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APP,查看更多高清行情》
很多人只知道疫情之下的持續封鎖招致成品油需求低迷、庫存高企,全球煉油廠苦不堪言。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暖和的12月也在威脅著加工產品的需求,這一點筆者在昨日文章中提到過,但有最新外媒分析稱,狀況可能比之前說的更嚴重,很多設備老舊、範圍較小的煉廠壓根是熬不過這個冬天了。
全球重要的信息、分析和處理計劃指導者IHS Markit表示,11家美國煉油廠將倒閉。
皇家荷蘭殼牌公司位於美國最大的煉油廠——路易斯安那州的Convent煉油廠,曾經因找不到感興味的買家而關閉。但據路透社報導,這家荷蘭石油巨頭還要關閉另外六家煉油廠,也是由於這些煉油廠沒有買家問津。
美國最大的煉油商——馬拉松石油(Marathon Petroleum)也將關閉數家煉油廠,包括在新墨西哥州的蓋洛普(Gallup)煉油廠和加利福尼亞州的馬丁內斯(Martinez)煉油廠。
日本最大的石油公司Eneos集團也關閉了在大阪的煉油廠,但真正的痛苦在澳大利亞。
英國石油公司(BP)於10月底宣布,它將關閉在珀斯具有65年歷史的Kwinana煉油廠,由於它「在經濟上基本不再可行」。相反,煉廠將被改形成進口終端。關閉之後,英國石油公司在澳大利亞僅剩三座煉油廠。
美國最大的石油精煉商及供貨商PBF Energy關閉了其位於新澤西州Paulsboro煉油廠的8.5萬桶/日的產能。
菲利普斯66(Phillips 66)在颶風薩利(Sally)迸發前關閉了其Alliance煉油廠,之後表示要等到形勢改善,一直沒有重啟煉廠。
其他沒有關閉的煉油廠只是在擴展維護範圍或將維護工作提早停止,而不是一心一意煉油。
澳大利亞的加德士(Caltex)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4月初它提出並擴展了對其獨一煉油廠Lytton的維護。 加德士模糊地說,一旦狀況恢復,它將重啟煉廠。
調研機構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表示, 總體而言,歐洲近 10%的高本錢煉廠(日產量為140萬桶)在將來三年內將面臨倒閉的嚴重要挾。
這些對於煉油行業而言都不是好兆頭,煉油廠的命運讓石油行業愈加恐懼,暗示著需求可能永久性減少。
不過,希望在東方,越來越多清醒的分析師認為,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煉油國。為什麼?
首先,亞洲對石油產品的需求並沒有像美國和歐洲那樣遭受那麼多的損失,而美國和歐洲同行仍處於嚴重停工的狀態,扼殺了消費活動。加上中國正趁著低價採購原油,一些分析師估計,中國很快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煉油國。
與傳統大牌煉油商那些老舊的煉油廠相比,中國的煉油廠又大又新。例如殼牌在新加坡的Pulau Bukom煉油廠,曾經準備把產能減少一半,至25萬桶/日。
僅僅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殼牌在全球範圍內的煉油廠總產能曾經削減了超越50萬桶/日,外表上是說為了抑止排放,但現實是,行業寸步難行,疫情大流行導致汽油和航空燃料的需求正在降落。
依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度/地域的每日煉油產能合計超越170萬桶,要麼曾經下線,要麼方案在今年和明年下線。
同時,中國、印度和中東方案將煉油才能進步220萬桶/日,這些地域的煉廠更新、範圍更大,效率更高。
規範普爾全球普氏能源資訊(S&P Global Platts)照應IEA的估量,稱由於需求低迷,目前有169萬桶/日的煉油產能要麼曾經消逝,要麼很快將消逝。
全球煉油廠產能遭受的衝擊使一些人擔憂供給問題。但是,依據普氏能源的數據,2022年之前石油需求不會恢復到2019年的程度,石油和自然氣公司有時間依據需求復甦水平來配置產能。
溫馨提示:油價12月17日24時調整,目前預計上調油價105元/噸(0.08元/升-0.10元/升)。具體操作請關注金投網APP,查詢最新油價,提前知道油價上漲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