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的湘潭時刻
——湘潭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紀實
鳥瞰韶山鄉。
(本版圖片均由湘潭市農業農村局提供)
秦超琳 陳 豔 蔣 睿
青山遠黛,近水含煙。
深冬時節,撥開清晨的水霧朦朧,湘潭的鄉村顯露出「周道如砥,青綠盈目」的別樣風姿。自該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通過創新模式、統籌兼顧,不僅讓廣大蓮城鄉親「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同時,也激活了鄉村經濟產業發展的一池春水。
近年來,湘潭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公共服務得到進一步完善,實現了行政村衛生室全覆蓋;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等工作排名全省前列;湘潭縣成功挺進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獲評全省唯一「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湘蓮);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096元,絕對值位居全省第三。
湘潭市農村建設能夠取得累累碩果,與上層的詳細規劃和高位推行密不可分。
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有聲」,該市建立了以市、縣、鄉、村「四級書記」作指引,堅持高位推動。湘潭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力親為,深入一線、親臨現場,制訂相關規劃,「四不兩直」深入一線調研解決具體問題。各縣(區)委書記擔任一線總指揮和前線戰鬥員,鄉、鎮、村書記則為施工隊員,領導幹部班子切實參與、通力合作。同時,該市還以市委1號文件總攬全局,出臺生豬穩產保供十條、促進產業興旺三十條和推進「三帶三幫」等一系列起全局性作用的政策文件,為農村建設提供了完善的政策保證。
在落實規划過程中,湘潭市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作為政績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極大地提高了領導幹部的工作積極性,有效防治不作為。全面督促完成了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任務,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農村改革等工作排名全省前列,農村貧困人口下降至0.15%。
振興農村既要提綱挈領地抓重點,也要放眼全局打好組合拳。近年來,湘潭市努力落實規劃,將紙上繁華變為現實盛景。湘潭市堅持走「三三路徑」,提綱挈領地抓重點,並將開展「三大行動」、實施「三大工程」、搭建「三大平臺」結合起來,放眼全局打好組合拳,為鄉村振興築好基礎、引入活水、提供便利。
實施「三大行動」以來,以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鋪排建設和十大特色小鎮建設為主的「雙十」提升行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通過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從試點到普及,七項任務九項指標全面完成。湘潭市還積極實施農村改革深化行動,基本完成了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改革,農村土地承包仲裁考核位列全省第一。
特色產業培育工程、數字鄉村示範工程、農村黨建領航工程「三大工程」的落實,有效提高農業產值,推動農村現代化、農村黨組織標準化。特色產業培育工程圍繞「優品種、提品質、塑品相、增品位、創品牌」,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在全省率先出臺《數字鄉村發展五年規劃》,推進數字鄉村示範工程,首創益農信息社與惠農服務社建設「兩社融合」。在農村黨建領航工程的建設中,全市新建或改建村部124個。韶山市更是獲評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市。
良好的平臺為具體行動的實施和偉大工程的構建提供源源不斷的「活水」——資金、人才、創新項目,每一項都至關重要。湘潭市打造鄉村振興投融資平臺,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打造鄉村振興人才智庫平臺,形成涵蓋3個院士工作站、1個國家級農業學會服務站、7個產學研創新轉化示範基地等為基礎的人才支撐體系。打造鄉村振興「雙創」平臺,建設鄉村振興創業園,預計吸引風投資金1億元以上。
蓮城春候尚早,鄉村卻已滋榮。「振興之花」經過日久天長的努力與積蓄,終似忽如一夜春風來,開遍了千鄉萬村,在這個冬天,讓家家戶戶喜上眉梢、美上心頭。
「三帶三幫」助力小康
2019年11月25至26日,湘潭市現代農業千億產業集群發展暨「三帶三幫」脫貧奔小康現場對接活動在嶽塘國際商貿城舉辦。全市200多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合作社,永順縣和59個省定貧困村,10家銀行,700多種農產品,500多家採購單位參與現場對接,活動現場籤約金額達60億元。
「三帶三幫」依託梅林橋等十大現代農業示範園,著力打造了「產業扶貧園區」「產業扶貧車間」,帶動了規劃區域所在鄉鎮及周邊發展產業;大力開展了「千企幫千村」行動,引導企業在貧困村開展技術服務、建設農副產品基地等;創新了「合作社+貧困戶」聯結方式,綜合運用資源或資金入股、籤訂生產合作協議等多種方式,讓貧困戶融入合作社、參與產業發展。同時,選派了201名科技特派員,聘用了78名專家成立糧油、畜禽等6個產業扶貧科技服務團隊,組織了1908名產業發展指導員,在政策宣講等方面提供菜單式、個性化服務;開展了系列產銷對接活動等;探索了銀企對接幫、銀擔聯動幫、金融下鄉幫等多種模式。
「小鎮中國」合作共贏
2019年7月17日至19日,以「產城融合,賦能湘潭」為主題的「2019小鎮中國(湘潭)發展大會」在湘潭召開。全國工商聯、全聯房地產商會特色小鎮分會這種行業商會與政府通力合作,創新了合作模式。
本次大會總規模402人,全聯房地產商會特色小鎮分會代表共80人參加,158家企業也受邀參與,其中有世界500強14家,中國500強、上市企業和龍頭企業17家,聚集了一批特色小鎮優質資源投資商、運營商。
大會共有35個項目成功籤約,總投資404.69億元。其中戰略合作項目1個;商務合同項目7個,框架協議項目27個。包含特色小鎮項目6個,農業示範園項目16個,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類項目5個,片區開發類項目7個。三天會期舉辦了客商會見、開幕式、主旨演講、白皮書發布、項目推介及路演、項目籤約、四場圓桌對話、雙創活動等16場大會活動。
「雙創活動」引智引資
2019年11月26日,由湘潭市委、市政府主辦,湘潭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湘潭市農業農村局等承辦,58科創集團、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等協辦的「陌上逐夢—2019湘潭鄉村振興雙創活動」正式開賽。活動共吸引了來自中國農大、西北農大、湖南農大等創業團隊的102個項目報名參賽。通過初賽、複賽共評選出了十個項目落戶湘潭,預計吸引風投資金1億元以上。
在此次比賽中,湘潭市打造了「政策池」「投資池」「服務池」,出臺了30條現代農業產業創新創業扶持政策。通過舉辦「雙創」活動,該市積極推動了58科創嶽塘國際商貿城建設鄉村振興創業園,搭建網際網路+精準扶貧供銷平臺、組建直播展示與在線交易平臺等多個平臺;組建了鄉村振興發展基金,市級整合涉農資金3億元以上投入鄉村振興,成功舉辦了首次鄉村振興政銀企專場對接活動,新組建了總規模10億元的鄉村振興發展基金;籌備組建了鄉村振興湘潭智庫,在原有3個農業院士工作站的基礎上,新建1個國家級農業學會服務站(全國第二個)。
「設計下鄉」點亮鄉村
2019年4月,共青團湘潭市委、湘潭市農業農村局、湘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湘潭市教育局聯合舉辦了全市首屆「設計下鄉」志願服務大賽,共組織市內外7所高校136個設計團隊,為全市10個現代農業示範園、22個鄉鎮、63個村、38種特色農產品開展農村人居環境設計、特色農產品標識和包裝設計、鄉村形象推介H5三個方面的設計服務。各個設計團隊深入設計對象所在地,與當地幹部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當地政府為設計團隊提供了必要的素材、專人介紹以及食宿保障等。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就活動專題向上級職能部門作了專題匯報,積極爭取資源支持。
目前,湘鄉市東郊鄉橫州村、龍洞鎮泉湖村、嶽塘區荷塘街道清水村等9個村、大禹興農等企業正在組織設計作品的實施。活動還為湘鄉市虞唐鎮開展了4個美麗屋場的人居環境設計、為嶽塘國際商貿城潭州九寶系列農產品開展了包裝設計。
「六大項目」 注入活力
2019年12月19日,58集團董事長姚勁波攜手到家集團董事長陳小華、風雲資本創始合伙人高燃受湘潭市委、市政府邀請訪潭並與該市籤約六個鄉村振興項目。
湘潭市嶽塘經開區、58科創集團、嶽塘國際商貿城合作,搭建了網際網路+精準扶貧供銷平臺、鄉村振興創業就業綜合服務中心、數字鄉村文化展示與傳播平臺;雨湖區、58科創集團、湘潭金都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搭建了創新創業服務、人才培訓實訓、新經濟企業培育、網際網路+現代服務業平臺;市供銷社和58農服合作,實現了「益農」和「惠農」服務平臺整合,構建了市縣鄉村四級電商服務體系、惠民生產便民生活服務系統、涉農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利用系統;58農服與嶽塘國際商貿城合作,打造了湖南農業農村和農產品大數據平臺;湘潭經開區與到家集團合作,打造了全國家政標準化培訓體系、全國家政行業考試培訓認證中心;湘潭產業集團與風雲資本合作,打造了鄉村振興投融資平臺,設立總額為10億元的鄉村振興發展基金。
「農機展銷」便民惠農
2019年9月9日至12日,由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商務廳和湘潭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八屆中南農機機電產品展示交易會在湘潭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吸引了約翰迪爾、久保田、井關、中聯重科等200餘家知名企業參展。
此次展會組織開展了第五屆亞太農機檢測網培訓班農機產品現場演示觀摩暨插秧機實訓;舉辦了全省農機工作培訓班、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培訓班、農機產品現場演示會、省農業流通協會會員大會;召開了湘產農機走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研討會、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會;同時開展了農機商務洽談籤約。此次展示交易會總成交額逾 4億元,爭取國家農機補貼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