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親測福島核輻射,如今的日本還能去旅遊嗎?

2020-12-11 央視網

記者親測福島核輻射,如今的日本還能去旅遊嗎?

原標題:

  記者在福島核事故核心區域拍攝,標語為「有高輻射地區,不建議遷回」

  福島核洩漏事故,馬上就要六周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日前表示,中方一向高度關注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產生的影響,多次要求日本政府做好事故的後續處理工作。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就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消除核洩漏事故產生的影響作出負責任的說明。這不僅是對日本國民負責,也是對鄰國人民和國際社會負責。

  但日本方面聲稱,福島輻射值處於正常水平。

  日本是中國遊客出境遊的一大選擇,2016年估計約有640萬人次到訪日本。福島核洩漏疑雲再起,在網友中引發爭論:

  帶著這一疑問,我們的記者攜帶測量儀,深入福島核洩漏事故核心區域,給出答案。

  福島隔離區:儀器震得手麻

  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後,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人員要求關閉手機,並換上一套裝備,包括手套、頭套、兩雙棉襪、馬甲、輻射儀、耳麥等。穿戴後,再換上工作帽和雨靴樣式的防護靴,之後坐另外一輛大巴去離機組很近的地方採訪。

  在機組附近,記者將輻射儀的警報聲關閉,但還止不住狂震:

  「站在離機組幾十米遠,海拔約30米的高地上往下看,只有2號機組保存完好,其他機組都發生過氫氣爆炸。1至3號機組全部發生了堆芯熔化,壓力容器內的核燃料棒熔化成了核殘渣,如何取出這些核殘渣東電目前還毫無辦法。」

  「堆芯熔化」是核電站可能發生的事故中最為嚴重的事態。正如視頻裡展現,事故周邊目前仍是「鬼城狀態」。

  福島隔離區荒無人煙

  這一切在提醒所有人:按照國際核事件分級表,福島核事故等級為最高的7級,同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爆炸和洩漏事故等級相同。

  1986年發生的車諾比核事故,已過去30餘年,60餘萬人受災,如今方圓30公裡仍是無人區。專家估計,地區恢復到適宜人類活動時間超過1萬年。

  不值得信任的日本政府

  「堆芯熔化」這一事態,在事故發生後,東京電力公司一直辯稱為「堆芯損傷」,直到兩個月後才首次承認「堆芯熔化」。

  按當時東電公司的內部標準,即「堆芯損傷比例超過5%」即為「堆芯熔化」,那麼在2011年3月14日就應宣布「堆芯熔化」。 2016年6月21日,東電公司社長廣瀨直己(圖左)就公司隱瞞「堆芯熔化」一事道歉。

  東電公司是肇事者,也是事故處理者。日本政府呢?

  2016年6月,調查東京電力公司瞞報問題的第三方檢證委員會出臺報告稱,時任東電公司社長清水正孝指示不要使用「堆芯熔化」一詞。報告書還推斷認定,清水正孝接到了來自首相官邸的指示。

  災害發生後,日本政府救災力度飽受詬病,自衛隊飛機竟只帶著幾桶水前往災區噴灑。

  但對於信息披露,日本政府和東電卻的確是三緘其口,若不是媒體步步追問,很多真相至今仍不會公開。

  如2013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每天有至少300噸遭受核汙染地下水流入海洋。而這種情況可能從福島核事故發生後就一直存在。這一做法受到國際社會強烈指責。

  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報告說,在北美太平洋一側沿海檢測出了來自福島核事故的放射性物質。日本海洋大學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結果。

  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顯示,由於數據匱乏等原因,仍難十分準確地估計對周邊人類健康以及環境造成的潛在負面影響。而來自日本官方的信息,幾乎一律是「核事故影響有限」「善後處理進展順利」。

  除了瞞報和掩蓋信息,日本政府卻還推行這樣的政策:

  日本政府誘導遊客前往核事故地點

  日本旅遊還能不能去

  誠然,目前除了福島縣內鄰近第一核電站的部分區域,日本國內整體空氣核輻射水平已大幅下降,包括東京在內的大部分地區已降至「3·11大地震」前水平。

  但環境和食物風險仍在。福島大學環境放射能研究所教授青山道夫綜合多個觀測數據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後洩漏的放射性銫137的總量約為此前東京電力公司公布數值的1.5倍。而放射性物質有可能在魚類和貝類體內隨食物鏈富集。

  核事故發生後一段時間內,島近海的海產品被禁止捕撈上市,中國也禁止進口福島等日本10個都、縣的食品。

  日本政府正推動有關國家和地區解除對災區及周邊各縣食品的進口禁令。

  綜合上述,如果要去日本旅遊,以下三點希望在出發前能慎重考慮:

  一、事故擴大的隱患。記者親測可知,福島核事故危險等級仍非常高。而日本地震常發,也有海嘯威脅,目前洩漏事故的控制仍有很大問題,這類隱患不可不慮;

  二、政府隱瞞誘導的危害。相較於隱患,日本政府和東電公司的處置能力不僅讓當地民眾擔心,也讓國際社會憂慮。從「堆芯熔化」到「偷排汙水」,福島事故還有多少危害是在大氣輻射測量數值上體現不出來的,仍難以輕下結論。而與此同時,政府卻仍在引導外國遊客前往事發地旅遊。

  三、食品等環節的汙染。即使不在隔離區,土壤、菜蔬、海產品等環節的汙染仍令人憂慮。在日本選擇刺身等食品時,仍需要十分小心。

  為何要去福島

  有網友提問,我們更關心東京大阪的輻射情況,為何要派記者去福島核洩漏地如此危險的地方?有何意義?

  此次前往採訪的記者華義如是回答:

  福島第一核電站是慘禍的源頭,走進核電站才能獲得對事故以及各方面影響最直觀的印象。因此,作為駐日記者,這一次我沒有絲毫猶豫。

  福島核洩漏有大片的核禁區和機組內部核殘渣這樣的巨大風險,還有核汙染水問題、兒童甲狀腺癌多發等需要繼續追究真相的問題。我同時也想報導核電站外20公裡、50公裡乃至200多公裡的民眾生活現狀,讓大家對福島核事故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

  此次福島第一核電站之行收穫很大,核電站周邊無人區的慘象,機組附近超高的輻射值以及工作人員艱難的作業環境等給我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象。

  這些都將有助於我今後更好地報導有關新聞,力爭把客觀真相傳遞給國內讀者。

  福島核輻射的隱患、日本政府和東電公司的作為以及事故對個人對當地對國際社會的影響,若不通過記者一線的採訪、觀察就沒有說服力,也不會引起大家的重視和關注。

  去不去日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的權利,但前提是充分了解現狀和態勢。

  作為中國記者,我們有責任把真實的情況告訴我們的同胞。(據新華國際)

相關焦點

  • 記者「冒死」測福島核輻射日本還能去旅遊嗎?
    ▲記者在福島核事故核心區域拍攝,標語為「歸還困難地區(含有高輻射區間)那麼如今日本福島的核輻射值真的處於正常水平嗎?此外,2016年估計有640萬中國人到訪日本,日本作為中國遊客出境遊的熱門選擇之一,人們是否該為核輻射感到擔憂呢?帶著這些疑問,新華國際記者攜帶測量儀,「冒死」深入福島核洩漏事故核心區域,為我們揭開答案。
  • 記者「冒死」測福島核輻射 日本還能去旅遊嗎?
    ▲記者在福島核事故核心區域拍攝,標語為「歸還困難地區(含有高輻射區間)那麼如今日本福島的核輻射值真的處於正常水平嗎?▲日本政府誘導遊客前往核事故地點日本旅遊還能不能去?記者親測可知,福島核事故危險等級仍非常高。而日本地震常發,也有海嘯威脅,目前洩漏事故的控制仍有很大問題,這類隱患不可不慮;二、政府隱瞞誘導的危害。相較於隱患,日本政府和東電公司的處置能力不僅讓當地民眾擔心,也讓國際社會憂慮。從「堆芯熔化」到「偷排汙水」,福島事故還有多少危害是在大氣輻射測量數值上體現不出來的,仍難以輕下結論。而與此同時,政府卻仍在引導外國遊客前往事發地旅遊。
  • 記者直擊福島第一核電站 如今的日本還能去旅遊嗎?
    圖說:這是2月23日在位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以南10公裡左右的福島縣拍攝的廢棄房屋。(新華社記者華義攝)距離目的地還有約10公裡時,東京電力公司員工要求記者關嚴車窗。(新華社記者華義攝)家住磐城的福島華僑華人總會副會長王伶告訴記者,一些有孩子的家庭會儘量避免購買福島本地產的食品。住在這裡的華人康薇說,她的孩子在讀小學4年級,福島當地小學要求學校午餐採用本地食材,她雖然感到擔心,但也沒有辦法。
  • 福島核電站還有多危險 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還能去日本旅遊嗎每當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新聞爆出,總會有人問:日本還能去嗎?日本食品還能吃嗎?實際上,目前除了福島縣內鄰近第一核電站的部分區域,日本國內整體空氣核輻射水平已大幅下降,包括東京在內的大部分地區已降至「3·11大地震」前水平。
  • 福島核輻射風險下中國人冒死遊日本,美日掩蓋福島核輻射風險的秘密考量
    我去年初曾微信朋友圈貼出一個帖子,談及日本福島核輻射的危險性,看來留意的人少。據報導,美國「裡根」航母艦隊七千官兵委託律師告日本東電隱瞞核輻射而導致官兵受到輻射染病,於2014年10首次開庭審理。最新一起是福島再次向大海傾倒高汙染水,雅虎財經英文版更爆出福島一直沒停過向海中倒高汙染輻射水。日本也報導,在距離福島200多公裡的幾個縣發現受汙染蔬菜。
  • 銳參考|外交部一周兩發福島核輻射安全提醒,日本食品到底還能不能吃?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文/喻新)2月12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布關於福島核輻射的領事提醒:「近期,日本媒體多次報導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輻射量達到高值,建議在日僑胞及赴日中國公民妥善安排出行計劃。」事實上,這是中國外交部在一周內第二次就日本福島核輻射問題發出安全提醒。中國駐日使館的「安全提醒」截圖。
  • 還能不能去日本旅遊購物?福島核事故牽動人心,中歐專家在蘇州這樣說……
    是的,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也隨後發布了關於福島核輻射的領事提醒近期,日本媒體多次報導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輻射量達到高值,建議在日僑胞及赴日中國公民妥善安排出行計劃。晚報君身邊就至少有3個人要在3月份去日本籤證已經辦好最近卻憂心忡忡
  • 外交部一周兩發核輻射安全提醒 日本食品還能吃嗎?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文/喻新)2月12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布關於福島核輻射的領事提醒:「近期,日本媒體多次報導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輻射量達到高值,建議在日僑胞及赴日中國公民妥善安排出行計劃。」  事實上,這是中國外交部在一周內第二次就日本福島核輻射問題發出安全提醒。中國駐日使館的「安全提醒」截圖。
  • 日本核輻射危害有多大 關於核輻射的五大疑惑
    繼中國外交部發布赴日旅遊安全提醒後,2月12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在其官網也建議在日僑胞及赴日中國公民妥善安排出行計劃。  日本民眾關注但不恐慌  福島第一核電站因為地震後發生核洩漏,一直無法進入到事故核心區域,所以沒能採取可有效遏制核輻射的措施。
  • 日本沿海出現「變異章魚」?福島核輻射威力仍在,會影響我們嗎?
    當我們提起核洩漏的時候,很多人會想到車諾比,4號核反應堆的爆炸,直接導致如今的車諾比成了一座無人問津的鬼城。現在很少有人會記得在2011年的時候,日本爆發了一場大地震,而當時核島福電站受到地震與海嘯的原因,導致了一場嚴重的核洩漏事故。
  • 福島十日:去日本還能放心吃牛肉海鮮嗎
    從數據上看,福島農林水產品的安全性越來越高,近幾年不合格樣品的比例越來越低。不過,機制也有一些瑕疵,比如採樣的數量和頻率有些低,同時可能存在人為作假的空間。2、如果你是去日本旅遊幾天,且不去福島,那麼從常識、經驗判斷,進入到流通體系中的食品,可以認為是安全的。不過,最好對生長在山上的蔬菜(日本稱「野菜」)、野菜(日本稱「山菜」)、野蘑菇以及部分河魚長個心眼。
  • 日本福島核災食品專供中國人?日本人你的良心還安好嗎?
    >也一直生活在深深的不安裡   蛋蛋姐我特意去調查了一下   日本政府這八年來   治理核輻射的成果咋樣   你猜結果怎麼著?
  • 【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日本福島核輻射問題再一次上...
    2020-11-28 04:20:49來源:FX168 【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日本福島核輻射問題再一次上了熱搜。
  • 核輻射還未除?!日本想借奧運會「復甦」福島?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定為2020東京奧運會火炬傳遞的首站,此外奧運會壘球和棒球賽也將在此舉行。對此,韓國媒體走訪了福島的奧運設施,並稱福島核輻射未除,擔心這樣會給運動員和觀眾帶來危險。這家體育館曾是2011年福島核電站核洩漏事故時救災人員的集結地,日媒指出,日本政府希望藉此傳遞出「福島復甦」的信息。對於2022年東京奧運會的部分比賽將在福島地區舉辦,韓國媒體表示出了擔憂。
  • 我走到福島核電站一公裡處日本政府的話可信嗎?
    【環球時報赴日本特派記者 邢曉婧】16天後的3月11日,是「東日本大地震」6周年紀念日。這場災難帶來的傷痛至今無法抹去,它不僅讓千千萬萬的日本人經歷了生離死別、背井離鄉,而且也埋下了深遠的禍根——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6年過去,如今的日本政府極力宣傳「福島很安全」。
  • 日本睫毛膏被檢出核輻射超標,日本化妝品還能繼續用嗎?
    為了得到準確信息,三爺去看了原新聞。在各大翻譯器的幫助下,做了一下閱讀理解,基本確認網友理解的意思應該沒錯,韓國在進口的日本睫毛膏裡檢測到了核輻射。 半個網都炸鍋了,很多人也紛紛發出疑問,到底日本化妝品還能不能用?
  • 日本承認福島輻射致癌 核輻射有何危害
    日本厚生勞動省20日證實,福島第一核電站一名工人罹患白血病與遭受輻射有關。這是自2011年福島核洩漏以來,日本當局首次承認福島核洩漏事故致癌症病例。  首次承認致癌  日本厚生勞動省一名官員20日向媒體通報,福島第一核電站一名男性員工罹患白血病,已被證實與遭受輻射有關,將按照工傷相關政策予以補償。  「這個人感到身體不適,便去看病,結果被醫生診斷為白血病,」這名官員說。日本當局認為無法排除其致病因素與福島核洩漏有關。
  • 福島核電站的輻射有多危險?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原標題:福島核電站的輻射有多危險?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受損的福島核電站2號反應堆。   近日,有關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測算出超高輻射值的新聞引發關注,公眾再次對福島核洩漏事故可能造成的危險產生擔憂。
  • 日本福島核洩漏九年後現狀,城市無人居住,核輻射導致動物變異
    億電子伏特的能量,比煤炭多五千萬倍,1千克鈾-235相當於2500噸煤,1千克氘和氚相當於1萬噸煤,這非常的誘人,所以很多國家都擁有核電站,但是人們不知道,這種巨大的能量一旦失控,造成的後果是非常慘重的,核電站一旦遭遇核洩漏,周圍的一切生靈都會遭到毀滅性打擊,人類自從開始使用核能以來,已經造成了三次核洩漏事件,分別是1978年的美國三裡島核洩漏、1986年前蘇聯烏克蘭共和國的車諾比核洩漏和我們今天要說的日本福島核洩漏
  • 日本核輻射危害有多大? 看3位專家的權威解讀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李 珍日本核輻射沉寂幾年後再度引發廣泛關注。針對日本核輻射事件的最新進展,《生命時報》記者採訪了幾位日本人及中國留學生,他們普遍表示對此事非常關注,但並不感到恐慌。不過,有孩子的家庭相對顧慮較大,買農產品等時會仔細查看產地,儘量不挑選來自福島及周邊產地的產品。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現在,產自福島、茨城、宮城等城市的農產品、乳製品銷量依舊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