前往思明區開元路,品嘗了老廈門人喜愛的地道小吃。

繼此條路線之後,以「老牌美味 傳統閩菜煥新升級」為主題的美食探店活動也順利開啟,一起去看看牯嶺街少年又帶著大家發現了什麼樣的美食新世界吧。

(點擊播放,回看精彩直播)

重點來了,今天十點半,牯嶺街少年還將逛遍思明區的各大商場,為大家搜索時下流行的餐飲品牌,推薦它們的招牌美味,敬請期待吧。

(長按圖片,識別小程序碼,可觀看現場直播)

回歸「老牌美味 傳統閩菜煥新升級」這一主題

吃海鮮,必須要最新鮮的。

廈門的老饕們一定不會錯過

直播中牯嶺街少年率先前往的這家餐廳。

作為連續三年獲得黑珍珠榮譽的上青本港海鮮,是思明區的老牌餐廳,也是國內知名美食家來到廈門必定會去的餐廳。

「上青」在閩南語中就是新鮮的意思。創始人吳傑擁有30年的海釣經驗,對海鮮十分了解,加上餐廳自有漁船,所以餐廳的海鮮不僅應季、新鮮,還有一些市面上不常見到的品種。

如野生的小黃花魚、鰻鱺,土龍、養殖的巴浪魚(油脂更豐富,市價高於野生)等等。光貝類就有好幾種,如本地苦螺、黃螺、鳳螺、本地花螺、日月貝(貝類中的勞斯萊斯)等。

上世紀90年代的油畫、廈門各式街巷的路牌、大厝裡的紅磚……在升級後的上青本港海鮮餐廳裡,總有廈門人最為熟悉的元素。

以市花、市樹、市鳥命名的包廂典雅而富有親切感,味蕾還未開動,就已經在視覺上率先體驗了一番廈門味道。

憑藉吳傑對食材的了解,這裡的海鮮烹飪方式也相當獨特。一道水煮鰻鱺最能體現廈門這座城市的包容性。

1.【水煮鰻鱺】借鑑水煮活魚的做法。「水煮活魚」起源於廈門,是海鮮與川菜烹飪方式的巧妙融合。繼水煮活魚之後,水煮三鮮、小管、東星斑等做法在廈門不斷興起,但會做水煮鰻鱺的餐廳屈指可數。

淡水、海水交替處捕撈的鰻鱺外皮細滑而彈口,內裡的鰻魚肉油脂豐富,口感鮮嫩。在四川麻椒的激發下,更顯海鮮的獨特香氣。

2.【芙蓉日月貝】芙蓉乾貝是閩菜中經典的高級宴席菜,貝類常見,而扇貝中的勞斯萊斯——日月貝不常見。

這道美味在食材上做了升級,日月貝的口感非常細嫩,鮮甜度也相當飽滿,搭配滑嫩的蛋清,讓人捨不得停下筷子。

3.【薯片蝦】又叫酥殼蝦。野生紅蝦殼薄、肉鮮,高溫快速炸過之後,蝦殼香脆,帶著豬油渣的油脂香。咬上一口,還能發出咔呲咔呲的聲響,趣味十足,是老牌餐廳中不常見的創新做法。

未能詳盡的還有不少創新的菜餚,如用茶盞裝盤的土筍凍;融合閩北做法的家燒午魚;用星鰻幹、蟶乾、絲瓜等做出的傳統燜面升級版等等。不同地域烹飪手法與閩南菜做法的融合、食材的升級,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來到廈門,

只吃海鮮,可不夠地道,

還要一邊觀賞海景,

品一品閩南人的家常味

座落於環島路的這家臨家閩南菜,擁有無敵海景,是老廈門人、遊客都喜愛的打卡點。

作為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接待單位、央視《吃遍全國五十城》廈門市代表、新華社《發現中國好食材》全國五十強,臨家既能承接大型的晚宴,又是尋常家宴的必備之選。

佛跳牆、清蒸東星斑、東山小管醬油水……傳統的閩菜在這裡幾乎都能吃到。

餐廳的特色還在於把人們熟悉的家常閩菜(主要是廈、漳、泉)做出了新意,主廚李文峰把這種熟悉的家常味稱之為「媽媽的味道」。對食材的把控,使得餐廳出品相當穩定,收穫了大量食客的信賴。

1.【蘿蔔燜飯】蘿蔔燜飯是傳統的閩南主食,家中常用高壓鍋製作,因此臨家將小型的高壓鍋器具作為容器,一同上桌,令人眼前一亮。

櫻花蝦、香菇、幹蔥頭、胡蘿蔔絲、芋頭、三層肉、乾貝等輔料的精華匯聚於一鍋米飯之中。噴香軟糯酥,加上酥脆的花生,吃起來趣味十足。它還曾在《舌尖上的中國》中出鏡過。

2.【土豬肉湯】這道湯品看似簡單,只用土豬肉和鹽巴清燉,卻最能體現臨家對於食材的把控。定期合作的農戶不受市場需求的影響,堅持將土豬養殖一年以上。因此,食客喝到的土豬肉湯不腥不羶,清甜有味。

3.【沙茶海鮮豬雜】沙茶麵是廈門傳統的小吃,在臨家卻演繹成了一道主要菜餚。時令海鮮、豬雜在沙茶的作用下碰撞出飽滿的鮮香,再加上長泰縣柴火燒制的豆腐一同煮製,鍋氣十足。

4.【醬油水午魚】海鮮醬油水的做法來自漁民,漁船上加上一口鐵鍋,剛剛捕撈的的海鮮加蒜、辣椒、蘿蔔乾、醬油簡單烹飪,就是一頓豐盛的午餐。

因此,臨家將烹製午魚的小鐵鍋一同上桌,既保證了美味的熱度,又還原廈門漁民的食俗。在做法上,添加三層肉一同烹飪,以提升海鮮的香氣和細嫩的口感。

值得推薦的還有許多,如九轉套腸、餐前的米湯、閩南茶配(綠豆糕、寸棗、龍巖花生)……把家常味做到極致,就是臨家保持生命力的秘密

提及廈門特色的閩菜升級,

廈門小吃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廈門人熟悉的黑明(張淙明),

就將一道廈門薄餅,演繹得淋漓盡致。

黑明認為,延續傳統閩菜,保留廈門人記憶中的味道十分重要,但創新能讓傳統走得更遠。創新的前提是嚴謹、充分地理解和演繹地方文化

薄餅有著400多年的歷史,是老廈門人每逢清明,家中必備的美味。經過黑明的改良和升級,吃起廈門薄餅變得更有儀式感,而對輔料的精挑細選,烹飪手法的考究,也讓這道小吃收穫了更多新廈門人的青睞。

每一次代表廈門將閩菜帶往全球各地時,他都會做上這道廈門薄餅,廣受國外美食家認可。其次85%的素食構成也恰恰符合國際上以植物領先的可持續飲食理念。

由於時常有出國交流的機會,在黑明的餐廳,食客可以看到基於傳統閩菜的新派閩菜餐廳,走出了一條更為國際化的路線。

特色的沙茶與斑節蝦、海蠣烹出鮮美的湯汁,以西式的擺盤呈現,輔以羅勒、小麵包片,讓食客在熟悉中收穫驚喜。

餐廳裡的沙蟲也不走傳統湯汁的形式,而是將芥菜梗穿插其中,用醬汁與秋葵同拌,清脆爽口。

阿根廷的紅蝦刺身裝盤,輔以椒麻口味的中式醬汁,彈而柔嫩的口感,以及清鮮中帶著酸甜、麻辣的味覺體驗,都令食客倍感滿足。

留心關注黑明的食客,不時還能吃到黑明靈感突發創作的應季新品,如今年夏季推出的荔枝苦瓜醋肉、荔枝馬齒莧鮑魚等等。

不定期,黑明總會開啟不同主題的餐酒搭配晚宴。在互動中,食客更加了解黑明,更加了解他的烹飪理念,這樣的形式也讓一家以新派閩菜主廚為核心的餐廳,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來廈門

體驗過宴席式的閩菜之外,

還不能錯過煙火氣更足的

海鮮大排檔

相比白天,晚上吃飯多了幾分隨性、些許故事。老廈門人喜愛的排檔就是最為典型的代表。六、七個人圍坐一桌,點上各式海鮮、燒酒配,就能暢聊一晚上。

202特色排檔在鬥西路的總店,總能以熱鬧的氛圍吸引市民遊客的到來。一道特色的龍蝦沙拉,是不少人記住202特色排檔的開始。

鮮活的海鮮、新鮮的水果拌上特調的沙拉醬,開創了海鮮的新做法,清甜爽口的味道大大打開了食客的食慾。

經典的魷魚芋頭絲也是202特色排檔的特色海鮮菜品,芋頭與魷魚一同蒸製,出鍋經過熱油與醬汁一淋,一上桌的香氣就已經捕獲了食客的嗅覺。

即使是老牌的排檔,它們也在做著不同程度的升級。比如202特色排檔濱北店,就以更為清新、雅致的環境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

菜品上,也不拘泥於食客喜愛的那幾道熱門菜餚。外皮酥脆內裡彈而嫩的鮑魚,加了三明黃椒的清蒸東星斑、海苔做成的煎餅等等…… 對食材、出品的把控,以及不斷推陳出新的菜餚,就是202特色排檔永久的生命力所在

 結語:

思明區作為廈門最早發展起來的商業區,老牌的閩菜餐廳在此匯聚一堂。縱觀它們的發展,不難發現在不同的時期,傳統的閩菜根基一直都在,但廚師對食材、對閩菜的理解卻在不斷更新。前浪後浪的更迭,使得新的生命力總能熠熠生輝。

「來去思明」2020秋冬購物季活動由思明區商務局主辦。活動已於九月份正式啟動。

作為「全閩樂購」促消費之「廈門全城歡動消費節」的組成部分,思明區聯合區內各企業,在秋冬購物季通過一系列消費福利,進一步釋放消費需求,加速全國消費回補。

在11月,來到思明區

還有超多優惠等你來!

超多驚喜在這裡!

來去思明吧~

(部分圖片來自劉溢、林佳強、大眾點評、網絡)

編輯:楊露

審核:邱榮、楊瑛

相關焦點

  • 盤點廈門既傳統又精緻的閩菜餐廳
    到廈門旅遊,尋訪當地特色美食必是重要行程之一,小街小巷裡的老店是不錯,但總歸地點分散了些,不易尋找,而這些將傳統美食進行顏值與味道升級的精緻閩菜餐廳,亦是一種舒適又省時的選擇。1、紅厝8號閩南古厝,紅磚綠瓦,曲徑通幽,清新淡雅,這家佔地1200多平方米,只擁有9個包廂的精緻閩菜,提前預約是必須的。從小菜到主菜,再到餐後水果,每一樣都有獨到之處。強推:老醋花生、滷蛇段、土龍湯。
  • 國宴閩菜大師手作美食 分享「福州味道」
    人民網福州5月29日電(餘杉芳)佛跳牆、雞湯汆海蚌、淡糟香螺片……5月28日,六位國宴閩菜大師在福州三坊七巷同數十位美食達人分享傳統的福州味道。這是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發起組織的「致敬經典 福州味道」——「全福遊 有全福 有口福」國宴閩菜大師手作美食分享會。
  • 誰說廈門菜只有醬油水,來私廈裡,才發現也可以如此雍容大氣!
    廈門菜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海鮮大排檔,清蒸醬油水,其實廈門菜也有雍容大氣的一面,幾十年前,廈門出過不少閩菜大師,也有幾家大名鼎鼎的閩菜餐廳,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這些餐廳先後關閉,不少年輕的廈門人也都不知道廈門菜曾經的輝煌。
  • 專訪閩菜大師吳嶸:以後退的姿態前進|倪好·主廚
    這些棕色瓶中只有一瓶裝著「毒藥」苦瓜汁,其餘都裝著鮮甜果汁,入口後是驚喜還是驚嚇,全憑運氣。飲品「毒藥」,圖源宴遇公眾號「毒藥」的創意來自吳嶸,2015年12月31日在宴遇餐廳首推,一經面世即引起熱烈反響,與後來他研發的藜麥盆栽色拉、小豬流沙包等其他創意菜品,至今被其他餐廳大量複製模仿著。
  • 它們恪守閩菜的歷史與傳統,在「傳承」與「創新」間發揚光大!
    你對福州的美食印象是什麼? 傳統正宗閩菜?佛跳牆? 荔枝肉醉糟雞? 如果你來到福州, 一定不能錯過這些經典的閩菜餐廳, 在餐飲文化百花齊放的今天, 它們恪守閩菜的歷史與傳統, 在「傳承」與「創新」間繼續將閩菜發揚光大。
  • 「全福遊 有全福 有口福」國宴閩菜大師手作美食分享會在福州舉行
    林水俤師傅用傳統佛跳牆開壇儀式向大家展示展示他的手作美食佛跳牆。在福州,閩菜既保留了傳統的技藝與味道,又廣泛吸收了世界各地的先進烹飪方法,進行了多樣化的創新與菜品改良,「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這10個字概括了當下閩菜傳承的現狀。活動現場,邀請了姚建明、林水俤、楊伯欽、陳松俤、陳輝、陳偉傑6位國宴閩菜大師現場展示他們的拿手好菜,並與大家分享這些經典名菜背後的故事與傳承。
  • 廈門曾厝垵最全攻略美食 | 小吃 | 住宿
    曾厝垵┅廈門最文藝的漁村公交 | 打車 | 開車 →曾厝垵…………………………………………………………廈門老土著給大家做了最詳細的攻略住宿篇/小吃篇/下午茶篇/主食篇/注意事項(實用貼 記得點讚 收藏️)…………………………………………特色小吃篇1、阿信厚吐司 20元推薦:香草厚吐司冰激凌天泉路328-15號2、八婆婆燒仙草 8元推薦:蜂蜜燒仙草國辦街257-1號3、整隻章魚燒 30元推薦:
  • 品味那些珍藏於心中的地道美食,這幾家廈門好口碑的餐廳推薦給你
    廈門美食推薦很多人來廈門旅遊,一是看美景,二是品美食。廈門美食屬於閩菜系,其中各家大排檔做的就是本地風味的菜品,比如醬油水指的就是一種烹飪方式,在這裡主要用於烹飪小海鮮,什麼醬油水雜魚、醬油水小鮑魚、醬油水花蛤……都可以用它來提味。簡單的醬油加入適量的水,口感清爽,因此小海鮮一定要新鮮,這樣口味才會好!廈門有許多大排檔,選擇小海鮮的價格都是實惠性的,亞尖大排檔、醉壹號海鮮大排檔也都是本地口碑比較好的喲!
  • 藏身魔都的這些南國風味,開啟「魔都閩菜食味地圖」了!
    嘉禾嶼自帶鼓浪嶼風大露臺以廈門舊稱「嘉禾嶼」命名的閩菜餐廳「嘉禾嶼」,魔都店自帶鼓浪嶼風大露臺,大寫的「我愛廈門」很有假裝在旅行的意味。三千裡山海風物入餚饌,首當其衝的是溫在封口壇中的佛跳牆。以閩南傳統酸甜撈汁製作的撈汁海蠣,將紅蟳蒸米糕與墨魚飯結合的原汁墨魚飯煲膏蟹,湯汁鮮美、魚肉彈嫩的手打魚糕,味甚鮮異的廈門特色土筍凍……古早與新味兼具。天涼下來,生津潤燥、補氣養生的福鼎芋也成為閩菜餐桌主角之一。蒸、炸、煮、炒,福建人吃芋的方式有多種,嘉禾嶼均應時演繹。一道飄香芋泥煲,以紅燒肉汁煨制,芋香肉香盈滿口腔。
  • 食在廈門,帶你吃遍廈門最地道美食
    說到廈門,除了小清新,還有你不知道的地道小吃!這篇裡,小編碼了這二十幾年來在廈門熟悉的味道,搜羅了數百家正宗本地小吃、酒樓、排擋的口味、位置,從各位驢友老爺們的屬性和需求,教你如何用一天的時間,有節奏、有計劃的刷完廈門最值得吃的美食。
  • 可以吃到黃金的炒飯,用刀叉切著吃的蘑菇,這是什麼神級閩菜?
    閩菜以烹製山珍海味而著稱,在色香味形俱佳的基礎上,尤以「香」、「味」見長,其清鮮、和醇、葷香、不膩的風格特色 ,以及湯路廣泛的特點,在烹壇園地中獨具一席。福建背山靠海的獨特地理位置,形成了閩菜對山珍海味獨特的烹飪見解!今天來到的這家位於廈門航空古地石廣場的私廈裡·新閩南餐廳,一起來見證閩菜大師給我們帶來的新閩菜,讓我們一起嘗嘗都有些什麼新滋味吧。
  • 2018四天三晚廈門自由行旅遊攻略——吃貨攝影師美食之旅
    行程安排3月22號:抵達廈門——上島鼓浪嶼——酒店休整——龍頭路吃美食3月23日:日光巖看日出——逛文藝小巷——風琴博物館——國際刻字館——中山路3月24日:廈門大學——芙蓉隧道——白城沙灘——沙坡尾3
  • 閩菜=福州菜?泉州人:閩南菜也是閩菜的一部分
    由於閩南是海絲文化匯集地,所以在此區域衍生的菜品自然也就集各色菜餚之精華,它有容乃大,涵蓋了福建泉州、廈門、漳州「閩南金三角」地帶的菜餚,和臺灣、港澳以及東南亞地區的菜餚有重要的淵源關係。如果要分門派,閩菜應該是金庸筆下的逍遙派,博大精深又薈萃了各種雜學的門派。
  • 千元餐券免費送 吃乎告訴你,哪些美食讓老饕們念念不忘
    「醬油水、醬油水、醬油水」「好多到廈門的好吃之人估計沒有哪裡的人民能像廈門那樣熱愛醬油水了,新鮮的漁獲,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醬油水。好吧,醬油水其實是廈門平民大眾的家常味道,實質上,廈門很多傳統的味道特色,還潛藏在坊間巷裡。
  • 廈門美食餐廳推薦!
    No.4醬油芒果小攤地址:百家村深田公廁旁最近微博上超紅的芒果蘸醬油,有木有?這個小攤直接擺在公廁旁。傳說中的美食。廈門正宗芒果吃法就是蘸醬油,可以去甜膩助消化。百家村著名醬油芒果小攤,其實只有一塊方桌,直接簡單擺在公廁門口,吃法奇物位置獨特,絕對是廈門小吃中的奇葩
  • 國宴閩菜大師手作美食 分享「福州味道」
    人民網福州5月29日電(餘杉芳)佛跳牆、雞湯汆海蚌、淡糟香螺片……5月28日,六位國宴閩菜大師在福州三坊七巷同數十位美食達人分享傳統的福州味道。這是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發起組織的「致敬經典 福州味道」——「全福遊 有全福 有口福」國宴閩菜大師手作美食分享會。
  • 資深吃貨製作廈門美食地圖,可能是最適合懶人的廈門美食攻略
    這篇美食攻略,收集了20多年來在廈門熟悉的味道,搜羅了數百家正宗本地小吃、老字號網紅店、排擋的口味、位置,從廈門土著的口味和遊客的需求,教你如何用最短的時間,有節奏、有計劃的刷完廈門最值得吃的美食。邵公館是廈門知名度最高的佛跳牆主題餐廳,其招牌菜「王氏佛跳牆」的傳人王清傑師傅是閩菜烹飪高級導師、廈門著名「佛跳牆」烹飪大師。不僅有著對於閩菜深深的了解與情感,在佛跳牆的專研與全新嘗試上更極富盛名。邵公館更是獲獎無數,被評為廈門人喜愛的十佳特色餐廳,招牌菜佛跳牆還獲得國際金廚大賽金獎,適合老人小孩、孕婦、坐月子及腦力人士。
  • 廈門美食故事多!本土作家許曉春聊閩南飲食文化
    近日,廈門美食作家許曉春攜自己的作品《廈門飲食文化》來到外圖廈門書城,從凝聚了幾代廈門人甚至海外華人鄉愁的餐飲「老字號」,談到廈門餐飲的四大名片及其閩南風味特色,並結合現場展示的餡餅、馬蹄酥、豬腰餅、魚皮花生、蛋花酥等本地特色茶配,與讀者分享廈門美食背後的歷史、地域文化內涵。
  • 6位閩菜國宴大師做了這幾道菜
    姚建明、林水俤、楊伯欽、陳松俤、陳輝、陳偉傑等六位國宴閩菜大師應邀來到現場,展示他們的拿手好菜,並與大家分享這些經典名菜背後的故事與傳承。這六位閩菜大師都師出名門,都是國宴級名廚,在國內國際獲獎無數。他們悉數登臺,與大家分享自己職業生涯中難忘的故事以及對閩菜技藝傳承與發展的思考,並與到場的幾十位美食達人、媒體記者進行交流互動。陳松俤師傅的美食雕刻作品——「福」字盛世果蔬組寓意「全福遊 有全福 」,這道作品他和徒弟協力費時一天半時間才能完成,生動活潑、栩栩如生、趣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