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當局擬修法取消大陸子女繼承遺產上限
2012-08-21 16:51:4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陸子女繼承臺灣長輩的遺產將不受限制
-
蘭迪實務 | 臺灣的拋棄繼承,效力及於大陸遺產?--兩岸法律問題研究【繼承編2】
許多臺灣繼承人也因此誤認自己喪失權利,平白損失高額遺產。本文以下將先介紹臺灣人繼承大陸遺產的基本制度,再透過簡化案例,就上述拋棄繼承產生的爭議進行評析。根據上述規定,法定繼承應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經常居所地法律,實踐中,因該臺商在大陸死亡,一般無相反證據的情況下,推定經常居住地在大陸,故適用大陸法律,尤其在遺產是不動產時,前述論斷更無疑義。此外,根據臺灣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60條規定:「被繼承人為大陸地區人民者,關於繼承,依該地區之規定。但在臺灣地區之遺產,適用臺灣地區之法律。」換言之,在大陸的遺產則應適用大陸法律。
-
臺當局規定臺灣民眾不得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
華夏經緯網9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行政院」」院會昨天通過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規定,臺灣地區人民不得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修正草案規定,違反上述規定者將喪失臺灣地區人民身份,及其在臺灣地區選舉、罷免、創製、複決、擔任軍職、公職及其它以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所衍生的相關權利,並由戶政機關註銷其臺灣地區戶籍登記。
-
臺灣當局:今年大陸返臺過年人數可能僅剩2萬多
(觀察者網訊)自臺灣地區出現新冠肺炎本地病例後,臺灣當局加大了檢疫防控力度,規定自15日起14天居家檢疫需「1人1戶」。疫情返臺難度的提高,與高昂的隔離成本,使大陸許多臺胞臺商放棄了返臺過年的計劃。據臺媒「聯合新聞網」1月16日報導,臺灣當局預計,今年從大陸返臺過年的臺灣民眾可能僅剩兩萬多人,且這個數字可能還會繼續下降。臺當局稱,往年大陸臺胞臺商返臺過年人數一般都在十萬人左右,今年這個數字將低於以往的三分之一。由於返臺民眾需要接受為期十四天的檢疫隔離工作,因此臺當局預估,從1月15日起至28日將會是臺灣民眾從大陸或海外返臺的高峰。
-
臺當局三領域放寬臺灣銀行對大陸業務的限制
新華社臺北9月2日電(記者李凱 李寒芳)臺金融主管部門表示,臺行政主管部門已核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金融業務往來及投資許可管理辦法」(「兩岸金融往來辦法」)修正案,並將於近日發布施行,該辦法在三個領域放鬆了臺灣銀行對大陸業務的限制
-
臺灣民間給大陸寄近9萬個口罩,結果全被臺當局截住了
在這種危急關頭,臺灣行政機構領導人蘇貞昌卻頒布了一則禁令,那就是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內,臺灣不得將口罩賣給大陸,這一個月的時間正是大陸最缺口罩的時間,臺灣當局的這一舉動引發了很多人的唾棄。對於臺灣當局的這種做法,很多臺灣藝人也通過社交平臺來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臺灣藝人小孩子就公開發表態度怒斥領導人的這一種行為,他表示疫情當前如果還不能互相幫助,這就不是人做的事兒。同樣對這種行為進行怒斥的還有範瑋琪,他也認為蘇貞昌的這種行為就是在落井下石。
-
大陸團臺灣環島遊 不得低於八天七夜
,限定環臺行程不得低於八天七夜,旅客一天在遊覽車上也不得超過12小時,避免因為趕路造成事故。今年國慶十一長假,陸客來臺單日量一天甚至高達8000人,今年來臺陸客預估將達200萬人次,再創新高。臺灣環島遊是大陸旅行團赴臺的主要選擇,但是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旅遊時間這樣安排,就會造成司機因趕路超速行駛,或者司機疲勞駕駛,極易造成交通事故。臺灣觀光局負責人昨天表示,近年來大陸旅行團在臺灣出事,出問題的都是八天七夜環臺遊。
-
臺灣民眾可直接匯款至祖國大陸 最快當天可到
東方網4月11日消息:臺灣第一銀行等20多家島內銀行已獲準開辦「外匯指定銀行」(DBU)兩岸直接通匯業務,今後臺灣民眾匯款到大陸,不必再經第三地。據悉,此間上海銀行、建華銀行已經開辦上述業務,第一、華南、彰化等銀行則最快4月底可辦理。各銀行在訂定相關辦法後,近期內就可以提供島內民眾直接匯款到大陸的服務。
-
臺灣男子遺產2億多元 扣除遺產稅和罰款只剩61元
1994年,黃家才以遺產中有公設保留地等理由申請更正。稅務部門也發現土地面積有誤,重新計算後,遺產總額和應繳稅款、罰款都減少;但差額仍然不大,遺產只剩50多萬元。黃家仍然不服,提起行政訴訟,主張到目前為止,以土地實物抵繳稅款及從財產執行的總額,已逾兩億多元;他們繼承的土地等遺產,當時才值1.6億多元,早已超過應繳的稅額及罰金,稅務部門應退回多收的部分。
-
臺灣移民署掛牌 大陸新娘抗議臺當局歧視(圖)
新快報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1月2日正式成立移民署,掌管包括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居民進入臺灣在內的移民事務,移民署成立的第一天就引起了大陸配偶的抗議。由「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組織的抗議民眾,在移民署外高喊「反歧視,要人權」的口號,抗議臺灣相關的規定對他們不公平(見下圖)。
-
臺灣民眾可直接匯款至祖國大陸 最快當天可匯到
20多家島內銀行已獲準開辦「外匯指定銀行」(DBU)兩岸直接通匯業務,今後臺灣民眾匯款到大陸,不必再經第三地。據介紹,實現直接通匯後,島內民眾匯款到大陸將比過去「間接通匯」時更省時且省錢——每筆匯款最多可省下500元到700元臺幣(4元臺幣約合1元人民幣)的手續費;若匯出到大陸的大城市,最快當天就可匯到。 臺灣的銀行開辦兩岸直接通匯業務後,島內企業的信用狀可以直接開過去,不必再經第三地轉通知。
-
臺媒:當局封鎖 英特爾捷足先登 臺灣產業吹寒風
臺媒:當局封鎖 英特爾捷足先登 臺灣產業吹寒風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8日 17:22 來源: 預計三年後開始投產時,將可能引進先進的六五納米技術,而與英特爾先前分別在成都、上海設立的封裝測試廠將在大陸形成完整的IT產業鏈。其後續影響則除了將確立大陸計算機工業在亞太地區的核心地位外,更將有助於大陸計算機工業形成龐大的產業群聚效應。社論說,看待這一則國際產業動態訊息,一般人頂多只是再一次感受到中國經濟發展、產業崛起的強大張力。
-
向大陸叫板?民進黨當局規定:電子產品標示「中國臺灣」就禁賣
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3月11日通過了相關草案,規定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包裝、說明書、軟體等等,如果標示有「中國臺灣」字樣,將不予發放審驗證明;即使取得證明,被發現違規後不改正的,將撤銷證明不得銷售。敏感時刻,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此舉很快在島內引發輿論爭議。
-
臺灣地區對進口大陸商品的有關規定
一、臺灣地區進口大陸商品概況 由於臺灣當局的人為限制,兩岸貿易至今仍處於「間接、單向」狀態,大陸市場對臺灣商品全面開放,臺灣地區卻對進口大陸商品設置了諸多限制。目前,臺灣地區所有貿易貨品共計10936項,其中農產品2246項,工業產品8690項。
-
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限制多 臺灣當局在擔心什麼?
臺灣「陸委會」主委吳釗燮21日表示,對於開放大陸居民入臺觀光,當局政策是朝全面開放規劃,目前仍按照2001年底公布方案施行,採「配額方式」,初期每日開放一千人,停留期間「自入境的次日起不得逾十日」。 大陸宣布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臺灣當局也表示「基本歡迎」 。但種種限制仍然阻礙著最廣大的普通大陸民眾赴臺旅遊的腳步,也限制著臺灣旅遊業的發展。
-
大陸新娘的臺灣生存
經十幾年來堅持不懈地維權,大陸新娘在臺灣的生存境遇有望改變,馬英九的當選也讓她們看到了希望。臺灣相關部門已修訂或計劃修訂不合理政策,放寬陸配取得身份證、工作、繼承財產等權利的限制。也正因此,鍾錦明耳聞目睹了許多大陸新娘的悲涼境遇。「目前大陸新娘累計約有26萬,在臺人數約19萬。自1987年兩岸打破隔絕,開展交流交往以來,她們先後背井離鄉,漂過海峽,本以為覓到金玉良緣,從此過上幸福生活,但實際的境況卻讓很多人美夢破滅、艱難生活。」鍾錦明說。
-
臺灣島內工商界人士冀望當局為兩岸經貿發展鬆綁
臺灣工商界人士在繼續看好投資大陸效益的同時,多表示希望當局進一步放寬投資大陸的限制,儘快開放大陸居民赴臺觀光,儘早實現兩岸直接「三通」,真正為臺灣產業發展鬆綁。 島內媒體連日來報導了許多臺商企業將持續加碼投資大陸以擴增產能的消息,諸多企業及投資人對在大陸投資的獲利能力繼續提升表現出樂觀態度。
-
大陸發布對臺「26條措施」,臺灣當局慌什麼?
另外13條面向臺灣同胞,指明為他們提供從領事保護到購房資格、分類招考等方面的更多便利和支持。這無疑是對臺灣企業和民眾的重大利好措施,相信絕大部分臺灣企業和民眾都為這種有助於他們利益的「純加法」而高興。他們因此增加了選擇,在大陸發展勢不可擋的時代,這一新增的選擇對很多企業和人具有現實意義。
-
臺當局新任官員酒駕 蔡正元:踐踏臺灣人的顏面
臺當局新任官員酒駕 蔡正元:踐踏臺灣人的顏面 2016年08月04日 10:49:52 來源:中國臺灣網
-
臺當局宣稱領大陸護照將被註銷臺灣戶籍 臺媒痛批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臺當局宣稱領大陸護照將被註銷臺灣戶籍,臺媒批:刻意帶風向,製造恐慌[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針對大陸日前推出的「惠臺26條」,蔡英文當局7日又出言恐嚇。臺灣聯合新聞網稱,大陸日前發布對臺26條的重點之一是「臺灣人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7日,臺灣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在例行記者會上稱,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臺灣人民不得在大陸設籍或領用大陸的護照,違反者將註銷臺灣戶籍及喪失臺灣人民身份以及因身份而衍生的各項公法權利,如選舉罷免權及健保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