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電站還有多危險 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2021-01-18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近日,有關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測算出超高輻射值的新聞引發關注,公眾再次對福島核洩漏事故可能造成的危險產生擔憂。那麼,這種擔憂是否必要?在核洩露事故發生近6年後,福島核電站究竟還有多危險?

「超高輻射」怎麼回事

東京電力公司日前宣布,他們最新推算的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最大輻射值高達每小時650希沃特。人暴露在這種環境中幾十秒即可致死,就連東電公司調查用的機器人在進入安全殼後都故障連連。

2012年,東電公司曾在一次調查中測得2號機組內最大輻射值為每小時73希沃特,而這次測出值是那時的近9倍。不過經記者了解,這既不意味著核洩漏狀況惡化導致放射性物質激增,也不是又有什麼隱瞞事實被揭露,核電站周圍的輻射監測值也沒有顯著變化,只能說東電通過機器人對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核殘渣的分布狀況有新的了解。

2011年「3·11大地震」引發核洩漏事故後,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3號機組全部堆芯熔化,即反應堆內壓力容器中的核燃料棒失去冷卻後,迅速升至極高溫度而熔毀,並從壓力容器底部洩漏到外面一層安全殼的底部。

起初,東電公司隱瞞堆芯熔化的事實,稱反應堆「堆芯損傷」,直到事故發生兩個月後才首次承認堆芯熔化;而如果按「堆芯損傷比例超過5%即為堆芯熔化」的公司內部手冊標準,那麼在2011年3月14日就應宣布堆芯熔化。

東電公司的隱瞞行為引起日本國民和國際社會強烈譴責。調查東電隱瞞堆芯熔化等問題的第三方檢證委員會去年6月發布報告稱,時任東電社長清水正孝指示不要使用「堆芯熔化」一詞,還推斷清水正孝接到了日本首相官邸的指示。但時任首相菅直人和官房長官枝野幸男都強烈否認與此有關。

東電為何敢於瞞報堆芯熔化仍是個謎。日本媒體認為,這可能是日本政府為了避免引起更大恐慌。不過,這段隱瞞真相的歷史使東電喪失了公眾信任,以至於最近它發布安全殼內輻射水平的信息反而引發一些新擔憂。

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每當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新聞爆出,總會有人問:日本還能去嗎?日本食品還能吃嗎?實際上,目前除了福島縣內鄰近第一核電站的部分區域,日本國內整體空氣核輻射水平已大幅下降,包括東京在內的大部分地區已降至「3·11大地震」前水平。

2011年核事故後,日本政府多次使用直升機等對福島及周邊縣距離地表1米的空氣核輻射水平進行調查。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本月13日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除了鄰近第一核電站的福島縣東部地區外,關東和東北大部分地區的輻射值在每小時0.1微希沃特以下,東京以北的群馬、茨城、櫪木3縣部分地區的空氣輻射值為每小時0.1至0.5微希沃特。

日本政府發布的東京空氣輻射值約為每小時0.05微希沃特,記者日前用核輻射檢測儀在東京市內多地實測的結果與此相符。每小時0.05微希沃特換算成年輻射量不足0.5毫希沃特,這一輻射水平遠遠低於來自天然輻射的全球個人年均輻射值2.4毫希沃特,也低於日本放射性醫學綜合研究所公布的日本人年均輻射值1.5毫希沃特。

對於食品和飲用水,日本政府規定前者放射性物質上限為每千克100貝克勒爾,後者為每千克10貝克勒爾。核事故發生後一段時間內,日本福島及關東地區多地曾檢測到食品和飲用水中放射性物質超標,福島近海的海產品被禁止捕撈上市,中國也禁止進口福島等日本10個都、縣的食品。

但事故發生近6年了,日本大部分地區如今沒有再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超標的食品和飲用水,目前市場上可購食物的安全性基本沒有問題。

報廢工作何時結束

在核洩漏事故後續處理中,日本政府和東電公司的最大難題是如何取出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3號機組堆芯熔化後的核殘渣。東電原計劃用約40年完成核電站報廢工作,並於今年年內製定出核殘渣取出方案。因為新發現2號機組內部輻射值遠高於此前預期,東電將不得不投放更高性能的機器人調查,這勢必影響報廢計劃。

今年1月底以來,東電公司在對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的最新調查中已發現大量堆芯熔化形成的核殘渣散布,很多人擔心核殘渣會不會繼續熔融,這會不會加大核洩漏風險。據東電介紹,目前1至3號機組仍在持續注入冷卻淡水。2號機組淡水注入量約為每小時5噸,機組內部水位、壓力、溫度等都處於正常監控下,其中溫度控制在18攝氏度左右,處於正常冷卻狀態。

不過,只要核電站還處在待報廢階段,尤其是核殘渣取出之前,不能排除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再次引發核事故的風險。去年11月22日,福島縣附近海域發生7級以上地震,在第一核電站附近引發小規模海嘯,所幸核電站未受影響。誰也不知道未來福島附近是否還會發生影響報廢工作的強震,東電公司可謂與時間賽跑。

此外汙水處理也特別棘手。一方面,東電公司需要不斷向機組內部注入淡水進行冷卻;另一方面,核電站西側地勢較高,每天有約200噸地下水自西向東流入反應堆所在建築的地下,變成放射性汙水,東電每天不得不抽取大量汙水存儲起來。為防止地下水繼續流入、控制汙水增加,東電在核電站1至4號機組周邊地下建設一道「凍土擋水牆」,但耗資巨大的擋水牆一直未能完全凍結,長期效果也未可知。

目前,福島第一核電站院內用於保存汙水的巨型儲水罐已有近千個,每個可儲存汙水約1000噸。雖然汙水中大部分放射性物質可清除,但還是存在難以清除的放射性氚。2015年9月,東電首次將少量經過淨化的汙水排入海中。該公司傾向於今後繼續分批將淨化後的汙水排放入海,但這既需要當地漁民同意,也需要向全世界作出更合理的解釋。福島核事故導致的太平洋汙染問題也需要沿岸國家開展更多追蹤研究。

編輯: 韓睿

相關焦點

  • 福島核電站的輻射有多危險?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原標題:福島核電站的輻射有多危險?還能去日本旅遊嗎? 受損的福島核電站2號反應堆。   近日,有關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測算出超高輻射值的新聞引發關注,公眾再次對福島核洩漏事故可能造成的危險產生擔憂。
  • 國際觀察:福島核電站還有多危險
    新華社東京2月15日電(國際觀察)福島核電站還有多危險  新華社記者華義  近日,有關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測算出超高輻射值的新聞引發關注,公眾再次對福島核洩漏事故可能造成的危險產生擔憂。那麼,這種擔憂是否必要?
  • 記者直擊福島第一核電站 如今的日本還能去旅遊嗎?
    圖說:這是2月23日在位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以南10公裡左右的福島縣拍攝的廢棄房屋。(新華社記者華義攝)距離目的地還有約10公裡時,東京電力公司員工要求記者關嚴車窗。下午2時左右,記者離開核電站,前往楢葉町一處新建小學。4月,這所小學將正式開學,預計將有數十名學生回到故鄉上學。在距核電站約50公裡、民眾相對密集的磐城市,民眾生活看上去比較平靜,實測輻射值也和東京差不多。但是記者還是發現一些細小的不同:在磐城一家較大的超市,雖然瓜果蔬菜一應俱全,但產地多來自千葉、茨城,福島本地果蔬甚少。
  • 記者親測福島核輻射,如今的日本還能去旅遊嗎?
    記者親測福島核輻射,如今的日本還能去旅遊嗎? 原標題:   日本政府誘導遊客前往核事故地點  日本旅遊還能不能去  誠然,目前除了福島縣內鄰近第一核電站的部分區域,日本國內整體空氣核輻射水平已大幅下降
  • 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 福島核汙染處理的怎麼樣了現在有...
    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 福島核汙染處理的怎麼樣了現在有人住嗎時間:2020-12-15 18:55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 福島核汙染處理的怎麼樣了現在有人住嗎 隨著時光的流逝,福島核電站的事件漸漸的被淡忘了,近日,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
  • 六問福島核洩漏:還能去日本嗎?日本食物還能吃嗎?
    看一下福島核電站的反應堆結構圖:核燃料在正中心,被製成的細長的棒束,棒束被三層屏障包住,第一層是貼身的鋯合金外殼,第二層是圓柱狀的鋼製壓力容器,第三層是鴨梨形的乾井(第一安全殼),採用鋼內襯外包1米多厚的鋼筋混凝土。
  • 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 日網友:這錢不至於讓我冒生命危險
    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 日網友:這錢不至於讓我冒生命危險時間:2020-12-15 19: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 日網友:這錢不至於讓我冒生命危險 據日本《讀賣新聞》13日報導,日本政府決定從2021年夏天開始,為搬到福島核電站周邊的家庭發放
  • 記者「冒死」測福島核輻射日本還能去旅遊嗎?
    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報告說,在北美太平洋一側沿海檢測出了來自福島核事故的放射性物質。日本海洋大學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結果。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顯示,由於數據匱乏等原因,仍難以十分準確地估計對周邊人類健康以及環境造成的潛在負面影響。除了瞞報和掩蓋信息,日本政府卻還推行這樣的政策:▲日本政府誘導遊客前往核事故地點日本旅遊還能不能去?
  • 記者「冒死」測福島核輻射 日本還能去旅遊嗎?
    ▲日本政府誘導遊客前往核事故地點日本旅遊還能不能去?核事故發生後一段時間內,島近海的海產品被禁止捕撈上市,中國也禁止進口福島等日本10個都、縣的食品。綜合上述,如果要去日本旅遊,以下三點希望在出發前能慎重考慮:一、事故擴大的隱患。
  • 我走到福島核電站一公裡處日本政府的話可信嗎?
    【環球時報赴日本特派記者 邢曉婧】16天後的3月11日,是「東日本大地震」6周年紀念日。這場災難帶來的傷痛至今無法抹去,它不僅讓千千萬萬的日本人經歷了生離死別、背井離鄉,而且也埋下了深遠的禍根——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6年過去,如今的日本政府極力宣傳「福島很安全」。
  • 日本新政:搬到福島核電站附近 一家獎勵12萬人民幣
    來源:海外網資料圖: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爆炸瞬間(日媒)海外網12月15日電 據日本《讀賣新聞》13日報導,日本政府決定從2021年夏天開始,為搬到福島核電站周邊的家庭發放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5
  • 日本:搬到福島核電站附近,獎勵200萬!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地區發生芮氏9.0級地震,地震導致福島兩座核電站反應堆發生故障,其中一座反應堆於3月12日發生小規模爆炸,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外部。在核洩漏事故發生後,包括南相馬市、雙葉町、川內村在內的12個周邊市町村的居民被緊急疏散。
  • 福島十日:去日本還能放心吃牛肉海鮮嗎
    從數據上看,福島農林水產品的安全性越來越高,近幾年不合格樣品的比例越來越低。不過,機制也有一些瑕疵,比如採樣的數量和頻率有些低,同時可能存在人為作假的空間。2、如果你是去日本旅遊幾天,且不去福島,那麼從常識、經驗判斷,進入到流通體系中的食品,可以認為是安全的。不過,最好對生長在山上的蔬菜(日本稱「野菜」)、野菜(日本稱「山菜」)、野蘑菇以及部分河魚長個心眼。
  • 日本福島成了外國人的旅遊景點,網友:給錢我都不去
    最近,一些外國遊客對前往日本的某個地方的興趣日益濃厚,該處正是以前日本東北部福島縣的疏散區。要知道2011年3月,福島縣發生了毀滅性的地震和海嘯,引發了一場核災難。日本國家旅遊局的一名官員解釋稱,越來越多的人對能夠加深他們知識的旅行產生了興趣。今年早些時候一個寒冷的早晨,外國遊客聚集在東京火車站前,登上一輛開往福島縣的旅行車。
  • 日本出臺新政:搬到福島核電站附近,一個家庭可獎200萬日元
    資料圖: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爆炸瞬間海外網12月15日消息,據日本《讀賣新聞》13日報導,日本政府決定從2021年夏天開始,為搬到福島核電站周邊的家庭發放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5萬元)的補貼。該措施在日本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吐槽稱,「這金額還不至於讓我冒生命危險」。資料圖:福島核電站爆炸現場報導稱,2011年福島核事故發生後,周邊12個市町村的居民被緊急疏散,目前,當地只有約1.8萬人口,其中65歲以上的老人佔四成。
  • 日本出臺新政:搬到福島核電站附近 一家獎勵12萬人民幣
    來源:海外網資料圖: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爆炸瞬間(日媒)海外網12月15日電 據日本《讀賣新聞》13日報導,日本政府決定從2021年夏天開始,為搬到福島核電站周邊的家庭發放200該措施在日本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吐槽稱,「這金額還不至於讓我冒生命危險」。資料圖:福島核電站爆炸現場(日媒)報導稱,2011年福島核事故發生後,周邊12個市町村的居民被緊急疏散,目前,當地只有約1.8萬人口,其中65歲以上的老人佔四成。
  • 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元,遭網民攻擊:這金額不至於讓我...
    海外網12月15日電據日本《讀賣新聞》13日報導,日本政府決定從2021年夏天開始,為搬到福島核電站周邊的家庭發放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5萬元)的補貼。該措施在日本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吐槽稱,「這金額還不至於讓我冒生命危險」。
  • 「搬到福島核電站附近,一家獎200萬日元」,日本新政遭網民群攻
    海外網12月15日電據日本《讀賣新聞》13日報導,日本政府決定從2021年夏天開始,為搬到福島核電站周邊的家庭發放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5萬元)的補貼。該措施在日本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吐槽稱,「這金額還不至於讓我冒生命危險」。
  • 去福島核電站「安家」,獎勵200萬日元,日網友:把政府搬過去吧
    從此以後,臨近福島核電站的地區便少有人居住。10年來,福島周邊12個市鎮的發展速度遠遠落後於日本其他地區。近日,日本政府出臺了一項新政策,鼓勵民眾搬到福島核電站周邊市鎮居住,獎金從80萬到400萬日元不等。這項政策在社交網絡上立刻引發群嘲,日本網友們調侃道,怎麼不把政府先搬去?
  • 日本福島出現「九足章魚」,與核汙染有關嗎?還有56隻觸手的!
    日本福島出現「九足章魚」,與核汙染有關嗎?還有56隻觸手的!在馬路上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2011年日本發生9.0級地震之後,引發的海嘯以及福島核電站的洩漏,出現了生物感染核輻射因而變異的情況,比如一個比人的身體還要巨大的魚類,身體奇形怪樣的海洋生物等等,這都是由於日本福島核電站在爆炸之後所產生的大量核輻射所造成的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