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地標式大樓要被改造地「更開放」,但建築評論家並不喜歡

2020-12-17 好奇心日報

紐約最負盛名的地標性建築之一,麥迪遜大街 550 號大樓將迎來首次大規模改建工程。

這棟大樓竣工於 1984 年,由著名的建築師、首位普利茨克獎得主 Philip Johnson 和他的合作夥伴 John Burgee 共同設計,它被認為是第一座後現代風格的大樓,也是讓Johnson 摒棄現代主義的重要轉折點。在 1979 年,大樓還遠未竣工之時,John 就曾手持這棟大樓的模型,登上過《時代》雜誌的封面。

麥迪遜大街 550 號高 197 米,它有著獨特的奇彭代爾式屋頂山牆,黃銅和大理石的內飾,這種致敬歷史的裝飾主義與當時在曼哈頓流行的玻璃和鋼鐵的平頂摩天大樓有著明顯的不同。它因此成為曼哈頓最引人注目的豪華辦公室之一,也多次出現在電影中——電影《華爾街》就曾在這裡拍攝過內景。

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這棟大樓幾經易主。它最初被用作美國電信公司 AT&T 的大廈,在 2002 年來被索尼買下,改名為索尼塔。它是索尼在美國公司的總部大樓,裡面還有索尼技術實驗室和一家索尼零售店。去年 4 月,索尼搬去了紐約下城區,550 號大樓被以 14 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兩家房地產投資公司——沙特集團 Olayan Group 的美國子公司和總部位於倫敦的 Chelsfield。

大樓易主之後只留下了麥迪遜大街 550 號這個名字,它的新主人在過去一年裡都在為這個辦公空間尋找新的租客。

圖 Financial Time

直到前不久,挪威建築事務所 Snhetta 才公布了麥迪遜大街 550 號的改造方案。這個包括室外建築和室內空間改造的方案重點在於創造更好的現代辦公環境,以吸引租戶,同時保留部分古典主義風格色彩。

Snhetta 計劃, 保留大樓標誌性的屋頂不變,但「堡壘般」封閉的底層空間將被改造成半透明的、有起伏的玻璃幕牆,它們遮住了可以直達七樓、壯觀的多層拱形入口;在連接第 55 街和 56 街之間,位於塔樓背後的附樓將被移除。空出來的區域將種下季節性的綠植,營造出適合吃午餐和放鬆的氛圍。

麥迪遜大街 550 號現有的室內結構仍然是最初為單租戶設計的,Snhetta 更新內部空間以適應現代的半開放式工作方式。設計師將配備耗能更低的室外空氣通風系統(DOAS),以便為辦公室提供乾淨的新鮮空氣。同時,大廈內可面向公眾開放的空間增加一倍,歡迎更多的餐飲、零售店鋪入駐。

Olayan America 和 Chelsfield 將斥資 3 億美元用於大樓改造,它計劃於 2019 年竣工。Snhetta 稱,這項改造工程反映了紐約市工作、生活方式的改變。「它能夠促成建築、城市和居住者之間更活躍的關係」。

儘管如此,但在這棟後現代主義標誌性建築裡加入玻璃這樣的現代元素,這種做法招致了很多人,尤其是建築評論家們的不滿。

《洛杉磯時報》的建築評論作者 Christopher Hawthorne 在題為《Philip Johnson 的 AT&T 大樓從來都是浮華的、特殊的、不完美的,讓我們保持這樣》的文章中稱,「因為蘋果店在全國各地都很受歡迎,很多人就以為玻璃建築是當代建築的象徵...但事實上,這種對透明度的強調是缺乏想像力的,很多曼哈頓人早已厭倦了玻璃,似乎整座島上的石頭都快被換成玻璃了」。

Christopher 還透露,不只是他一個人,包括《紐約時報》的 Michael Kimmelman、《達拉斯晨報》的 Mark Lamster 在內,這些評論家們似乎都對 Snhetta 的方案感到「深深的困擾」,他們已經寫郵件給 Snhetta 的創始人 Craig Dykers,敦促他「重新考慮這個方案」。

圖片來自:dezeen

相關焦點

  • 紐約地標公園街大樓頂層將被改造為豪華公寓
    據美國《僑報》11月6日報導,紐約一位富豪將斥資2000萬美元,把位於曼哈頓下城的公園街大樓改造成夢想中的宮殿式頂層豪華公寓。據報導,這棟歷史大樓高達391英尺(約合119.26米),其頂層26到27層面積達1萬平方英尺(約合930平方米),最頂端矗立著兩座三層式古堡塔頂。
  • 藤門紐約喬遷北美地標新世貿大樓
    近日,藤門紐約辦公室和美國藤門獨家項目設計研發團隊IPA(International Program Access) 喬遷到了北美地標性建築——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85層。 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是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的摩天大樓,為世界貿易中心在9•11襲擊事件遭到損毀後所重建的建築之一。
  • 地產商潘石屹即將買下紐約索尼大樓
    他和張欣於7月底8月初在紐約逗留數日,由地產經紀人帶著去看了索尼大樓。即使這座大樓在高樓林立的紐約不算地標,那也絕對值得遊客在曼哈頓遊蕩時駐足。《紐約時報》在當年評論AT&T大樓易主時說:"這會讓索尼美國公司在紐約更有存在感。"在那波浪潮中,日本人買下建築就像集郵一樣,名聲不菲的地標更讓他們興奮。即使中國人湧入紐約才是剛剛開始,但這句話看起來也將能用來評論正在湧入紐約市場的中國投資者。"地段、是否有名,這些都是中國人考慮買不買的因素。"羅懿慧說。
  • 《紐約時報》入住曼哈頓52層全新大樓(圖)
    人們對《紐約時報》的新大樓褒貶不一中新網11月22日電 在網絡年代,美國《紐約時報》最近揮別18世紀新哥德式百年地標,搬入曼哈頓中城區的52層全新大樓,員工們無不感觸萬千。紐約八卦小報還稱,除了抱怨電梯難等和辦公室會漏水外,新大樓竟然有很多老鼠,嚇壞不少女員工。不過,新大樓也有好的地方,據稱員工們最喜歡新大樓的自助餐廳,它的服務質量和價格都頗獲好評。
  • 建築評論家"叫板"庫哈斯:央視新大樓是情色建築
    「在我看來,央視新大樓是庫哈斯帶著老相好在北京發生的一場浪漫,是一棟有情色意味的建築。」在前晚進行的「中國思想:深圳馬拉松對話」中,建築評論家賀承軍直接向央視新大樓的建築師庫哈斯叫板。  對於這一個問題,庫哈斯顯然感到意外,猶豫片刻後,立即予以否認「這完全是胡說!」
  • 紐約城,請拆除負面建築
    我每次經過東河(East River),都想把我的手機向這幢大樓砸去。  因此,在幾個月前,當我得知有一個將這幢建築物改造成一幢辦公樓的計劃時,我去現場看了一看。有拯救這幢討厭的建築物的可能性嗎?這個計劃不僅構想高雅,它還顯示了對這幢建築物的非凡質量的敏銳理解。由庫克-福克斯建築事務所(Cook & Fox)提出的改造方案,將剝掉大樓灰色的石灰巖外表,改用耀眼的玻璃貼面。
  • 紐約傑伊街10號辦公大樓
    傑伊街(Jay Street)10號曾是 DUMBO 區的一座地標式建築,曼哈頓大橋和秀麗的河岸景色伴其左右,經當地建築事務所 ODA 改造後,該建築以全新姿態回歸。與 Triangle Assets 聯手設計改建,這棟約2200平方米的建築擁有10層開放式樓板,每層樓面原始的設計細節和特點都能立即將您拉回工業時代。在保留其工業遺產的基礎上,玻璃、鋼、磚、拱肩之間的微妙平衡賦予了該建築相應的現代感。同時,該建築反光質感的外立面吸引著遠近訪客,使其成為河岸邊新的地標建築。
  • 央視大樓十年爭議:中國地標背後的荷蘭建築師
    香港《南華早報》曾刊發文章《央視「大褲衩」的風水觀》,稱央視大樓的造型奇特,從風水角度看,稱為「2007年全球十大風水差勁建築外型」更適合。 就在那一年,央視大樓被美國《時代》評選為2007年世界十大建築奇蹟,緊接著,2008年,央視大樓設計師庫哈斯入選《時代》周刊世界上100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 當之無愧的臺北地標:101大樓
    101摩天大樓是目前全臺灣最高的建築,據說也是世界第二高樓,比大陸的上海東方明珠塔還要高。東方明珠塔由3個大小不一的球體組成,而臺北101大樓是由10個正方體一層一層堆疊起來,上面是更小的柱體,到最上面就是一根細細的金屬了。為什麼叫臺北101大樓呢,原來101大樓共有101層組成的。  臺北101多節式外觀,以高科技巨型結構確保防災防風的顯著效益。
  • 國內最奇葩的地標建築,央視大樓上榜,你去過幾個?
    現在我國發展的是原來越快了,為了跟隨經濟發展的腳步,各地為了讓建築別具風格也是絞盡了腦汁,建造的代表性建築均是爭奇鬥豔,尤其是以北上廣為代表的地標建築更是經常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幾座建築,因其獨特的構造,更是吸引了無數遊客的目光,人們紛紛感嘆,這些大樓背後的設計師,上輩子都是服裝設計師吧?
  • 紐約花旗銀行總部大樓_2020年紐約花旗銀行總部大樓資料下載_築龍...
    紐約花旗銀行總部大樓專題為您提供紐約花旗銀行總部大樓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紐約花旗銀行總部大樓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始於1744年的蘇富比作為世界上資歷最老的拍賣行之一,一直適應著時代變化,將展覽等活動與拍賣行的主業相結合,探索更多面向公眾的可能性。  5月3日上周五,OMA最新作品、蘇富比紐約總部擴建及翻新項目完工,並正式向公眾開放。
  • 盤點中國最著名的地標建築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國的各大城市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受到世界的關注,有不少特點鮮明的建築成了所在城市的象徵。對於以城市風光為題材的攝影師而言,這些地標建築遺址都是不可或缺的創作題材,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國內最受攝影師喜愛的那些城市地標建築吧。
  • 傳奇建築低碳改造:帝國大廈花7年 紐約投5億美元
    為了提高21世紀能源使用效率,帝國大廈、艾菲爾鐵塔、德國國會大廈和其他傳奇建築都進行了改造升級。以紐約帝國大廈為例,2013年完成的耗資1300萬美元的節能改造能使能源消耗減少近40%、每年能節省400多萬美元,預計還將在15年內減少10.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 央視大樓十年爭議,和中國地標背後的荷蘭建築師
    這位從記者、劇作家轉行的40後建築師,本可以真正「癲狂」紐約,2002年,他受邀參加中國央視大樓競標的同時,也收到了紐約世貿大廈重建項目的競標邀請。結果大家都看到了,他沒有「癲狂」紐約,他「癲狂」了北京,準確說,他「癲狂」了他自己。因為設計CCTV大樓,他被東西方同時拋棄了。
  • GBE建築快訊 | OMA公布臺北藝術中心即將完工的照片;紐約地標建築克萊斯勒大廈將被出售
    由於面臨高昂的維護成本和新建大樓的競爭,擁有90年歷史的紐約地標性建築-克萊斯勒大廈將公開出售,尋找新東家。這是一項高山環境中還原歷史景觀的例子。萬科:近日,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拍賣出讓編號為津辰北倉(掛)2018-015號的涉宅地,最終該地塊由天津萬科旗下天津博尚萬逸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20.57億元底價競得。
  • Mecanoo建築事務所 | 紐約公共圖書館
    2017年11月15日, 紐約公共圖書館公布了其標誌性建築Stephen A. Schwarzman的總體規劃,該建築是美國領先的研究性圖書館之一,一個多世紀以來一直被視為開放和自由獲取信息與機會的象徵。
  • 人類建築史上的第一座玻璃幕牆大樓,68年前的經典之作
    利華大廈的設計非常乾淨利落,採用了極致簡約風格,主樓是扁扁的長方BOX狀,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外立面用不鏽鋼架與玻璃,組成了全封閉式幕牆,將整座大樓包裹了起來,成為了一個閃閃發光的玻璃盒。底部是2層高的橫向平鋪式裙樓,首層除了主樓地基連接處,其餘部分採用立柱支撐,形成了一個開放的公共空間。
  • 打造地標式百年建築 亞投行總部大樓正式竣工
    經過29個月的高效高質量建設,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相當於兩個「鳥巢」外部鋼結構用量的亞投行總部大樓暨亞洲金融大廈已傲然屹立在北京中軸線上,一座新的京城地標自此拔地而起。這一百年工程的完工,將為亞投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中國企業花140億買下紐約地標酒店後,改造為稀缺豪宅狂賺280億美金!
    今天這篇文章,幾乎是反著來,紐約傳奇地標華爾道夫酒店近期宣布,將一大半高層客房改造為名為Waldorf Towers的紐約豪宅對外開售,2022年就可以正式入住! 如此一來安邦的投資回報率在2%,要想收回成本得花起碼50多年,怎麼算都不划算。 但資本從來只看利益,安邦買下美國地標並不只是為了在酒店頂層俯瞰整個曼哈頓的那份自豪感,或是為了一舉成名給自己打廣告,更多的是為後面的利益鋪路。
  • 全球20大文化地標,中國有這麼多呢!
    諸如自由女神之於紐約,克裡姆林宮之於莫斯科,艾菲爾鐵塔之於巴黎,雪梨歌劇院之於澳洲。它們展示著城市的歷史和風貌,成為一座城市最具特色的名片。2016年,《福布斯》中文版從全球入選的無數當代建築形態中甄選出了「福布斯2016全球20大文化地標」,來看看這些你都認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