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文/喻新)2月12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布關於福島核輻射的領事提醒:「近期,日本媒體多次報導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輻射量達到高值,建議在日僑胞及赴日中國公民妥善安排出行計劃。」
事實上,這是中國外交部在一周內第二次就日本福島核輻射問題發出安全提醒。
中國駐日使館的「安全提醒」截圖。
本月6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回答媒體提問時稱:「中方一向高度關注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產生的影響,我們也多次要求日本政府及時做好有關處置,同時也做好事故的後續處理工作。」
陸慷表示,對日本福島核洩漏及其對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產生的影響,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都會持續高度關注。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就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消除核洩漏事故產生的影響作出負責任的說明。這不僅是對日本本國國民負責,也是對鄰國人民和國際社會負責。
2月6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陸慷答記者問。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宮城縣海域發生芮氏9級的大地震並引發巨大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站重大核洩漏事故。此後圍繞核汙染及應對措施,備受國際輿論的關注。「福島後遺症」的陰影一直難以散去。
這些天在中國社交媒體上,不少人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因為福島核汙染給日本農產品下了禁令」的傳言刷屏了,其中內容講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宣布:鑑於日本核汙染日益嚴重和擴散,2016年4月8號以後,從日本福島、青森縣、千葉市、Gumna、茨城、巖首縣、宮城、長野、新洩、埼玉縣、靜岡市、tochigig、山形縣、山梨縣等14個地區的產品進口到美國,美國食物及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可能不做任何物理檢查就直接扣留。」網友紛紛轉載表達擔心:「真的,還有FDA官網截圖。」不過很快多家媒體跟進報導稱,FDA是把2011年福島核洩漏事件已有的禁令進行了更新,解除了對某些產品的管制,卻誤被當做「FDA新發布了針對日本核輻射食品的禁令」。
FDA網站的消息顯示解除了對某些產品的管制,卻誤被當做「FDA新發布了針對日本核輻射食品的禁令」。
雖然對FDA的最新「禁令」解讀顯然值得商榷,但人們對於日本核輻射真相的擔憂卻有增無減。比如在「知乎」上查詢「日本核洩漏」,得到的回答是「現在已經比車諾比的洩露嚴重得多了」。
再比如,這兩天,有微信公眾號發帖稱「恐怖怪魚開始密集出現!中美加澳均檢測出福島核汙染海水,30年內擴展至全球」,「素有『核事故指紋』之稱的銫-134首次在美國和加拿大海岸發現!」
某微信公眾號推送截圖。
儘管上述傳言的真實性有待查證,但是中國駐日使館最新關於日本核輻射問題的「安全提醒」,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人們的憂慮。有分析認為,核汙染的威脅被徹底清除前,外界對日本農產品的信心無法完全恢復。在這種情況下,此次福島核洩漏「爆表」的消息又一次輕鬆擊垮了公眾對日本食品安全的脆弱信心。
自核事故發生之日起,日本方面就多次出現信息公布不及時、不完整甚至前後矛盾的情況。如去年5月,東京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在記者會上首次公開承認,過去5年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輻射洩漏事故相關反應堆「堆芯損傷」的說法,是隱瞞了事實。這是東京電力公司原子能部門「一把手」首次在記者會上公開承認曾隱瞞核洩漏事實。實際情況是,核反應堆發生了更為嚴重的「堆芯熔化」。
日媒報導東京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道歉截圖。
正是在外界的質疑聲中,日本福島縣去年6月首次解除了核輻射水平比較高的一個「居住限制區域」的避難指令,允許避難者返回受核洩漏汙染的原居住地。然而災民對核輻射的擔憂依然未消,認為日本政府急於解禁核汙染區是為東京奧運會造勢。
福島核電站事故中的避難者。(圖片源自網絡)
面對國際社會對「福島後遺症」的質疑,日本官方多次否認故意淡化和隱瞞福島核事故及其危害的嚴重程度。
2015年8月,福島第一核電站內發現遭遇暴雨時,雨水會攜帶高汙染的泥土直接從地面流入海中,汙染海洋。東京電力公司明知這一情況,卻未採取必要的阻止措施,還一直向社會隱瞞該情況。東京電力公司的舉動遭到了輿論強烈譴責,也觸怒了福島縣和附近地區的漁民。
福島核電站的汙水排放入海方案,一直遭漁民強烈反對。
此外,日本岡山大學教授津田敏秀等人2015年在國際醫學雜誌《流行病學》上發表論文認為,受福島核事故洩漏大量放射性物質影響,福島縣內兒童甲狀腺癌罹患率是日本全國平均水平的20倍到50倍。且今後不可避免將出現更多的患者。但迄今為止,日本政府並不承認甲狀腺癌多發和核輻射之間的因果關係。
津田敏秀教授接受日媒採訪
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津田敏秀表示,研究人員在論文發表之際就指出日本政府應為此採取適當對策,但卻沒有引起日本政府和福島縣的重視,反而招致了很多反駁和批評的聲音。
核輻射陰影不止在日本國內引發擔憂。去年11月,臺灣民進黨當局突然加快了「解禁」日本核災食品入臺的節奏,引發民眾網上網下的討伐。臺當局舉辦的「日本核災食品輸臺公聽會」引發過多次衝突,民眾紛紛前往抗議,公聽會幾乎變成「抗議會」。此外,儘管目前還未「解禁」,卻已陸續有報導指出,來自日本核區的商品早就充斥各賣場,臺媒紛紛批民進黨當局「有能力把什麼關?」
日本核災食品輸臺公聽會花蓮場爆發民眾抗議
有意思的是,此次中國外交部一周內兩度就福島核輻射問題發出安全提醒的舉動,迅速在社交媒體上獲得了不少臺灣網友的點讚。
臺北網友ChienChia Cheng質疑臺灣當局為什麼不出面關心,「難道綠色執政下的臺灣人民對日本核輻射有獨特的免疫力?」「臉書」帳號顯示身份為「國立臺灣大學教授」的陳嫦芬轉發了大陸外交部的這條安全提醒,並發問道:「臺灣有媒體跟進報導嗎?或是有人還要說這是危言聳聽?」她質疑臺當局和媒體繼續「裝聾作啞」,「忍著不提醒人民核輻射的風險,等有傷害發生時,可能已經太遲。」
網友Jaimie Chen說:「看到大陸外交部提醒公民的這個新聞,臺灣人經常至日旅遊,政府跟日本的密集互動,(臺當局)竟然未對臺灣人民提醒及警告。。。。臺灣人民的身體生命不重要?。。。。真是大大的驚嚇!」
參考消息網-銳參考梳理發現,對於日本核輻射的警訊,「不靠臺灣靠大陸」的態度成為臺灣網友的共鳴。還有網友諷刺臺當局「心真大」,同時嗆聲臺灣綠營媒體:「蘋果三立自由怎麼一點消息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