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秒丨發展大棚經濟培育特色產業 曲阜這支鄉村振興服務隊增加村...

2020-12-17 騰訊網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2日訊 曲阜市陵城鎮鄉村振興服務隊把產業振興作為第一要務,積極幫助幫扶村上項目,發展大棚經濟,培育特色產業,增加村集體收入,加快了強鎮富民步伐。

「所有這些茬都得摘掉,不摘掉的話西紅柿苗會生病。」這兩天,在曲阜市陵城鎮的陵農果蔬種植基地大棚,來自壽光的農業技術專家劉恩禮正給當地村民講解西紅柿種植技術。「這些西紅柿苗都是從壽光引進的高端品種,大棚是科技化管理,裡面的西紅柿都是用蜜蜂授粉,能減少病蟲害,提高西紅柿的口感度。」劉恩禮說。

據了解,在今年五月份,陵城鎮鄉村振興服務隊統籌整合10個下派幫扶村幫扶資金550萬元,集中土地建設了25個冬暖式鋼結構大棚,統一種植引進的高端西紅柿品種。「我們為了避免以村為單位,零打碎敲、碎片化的選擇產業項目的這種弊端,提出了一塊地一基地,抱團聯眾發展,形成了這種產業項目的發展格局。」陵城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魏偉告訴記者。

為加強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在鄉村振興服務隊的幫扶下,10個下派幫扶村又以項目為依託,聯合成立了曲阜市陵農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採取「黨建+合作社聯合社+公司+幫扶項目」的發展模式,集中進行產業項目的管理運作。各幫扶村根據資金投入比例,採取公司化分配方式進行年底分紅。「把我們基層黨建這種凝心聚力、把關定向的這種政治優勢,和我們合作社聯合社共建共享的利益分配機制,以及我們公司化管理運作的市場主體優勢可以最大限度的結合在一起,產生最大的效益,保證集體增收、農民致富。」魏偉向記者介紹。

依託聯合社,25個大棚進行統一育苗、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等。目前,大棚內共種植西紅柿苗9萬株,即將成熟上市。預計每畝地產值能達到兩萬元,25個大棚預計總產值能達到60萬元。「通過我們陵城高端果蔬基地這個項目,可以起到一個先鋒模範的示範帶動作用,未來我們還會上馬二期三期,會擴大我們的縱深面、覆蓋面,引導更多的村黨支部和村民入股我們的產業項目。」陵城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白冰告訴記者。

閃電新聞記者 賈鑫 曲阜臺 湯贇瑞 王迎輝 濟寧報導

相關焦點

  • 有事找服務隊——省派濰坊安丘市鄉村振興服務隊工作紀實
    聚焦特色產業 做好「引導員」 凌河鎮素有「世界的菜籃子」美譽,為促進解決農產品「優質不優價」,推動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切實提高村集體及農民收入,服務隊帶領鎮村幹部、農業發展帶頭人以及當地涉農企業家多次前往上海、安徽、煙臺、日照、夏津、莘縣、昌樂等地考察學習農業產業先進發展經驗和農業技術
  • 做大做強玫瑰特色產業 省派莒縣鄉村振興服務隊讓玫瑰開滿富民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8日訊 日照莒縣招賢鎮素有「鮮切花之鄉」的美譽,省派日照莒縣鄉村振興服務隊幫助當地高標準建設玫瑰產業園,做大做強玫瑰特色產業,助推玫瑰鮮切花產業提檔升級。
  • 海陽市二十裡店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融入農村 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增長極
    海陽市二十裡店鎮鄉村振興服務隊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林世毅 通訊員 姜凱 煙臺報導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現如今,農村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改善,鄉村產業快速發展紀疃村位於海陽市二十裡店鎮境內,育有蔬菜育苗基地與櫻桃園,作為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項目,現已成為紀疃村產業振興發展中重要的增長極。在幫扶紀疃村產業振興中,海陽市二十裡店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服務隊入駐幫扶村以來,多次走訪調研,制定詳細的發展規劃,在產業、組織、人才、生態、文化方面全方位幫扶振興,為紀疃村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激發鄉村振興的新活力。
  • 日照市派鄉村振興服務隊系列報導之四:濤雒鎮鄉村振興服務隊
    日照市派東港區濤雒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解用水難題、蓋扶貧大棚、辦合作社——鋪就百姓致富路 架起鄉村振興橋大眾報業記者 吳寶書 張宏磊 慄晟皓 隋忠偉寬敞的村內道路兩側鮮花遍地,整潔的農家庭院一塵不染,一碧萬頃的水庫裡碧波蕩漾,高大的農業大棚裡生機勃勃
  • 做產業發展的帶頭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記鄉村振興服務隊...
    山東省「萬名幹部下基層」會議召開後,王恩意響應號召積極報名,成為鄉村振興服務隊萊蕪區四隊的1名隊員,和10名同事一起入駐萊蕪區高莊街道辦事處,負責5個村的鄉村振興。充分發揮組織委員作用,推動支部黨建全面過硬服務隊到位後第一時間成立了黨支部,王恩意由於基層工作經驗豐富,被推選為組織委員。
  • 海陽朱吳鎮鄉村振興服務隊:深耕電商「沃土」助力鄉村振興
    在朱吳鎮的鄉間小路上或田間地頭裡,隨處可見海陽朱吳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們助力發展的火熱場面。自2019年7月份進駐以來,服務隊以黨建為引領,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為目標,用心用情用勁,帶領所服務的5個村莊在黨建創新、產業培育、新技術新品種引進、基礎設施完善、電商市場開拓、康養文旅打造等方面重點突破,精準發力,譜寫了一曲幹群同心奮戰鄉村振興的新樂章。
  • 棲霞桃村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腳踏實地幹工作,凝神聚力謀振興
    2019年7月入駐以來,立足駐地鄉村實際,著眼鄉村振興長遠發展,堅持以推進產業振興為牽引,以加強隊伍建設為載體,以聚合力量凝聚共識為切入點,不等不靠,主動作為,有力地推動了5個服務鄉村振興工作全面落地開花。
  • 景寧「鄉村振興服務隊」破解鄉村發展難題
    日前,景寧東弄村「畲家田園綜合體」的負責人蔣海軍帶著涉及農林、技能等多個領域的問題清單找到了「鄉村振興服務隊」,一張長桌,幾條板凳,一場特別的發展規劃專家座談因此舉行。  「十分感謝專家團隊的到來,我們提出的問題清單都得到了解決,對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座談會結束,蔣海軍對「鄉村振興服務隊」表達了感激之情。
  • 魅力大櫻桃帶「紅」產業振興 鄉村振興服務隊助力槐樹莊村集體經濟...
    服務隊員查看櫻桃苗木裝車情況 服務隊員在苗木基地查看苗木長勢 膠東在線12月4日訊(通訊員 於佳禾 王保振) 產業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煙臺臧家莊鎮鄉村振興服務隊結合村莊實際,
  • 山東壽光:省派稻田鎮鄉村振興服務隊留下實幹足跡
    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自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駐壽光市稻田鎮以來,他們撲下身子、凝心聚力,堅持以加強黨的建設為引領、以服務鄉村振興為己任、以助力產業發展為重點,聚焦「五個振興」要求,辦實事、聚民心、強基層、促穩定,助力鄉村振興
  • 蓬萊市新港街道鄉村振興服務隊點亮田野新希望
    服務隊隊員和村民一起直播賣麵粉。魯網4月20日訊 一村一策謀發展,俯下身子埋頭幹。蓬萊新港街道鄉村振興服務隊10名隊員,成了5個幫扶村的「老熟人」。他們不只充當「智囊團」,給鄉村發展出點子、找路子,還走進田間地頭學農技、幹農活,真心實意服務老百姓。一個個項目落地,一件件難事破解,服務隊腳下沾泥,點亮鄉村發展新希望。
  • 湖南新田縣特色產業振興鄉村 農民變身產業工人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黃沙溪村流轉近400畝土地發展木耳產業,著力打造硒鍶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示範帶,逐步實現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人居環境整治搞上來了,現在就想把產業做大做強,增加村集體收益,我們村以前沒有集體收入,現在流轉土地發展產業,大約每年村集體經濟收益可以超10萬元。」
  • 魅力大櫻桃帶「紅」產業振興 鄉村振興服務隊助力槐樹莊村集體經濟...
    服務隊員查看櫻桃苗木裝車情況 服務隊員在苗木基地查看苗木長勢 膠東在線12月4日訊(通訊員 於佳禾 王保振) 產業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煙臺臧家莊鎮鄉村振興服務隊結合村莊實際,
  • 應縣:培育新動能 轉型綠富美——杏寨鄉發展林果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鄉黨委書記賀一凡說:「近年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們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積極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依託苗木業發達的實際,進一步延伸、拓展產業鏈條,大力發展林果、林草、林下經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既實現了向綠富美的變臉轉型,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杏寨鄉可以說是朔州市最早發展苗木培育的鄉鎮,特別是小南頭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進行苗木培育。
  • 山東壽光:省派稻田鎮鄉村振興服務隊留下實幹足跡
    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自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駐壽光市稻田鎮以來,他們撲下身子、凝心聚力,堅持以加強黨的建設為引領、以服務鄉村振興為己任、以助力產業發展為重點,聚焦「五個振興」要求,辦實事、聚民心、強基層、促穩定,助力鄉村振興
  • 助推鄉村振興!臨沂沂南鄉村振興服務隊因地制宜謀發展
    這東西種起來不用農藥,管理成本很低。」沂南縣銅井鎮大張莊村的劉同升說。臨沂市沂南縣鄉村振興服務三隊駐大張莊村的於素華說,入村以後通過調研發現,這個村的土質特別好,種出來的獼猴桃甜度達到了19.6!而且獼猴桃易管理,收入高,市場一直供不應求,劉玉偉試種成功以後,村民的種植意願非常強烈。
  • 利辛縣鞏店鎮:培育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興產業,脫貧路上有聲有色   「我們貧困任務重,源於我們的區域經濟發展滯後、歷史欠帳較大,發展產業,助力脫貧,是實現持久發展的重要途徑
  • 省派臨朐縣鄉村振興服務隊:精準施策 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駐紮在此的省派臨朐縣鄉村振興服務隊,與當地政府與村民一起,聚攏資源開拓思路,以只爭朝夕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擔當,立足幫扶村不同的資源稟賦和自身實際,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分類推進,著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臨朐新亮點。
  • 「貨郎幹部」——新時期鄉村振興發展的紐帶
    他們是年貨節的組織者——淄博市派駐鄉村振興服務隊博山3隊的服務隊員們。為期一天的年貨節一直持續到日落,博山鎮11個村、70多位村民帶來了40多種優質的農產品,物美價廉。鄉村振興服務隊員們各盡其能,通過消費扶貧這一模式,幫助當地百姓拓展了脫貧新路子。
  • 臨邑培育特色小鎮助力鄉村振興
    作為臨邑縣重點打造的三產融合發展旅遊小鎮,林子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休閒旅遊。在鄉村振興工作中,臨邑縣充分發揮各鎮產業優勢,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小鎮建設,把特色小鎮作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加快農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