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美食]記憶中的味道——「梁大媽米餃」傳承廬江特色美食記

2021-02-16 51廬江網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消逝了的,方顯得金貴

失去了的,才知道珍愛——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總結,流傳久遠的哲理聖言

——題記


廬江縣,漢代置廬江郡,隋朝置廬江縣,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千年古韻讓廬江誕生了很多的名人,以及區域文化特色。廬江曾經誕生過文翁,周瑜,吳長慶等名人,在文化方面歐冶子的冶父山練劍,何氏的發源等等。在這麼多年人文歷史沉澱的背後我們不得不提廬江米餃。廬江自古以來的魚米之鄉,廬江人通過自己的智慧發明了廬江區域特有的美食——米餃。 廬江米餃這些年一直默默無聞,在外的廬江遊子每每看到米餃有種說不出的親切,每每回來都會到同心樓等早點店去吃上幾個。最近幾年三河古鎮旅遊的崛起,三河人民將原本廬江的特色變成了三河米餃,我去過三河,也吃過三河米餃。和廬江正宗的米餃對比他的味道略遜一些,可能是故鄉情結,但是我更感覺是這些米餃缺少了濃濃鄉情和記憶中的味道。

今天梁大媽的開業對於廬江這個特色文化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梁大媽米餃軟硬設施齊全,具備讓廬江米餃走出廬江,走向全國的實力。梁大媽不像廬江其他早點品牌,其他品牌這麼多年一直以早點攤位的模式對外進行銷售,沒有企業化運營和挖掘老味道的理念以及開分店的模式,讓其很難走出廬江,但是今天的梁大媽不同,她是源頭米粉的加工者,同時也是米餃的生產者。這樣中間減少了很多的利潤環節,可以更好的讓利消費者。這麼多年梁大媽米粉的暢銷,讓梁大媽米餃可以更好更快的銷往全國各地。梁大媽百年的傳承,讓梁大媽的知名度在廬江周圍早已被普通民眾知曉。所以今天的梁大媽開業,對於廬江的人文和旅遊有著重大意義。

梁大媽米餃店,位於中心城。皖中大市場斜對面

親朋好友們紛紛前來祝賀

幾十米的炮竹點起來



在煙花,炮竹中梁大媽米餃店正式開業了

朋友們紛紛帶來自己的賀禮,祝福梁大媽米餃生意越來越好

梁大媽門前一片紅,生意紅紅火火旺起來

特色米餃剛剛出鍋,金黃色。看著特別有食慾

所有清洗過的勺子碗,全部都需要重新擦一邊,確保衛生乾淨



特色小菜,早上稀飯米餃在配上秘制小菜。絕配啊

店內裝飾十分典雅。所有物品均是訂製。特別的具有廬江特色



這兩面文化牆主要介紹記憶中的西門港灣和梁大媽的歷史

包間

樓梯

三樓卡座





梁大媽裡面的燈具十分具有特色









旅遊局夏局長前來指導工作



見到梁大媽,夏局長詢問大媽最近身體狀況

這個是一種傳承。梁大媽的傳承

親朋卡座休息聊天

梁大媽米餃中午在鴻福招待各位親朋

梁大媽總經理致辭

旅遊局邢科長致辭




相關焦點

  • 廬江大餃|外酥裡嫩的「廬江大彎腰」,三個就頂飽
    餃子,是中國人餐桌上常見的一道食物,但中國之大,歷史之悠久,不同地域的人們憑藉著自己的智慧,賦予了普通的餃子各自地域的特色。今天要帶大家品嘗的美食是安徽省合肥地區的漢族傳統小吃——廬江大餃。廬江大餃有一身「金黃色的外衣」,兩頭尖尖,呈月牙狀,約莫三寸長,當地人也叫它「廬江大彎腰」,已有近百年的製作歷史了。
  • 廬江美食千千萬!這4道廬江縣小吃,你喜歡哪一個?
    湯池溫泉說完美景,那就該說說那些地道的廬江美食了。廬江小紅頭只看外表,小紅頭並不出彩。令它享譽廬江的是,它的味道承載著數代人的記憶。米麵沒有複雜的工序,沒有華麗的外形,只有溫馨平淡的味道,讓人難以釋懷,旅客吃著勁道、味鮮,廬江人卻品出它樸實,溫暖。廬江烘糕作為合肥四大名點,在合肥鮮有人問津,在廬江卻是家喻戶曉的美味。這酥酥甜甜的一款小吃,是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 合肥第四縣,廬江的特色美食,湯池溫泉旁的美味
    令它享譽廬江的是,它的味道承載著數代人的記憶。好不好吃另當別論,但是,每次吃到它,舌尖上感受到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這是一道簡簡單單的小甜點,不甜膩,不煩悶,入口即化,酥軟香甜。見證了廬江飲食的過去和現在。
  • 舌尖上的廬江 | 家鄉的餃子,家鄉的味道,快來嘗嘗吧!
    皮薄餡嫩的餃子是中華民族最傳統的美食之一無論是過節還是日常家庭聚餐都有餃子的存在它象徵著團圓承載著情懷包含著思念與愛是太多情感的存在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美食,是純手工製作的廬江大餃,和其他普通餃子不同的是,它的皮是用米粉來做的。
  • 一入廬江胖十斤!為了吃也要去一趟!這些廬江美食你吃過沒?
    要是給合肥的美食做個排行榜,廬江美食絕對是我心中的No.1。      很多人對廬江美食的印象,起於小紅頭。相傳從清朝末年間開始,至今已經流傳了上百年。廬江美食眾多,歷史悠久,早已成為廬江的一種特色文化。
  • 廬江查氏文化研究會誕生記
    冶父山下譜新曲2——「2020冬至廬江(仁孝堂)查氏家族祭祖儀式」暨廬江查氏文化研究會誕生記   2020年12
  • 收藏|廬江最全美食指南 ,讓你不會錯過任何一道必吃的家鄉地道美食~
    咱大廬江是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有許多名人軼事,對於吃貨來說更是美食誘惑地,帶著特別鄉味的美食有著別樣吸引人的地方。放慢節奏,邊吃邊聊,是怎麼的一種愜意生活啊。小編今天給大家準備了一份美食指南帶上它,吃遍廬江~先來感受下咱廬江的美食地圖吧
  • 家庭廚藝秀 | 廬江的味道山粉圓子,你還記得這個味嗎?
    這道菜做法稍微複雜,可是味道卻是極好的。家裡只有外婆和媽媽會做,平常吃的也很少。在廬江,這是一道特色美食,深受大家的喜愛。一定要嘗嘗山粉圓子燒肉,那味道一定讓你難以忘懷。山粉就是紅薯粉,山芋粉。用紅薯粉做圓子,和豬肉一起燒。除了可以用豬肉,還能用雞肉。下面給大家說一說這道菜的做法。
  • 廬江小紅頭 吃出桂花飄香的記憶
    原標題:廬州地理——廬江小紅頭吃出桂花飄香的記憶吃出桂花飄香的記憶農曆八月,很多小孩子會天天盼著看月亮一點一點圓成大銀盤,坐在桂花飄香的樹下好奇地研究天上有沒有一隻玉做的兔子。難道你小時候沒做過這種傻事?
  • 知名餐飲品牌籤約廬江水西門特色文旅商業街
    近日,廬江水西門特色文旅商業街正式籤約徽三說。黃山徽三餐飲有限公司創立於2017年,創始人付國兵經歷二十餘年餐飲業沉澱,帶著品質、服務、健康的理念回到家鄉紮根徽菜。魚肉提前醃製,醬汁香氣滲入魚肉的肌理,燒制後味道更濃,上桌就能大快朵頤啦!
  • 秋遊廬江 | 跨界村長教你如何24小時,48小時玩轉廬江
    9:00 冶父山風景區冶父山素有「江北小九華」之稱,位於皖中的廬江縣城城東北十公裡處山莊主要分為四大板塊(餐飲、住宿、採摘、垂釣、),配套六大功能區(團隊拓展、親子遊樂、休閒露營、特色種養、農耕體驗、旅居康養),是一處旅行必去之地。
  • 徽商故裡入駐廬江水西門特色特色文旅商業街
    徽商故裡是傳播徽菜、傳承和弘揚徽文化的特色文化餐飲品牌,目前「徽商故裡」品牌旗下共有8家徽派文化餐飲主題酒店,分別布局在北京、天津、杭州、合肥和黃山。徽商故裡,徽菜之源。作為外地安徽人的家,徽商故裡致力於提供最原味本真的鄉土味道,以原汁原味的徽菜為主打,以山珍土產為本,用料講究營養,融會時尚口味,傳承與發展並重,不斷提升烹調技藝,更加滿足現代人們對於徽菜「視、嗅、味」三覺的享受。徽商故裡招牌菜很多,尤以「一帥六將」為著。「一帥」即徽商臭鱖魚,「六將」分別是胡適一品鍋、徽州毛豆腐、徽州刀板香、徽府土雞湯、風乾肉焐鮮筍、皖南悠悠豬肉。
  • 尋味廬江年-觀民俗,泡溫泉,吃百家宴,趕年貨市集,看鄉村春晚
    最美鄉遇,尋味廬江年年是記憶中的溫馨,年是藏在心裡的期盼,煮一壺酒,蘸著年味;縷一方土,撒著過往 ;貼一抹紅,添著喜慶;殺一頭豬2020年近,在廬江縣首屆民俗年味節來臨之際,我們將組織自駕遊廬江,在滾動的車軸中找尋溫馨和期盼,在美食和美景中回味年的儀式感,用心去感受一份廬江原汁原味的傳統年味。
  • 環巢湖美食:在廬江,梅雨季節吃「梅雞」
    作者:何義群 每年的初夏,天開始陰沉起來,空氣變得悶悶的、粘粘的,只等青梅成熟,細雨便會不作不休地下個不停,整個廬江地區一下就來到了黃梅雨季裡耳畔依然迴蕩著兒時母親對我說的話,那可是兒時可望而不可即的美食。古人云: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上至王侯將相,下到布衣乞丐,對於美食的追求從不馬虎。美食的產生往往還和地域、氣候等息息相關。 在我的家鄉廬江,就有黃梅天給男童吃「梅雞」的習俗。據坊間傳聞:男童在黃梅天吃清燉的「梅雞」,對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好處。講究的要進梅吃一隻,出梅再吃一隻。那什麼是「梅雞」呢?
  • 小蘭花茶之廬江好茗
    廬江湯池人說起了小蘭花茶總有無法割捨的情結,小蘭花伴隨著我們的成長,我是個喜歡品茶的人,但凡各地的名茶皆有品嘗。唯有對小蘭花花茶情有獨鍾。或許這裡面包含著一種情感,一種習慣,一種難忘的味道,總之無論我行走到什麼地方,小蘭花總是和我有著不捨得情緣,閒暇時光泡上一杯,清香怡人的小蘭花足以讓我神清氣爽,回味悠長。
  • 罍街來了|廬江水西門招商盛啟
    千年廬江城 一座水西門濱湖集團 ·幸會廬江中國第二座罍街廬江·水西門定製呈現>規劃大勢所趨 引領文旅新風尚依據《廬江縣城總體規劃》「一心四區」的總體空間結構,規劃在廬江中心城區以水西門項目為核心,打造特色文化街區,充分體現廬城『五大片區、一主四副』的城市特色。
  • 在廬江,夏天一定要做的這些事,缺一樣都不算完整
    人這些事一定要去做有了這些,才算真正過了廬江的夏天!3在盛夏的夜晚,和老朋友們約一次露天大牌檔,廬江的美食很多味道槓槓的。15早晨上班路上,在街邊吃一份稀飯配鹹菜,尋找兒時的味蕾記憶,看一看夜晚的廬江。
  • 廬江書院在廣東順德隆重舉辦庚子秋祭,全球後裔代表參會!
    這是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繼去年恢復春秋二祭之後,再次舉辦秋祭大會,這是廣府合祖祠書院的一項核心傳統文化傳承,是包括廣府何氏在內的全體廣府人的文化記憶,更是清代合祖祠書院的一個濃濃的文化記憶。始建於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的廬江書院已經212歲,兩個世紀的文化沉澱與傳承,厚積薄發,這幾年突然煥發出了陣陣的翰墨書香,在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廣東省文化學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專委會的引領下,在文化領域重新標舉起「廣府文化
  • 來廬江,體驗一場紅色文化之旅!
    小喬胭脂井用漢磚恢復建造,除牌坊為仿清建築外,文化園整體建築特色為仿漢建築。DAY2三食六巷三食六巷位於湯池溫泉旅遊度假區的核心地段,佔地百畝,包括特色美食、主題客棧、民俗文化、創意零售四大業態,將打造安徽首席美食文化主題公園。
  • 送上廬江垂釣地圖,點燃你的夏日激情!
    此外,廬江有名的美食黃屯大餅,相信你肯定不陌生,黃屯的早點品種多樣以大米餅、油炸大米餃子、油條、麻花、麻團、鍋貼餃子、千層餅、等為主,各種各樣風味獨特,其中猶以大米餅、大米餃子最具特色。黃如果來此,有機會一定要嘗嘗黃屯大餅,方能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