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傳奇】曾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方:真實的「九龍城寨」貧民窟

2021-01-16 UM效度實踐

照片上這堆密密麻麻的樓就是 九龍城寨,是香港殖民地時代位於今九龍城區的一座圍城。

1971年的九龍城寨俯視圖

---

周星馳電影《功夫》裡的豬籠城寨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它的原型就是「九龍城寨」。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從華南地區湧入香港的民眾聚居在九龍城寨的越來越多。九龍城寨淪為三合會的活躍地帶,成為販毒、賣淫、賭博等非法行為的聚集地和犯罪分子藏匿的巢穴。有「三不管」之名。也有人說九龍城寨實際上治安並不差。那邊好像沒有法律,但有約束力,這個約束力,便來自街坊會、黑社會及其它一些地方團體。城寨有自發組織起來的治安隊——九龍城寨街坊會,原名為「九龍城寨街坊福利事業促進委員會」,成立於1963年。 在城外之人看來,九龍城寨裡龐雜混亂,在對它有過較深了解的人看來,它有自己的秩序,它通過中國傳統社會的街坊性,進行自治,再加上黑社會與地方社團,幾種自治力量使它成為一個無政府的自治之城。它在滋生罪惡的時候,也在滋長希翼與光明。


城中的生意也不用納稅,成本低廉,很多小作坊也不斷湧現。由於港英政府不承認中國醫生在港的執業資格,城寨也成為無牌牙醫診所和其它醫生診所的集中地。

昔日作坊

九龍城寨當年的診所招牌


昔日的無照牙醫診所


曾經在香港大學當過教授的黃康顯認為,九龍城寨提供最便宜的飲食、最便宜的服務、最低的消費,它能讓社會底層的人過較好生活。居住在裡面的人與「香港人」不一樣,要求很低,但也很快樂。對於大多數人,那是一個只有現在,只有今天,沒有明天的地方,所以只有「自求多福」。與紐約哈林的貧民區比較,九龍城寨仍然是比較有空間的。它的治安比哈林區好很多,中國人注重教育的傳統在九龍城寨裡面有著延續。城寨裡的人會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城外上學讀書,這意味著它比哈林「逃出生天」的機會大。


當時的九龍城寨被視為三教九流集中,城中卻涇渭分明,有東、西兩區.東區是黑色地帶,「黃賭毒」聚集其中;西區則是善良人家居住的地方,加上有路可通出賈炳達道,一些居民便不入東區,楚河漢界。為了讓下一代不再受汙穢環境的影響,很多居民拚命工作,努力存錢,到城外置業。


在香港詩人楊慧思的記憶中,九龍城寨是基督教牧師最活躍的一個地方,也是一個信耶穌的人最多的地方。很多教會的人白天進入九龍城寨傳教,晚上再走出城池融入香港的夜色。這裡面有著多少救贖的故事與自救的掙扎,已隨著歷史的煙塵消散,無從追尋。楊慧思還能想起一個具體的人,這個人就是曾經的香港立法局議員葉錫恩,她曾到九龍城寨服務,幫助過許多貧苦大眾。


昔日九龍城寨的的建築大堂及信箱


1973至74年間,大量多層樓宇在沒有政府監管和欠缺穩妥地基的情況下如雨後春筍般在寨城內興建。由於建築完全不經規劃,所謂的街道狹窄如走廊,很多終年不見陽光。地下汙水橫流,環境衛生惡劣。城寨內縱橫交錯有二、三十條街巷,主要街道共有8條。由南至北的大路有:龍津道、龍津路、東頭村道; 由東至西的大街有:龍城路、光明街、老人街、大井街、西城路。這8條主要街道各自派生出多條小街小巷,如光明街分支出光明一巷、光明二巷、光明三巷;大井街分支出大井三巷、大井四巷、大井五巷、大井六巷、大井七巷。城中住戶不用交差餉、地稅、物業稅,樓宇買賣手續簡單,租金非常廉宜。二戰後三、四十年間,城寨內人數由數千人增加到近5萬人。

九龍城寨的城門城牆早就沒了,卻被一棟棟十多層高的大廈代替,大廈一棟接一棟,中間沒有隙縫,連接起來,便成了高高的城牆。城寨變了城堡,城牆不只高,也很厚。從上世紀60年代起,九龍城寨像一個不停向高空和內部生長的城市。350棟大廈擠在一起,從高處望,像個月餅中間挖了一個窟窿。那裡就是城裡最古老的建築———老人院和龍津義學,孤零零地被高高厚厚的大廈包圍。這是香港人茹國烈用歷史視角對九龍城寨的解剖與描述。

昔日九龍城寨的街道


昔日九龍城寨的街道


昔日城寨布滿天線的天台


九龍城寨在拆毀之前在0.26平方公裡的面積裡有350多棟建築,一萬多個家庭,50000多名居民。以城寨面積推算,城寨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190萬人,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電影《功夫》裡的豬籠城寨,是各路武林高手的避難之地,影射的就是當年九龍城寨是在香港犯法或是各地逃難而來的人的安家之所。

不知道為什麼日本人對九龍城寨十分著迷,在所有香港人在慶祝九龍城寨將要消失的同時,卻有一群日本人千辛萬苦來訪香港,以相片、圖像、文字,為九龍城寨留下最後的記錄,所以現在有關九龍城寨的相片、書籍差不多全出自日本人之手。日本攝影家宮本隆司的攝影集《九龍城寨》不僅在攝影圈中對香港攝影師有影響,它更多的是引起了日本人對城寨的探索欲望。除了宮本隆司,還有一本《九龍城大圖解》,裡面有大幅城寨切面圖,分析城寨的建築結構和居民怎樣運用空間。還有另一本攝影集是中村晉太郎的《最期之九龍城寨》,也是介紹九龍城寨的。


香港攝影師吳世傑則覺得,日本人對於九龍城寨的著迷,更多是因為它如同一個迷宮。它陰暗、潮溼,黑暗的過道總是滴著水滴,電線與水管如蛛網般交織。在這個由連體建築錯雜交合成城牆的城池,有2/3以上的街巷終年沒有陽光的直射。它不僅用它如森林一樣樹立在屋頂的電視天線接受天空的信息,與從頭頂撩發而過的飛機進行著日常的密語,而且還向地底下伸展。事實上,不少著名的日本動漫確實是以九龍城寨為藍本的,很多人把這些動畫的畫面傳到網絡上進行了對比,很多畫面與九龍城寨拆遷前的一模一樣,有的動漫乾脆就用九龍城寨命名。



註: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微米創意庫】進行整理轉載僅用於學習交流使用。

【微米創意庫】努力以最小的視野打造最大的微信設計資訊平臺,歡迎分享!
如果您喜歡請加關注 :點擊右上角按鈕,查看公眾帳號,關注。
如果您喜歡,可能您的朋友也喜歡: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相關焦點

  • 100%復刻最傳奇貧民窟:香港九龍城寨
    導讀:如果說世界最大的貧民窟是肯亞的基貝拉的話,恐怕最富傳奇色彩的就是香港的九龍城寨了。
  • 昔日香港最大的貧民窟——九龍城寨(圖)
    昔日的香港最大貧民窟——九龍城寨,面積只有大約2.5萬平方米,居民人數一度達到3.3萬,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九龍城寨所在地最初是中國的一個軍事堡壘,1898年新界租給英國後變成一座圍城。在屋頂上嬉戲打鬧的孩子。九龍城寨的樓頂到處是電視天線、晾衣繩、水箱和垃圾。
  • 一代傳奇之「九龍城寨」
    這座位於中國香港九龍與新界之間的龐大城寨是香港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場景,也是曾經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九龍城寨"發展史1840年至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當時戰敗的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籤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將香港割讓給英國。
  • 《九龍城寨》電影2017年初開拍
    不少香港導演都想拍有關「九龍城寨」的電影,這其中尤以郭子健和甄子丹的合作項目傳言最久,不過至今仍無動靜。       不過在近日的第18屆香港動漫電玩節上,《九龍城寨》電影及同名IP遊戲卻宣布啟動。不過此《九龍城寨》非彼《九龍城寨》,即將拍攝電影的《九龍城寨》是改編自香港作家餘兒的同名小說,以上世紀70 、80年代的九龍城寨為背景,講述了主角陳洛軍與大老闆之間新仇舊恨,隻身逃亡到九龍城寨避禍,經歷曲折離奇的際遇,碰上不同人物,他們由互相敵對到惺惺相惜,成功追尋夢想與友誼,造就一段後無來者的熱血英雄傳奇。
  • 《九龍城寨》電影發布會隆重亮相2016香港動漫節
    《九龍城寨》原作者餘兒、電影監製莊澄、Gameone CEO林堅輝、小說及漫畫出版平臺代表陳羅超、出品人永樂文化董事長楊波、《九龍城寨》電影總製片人、永樂影業執行董事萬軍等出席了本次發布會。共同見證了「九龍城寨」這一經典IP行業盛會。
  • 香港九龍城寨老照片:被稱為「人間魔窟」,大白天警察也不敢進入
    【夜幕下的九龍城寨】香港九龍城寨,又稱九龍寨城,它位於九龍東北部,啟德機場附近,如今早已拆除。曾幾何時,這裡是香港最邪惡的地方,屬於「三不管」地帶,是黃賭毒的天堂。(這是一組反映九龍城寨拆遷前夕的老照片)【樓頂納涼的男子】「那裡沒有街道,只有漆黑、堆滿了垃圾的走道,在香港,曾經有4萬人擠在那個黑暗,具有傳奇色彩的貧民窟裡,他們中有難民和罪犯,有牙醫和妓女,而整個貧民窟,就仿佛一個烏託邦一樣,骯髒、擁擠,卻又散發著別樣的魅力。」這是一名德國《明鏡在線》周刊對九龍城寨的描述。
  • 亞洲最大貧民窟 曾在香港矗立164年的「罪惡之城」
    在香港,曾經有4萬人擠在那個黑暗,具有傳奇色彩的貧民窟裡。他們中有難民和罪犯,有牙醫和妓女,而整個貧民窟,就仿佛一個烏託邦一樣,骯髒、擁擠,卻又散發著別樣的魅力。這段出自德國《明鏡在線》周刊的描述,當中提到的貧民窟,就是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曾被稱為「罪惡之城」的香港九龍城寨。
  • 九龍城寨:繁華大都市裡的末日風景
    在這個稱作「九龍城寨」的地方,到處充斥著不見天日的高聳樓宇、末日般的破敗、閃爍的霓虹燈光,完全是一幅毀滅景象。隨著香港經濟的騰飛,人口迅速膨脹。從1947年的60萬增加到1975年的440萬。在只有巴掌大的九龍城寨,人口爆炸的問題更加突出。到最高峰時,面積0.026平方公裡的城寨居住了5萬多人,平均每平方公裡有190萬人。人類建築史上罕見的奇葩高樓群便在這裡誕生了。為了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裡面的樓房基本是牆壁貼牆壁,兩棟樓的居民可以互相握手。
  • 香港九龍城寨,一個「三不管」的傳奇之地
    「貧民窟」這個詞一般都出現在西方國家的一些城市之中,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一個最大的貧民窟,這座貧民窟就是位於香港的「九龍城寨」。九龍城寨曾經在很多的香港電影中都出現過,這裡被稱為是一座「罪惡之城」,曾經沒有任何一個政府願意管理這片土地,也導致了它的暴力與犯罪不斷地滋生。
  • 實拍香港九龍城寨:堪比貧民窟、罪惡城, ...
    九龍城寨雖然只佔地約6英畝,高峰時期就住了多達33,000人,曾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是現今紐約的119倍。此處犯罪猖獗、衛生環境差劣,在1993年被拆除前,是個周圍政府「三不管地帶」的獨立自治區。
  • 九龍城寨:香港的貧民窟是這個樣子
    遊戲配以深情悲傷的音樂和質樸的文案, 甚至穿插各種經典港片臺詞,讓玩家能以南瓜先生的視角,真實地感受到那個年代生活在九龍城寨的人的悲歡喜樂。有人說這裡像熱帶雨林,陰暗,潮溼,悶熱。可熱帶雨林只滋生蚊蟲,而這裡——繁衍罪惡。
  • 中式「賽博朋克」我PINK九龍城寨!妥妥的C位,電影人的最愛
    九龍城寨並不大,40畝地的樣子。屬於三不管地區,圍繞在這個地方的事件都極富傳奇色彩,關於這塊地方的電影,更是離不開警匪勾結,黑勢力這些元素。城寨是香港電影的熱門拍攝場景,例如邵氏出品的《城寨出來者》和成龍 (Jackie Chan)的《重案組》都曾在城寨取景拍攝。九龍城寨就算是被拆除,它依然是影視、動漫、遊戲的故事背景和取景素材,因為世界上恐怕沒有任何一個貧民窟能夠具有如此魅力。
  • 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只6英畝大,約2.7公頃,曾是一塊被英國割佔而仍是中國行使領土主權的地方,身份非常特別。原來在《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議定,中國官員仍可駐紮九龍城內,並保留附近碼頭以便往來。城寨因此成了「界中之界」。但實際上,清朝、國民黨時期和解放後,中國都未在此治理;英國雖不斷覬覦,都無法得逞。結果城寨成了「三不管」地方,寨內藏汙納垢,環境惡劣。歷史
  • 失落的樂園,帶你探尋傳奇而又神秘的香港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已經成為了歷史,93年拆除,95年改建成了公園,讓我們已經無法在現實中再目睹這個傳奇的真實面貌,26000平的城寨生活了近50000人,成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其錯綜複雜的地形成為了犯罪者的天堂。其獨特又神秘的文化吸引了全世界眾多遊戲影視創作者的目光。只要見過它的人就無法不把它加進自己的創作之中,這就是九龍城寨的魅力。
  • 實拍香港九龍城寨:堪比貧民窟、罪惡城
    九龍城寨雖然只佔地約6英畝,高峰時期就住了多達33,000人,曾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是現今紐約的119倍。此處犯罪猖獗、衛生環境差劣,在1993年被拆除前,是個周圍政府「三不管地帶」的獨立自治區。
  • 從多部影視作品中,看見香港曾經的疤痕-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在20世紀的香港,是"罪惡」的代名詞!身為一座防禦外敵的寨城,它既見證了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也與香港一同經歷過日殖時期。小小的一座寨城,卻曾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1993年,由成龍與鄭則仕主演的電影《重案組》,是最後一部能夠在九龍城寨內真實取景的電影作品。大量的實景拍攝畫面,也使得這部影片,成為後世作品中,還原九龍城寨場景的重要藍本。
  • 【圖解】歷史上關於九龍城寨的最詳細解讀
    相信看過電影《功夫》或《追龍》的朋友,一定對九龍城寨抱有極大的興趣。
  • 香港的「九龍城寨」,曾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密集的居民點
    想像一下,它們之間是由懸掛在懸空電線下的樓梯,穿過走廊連接在一起的樓梯,如此黑暗,這裡就是九龍城寨。這裡曾經住著33,000人,曾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密集的居民點。 寨城是一種歷史的選擇,它曾為清朝堡壘,從未完全受到香港英國殖民政府的管制。這裡的居民可以隨意建造房屋,而無需遵守任何守則。
  • 九龍城寨:昔日香港最大貧民窟
    九龍城寨:昔日香港最大貧民窟
  • 國產解謎佳作《南瓜先生2:九龍城寨》首曝 4月23日雙平臺上線
    今日,胖布丁工作室研發的單機解謎遊戲《南瓜先生2:九龍城寨》正式宣布推出手遊版,手遊版由莉莉絲遊戲全球發行,將於4月23日同步上線全球iOS與安卓平臺。2015年《南瓜先生大冒險》作為PS4國行首發遊戲發布,曾榮獲「中國獨立遊戲節最佳美術獎」「UNITY最佳2D美術銀座」等多個獎項榮譽。5年後,《南瓜先生大冒險》續作歸來,遊戲繼承了前作的靈魂手繪畫風和點觸式的解謎玩法,將舞臺從蔬菜王國搬到了上世紀末的九龍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