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丨Ai泰國邦
來源丨泰國媒體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緩,泰國推出了一系列解禁措施。泰國宮務處在其官網發布通告稱,曼谷大王宮將從6月4日起重新開放。此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曼谷大王宮自3月22日起關閉。自此,代表著泰國王室文化的大皇宮再一次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我們也想藉此聊聊。
在泰國通常流行著兩種文化:宮廷文化和鄉村文化。而由於王室在泰國地位崇高,影響巨大,鄉村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只不過是對宮廷文化的模仿和改裝。宮廷文化的內容大體上可分為文學、繪畫、建築、戲劇和音樂等五個方面。本次,我們就來談談讓泰國人自豪的宮廷文化。
泰國文學早期與王家、貴族和宗教有很大關係,常以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被譽為「泰國版的印度史詩」的《拉瑪亞那》(是泰國文學的核心。它講述道德中善與惡的故事,這個不朽的故事不僅在泰國,而且在東南亞每一個國家的文學中「安家落戶」。
曼谷王朝的國王們給自己冠以「拉瑪」之稱,以表明自己是社會行為的楷模即來源於此。《拉瑪罕恩》生動地敘述了天王拉瑪和他的妻子希塔的故事。在故事裡,希塔是美麗、純潔的象徵,是為人妻者爭相效仿的典範。
她不幸被長有10頭20臂的魔王託撒堪劫持,囚禁在他位於蘭卡島的宮殿中。魔王託撒堪不停地糾纏她,逼迫她和天王離婚嫁給他。拉瑪和他兄弟普拉一起去尋找希塔,在去蘭卡島的路上他們遇到巨大的障礙,不能越過。
後來白猴神哈努曼調集由猴子組成的軍隊搭建了一座橋,才使他們到達蘭卡島。經過激戰,拉瑪殺死了惡魔託撒堪,救回了希塔。泰國近代文學與前一時期相比,有很多不同之處。首先,文學作品的內容以反映現實生活和歷史題材為主,宗教色彩減弱了。
近代歷代君主以及其他一些王室成員不但熟悉傳統文化,而且還率先接觸西方文化。在此基礎上,他們進行大量的文學創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體現了當時泰國文學的水平。朱拉隆功國王擅長寫散文,其主要作品有《12個月的王家典禮》、《思鄉》、《昏睡者的覺醒》等。
古典繪畫最早表現在宮廷裝飾方面,泰國宮殿金碧輝煌、雕梁畫棟,極富表現力。繪畫藝術多限於寺廊和宮廷裡的壁畫。在一些著名的寺院中,往往從院牆四壁一直畫到天花板。這些壁畫主要以肖像為主,其主題多與佛教有關。
例如,描繪佛祖釋迦牟尼佛的生活;反映天堂、地獄的故事以及有關的傳統習俗。繪畫的主要目的在於美化寺院,促進佛教的發展,以及啟迪眾生。珍藏在曼谷的國家博物館內佛堂牆壁上的壁畫是泰國最好的壁畫。
除壁畫外,還有一些傳統的工藝美術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如最富盛名的釉底金紋畫和珠母鑲嵌畫,其手工藝之精巧高超,令人讚嘆不已。釉底金紋畫始於大城王朝,主要用來裝飾宮廷建築和佛寺建築。
其製作工藝非常複雜,通過金、紅和黑三種色調之間的轉換來體現建築的宏偉和莊嚴。珠母鑲嵌畫以珠蚌為原料,通過繪畫、粘貼、壓漆、打磨等複雜工序製作而成,是一項極為精巧的傳統手工藝。曼谷臥佛寺中的吉祥圖便是珠母鑲嵌畫的傑作。
泰國人借鑑中國人、印度人和緬甸人的建築藝術風格,創造了自己獨特的建築風格。泰國古典建築中以王家宮殿、寺廟風格最為獨特,多為多層屋頂,高聳的塔尖,陡峭的屋簷,用金箔、彩色玻璃、木雕、瓷器和珍珠等鑲嵌裝飾,色彩華麗,內部有精美壁畫和鎦金佛像。
這些建築雕刻細緻,花紋精美,工藝高超,氣勢恢宏。這種建築除了可以在宮廷裡看到外,還可以在佛教的所屬物——寶塔和寺廊看到。這些建築的重要特點是建築物能與環境完美地結合。在陽光的照耀下,它們與大自然交相輝映,發出燦爛的藝術之光。
泰國境內不少宮廷建築,華麗無比,向前來觀賞的人們訴說著泰王國不同時代的歷史。宮殿建築的代表作當數大王宮(,它是歷代王宮中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最富民族特色的建築,其構造巧奪天工,裝飾匠心獨具,亭臺樓閣、壁畫遊廊古色古香,令人嘆為觀止。
大王宮佔地約21萬平方米,由各具特色的阿瑪林宮、查基宮、律實宮、寶隆皮曼宮和玉佛寺建築群構成,一色的由綠色和橘紅色琉璃瓦鋪就的三階式屋頂,金色屋脊,鳳頭飛簷,集合了泰國兩百多年來建築藝術之大成。
這個龐大的建築群分為若干部分,有接見外國使節的地方,有泰王登基的地方,有泰王的佛堂。阿瑪林宮現在仍然是國王舉行各種儀式和慶典的場所,查基宮是國王接受駐泰使節遞交國書的地方,寶隆皮曼宮則是招待外國元首的賓館。
泰民族可以說是一個歌舞民族,節日、儀式都少不了歌舞。泰國最流行的戲劇是民間舞劇,對宮廷舞劇有很大影響。古時,泰人把歌舞、舞劇的演出和發展看作是國家繁榮的象徵,並作為衡量富貴人家地位的高低和名聲好壞的標準。
在阿瑜陀耶王朝時期,泰國人創作的戲劇主要有泰南舞劇、宮廷舞劇和民間舞劇。到拉瑪五世時期,又增加了啞劇、唱劇、話劇、孔劇、古劇等。在早期,戲劇通常只在宮廷和貴族官邸上演,普通百姓只能在佛教節日才能看到。
泰國的戲劇舞蹈主要受印度的影響,構成泰國戲劇舞蹈內容的主要是兩個印度史詩:《拉瑪亞那》和《瑪哈巴拉塔》。《拉瑪亞那》以梵文的字面譯為「拉瑪演義」,它是泰國著名史詩《拉瑪罕恩》的基礎。講述善與惡的道德故事,具有重要教育意義。
泰國人在表演戲劇時,往往把戲劇和舞蹈的表演合二為一,使二者密不可分。這種戲劇加舞蹈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從表演史詩《拉瑪罕恩》的故事發展而來。舞蹈者的雙手和身體所表現的情感是嘴所不能表達的。
泰王室人士中,在戲劇方面成就最大的君主莫過於瓦棲拉兀,即曼谷王朝拉瑪六世,他「愛好藝術甚於政治」,是泰國歷史上著名的大文學家,被稱為「泰國戲劇之父」。他一生創作了34部劇本,其中有10部是用英文寫作的。這些劇本中最著名的是《武士的靈魂》。
泰國人能歌善舞。在泰國城鄉人民的生活中,歌聲和鼓樂聲時時可聞。每逢喜慶節日,人們愛用優美的歌聲來表達和抒發自己的喜悅心情。對於那些聽慣了西方美妙旋律音樂的人來說,初聽泰國古典音樂時難免會難以適從,它演奏時雜亂無章,旋律對比強烈。
但對其愛好者來說,則節奏清晰,猶如清泉般美妙動聽。泰人的古代樂曲沒有樂譜記錄,靠口授、記憶世代相傳。泰人的古典音樂使用自然音階,以七度音階為主,但通常演奏時用五度音階。樂器大致上分吹、拉、彈、敲四種。
常用樂器有雙簧管、笛、古箏、鉦、鈸、馬來鼓等。演奏時沒有指揮,多由打擊樂器控制快慢,各種樂器同奏一個曲子,各吹各的調,某種樂器單部獨奏很少見,樂隊中的各種樂器總是相互挑戰,互相打斷。看似雜亂無章,實則井然有序。
逢宗教儀式、傳統儀式和節日,都會演奏古典音樂,這種音樂曲調清新委婉,輕鬆活潑,各章節速度變化不同,其節奏時而明快,時而緩慢,悅耳動聽,不失為一種不可多得的高雅藝術享受。泰國古典音樂受佛教的影響較大。音樂曲調、調式都與佛教盛典儀式有關。
任何文化都不是靜止不變的。800年來,泰國宮廷文化也在不斷發展、演變。今天,宮廷文化已經從傳統的宮廷領地裡走了出來,進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你去泰國旅遊的話,不管是在皇宮還是民間,都能感受到宮廷文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