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中醫文化瑰寶,為建設健康江蘇添力

2020-12-25 蘇州新聞網

□葉溫婉

12月17日下午,江蘇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相關情況。《實施意見》從中醫藥服務體系、能力建設、中藥質量和產業、人才培養、傳承創新和對外交流、組織保障等6個方面明確了26條措施。

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江蘇是中醫藥大省,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歷代名醫輩出,流派紛呈,學術繁榮,在中醫藥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響。早在今年8月10日,《江蘇省中醫藥條例》發布,並於10月1日施行。由此可見江蘇對中藥的重視程度。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建設健康江蘇,離不開中醫藥。一方面,「治未病」是中醫的優勢和特色。中醫藥學是整體醫學,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養生為一體,完全契合健康中國行動的理念。另一方面,中醫提倡預防為主,能夠為百姓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滿足全方位、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

當下,助力飛天,航天英雄用中醫保健;拔罐走紅,奧運冠軍青睞中醫療法。植根於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中醫藥應用平和模式對抗疾病,走的是「堅盾」的路子。今年疫情突如其來,在江蘇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治療中,中醫藥參與率近90%;在國家中醫醫療隊(江蘇)對口支援的湖北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患者接受中醫藥治療比例達100%。中醫藥直接參與新冠肺炎治療的效果,讓人們對祖國傳統瑰寶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認識。

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和作用,就是要從源頭抓起,全過程保障中藥質量。種植是中藥產業的「第一車間」,推進規模化、規範化種植,是中藥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連雲港的康緣藥業,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南京農業大學等單位合作,建有多個中藥材種植基地,種植中草藥材百餘種,全部種植基地均通過GAP認證。同時,康緣藥業始終秉承「振興國藥,報效祖國」的初心和使命,又加入網際網路技術,「以智能製造支撐品牌發展」的理念贏得了更多發展機遇。

《實施意見》要求,到2022年,80%市縣級中醫院達到國家建設標準;重點建設100個省級重點專科,20個省級重點學科;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鼓勵有條件高校開辦中醫類專業;縣級以上政府應將中醫藥事業發展經費進行預算單列等。無論是建設標準,還是加強人才隊伍,這都體現了江蘇對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視程度,也體現對百姓健康、生活美好的重視程度。

中醫學之所以能歷盡千年而不衰,能夠世代傳承並不斷發展,就是因為守住了中醫學調和致中的思維方式和價值理念。這既是中醫學經千百年發展的智慧選擇,也是中醫學發揚光大的守正要義。江蘇出臺《實施意見》,是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江蘇、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盧傳堅:中醫是文化瑰寶 樂當中醫文化「翻譯官」
    中新網廣州5月27日電 題:盧傳堅:中醫是文化瑰寶 樂當中醫文化「翻譯官」作者 蔡敏婕「中醫藥是中國人的福氣。我作為一名中醫師,有責任推進中西醫結合的研究。」盧傳堅在問診 蔡敏婕 攝搏擊「牛皮癬」三十載盧傳堅1964年出生於僑鄉廣東潮州,上世紀八十年代報考廣州中醫藥大學,其後成為國醫大師禤國維、中醫藥專家沈炎南等幾位中醫界泰鬥的門生,「中醫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一定要讓這些中醫精髓傳承下去。」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盧傳堅選擇被稱作十大頑症之一的銀屑病作為重點突破的病種。
  • 中醫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中醫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中醫主張辨證施治。有一句話說毒蛇出沒的地方,方圓多少裡之內必有與蛇毒相剋的植物。中藥便是根據此原理,根據中藥的藥理和藥性,分別入房。通過煎 熬 燻 蒸,把藥材中的精華透到湯裡。相傳神農嘗百草時,經常用茶葉作為解毒的。
  • 重慶新添一家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單位
    重慶新添一家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單位!聖愛中醫集團董事長劉瓊介紹,現場數十名名老中醫將免費為市民調理養生、治病除疾,新館預計每天可為300到500人提供免費看病、免費抓中藥服務。據統計,該中醫館從2005年創館經營至今,「新館開業三天必免費」這樣的惠民活動參與活動人數已達數十萬多人,僅此一項工程就投入了超過千萬元。
  • 中易妙善堂:躬耕8萬億大健康市場,著力構建智慧中醫生態圈
    近年來,大健康產業戰略已經凝為行業與社會共識,擁有8萬億體量大健康產業市場正湧現出巨大紅利,資本及企業正在加速布局。隨著國家健康中國夢戰略的穩步推進,中易妙善堂順勢而行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聚中醫藥服務資源整體下沉、專業中醫藥技能人員培訓升級的賦能工作紮實推進,件件落到了實處。
  • 加拿大蒙特婁華人中醫邵禮平:畢其一生維護中華文化的瑰寶
    畢其一生維護中華文化的瑰寶
  • 講岐黃故事 學中醫文化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基,是一個民族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撐。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思想和哲學精神,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中醫藥文化建設是中醫醫院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 江蘇電視臺江蘇直通車報導—如皋市中醫院
    經過多年努力,江蘇中醫藥整體實力居於全國前列,為增進百姓健康作出了積極貢獻。隨著我省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更加重視生命質量和健康安全,中醫藥在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今天,讓我們走進如皋市中醫院,一起了解中醫院在推進健康江蘇建設方面做出的貢獻!1975年,迎著東方的第一縷朝霞,如皋市中醫院創建成立。
  • 雲南醫藥健康職業學院:傳承中醫文化,呵護健康生活——中醫康復...
    想了解傳統中醫康復的魅力嗎?想學習中醫康復技術,探索健康生活的奧秘嗎?  掌握康復秘籍,呵護健康生活。雲南醫藥健康職業學院中醫康復技術專業等你來!  人才需求中醫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緊扣市場發展需求和「大健康」環境,人口老齡化,需要更多的中醫康復治療技術滿足市場空缺,同時,中醫康復技術人才就業面較廣,除醫療機構外,還可服務於美容、保健、養生等健康相關行業,學生就業前景較好。  ▶ 特色之二  在專業特色上,融入1+X課證融合模式。
  • 上海楓涇打造中醫藥特色健康小鎮,中醫藥文化也融入小學教育
    近年來,楓涇在特色小城鎮建設中始終以「四大更新」為抓手,2017年起吸引各類投資超過200億元,今年又啟動了新一輪的34項重大項目建設,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楓涇小學正是其中一個重要項目。該項目將更好地滿足楓涇人民群眾對教育均衡、優質及特色需求。今後,上海中醫藥大學、金山區教育局、楓涇鎮人民政府三方攜手合作,將中醫藥文化融入小學基礎教育。
  • 《思考中醫》:用天人合一觀念研究疾病與健康
    出版方供圖 《思考中醫》:用天人合一觀念研究疾病與健康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在許多人眼裡,中醫是治療慢病的,或者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西醫幫助渡過急、危、重等諸難關,然後讓中醫來收尾,讓中醫來調養。說到底,中醫只能用來治一些「死不了的病」。在另一些人眼裡,中醫只是啼鳴的公雞。你啼,天也亮;你不啼,天也亮。中醫究竟是不是這麼回事呢?《思考中醫》回答了這個問題。
  • 讓智能科技為發展添「力」為人民增「利」
    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希望大家圍繞「智能新時代:進展、策略和機遇」的主題,深化交流、增進共識、加強合作,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健康發展,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全球正在經歷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科技界和產業界普遍認為人工智慧是引領這一次變革的戰略型技術,正在對科技進步、產業結構和形態變革、經濟發展等多重領域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也是當前全球熱議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
  • 江蘇繼中堂中醫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安建
    正是在青少年或老年人對視力保護需求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江蘇繼中堂中醫有限公司應運而生。專業的科研團隊,開創獨具特色的現代中醫保健療法,將中醫的冷敷法、遮蓋法、循經療法融為一體,通過透皮吸收的方式結合儀器,專注青少年視力健康,同時針對用眼視力過度群體及中老年人群體的視力保健。
  • 北侖區第二人民醫院醫療健康服務集團白峰院區開展中醫下鄉巡診
    通訊員供圖本報訊(記者賀豔通訊員陳琳)為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讓中醫藥更好地惠及千家萬戶,從今年9月起,北侖區第二人民醫院醫療健康服務集團白峰院區根據群眾所需,整合醫共體中醫藥醫療資源,組建醫療服務團隊定期下鄉,為村民提供中醫巡診服務,全力打通中醫藥服務「最後一公裡」。該醫療團隊由集團總院中醫科主任童奎驊帶隊,攜白峰院區中醫科年輕醫師。
  • 擦亮文化名片,綻放「江南文化」獨特魅力
    □杜茂進11月18日,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會見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一行,並指出:蘇州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要進一步擦亮古城、大運河名片,加大文化傳承、保護與利用的力度。深入挖掘蘇州特色文化資源,攜手打響「江南文化」品牌,提升蘇州的吸引力、美譽度。
  • 在家門口學推拿按摩,通州試點建設中醫健康社區
    在家門口就能學推拿按摩、學中醫養生。11月27日下午,通州區中醫健康社區建設試點項目啟動,梨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為首家試點單位。未來,梨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通過一系列送到家門的講座、義診等活動,幫助公眾了解中醫、認識中醫、使用中醫。
  • 小小中醫館 健康大作為——山陽縣加強基層中醫藥工作記事
    核心提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瑰寶。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中西醫並重,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在全省中醫藥工作會上也提出,要全面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在健康陝西建設中不斷激發中醫藥的潛力和活力。
  • 擦亮「會計文化」特色名片
    昨天,以「『計』古開今——會計文化起源傳承與創新」為主題的會計文化起源傳承與創新研討活動在我市舉行,來自全國財會金融領域的各位領導、專家、嘉賓,相聚在中華會計文化發源地紹興,溯源會計文化、弘揚會計精神、引領會計創新。
  • 江蘇「處女鎮」走紅,古色古香不輸周莊,卻以「中醫文化」著稱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江蘇「處女鎮」走紅。古鎮保存有大量的古建,這些古建大多都是明清時期的,一處處建築坐落在那裡,極具觀賞價值,來到這裡也會有一種穿越回古代的錯覺,這裡的古色古香是完全不輸周莊的,現在古鎮已經成為一處集商業、旅遊、休閒、度假為一體的景區
  • 聚焦中醫科學創新:第三屆中醫科學大會論道羅浮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大會上強調:「中醫科學大會要認真貫徹落實日前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的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發出的號令,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制定的新形勢下衛生領域健康工作的新的方針,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堅持中西醫並重,協調發展,為健康中國作出貢獻。」
  • 人類健康與中醫文明大講堂在京舉辦
    據了解,此次活動以「傳承中醫文化、實現復興夢想、弘揚抗疫精神、呵護人類健康」為宗旨,致力於發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先後舉辦了中醫文化節智慧財產權保護、弘揚抗疫精神傳承中醫文化書畫筆會、智慧農業交流、智慧健康產業發展研討、康養文旅金融綜合體建設座談會、健康文化驛站對接、北京智慧健康考察等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