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陳雯婷 張少輝)漢中郊區有座山叫花果山,山下的河東店村和花果村連畔種地,兩個村依靠背後的花果山,通過連片規劃、統一建設,大力改善村容村貌,發展鄉村旅遊,成為遠近聞名的「花果之鄉」和旅遊勝地。
周六一大早,漢臺區河東店村村民趙莉的果園裡迎來了當天第一波客人。
漢中市民:「我們經常來花果山玩,來農家樂玩,今天經過她的桃園門口,過來摘一些新鮮的桃子,我們邊摘邊吃,口感挺好。」
趙莉的果園坐落在花果山上,20多畝的果園種有桃、李、杏和特產水果褒河蜜橘。每年5月到12月,每逢周末,前來遊玩採摘的遊客都絡繹不絕。
漢中市漢臺區河東店鎮河東店村村民趙莉:「像星期六、星期天的時候,這裡還得錯車,人多的很,多的時候有幾千人。」
遊人紛至沓來,讓這裡的水果越來越好賣,更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拿褒河蜜橘來說,過去一塊錢一斤,現在可以賣到兩塊五毛錢。
漢中市漢臺區河東店鎮河東店村村民趙莉:「有幾萬、十萬斤都能零賣掉,以前賣個三五萬元高興的不得了,現在把三五萬根本不當回事,賣個十幾二十萬是常有的事。」
趙莉說,果園之所以能有這麼好的生意,得益於村裡道路和環境的改善。
漢中市漢臺區河東店鎮河東店村村民趙莉:「以前都是拉到外面去賣,這路不好,沒有人知道我們這個地方,高低不平的土路,一個人推自行車,後面必須要個人扶。」
2015年,在河東店鎮的統一規劃下,河東店村、花果村利用古褒國遺址打起旅遊牌,共同打造花果山旅遊環線。750米長的瓜果長廊以及160多個水果採摘園相繼建成。兩個村子還建成了格桑花、薰衣草等多個賞花園,花果山成了四季有花、三季有果的美麗景區。環境好了,遊客多了,水果銷路廣了,農家樂也火爆起來!
漢中市漢臺區河東店鎮花果村村民王文華:「到了周末,城裡人都跑到花果山來觀光,人也就多了,我們的生意也就帶動起來了。」
漢中市漢臺區河東店鎮花果村黨支部書記景有智:「截止2016年,全村發展農家樂102家,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年收入達到了1800萬元,2016年,人均收入達到了2萬元。」
一些規模較大的農家樂還增設了住宿、KTV等服務設施,吸引更多的遊客。河東店村、花果村形成了以柑桔採摘、生態觀光遊、休閒農家樂為主的旅遊產業發展鏈,昔日的窮山村成了名副其實的花果山。
漢中市漢臺區河東店鎮黨委副書記張曉琦:「我們下一步,將採取集中連片打造的方式,繼續加大村裡道路和登山環線的建設,按照一戶一品,一戶一特色的方式,加大對農家樂服務質量和菜品的提升,讓花果村和河東店村真正的亮起來、美起來。」
編輯: 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