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百年奧斯曼帝國」夢,再給100年,能實現嗎?

2020-12-06 文史大司馬

奧斯曼帝國,這個歷史上最偉大的帝國之一,巔峰時期面積可達550萬平方公裡,橫跨歐亞非三大陸,而後卻分解成了40多個國家,曾經的奧斯曼帝國現也僅龜縮在78萬平方公裡的土耳其這個地方。

但是土耳其骨子裡依舊流淌著奧斯曼帝國的血液,無時無刻不想著恢復往日的輝煌!奧斯曼帝國解體已經有100年了,現在的土耳其儘管在地區類也屬於一個大國,也是在中東地區為數不多的敢和俄羅斯爭奪利益的國家,那麼如果再給土耳其100年,能夠恢復百年奧斯曼帝國的夢想嗎?

土耳其的野心

土耳其歷史上曾經那麼輝煌,那麼在土耳其上至領導下至民眾心中都有一顆帝國種子,甚至到今天土耳其都習慣將中東地區看成自己的後花園,所以才利用了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高調侵略敘利亞;又繼續發兵利比亞。

還使用自己的空中優勢,轟炸伊拉克境內的庫德人聚居區;主動挑起自己與希臘之間的領土糾紛,以及東地中海爭端;現在還和亞塞拜然聯合軍事侵略亞美尼亞。這些無不證明了土耳其的野心。

那麼土耳其的野心配得上他的實力嗎?再給100年能夠實現夙願嗎?答案是可能不信!為什麼呢?

一、強敵環伺

現在的中東地區,除了俄羅斯和美國以外,還有幾個小霸王,分別是以色列、埃及和伊朗,儘管土耳其夠聰明,但是想要在短時間內拿下這個國家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現在的土耳其在敘利亞的政策——想在敘利亞身上「割塊肉吃」,這樣的行為已經引起了多方警覺,一個不小心可能引火燒身。

二、綜合實力不夠

一切夢想都要靠實力說話,雖然土耳其的表現不錯,其國力在地區之間來看是夠有底氣的,但是以土耳其的綜合實力,約一萬億美元的GDP,八千萬人的人口,78萬平方公裡的面積想要恢復往日輝煌,可能還沒有那個實力!

即便你說土耳其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但是倘若你有所異動,其他大國立刻也會來攻佔,因為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一旦土耳其侵略戰爭失敗,軍事戰略位置優勢,就會變成軍事戰略位置的劣勢。這個不正是世界多國都想要佔領的目標嗎?除非你只能贏!

三、國際法律

此外便是國際法律不允許,因為前奧斯曼帝國的很多領土,已經變成了今天的主權國家如果想要讓土耳其恢復成奧斯曼帝國,就意味著要公然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直接違反國際法將受到制裁,然後就會給俄羅斯和美國藉口出兵攻佔土耳其,得不償失!

現在的中東世界的政治格局,其實都是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對奧斯曼帝國的瓜分,所以即便土耳其內心蠢蠢欲動,但是至少短時間內沒有辦法,除非世界再次爆發戰爭,土耳其也足夠強大,百勝百勝,否則沒有可能!

相關焦點

  • 給土耳其50年,能恢復奧斯曼帝國時期的輝煌嗎?為何?
    如果,他往回縮一下,只要求恢復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呢?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從十三世紀至一次世界大戰後國祚超過六百年,鼎盛時期疆域版圖跨亞歐非三大洲。領土包括歐洲的巴爾幹半島、中東阿拉伯半島、北非沿地中海大部分領土,面積達550多萬平方公裡。一戰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瓦解,在其疆域內分別建立了大大小小四十個國家,而土耳其只是其中之一。
  • 土耳其的大國夢:懷念奧斯曼帝國 關注中亞和新疆
    與會的土耳其學者都反對這種提法,反覆對筆者說,這是西方對土耳其的誣衊。然而,土耳其官員和學者在會議中並不迴避奧斯曼帝國的歷史。這次會議的舉辦地——哈塔伊省,長期是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庫德人等民族混居,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天主教、東正教和猶太教並存的地區。出席會議的土耳其省長、市長、智庫主席和多名學者,都提到「哈塔伊模式」值得在中東地區推廣,而這一模式正來自奧斯曼帝國的遺產。
  • 從浪漫土耳其到國中哈士奇,奧斯曼帝國到底經歷了什麼?
    那就是他們有個曾經縱橫歐亞大陸幾百年的祖先——奧斯曼帝國,也因此,造就了他們如今的「大國情結」。 說到奧斯曼帝國,就不得不說說,土耳其人歷史課本中的祖先的祖先。因為有奧斯曼帝國這一層關係,土耳其人自我感覺就與祖先的祖先近了起來(儘管血緣上並不相近,實際上更接近喬治亞人)。
  • 奧斯曼帝國:橫跨六百年的帝王將相、外交、軍事
    一般寫通史幾年後就要修改了,知識進步了,又要重新來過,寫得再好,沒有超過十年二十年的。總而言之,通史不是大事情,得不到太大的重視。在西方寫通史的動機大概有兩個:第一,寫得好的話,市場大,可以拿到很高的版稅,就發大財了,還可以設立基金會。第二,能綜合一切歷史知識寫出一部大多數人接受的長篇敘事,這也是一種創造,給人滿足。但一般而言,寫通史不算原創性的貢獻。」(《餘英時為什麼不寫通史?》)
  • 大國野心盡顯,重塑奧斯曼帝國霸權,土耳其走在戰爭的鋼絲上
    北約成員國也許沒人能想到,原本只是因為地理位置重要的土耳其能在歐洲列強林立的北約中排名第二。武器裝備好了,多了,就得用,這也就是土耳其在世界各地頻刷存在感的底氣所在。就好比你玩遊戲,氪金買了一身頂級裝備,不就為了想幹誰幹誰的爽嗎?地緣政治的左右
  • 土耳其(5)奧斯曼帝國.伊斯坦堡
    Long long ago羅馬帝國皇帝一世臨羅終前,將帝國東西部分與兩個兒子繼承, 其中的西羅馬活命不到兩百歲,而東羅馬卻延續了近千年之久,東馬最後敗於奧斯曼帝國,強大的奧斯曼帝國也統治了600年之久,最后土國進入後凱末爾的土耳其共和國。
  • 埃爾多安有著怎樣的「土耳其夢」?
    在國際社會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也算得上有名氣的領導人,其強硬的風格和「八面玲瓏」的外交能力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他的追求不僅僅局限於給別人好的印象,而是有著人生最大的追求,那就是構建輝煌的「土耳其夢」,這也是一個「大國夢」。
  • 大國野心盡顯,重塑奧斯曼帝國霸權,土耳其走在戰爭的鋼絲上。
    近幾十年來,隨著土耳其政局穩定,經濟上也得到恢復和發展,有錢了,那就可以讓自己的獠牙更鋒利一些。俄羅斯,美國的尖端武器大量裝備了土耳其軍隊。從陸軍到空軍,從無人機到巡航飛彈,直接把自己裝備成了北約第二大軍事強國。北約成員國也許沒人能想到,原本只是因為地理位置重要的土耳其能在歐洲列強林立的北約中排名第二。武器裝備好了,多了,就得用,這也就是土耳其在世界各地頻刷存在感的底氣所在。
  • 從奧斯曼帝國到小亞細亞霸王,土耳其是憑藉什麼多次崛起的?
    當然,並不是說世界上其他的國家就一無是處,從奧斯曼帝國到小亞細亞霸王,土耳其的歷史就非常值得我們去一探究竟,去尋找土耳其人能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一再崛起的理由。有人說,奧斯曼帝國是一個獨特的國家,因為它「前三百年一直在強盛,後三百年一直在衰落」。最誇張的是,奧斯曼帝國開國連續十代明君,這在世界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 土耳其的心結:放不下的奧斯曼帝國榮光
    2020年對於土耳其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當代「大蘇丹」埃爾多安的領導下,土耳其走向了「大國復興」的道路,在國際舞臺上動作頻頻。公元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大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軍用重炮轟開了君士坦丁堡的城牆,奧斯曼勇士如潮水般湧入城中,拜佔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衝入茫茫人海之中,力竭戰死,持續數百年的拜佔庭帝國被異教大軍所終結。君士坦丁堡被攻陷之後,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決定遷都至此,並將其改名為伊斯坦堡。
  • 土耳其博覽 | 土耳其與摩蘇爾省及庫德人的關係: 從奧斯曼帝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 ( 1914 ~ 1918 年) 前, 如今的土耳其共和國領土一直是橫跨三大洲的奧斯曼帝國的中心區域。由於法國、英國和俄國的殖民掠奪, 以及帝國內基督教臣民的民族主義浪潮, 奧斯曼帝國在 19 世紀失去了大部分歐洲、非洲領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 許多阿拉伯民眾聯合起來反對帝國, 並與英國或法國結盟。
  • 百年恩怨,血海深仇!庫德與土耳其是如何成為生死大敵的?
    庫德人擁有3000萬人口,大部分庫德人(1800萬)居住在土耳其境內,與土耳其當局關係並不好,但起碼還算穩定而居住在敘北衝突地區的200萬庫德人如今更是要面臨流離失所的悲慘局面。「我們承諾保護庫德人數年,但從未表示過會保護他們一輩子。」
  • 昝濤評《奧斯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日本的「土耳其研究」
    《奧斯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日]林佳世子著,講談社,2008年10月出版,2016年5月修訂再版本文系《奧斯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的「推薦序」,該書中文版即將由「理想國」出版。《奧斯曼帝國》,[美]斯坦福·肖著,許序雅、張忠祥譯,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在上述情況下,林佳世子的這本《奧斯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能夠出中文版,應該說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關於奧斯曼帝國的一些基本問題,作者都有專題性的闡釋。以下僅撮舉本書的幾個例子。
  • 英法聯軍援助奧斯曼帝國,土耳其人卻疑惑道:他們真是文明人嗎?
    公元1853年的10月,俄國和奧斯曼帝國的交界處戰雲密布,兩個國家都在進行著戰爭動員,在伊斯坦堡的街頭,負責徵兵的地點已經人滿為患,而在俄國的城市中,則隨處可見正忙著運送物資的俄軍士兵。錫諾普海戰到了1853年的11月30日,俄國和奧斯曼帝國爆發了錫諾普海戰,這場小規模的海戰最終以俄國人的勝利而告終。
  • 奧斯曼帝國滅亡後,為啥繼任者取名叫土耳其?原來暗含一種希望!
    唐朝打敗了突厥汗國,後裔西遷後建立了橫跨亞非歐的奧斯曼帝國。但是,奧斯曼帝國沒有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最後在一戰後巋然倒下,繼任者建國後取名土耳其。那麼,為啥繼任者將國民從奧斯曼更名為土耳其呢?原來,背後有一種希望!
  • 奧斯曼帝國驚心動魄的600年 如何從波瀾壯闊逐漸衰亡?
    從1299年建立,到1923年終結,奧斯曼帝國600年歷史可謂驚心動魄。派屈克·貝爾福的《奧斯曼帝國六百年》,西恩·麥克米金的《奧斯曼帝國的終結》帶給讀者的,既有其興也勃的波瀾壯闊,更有多次改革失敗,逐漸衰亡的歷史教訓。作者:張弘
  • 奧斯曼帝國:繁榮與衰亡的六百年歷史
    1529年,他圍攻維也納,但由於物資不足而被迫撤離。他還對波斯(伊朗)發動了三場戰爭。此外,蘇萊曼建立了奧斯曼帝國的海軍。1529年,北非的阿爾及爾敗於奧斯曼帝國之手,而黎波裡(現在的利比亞)於1551年被擊敗。在蘇萊曼長期統治期間(1520-1966),奧斯曼帝國正處於其政治權力的頂峰。除了獲得軍事勝利外,蘇萊曼還建造了許多清真寺、渡槽、橋梁等。
  • 奧斯曼帝國為什麼選擇加入同盟國?其實土耳其人有苦難言
    彼時在歐洲戰場上耀武揚威的是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這兩個主體,而奧斯曼帝國則正在勉力維持它那瀕臨解體的帝國身軀。民族獨立浪潮的興起對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的影響奧斯曼帝國是由土耳其人建立的一個多民族國家。但最致命的破綻依然來自於帝國本身的衰落,這一衰落的難以挽回在塞利姆三世(1789-1807年在位)期間就已顯示出帝國衰落的不可阻擋性。塞利姆三世試圖效仿歐洲制度將軍事現代化,但是這一壯舉遭到來自於帝國內部宗教方面的反對,這直接導致奧斯曼帝國在日益強盛的歐洲各國中顯得獨木難支。
  • 土耳其博覽 | 搖擺在全球化與安全之間的土耳其:從奧斯曼帝國時代...
    12土耳其研究中心北京語言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隸屬於國別和區域研究院。研究院成立於2017年1月,同時承擔著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委託的「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工作秘書處」相關職能。在2019年,學院成功申請入選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名單(區域國別學)。
  • 凱末爾何以使已經被肢解的奧斯曼帝國成為了今天土耳其?
    最終淪為「西亞病夫」,於1922年被西方列強肢解。 一戰本來與奧斯曼帝國沒啥太大關聯,因為那是歐洲內部的事,且與英法的關係不錯,曾在1856年的克裡米亞戰爭中英法幫助奧斯曼打敗了沙俄,而因奧斯曼與德國關係好。所以最終選擇跟德國站在了一起,這一站卻讓奧斯曼帝國徹底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