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影視先鋒的老巢,今天為大家帶一部非常經典的藝術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如果你也喜歡這部電影記得點讚關注哦!小編會每天為大家更新最好看的影視消息
電影真的只是電影嗎?我帶著這樣的問題,觀看了這部電影。一口氣看完後,心中只留下了震撼與患得患失。這是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一部兩小時的歐洲文明興衰史。
電影名字是故事中虛構的書籍一本書的名字,書的作者也正好在這個飯店裡,故事講述了作家寫這本書的靈感來源,飯店的擁有者講述的曾經在他身上發生的一切,和那些已經逝去的人。還有對整個歐洲在戰爭與暴力中失去的文明的惋惜都寫進了這本書裡。
導演是外號對稱狂魔的韋斯安德森。他的每部作品都是採用平穩的鏡頭看似安安靜靜的記錄鏡頭前的一切,中心構圖法和黃金分割法讓人第一眼只注意那些導演想讓你看到的內容,但是導演又在畫面的其他地方放入許許多多含有特別信息的道具,或者在空間的縱深上下足手腳讓多個角色同時表演但是讓人第一眼只注意表層的東西。
布達佩斯這座城市特別有「喜劇緣」。我國著名喜劇演員與他的兄弟名字就來源於此,陳佩斯兄弟的名字的來源,陳佩斯,陳布達。
故事的進入方式與《the great gatsby》很類似,the great gatsby故事只有兩重嵌套,由作者本人講給心理醫生,寫出來,與表達故事本身。《大飯店》有四層,最外一層是小女孩兒,第二層作者,第三層是飯店主人以及故事本身
如何形容這部電影:這是一部好電影,夠了。這部電影所代表的是一種影視藝術風格,把故事,主題,美學,音樂,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正如那副那蘋果的男孩,是一個虛構的獨特的藝術品。影片色彩十分的好看。講究的調色,道具和場景布局的細緻,服飾的搭配都讓人感覺十分的歐洲。
雖然雖看起來很歐洲,整個電影都懷念歐洲逝去的那些年那些文明,但是仔細一看,各種劇情上道具上臺詞上的各種隱喻還是讓人知道了,這是美國導演拍的。歐洲人拍電影很直,或許他們會懷念過去,但是鏡頭裡會直接把那些東西表達出來,而韋斯安德森作為一個美國人,旁觀別人的歷史,有話說卻又說不出口,因為那些不是自己經歷過的,自己只是搞到惋惜,所以把那些沉默的內容全部放進了隱喻裡,期待有觀眾發掘然後認可自己的看法。不得不說,有些自作多情。
古斯塔夫作為一個文明人,會很自然的為自己身邊弱小的人爭取自己的權益。零是他的跟班,在火車上被審查的時候,面對好幾個高大的軍人,古斯塔夫毫不畏懼的站起來,這或許就是他們懷念的文明之光吧。在故事的結尾,古斯塔夫已經獲得了一切,已經成為了一個身份尊貴的人,但是遇到了同樣的情況,古斯塔夫也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然後,文明就被野蠻按在地上蹂躪。在戰爭中,大家都會恐懼,而手持武器就會把恐懼轉變成暴力。
Rudeness is merely an expression of fear. 無禮只是恐懼的一種表露。
You see, there are still faint glimmers of civilization left in this barbaric slaughterhouse that was once known as humanity. 你看,在這野蠻的屠宰場,仍有一絲文明的微光,這就是人性。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