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新竹路集貿市場裡,灌腸生意紅火
楚天都市報記者 曹磊 通訊員 周小平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
武漢一下雪,不少家庭早早動手準備過年的臘貨。臘魚、臘肉掛上了枝頭,灌腸、醃魚的檔口排起了長隊;還有現場烹炸、蒸煮的肉圓魚丸,都提前捎來了年味。
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街串巷,打聽各類腊味、年貨的市場動態,做好選購食用的服務,將划算、健康的年貨信息送進千家萬戶。今起本報推出「走街串巷探年貨」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農曆冬至前後灌香腸,是武漢人迎接過年的儀式感,一盤臘腸飄出團圓的年味。一場初雪過後,武漢街頭灌臘腸的門店排起了長隊,街頭也掛起了紅彤彤的臘腸。記者走訪了解到,江城今年灌腸檔期提前,儘管口味仍舊多樣,但主打產品開始回頭,越簡單的越香。
不過,因為近期豬肉價格回彈明顯,市民可提前灌腸、醃肉,省下一些臘貨錢。
香腸加工 多處排隊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漢陽七裡廟附近一家農貿市場,這裡的灌香腸店鋪外站了不少正在選口味來製作臘腸的市民,大家提著大包小包的豬肉排起了長隊。
「昨天來晚了,沒有拿到號,今天4點多鐘就起床,才拿到63號。」正在排隊的市民楊先生說,這家店的灌腸口味蠻好,但是每天製作的數量有限,必須早點過來拿號:「天氣變冷以後,大家都來灌腸,太火爆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儘管剛接近中午,已經叫到了302號。攤主說,市民既可以在店裡買肉製作,也可以自己帶肉來灌腸,一般是白天排隊下單,最早晚上拿臘腸,從12月初開始天天加班,旺季比往年提前了至少半個月。
在漢口三陽路上的一家灌腸店裡,工人忙得不可開交。負責人介紹,每天來店加工臘腸的少則300人,多則500人,店裡從早上5時一直忙到晚上10時,除了吃飯時間,中途幾乎沒有休息。
口味回歸 老式「最香」
探訪中,記者發現灌腸的口味品種較往年少了一些。根據灌腸店和消費者的反饋,現在更受歡迎、銷量最高的還是最簡單的老式麻辣、廣式等傳統口味。
在漢陽七裡廟的灌腸店裡,記者看到掛出來的口味標牌上有廣式甜臘腸、麻辣味臘腸、煙燻味臘腸等六種味道,加工費根據不同口味,每斤6元到8元不等,賣得最多的還是廣式和麻辣味的臘腸。
現場提到貨的潘先生說,他家每年都會灌40斤臘腸,過去會嘗試一下各種新口味,但現在家裡就吃廣味臘腸和麻辣味的臘腸:「吃來吃去,還是越簡單的味道最好吃。」
在漢口張自忠路上的一家網紅臘腸店裡,店主稱今年主要做廣式、椒鹽、麻辣等傳統口味,只新增了適合年輕人的燒烤口味,加工費每斤11元。
不過,也有店鋪嘗試新品種。在澳門路的一家店裡,記者就發現了木糖醇、葡萄酒、玫瑰花露味等新口味,加工費每斤6元起,主攻年輕消費群體。
肉價回漲 灌腸趕早
幾家灌腸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市民灌腸時間提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豬肉價格近期開始回彈,現在可能是過年前最實惠的灌腸時期。
記者注意到,在每家灌腸店都有豬肉在售,價格與菜市場或超市裡相差不大。其中,七裡廟生鮮市場裡的帶皮豬肉前腿、後腿、豬排、五花等品類都是26.9元一斤,比上周漲了2元。
拿著豬肉來灌腸的劉女士告訴記者,一周前在菜場裡買的豬後腿肉是23元一斤,現在就要25元一斤:「灌腸肯定一直持續到過年前,臘貨肯定是越早準備越實惠。」
在走訪的幾家菜市場和灌腸店裡,最適合做臘腸的五花肉每斤從25元到27元不等,較11月底時均漲了1到2元。武漢現代農業教育中心畜牧專家分析,儘管今年10月以後豬肉價格下跌明顯,但隨著新年、春節消費旺季到來,豬肉價格會出現季節性回調,想要灌臘腸的市民可以提前行動。
小貼士>>>
臘腸如何晾曬儲存
灌好的香腸拿回家後,先平鋪在盆裡晾一晚,蒸發部分水分,次日再晾曬,前2至3天避免暴曬,晾10天左右,有七成幹就行(肥瘦比例在2:8的香腸較瘦,晾全乾口感會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