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論新視野]肖貴清:科學理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

2020-12-15 央廣網

矛盾觀點和矛盾分析方法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精髓。正確分析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充分掌握基本國情,順利開展各項工作,有效完成歷史使命的前提條件。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作出這一重大判斷,明確黨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制定正確的戰略規劃,是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順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目標的理論前提。

科學認識社會主要矛盾是黨正確制定和執行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毛澤東在《矛盾論》中指出:「在複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由於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主要矛盾規定著事物的性質和演變方向,是決定事物運動變化的主要動因。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科學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關於社會主要矛盾判斷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立足中國基本國情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展了黨的八大關於社會主要矛盾的論斷,得出了以下結論:「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這是黨在改革開放之初,對我國基本國情作出的重大判斷,使黨明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任務,為黨制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據。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一方面體現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197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3678.7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85元,居民消費水平184元,在生產和消費兩個方面無論是總量還是人均水平,在世界範圍內排名都比較靠後,人民溫飽問題尚未解決,全社會範圍內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比較貧乏。這就決定了儘快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增加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供給,迅速改善物質文化生活,成為人民群眾需求的主要內容。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到201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已達到743585.5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935元,居民消費水平21285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分別為1978年的32.3倍、22.4倍和18.2倍。這表明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物質文化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這使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滿足這些需求不僅要繼續解放發展生產力,增強物質文化產品的有效供給,而且要更加注重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特別是要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關係,著力解決好發展過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另一方面體現為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為制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滿足的主要因素。首先,體現為現代化建設各領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經濟建設成就較為顯著,基本經濟制度和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國內生產總值等多項經濟指標躍居世界前列,而民主政治建設、先進文化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則相對滯後,既尚未滿足人民日益豐富的美好生活需要,又制約著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其次,體現為社會各群體間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同時,不同社會群體間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差距拉大,工農之間、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全體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有待進一步實現,需要在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更為充分的同時,著力解決各社會群體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還體現在人的發展上。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發展的片面性導致人的發展的片面性,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使人民生活尚不寬裕,生活內容較為單一,個人能力的發展空間比較侷促,人民群眾多方面才能有待進一步發揮,需要在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人民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社會生活,營造更加美麗的生態環境,為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主要矛盾規定著事物的性質,主要矛盾的不同是劃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重要依據,主要矛盾的變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主要標誌。新時代主要矛盾集中體現了現階段的新特點,反映了黨對基本國情的認識和判斷,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基本依據。正確理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認識的深化和發展,而非對原有主要矛盾判斷的全盤否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一段必經的歷史時期,從1956年我國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開始,至2050年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近100年的歷史發展中,我國國情和主要矛盾的基本內容和主要特點保持不變,規定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本質特徵、主要任務和基本路線。但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主要矛盾又呈現出許多階段性特徵,需要黨和人民立足現代化建設新的實際,及時分析總結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按照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原則,實現對社會主要矛盾的不斷認識和具體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新時代繼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仍然需要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同時體現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提出的新要求。

從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出發,完成黨在新時代的使命任務,應當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牢牢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在繼續推動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黨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生產力的發展進步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經濟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是其它領域建設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證,生產力發展不足仍然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平衡充分發展和人民幸福生活需要得到有效滿足的根本因素。因此,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仍然需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繼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著力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發展奠定物質基礎,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基本條件。同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要求黨更加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統籌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著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各層次、各區域相互促進、全面發展,推動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一體實現。

 (作者系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焦點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的新...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實踐基礎,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的新特點,是深入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問題,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基石。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談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對社會主要矛盾的六次...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談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對社會主要矛盾的六次判斷 原標題:   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要矛盾進行科學研究和判斷,並在此基礎上確定黨的主要任務和宏偉目標,這對中國共產黨統一思想、團結奮鬥、凝聚人心至關重要。
  • 科學分析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
    中央黨校校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院委委員 謝春濤習近平同志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科學論斷,為黨的十九大提出和確定新思想、新方略、新目標、新部署提供了前提和依據。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儘管沒有明確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問題,但我們黨對人民的訴求是什麼、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在哪裡清清楚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體現在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科學認識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
    原標題:科學認識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深入領會這一重大政治論斷,是準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邏輯前提,也是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基礎。
  •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意味著什麼
    原標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意味著什麼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新特點,是深入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問題。
  • 十九大報告: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
    (原標題:十九大報告: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
  • 王偉光:科學認識和把握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
    科學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新的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理論實踐依據及其政策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為正確認識和把握這個新的重大政治判斷, 本文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分析、闡釋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新表述的依據。
  •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陳述:科學把握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作出的關於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重大判斷,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具有極其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 辯證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轉化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國情,對我國發展新形勢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斷和理論創新。
  • ...新視野】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視角深刻理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黨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顯然,新的判斷有重大調整。
  • 十九大報告深讀之三丨深刻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新特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中強調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0月19日,習近平同志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強調,要深刻學習領會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新特點。
  • 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歷史邏輯與現實依據
    原標題: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歷史邏輯與現實依據 黨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新論斷。這是一個重大的新判斷,是我們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一個新的認識起點。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這一重大轉化,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 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如何認識並概括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只有正確認識社會主要矛盾,才能確定正確的戰略、策略、政策和辦法,促進社會矛盾解決,推動社會進步。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作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論斷,實現了社會主要矛盾理論的與時俱進和重大創新,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許多新要求。
  • 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屬性透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動態把握矛盾轉化規律和社會主要矛盾發展態勢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斷。
  •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作者: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李君如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主要矛盾不僅是確定工作重點的根據,而且是劃分社會實踐發展階段的根據。
  • 十九大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論斷的依據和意義
    科學判斷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並據此確定黨的工作重點任務和奮鬥目標,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基礎和前提。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作出的實事求是的重大判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科學分析和準確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原標題:科學分析和準確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新的表述,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我國現階段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成果,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科學理論判斷。準確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需要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的結合上進行深入思考、科學分析。
  • 為什麼說作出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論斷是適時的?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陶文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新的重大論斷,即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解讀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關乎全局的重大理論創新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觀察)解讀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關乎全局的重大理論創新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電 題:解讀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關乎全局的重大理論創新  中新社記者張蔚然  18日出爐的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備受矚目的重大判斷——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