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堅定的信仰是一個人站穩立場、抵禦誘惑的決定性因素。共同的理想是一個政黨緊密團結的紐帶。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要同心同德邁向前進,必須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撐,讓理想信念的明燈永遠閃亮。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政治局就踐行「三嚴三實」集體學習時再次強調,我們共產黨人的根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論述,高揚了共產主義理想旗幟,旗幟鮮明地表明了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為全體共產黨人指出了最終的歸趨,對於在全黨立根固本和全社會築魂強體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一、共產主義代表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信仰共產主義崇高理想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共產主義代表了人類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表達了人們對未來社會的美好構想,是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人類歷史發展是有規律的,歷史進程受內在一般規律支配,是按照歷史的邏輯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肯定歷史前進的規律,就是要肯定共產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馬克思主義認為:「共產主義不是教義,而是運動。它不是從原則出發,而是從事實出發。共產主義者不是把某種哲學作為前提,而是把迄今為止的全部歷史,特別是這一歷史目前在文明各國所造成的實際結果作為前提。共產主義的產生是由於大工業以及由大工業帶來的後果,是由於世界市場的形成,是由於隨之而來的不可遏止的競爭,是由於目前已經完全成為世界市場危機的那種日趨嚴重和日益普遍的商業危機,是由於無產階級的形成和資本的積累,是由於由此產生的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共產主義作為理論,是無產階級立場在這種鬥爭中的理論表現,是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的理論概括。」

  資本主義不是人類的最好理想,人類的未來不可能終結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最後一個剝削階級社會,資產階級生產關係是社會生產過程的最後一個對抗形式。資產階級生產關係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資本家所有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以生產剩餘價值為目的的生產方式,它的存在以兩個社會階級的存在為前提:一方面是佔有生產資料的資本家階級,一方面是失去生產資料、僅有自己的勞動力可以出賣的無產階級。資本和僱傭勞動的關係決定著這種生產方式的全部性質。剩餘價值的佔有是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因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是對抗性的生產關係。這種對抗從本質上說不是個人的對抗,而是個人生活於其中的社會關係的對抗。生產的社會性和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佔有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固有的基本矛盾,它包含著資本主義社會中一切階級衝突的萌芽,決定了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曾經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過資本主義的這種歷史作用。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徵服,機器的採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裡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

  資本主義滅亡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就不可避免地同狹隘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發生衝突,達到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要求炸毀這個外殼。雖然資產階級可以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容許的範圍內通過對生產關係作某些局部的調整來緩和矛盾,但終究不能從根本上克服這種矛盾和對抗。在資產階級社會的胞胎裡發展起來的強大的社會化的生產力,為全社會佔有生產資料和共同組織社會化生產準備了物質經濟條件;同時,資本主義越發展,無產階級的力量就越壯大,資產階級社會造就了置自身於死地的社會力量。因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固有的矛盾決定了它的歷史過渡性質,它必然為社會主義社會所代替。資本主義社會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個內在地包含著對抗性的社會基本矛盾和階級結構的社會形態。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指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事實一再告訴我們,馬克思、恩格斯關於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分析沒有過時,關於資本主義必然消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沒有過時。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資本主義最終消亡、共產主義最終勝利,必然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我們要深刻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的自我調節能力,充分估計到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軍事方面長期佔據優勢的客觀現實,認真做好兩種社會制度長期合作和鬥爭的各方面準備。在相當長時期內,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還必須同生產力更發達的資本主義長期合作和鬥爭,還必須認真學習和借鑑資本主義創造的有益文明成果,甚至必須面對被人們用西方發達國家的長處來比較我國社會主義發展中的不足並加以指責的現實。我們必須有很強大的戰略定力,堅決抵制否定和拋棄社會主義的各種錯誤錯誤主張,自覺糾正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堅定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信念,堅信隨著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特別是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必將越來越成熟,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將進一步顯現,社會主義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社會主義對世界的影響必將越來越大,共產主義最終會在全人類實現。我們要有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壯大我們的綜合國力,不斷改善我們人民的生活,不斷建設對資本主義具有優越性的社會主義,不斷為我們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社會主義未來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的南方談話中指出:「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後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共產主義一定會在社會主義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實現!

  二、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共產主義理想大旗

  「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這個運動的條件是由現有的前提產生的。」 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實現共產主義絕不是一句口號,中國共產黨人從來沒有用這個口號欺騙人民,始終高舉共產主義理想大旗。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主義確立為最高理想,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之不懈奮鬥。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的命脈。在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歷史中,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了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一種一種信仰,為的就是一個理想——實現共產主義。儘管他們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並不會再自己手中實現,但他們堅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持續努力,一代又一代人為此做出犧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實現,正所謂「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無數共產黨人的犧牲,換來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前提,打開了通向共產主義理想社會的通道。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人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共產主義社會的最終建立奠定了制度基礎。無數中國共產黨人通過艱辛探索,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改革開放後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人類近代以來快速發展的「中國奇蹟」。2010年,我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中國道路的成功,歸根到底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成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使佔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告別了貧困,推進了世界和平與發展,打破了歷史終結在資本主義的神話,提振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為第三世界國家樹立了「別樣的發展道路」。2014年5月,阿富汗前總統卡爾扎伊在訪華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阿富汗有機會重新選擇的話,一定會走中國式的發展道路。因為它行動高效,決策果斷,以結果為導向,是一個很好的模式,為所有人帶來積極的結果。」「阿富汗渴望發展。我們想發展教育,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在這些方面我們非常落後。阿富汗失去了30年的發展時間。中國模式是最好的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推動世界社會主義走向復興,最終為實現共產主義打下牢固的物質基礎。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這不但是給佔世界總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條路,更重要的是向人類表明,社會主義是必由之路,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是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是共產主義基本原則的成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終點是共產主義。我們現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向著最高理想所進行的實實在在努力,就是為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要處理好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係。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必須認識到,我們現在的努力以及將來多少代人的持續努力,都是朝著最終實現共產主義這個大目標前進的。同時,必須認識到,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歷史過程,必須立足於黨在現階段的奮鬥目標,腳踏實地推進社會主義事業。如果丟失了共產黨人的遠大目標,就會迷失方向,變成功利主義、實用主義。強烈反共的美國學者布熱津斯基也不能不承認:「共產主義不僅僅是對人們所深切關注的問題的一種情緒激昂的回答,也不僅僅是自以為是的仇視社會的信條,它還是一種通俗易懂的思想體系,似乎對過去和將來都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見解。……因此,共產主義對於頭腦簡單和頭腦複雜的人都同樣具有吸引力:每一種人都會從它那裡獲得一種方向感,一種滿意的解釋和一種道義的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的最高綱領和基本綱領的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綱領,就是建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既是從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的,也沒有脫離黨的最高理想。既要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懷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極端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做好當前每一項工作。

  三、共產黨人要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目前,從總體上看,社會主義還處於低谷狀態,實現共產主義還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但是,共產主義理想並不是虛無飄渺的空想,而是體現在每一個共產黨人的具體行動和日常生活中。對於共產黨人來說,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更顯得可貴,更能反映一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當前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在我國社會深刻變革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條件下,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相互疊加,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特別是市場經濟的負面作用下和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日新月異條件下,社會原子化趨勢明顯,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日益滋長,大量的精緻的個人主義者出現。在我們社會中,信仰缺失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在一些人那裡,有的以批評和嘲諷馬克思主義為「時尚」、為噱頭;有的精神空虛,認為共產主義是虛無縹緲的幻想,「不問蒼生問鬼神」,熱衷於算命看相、求神拜佛,迷信「氣功大師」;有的信念動搖,把希望寄託於國外,給自己「留後路」,隨時準備「開溜」;有的心為物役,信奉金錢至上、名利至上、享樂至上,心裡沒有任何敬畏,行為沒有任何底線。在這種情況下,失卻共同的理想信念的支撐,就很難形成基本的共識,做不到同心同德邁向前進,中華民族又會出現一盤散沙的局面,導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變成南柯一夢。中華民族面臨千年復興的關鍵時期,機會稍縱一逝。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這就為確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奠定了堅實的共同基礎。中國共產黨人作為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更應該高舉共產主義理想大旗,踐履共產主義道德。

  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的命脈。沒有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共產黨員特別是共產黨員領導幹部要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把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統一起來,做到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自覺抵禦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革命理想高於天。共產黨人要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共產主義決不是「土豆燒牛肉」那麼簡單,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們不能因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認為那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就不去做一個忠誠的共產黨員。實現共產主義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而這個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奮鬥的。如果大家都覺得這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沒有必要為之奮鬥和犧牲,那共產主義就真的永遠實現不了了。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的根和本。立根固本,就是要堅定這份信仰、堅定這份信念、堅定這份忠誠,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會有強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一些人認為共產主義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認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見的,是虛無縹緲的。這就涉及是唯物史觀還是唯心史觀的世界觀問題。我們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動搖,根本的就是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牢固。為了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要加強對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教育,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帶頭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提倡共產主義道德。

  共產主義理想體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今天,衡量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領導幹部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有客觀標準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鬥、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霧遲疑的觀點,一切及時行樂的思想,一切貪圖私利的行為,一切無所作為的作風,都是與此格格不入的。

  共產主義理想是共產黨人的最高價值,也是共產黨人的終極關懷。每個共產黨員都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每個黨員在入黨時,都莊重地宣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這是每個黨員的鄭重承諾。只有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我們才能超越物慾,才不會有失衡心態,讓自己活得有價值,讓人生更精彩,才會自覺踐行「三嚴三實」,才會自覺做人民的公僕,才會覺得做官就是奉獻,才會找到人生的價值!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的接力奉獻。當共產主義理想大廈最終建成時,我們的後人都會為我們的奉獻留下高尚的眼淚!

相關焦點

  • 識破法輪大法的荒謬實質 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
    它講的是,資本主義由於內在的不可調和的基本矛盾,決定了它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掘墓人,是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主力軍,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先鋒隊,是無產階級革命的領導力量;在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佔有全部生產資料,對社會生產實行計劃調節,在第一階段實行按勞分配,在第二階段,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則;階級、國家都將滅亡,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類將得到全面解放,每個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是一切人全面自由發展的前提
  • 我們為什麼要信仰共產主義
    「共產主義」憑藉馬克思的邏輯力量在古往今來的理想學說中拔得頭籌,不可撼動。  第二,共產主義是人類極其崇高的價值追求。  很多人一提共產主義想到的只是制度形態。實際上,馬克思把設計具體的共產主義制度的任務更多地交給了未來人。共產主義包括學說、運動、制度、文化,而共產主義文化一以貫之。
  • 香港老闆:「我的人生理想是加入共產黨」
    「我的人生理想是入共產黨,我不怕講,你話我剝削人,真是天打雷噼!」在「賺到盡」的商業社會,759阿信屋老闆林偉駿,為廉價賣貨而挑戰食水深的供應商,又出力支持最低工資,下月把店員時薪加至37元。如此為人民服務,全因林老闆是一名追求公義的「左仔」。
  • 在高揚人性光輝和真理光芒的共產主義理想指引下砥礪前行
    在高揚人性光輝和真理光芒的共產主義理想指引下砥礪前行 2015年09月28日 08:51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青理軒 字號 內容摘要:關於人的本性是什麼的問題,關於怎樣建立一個符合人的本性特點的理想社會的問題
  • 共產主義使中國人民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
    那麼,為什麼《共產黨宣言》所宣揚的這個共產主義「幽靈」有這麼大的魔力呢?  一、共產主義為中國人民重鑄了強大的精神支柱  《共產黨宣言》揭示了一種全新世界觀,即共產主義世界觀。這種世界觀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的歷史主動性,打開了中國人認識和掌握世界的視野。
  • 當今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三大熱點問題
    熱點問題二 當今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出現了什麼新情況、新特點?  目前,全世界5大洲195個國家中有130多個共產黨,約8800萬黨員,都在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當今各國共產黨大體上可以分成以下三類。  一是社會主義國家5個長期執政的共產黨——中國共產黨、越南共產黨、寮國人民革命黨、朝鮮勞動黨和古巴共產黨。
  • 向著理想前進
    在南湖革命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說:「牢記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一步一個腳印向著美好未來和最高理想前進。」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輕舟一葉,風雲激蕩,開啟駛向理想的航路。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開幕。到7月30日晚上,本該是最後一次會議,卻因巡捕的闖入被迫中止。
  • 《共產黨宣言》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
    《宣言》的科學力量和價值魅力在於它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論證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闡明了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條件和現實道路,預示了共產主義社會的美好前景,昭示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崇高理想。
  • 《初心永恆》|許包野:共產黨要的是共產主義世界
    許包野許包野,1900年出生,廣東澄海人。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 年2 月在河南開封主持河南省委工作時被捕,解來南京,不久犧牲。「共產黨要的是整個世界,要共產主義的世界,不是金戒指、金鐲子、金手錶之類的東西,那些東西是容易得到的,要得到整個世界就不那麼容易了,需要付出許多代價,要付出許多人的鮮血和生命。」1932年10月,許包野任中共廈門中心市委書記,化名阿寶、寶霞。在領導革命鬥爭中,他工作深入踏實,生活艱苦樸素,思想品德高尚。
  • 共產主義這面旗幟什麼時候都不能丟
    這昭示我們: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旗幟,什麼時候都不能丟!     其實,「共產主義渺茫論」不是今天才有,自共產主義學說誕生以來就一直揮之不去。今天,「共產主義理想」在少數人那裡似乎是「幻景」,在某些共產黨員心中也似乎成為「忌諱」。在他們看來,21世紀如果還有誰高談共產主義理想那一定是「穿越」了,早已不知今夕是何夕。
  • 學員參觀中共一大會址 感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1964年,毛澤東會見著名愛國民主人士、首任農業部長李書城時說:「你的公館裡誕生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是我們黨的『產床』啊!」   在一大會址紀念館,講解員給學員們講述了98年前,中國共產黨正是從這裡出發,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徵程。
  • 布達佩斯的紀念公園:共產主義雕像安息的地方
    在1991年共產主義垮臺後不久,紀念公園就成了這些共產主義雕像去世的地方。 (Memento Park,Budapest,Balatoniút - Szabadkai utca sarok,1223 Hungary; +36 1 424 7500) 雖然它遠離布達佩斯市中心的喧囂,但公園仍然吸引了數千人,大多數指南都將其列為必看景點。
  • 理想信念之魂———馬家洲集中營的鬥爭與啟迪
    啟迪一:要始終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共產黨人的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信念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強調:「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談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對社會主要矛盾的六次...
    通過梳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我們可以了解到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偉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的政黨,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共產主義作為自己偉大使命的黨。為完成這個需要長期奮鬥才能實現的偉大使命,中國共產黨必須確定若干階段性的目標,通過完成不同階段性的目標,為實現偉大使命打基礎做準備,即通過分階段目標的完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而實現共產主義的最終理想。這樣的歷史、現狀和未來要求中國共產黨必須把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統一起來。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共產主義的實現而英勇奮鬥的歷史。
  • 講座|謝侃侃:戰前印尼和馬來亞共產主義運動的比較研究
    首先馬克思主義強調平等,但為什麼在印尼和馬來亞的革命實踐中,這些共產主義組織卻很難打破種族的界限?印尼共產主義組織的創立者是歐洲人,而該組織早期的成員中幾乎沒有華人。與之相比,馬共是一個幾乎全華人的組織。如果馬克思主義是突破種族界限的,那麼為什麼在實際的革命實踐中,兩個如此接近的地理空間裡的共產黨成員會有如此大的區別?
  • 《共產黨宣言》首譯本珍藏記
    經了解,華林是浙江富陽人,早年在上海外國語學社學習時,與劉少奇、任弼時、肖勁光、王一飛、葉天底等為同窗。其中王一飛和葉天底均是上虞人。因此,這冊原本屬華林的書傳到上虞籍的同學手裡,也是合乎邏輯的。不過,這冊書最後究竟是通過王一飛還是葉天底傳到夏禪臣手裡的,存在兩種不同的說法。
  • 一位臺灣青年的自白:在臺灣,並不是只有我認同中國共產黨
    大學畢業前,我看到社會主義的理論和現實的發展,我看到臺灣資本主義的黑暗,但由於自己是理科生,當時連藍綠的概念都是模糊的,而對大陸卻是天天看著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門戶,看著楊利偉上太空而為自己身為一個中國人和信仰共產主義而感到自豪。
  • 共產主義要消滅私有制!人大教授狠批張五常、吳敬璉等經濟學家鼓吹...
    共產主義就是要消滅私有制170年前,馬克思恩格斯在全世界共產黨人的共同綱領《共產黨宣言》裡,莊嚴地宣布:「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1]共產黨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這個「產」是指生產資料,這個「共」是指共同佔有。共產主義就是指生產資料公有。
  • 薪火相傳--《共產黨宣言》在中國
    1920年春天,在浙江義烏縣分水塘村的一間破舊柴房裡,從日本留學回國的年輕的陳望道翻譯完成了中文版《共產黨宣言》。自此,這部被稱為「人類撰寫的最為重要的著作之一」的科學共產主義綱領性文件,有了第一本中文全譯本,對中國革命和歷史產生了難以估量的深遠影響。
  • 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重大歷史意義
    三是因為《宣言》精闢地闡明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徵。《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這一特徵的闡述,指明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前進方向和無產階級革命的終極目的。 四是因為《宣言》科學地提出了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重要性和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