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著力補齊發展短板,聚力夯實發展基礎,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如今的酒泉大地上,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美好圖景徐徐展現。
齊抓共推 凝聚強大工作合力
2020年,我市把鄉村振興作為「一把手」工程,深入研究謀劃、主動跟蹤落實。將鄉村振興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政治任務,加強工作謀劃和指導,靠實工作責任,逐項壓茬推進。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經常深入一線,及時解決問題,落實上級部署要求。全市上下更是通過組織開展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宣講、「慶豐收迎小康」農民豐收節等系列活動,營造強農富農的濃厚氛圍。
同時,對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進行調整,在全市實行市級領導聯繫縣(市、區)、縣級領導包掛鄉鎮、鄉鎮主要領導包掛村組的包掛責任制,形成了層層壓責任、層層抓落實的長效機制。
肅州區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配備了16名專職工作人員,下設綜合協調、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等6個專項工作小組,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鄉村振興 讓發展優勢不斷壯大
按照「一縣一業」的發展思路,我市以培育具有酒泉特色的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產業體系為目標,以產業示範基地建設為載體,合理布局現代制種、高效蔬菜、有機畜牧等支柱產業。全市制種面積達54萬畝,產值達32億元。建成戈壁農業萬畝園區7個、千畝園區18個,全市高效蔬菜面積達48萬畝,總產量達200萬噸,產值達40億元。枸杞種植面積達40萬畝,總產量達2萬噸,產值達18億元。新改建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46家,新建萬頭養豬場10家,全市肉羊飼養量583萬隻、牛飼養量26萬頭、生豬飼養量52.2萬頭,創建有機牛羊產品品牌4個。成功舉辦第三屆酒泉現代種業博覽會,積極推動肅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和國家區域性蔬菜良繁基地項目建設,產業園創建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2020年,我市堅持把糧食生產作為頭等大事、底線任務,全市糧食播種面積109.6萬畝糧食總產量達56萬噸。著力提高生豬生產、市場流通、質量安全監管和調控保障能力,至11月底,全市生豬存欄22.03萬頭,完成任務的106%,出欄30.64萬頭,完成任務的104%。大力培育複合型龍頭企業,建成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4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36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53家,全市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70%。全市創建國家級和省、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分別為16家、158家、453家,創建省級示範性家庭農場17家。敦煌李廣杏、玉門人參果等13個產品納入「甘味」企業商標品牌目錄,瓜州蜜瓜、金塔番茄等4個區域公用品牌入選「甘味」知名農產品目錄。面向社會徵集評選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名稱,發布酒泉「十大農產品品牌」。新認證綠色食品30個,有機農產品10個,地理標誌產品1個,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82個,位居全省第一。對外積極組織企業、合作社參加高品質農特產品展銷會,敦煌李廣杏、瓜州蜜瓜、玉門清泉人參果、金塔番茄等9個農產品榮獲綠博會金獎。金塔縣金畜源牧業、肅州區盛天農業獲全國雙創省級選拔賽一、二名,代表甘肅省參加全國決賽。瓜州縣西湖鎮西湖村、敦煌市月牙泉鎮月牙泉村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名單,玉門市花海鎮金灣村被評為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加大投入 讓鄉村發展更和諧
2019年至2020年,我市共投資5.9億元,建設高標準農田36.9萬畝,承辦了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肅州區)現場推進會,面向全省推廣了酒泉經驗。建立現代絲路寒旱農業、「三農」補短板和「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等項目庫。全面落實就業補助資金,認真落實勞動力輸轉「一戶一策」規定,共輸轉農村勞動力15.63萬人,完成任務的105.6%,勞務培訓22068人,實現勞務收入40億元。
2020年,我市以生態宜居為關鍵,持續改善鄉村生活環境。「廁所革命」持續推進,「垃圾革命」抓實見效,「風貌革命」深入開展,「六大行動」進展順利。金塔縣金塔鎮紅光村入選「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玉門市赤金鎮及昌馬鎮、肅北縣黨城灣鎮被評為「甘肅特色氣候小鎮」。
為凝聚鄉村建設正能量,我市自上而下建立了黨員幹部辦婚喪嫁娶事宜報告制度,在鄉鎮村組建立了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等群眾自治組織。紮實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文明家庭」、五星級文明戶、好鄰居、好媳婦、好公婆等評選活動,整合現有基層「五類」公共服務陣地資源,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我市還以治理有效為基礎,推動鄉村和諧發展。深化農村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穩妥推進村書記、主任「一肩挑」,實現了村級辦公經費和報酬待遇連續提升。著力提升村民自治水平,積極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著力構建黨建引領,完善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制度。持續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全市平安鄉鎮創建率達97.4%,平安村創建率達98%。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為農村「零確診、零疑似」提供了堅強保證。
為提高民生服務水平,我市積極推進農村道路改造、危舊公路橋梁維修、道路安全設施建設,加快發展農村休閒旅遊,建成莫高裡工匠文化村、西洞鎮新東玉源民俗村等特色旅遊小鎮5個,專業旅遊示範村20個,標準化農家園520戶,肅州區入列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落實教育事業發展各項舉措,全市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9.5%以上。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為392個村衛生室配備合格村醫474名,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發展多類型融合業態,推動形成「農業+」多業態發展態勢。推進鎮域產業聚集,培育發展了肅州區銀達鎮佛慈黑毛驢特色小鎮、玉門市下西號枸杞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
完善措施 進一步優化發展要素
2020年,為切實加強黨對「三農」工作領導,我市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主體責任,把黨的領導這一優勢轉化為重農強農、推動鄉村振興的行動能力。建立健全農村工作運行機制,形成了全市各級各部門支持「三農」發展的良好局面。
為大力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化農村「三變」改革,653個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作為承接經營主體,帶動10萬戶農戶參與農村「三變」改革,帶動村集體經濟增長1577萬元,農戶分紅2027萬元。不斷提升財政支持力度,各縣(市、區)共計安排鄉村振興發展資金11.12億元,各級財政資金投入持續增長,為全市農業農村高效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同時,我市不斷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應用推廣力度,創新農業增產增效技術,加快推廣全程機械化作業,主要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覆蓋率達30.7%,統防統治覆蓋率達42%,農藥利用率達40%。
我市深入實施「十百千萬」人才強農工程,培養科技骨幹人才1250人,鄉土人才、職業經理人1.23萬人,科技示範戶4.78萬戶,遴選全市合作社帶頭人和產業扶貧帶頭人1600名。培育高素質農民850人,舉辦各類各級培訓班1200期,培訓農民15萬人次,選派84名科技特派員開展入戶指導6500人次。
如今的酒泉,有顏值、有產業的美麗鄉村不斷湧現,一幅綠意盎然、欣欣向榮的農村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一條宜居宜業宜遊富民的發展新路越走越寬。(記者 郭軍 通訊員 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