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論新視野】談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對社會主要矛盾的六次...

2020-12-15 央視網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談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對社會主要矛盾的六次判斷

原標題:

  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要矛盾進行科學研究和判斷,並在此基礎上確定黨的主要任務和宏偉目標,這對中國共產黨統一思想、團結奮鬥、凝聚人心至關重要。縱觀中國共產黨在96年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歷程中,共有六次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進行判斷。第一次是在領導革命的過程中;第二次是在新中國建立前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第三次是在中共八大關於政治報告的決議中;第四次是中共八大以後;第五次是在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及中共十二大。

  第六次也就是中共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代表中共中央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判斷,他強調:「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科學判斷不但指出中國已經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且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可以說,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既是中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主要依據,又是確定新戰略、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的出發點。

  通過梳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我們可以了解到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偉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的政黨,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共產主義作為自己偉大使命的黨。為完成這個需要長期奮鬥才能實現的偉大使命,中國共產黨必須確定若干階段性的目標,通過完成不同階段性的目標,為實現偉大使命打基礎做準備,即通過分階段目標的完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而實現共產主義的最終理想。這樣的歷史、現狀和未來要求中國共產黨必須把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統一起來。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共產主義的實現而英勇奮鬥的歷史。而在每一個階段必須正確認識中國國情,分析和判斷社會的主要矛盾。黨的歷史告訴我們能否科學分析判斷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關係到黨能否正確認識和判斷革命,確定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確定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實現各個階段的基本綱領。

  通過梳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我們可以了解到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理論基礎的黨,且特別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解決現實問題。科學判斷中國社會主要矛盾,並據此確定黨的主要工作任務和宏偉目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勝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正是由於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為思想武器,科學地認清了中國近代社會的主要矛盾,中國共產黨才明確了中國革命的任務、中國革命的動力、中國革命的道路、中國革命的戰略和中國革命的前途。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實現了國家獨立、人民解放,以及建立新中國的宏偉目標。

  正是由於在新中國成立前後,中國共產黨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社會主義道路與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才確定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對象、任務,制定了適合中國國情的戰略和策略,在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為中國發展富強、中國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

  也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歷史轉折的重大關頭,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重新對中國國情進行認識,在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作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中國共產黨才確定了正確的基本路線,開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業,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通過梳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我們還可以了解到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善於認識歷史進程,具有與時俱進品格,又具有駕馭複雜局面能力的黨。社會矛盾是複雜的、多面的,也是發展變化的。能否認識這種複雜性、多面性和發展性,是對政黨理論水平、政治能力和領導能力的考驗。而在社會矛盾如此複雜的局面下,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體現了科學認識主要矛盾和駕馭複雜局勢的能力和水平。如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革命的過程中,指出認清中國大陸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和主要矛盾,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根據。黨從客觀實際出發認識到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矛盾」的基礎上,也注意到帝國主義是變化的,封建主義也是變化的:在抗日戰爭時期主要矛盾是「日本帝國主義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主要矛盾」;而在解放戰爭時期的主要矛盾是「中國共產黨與廣大中國人民同美帝國主義支持的國民黨反動派之間的矛盾是社會主要矛盾」。正是由於黨能科學地認識中國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中國共產黨才能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戰略策略,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

  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斷是中共十九大的重大理論貢獻之一,在強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沒有變化的前提下,著眼於人民需要和社會生產的發展,作出「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判斷。這再次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善於認識歷史進程和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和非凡的創造歷史的主動性。

  中共十九大對社會主要矛盾作出科學判斷,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思維達到了新境界。著眼於解決這個社會主要矛盾,中共十九大明確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即2020年至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2035年至2050年,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我們相信,以這個科學判斷為基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會有進一步的大發展,中國的前途無限光明。

  (作者:中央黨校教授、博導 陳述 )

相關焦點

  •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陳述:科學把握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作出的關於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重大判斷,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具有極其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的新...
    這就是社會主義初階階段新的發展階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基本方略、戰略安排、行動綱領等,都是解決新的主要矛盾的基本方針。主要矛盾轉化,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提出了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時代是表述特定社會歷史的範疇,不同社會形態、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發展階段,形成了不同內涵的時代。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肖貴清:科學理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
    矛盾觀點和矛盾分析方法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精髓。正確分析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充分掌握基本國情,順利開展各項工作,有效完成歷史使命的前提條件。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解讀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關乎全局的重大理論創新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觀察)解讀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關乎全局的重大理論創新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電 題:解讀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關乎全局的重大理論創新  中新社記者張蔚然  18日出爐的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備受矚目的重大判斷——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70年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和把握
    【摘要】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歷來既是重大理論論斷,也是重大政治論斷。從政治高度對社會主要矛盾問題作出判斷,對於我們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和開展各項工作至關重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和把握展現出清晰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 十九大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論斷的依據和意義
    科學判斷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並據此確定黨的工作重點任務和奮鬥目標,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基礎和前提。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作出的實事求是的重大判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系列談】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科學認識
    原標題:【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系列談】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科學認識□新疆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馬鳳強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理論創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理論創新,其中包括:做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論斷;做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的重大論斷;提出了統領「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歷史使命理論;創新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略目標理論 ;提出了關係我國經濟發展全局的重大判斷和論斷 ;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新布局、新觀點、新要求;最為重要的是,提出和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十九大報告認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關係全局」,是「歷史性...
    摘要:根據十九大報告精神以及世界範圍內尤其是已經完成現代化轉型國家的經驗,可以認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基層為原點、以集體主義為紐帶,是化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中國方案  十九大報告對我國社會面臨的主要矛盾作了新的界定,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再啟歷史新局的時代擔當——從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看新時代中國改革...
    在世界看來,中國有太多奇蹟:全球工業化以來經濟長期增長的奇蹟;以世界7%耕地養活逾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奇蹟;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3.1%的奇蹟……  沒有誰比中國共產黨更懂中國。同廣大人民群眾的直觀感受相吻合,同時代和國情的變化相一致,黨的十九大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的新概括,得到廣泛認同。
  • 從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看新時代中國改革發展
    再啟歷史新局的時代擔當——從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看新時代中國改革發展  新華社記者  當歷史長河跨入新時代,處在嶄新歷史方位的中國,又一次發出時代強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社會主要矛盾與社會基本矛盾有什麼不一樣?我們黨在這個問題上經歷...
    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政黨應該在正確分析社會主要矛盾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主要任務。對社會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的認識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黨能否帶領全國人民正確解決社會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從而關係到國家能否順利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的根本性問題。黨的成熟發展的歷程也是黨對社會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
  • 中國共產黨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過程
    中國共產黨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是隨著我國社會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發展階段而逐步深化和不斷發展的。黨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正確認識和把握是我們黨科學判斷國情形勢、正確制定大政方針的重要前提,對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推進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 【十九大 理論新視野】建設生態文明 打造美麗中國
    在工業文明出現以前,人類對自然雖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但並未超出自然的調整能力,人與自然的矛盾還未充分顯露。然而,到了工業文明階段,由於自然科學的發展、生產技術的進步,人類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對自然造成了嚴重破壞,導致人與自然關係失衡。為了治理環境問題,需要找到一條既能實現現代化又能保護環境的綠色發展之路,而美麗中國的提出正是基於這一深層次的考量。
  •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與每個人休戚相關
    【編者按】當前,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正在掀起熱潮。由湖南省委宣傳部理論處指導,紅網、時刻新聞、紅星網、紅星雲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及湖南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結合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工作,2017年11月27日起推出「逐夢新時代——十九大精神大家談」系列訪談。
  • 科學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
    其次,從理論內涵來看,要從理論上弄清社會主要矛盾與社會基本矛盾的各自內涵及它們的聯繫和區別,並處理好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生產關係內部、人與自然、人與人等的諸多矛盾。再次,從歷史回溯來看,通過對過渡時期、改革開放後及黨的十八大之後在社會主要矛盾認識上的變化總結,有助於我們更加正確認識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 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會愈發感知這一論斷的重大意義。 社會主要矛盾是個十分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 十九大報告深讀之三丨深刻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新特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中強調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0月19日,習近平同志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強調,要深刻學習領會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新特點。
  • 辯證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轉化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國情,對我國發展新形勢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斷和理論創新。
  • 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歷史邏輯與現實依據
    原標題: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歷史邏輯與現實依據 黨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新論斷。這是一個重大的新判斷,是我們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一個新的認識起點。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這一重大轉化,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