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
自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駐壽光市稻田鎮以來,他們撲下身子、凝心聚力,堅持以加強黨的建設為引領、以服務鄉村振興為己任、以助力產業發展為重點,聚焦「五個振興」要求,辦實事、聚民心、強基層、促穩定,助力鄉村振興。
指導當地積極探索「新六產」發展多元模式,圍繞推動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重構」,以及終端型、體驗型、循環型、智慧型「四型發展」,培育壯大「新六產」;壽光市蔬菜產業集團投資2.49億元啟動了稻田鎮田馬公益性市場建設項目,可實現年出村銷售果蔬10萬噸、凍品2000噸的能力,項目建成後年交易規模可達到22億公斤,年交易額46.59億元;指導壽光市修訂完善了《壽光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走訪入戶調查研究,形成了《「一村一策」調研報告》,找出了短板,明確了主攻方向,為稻田黨委政府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決策支持;牽針引線,指導閣上村流轉土地360畝參與稻田鎮丹河蔬菜產業提標增效示範區建設,實現大棚蔬菜標準化種植,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生產經營,提高了村集體收入,增強了黨組織的號召力和凝聚力;積極建言獻策,建議壽光重視蔬菜種子研發,佔領蔬菜生產制高點,市委領導同志高度重視,並在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壽光市2019年三級幹部會議上進行了安排部署。2019年,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農業農村部種子檢驗壽光分中心、中國農科院壽光蔬菜研發中心正式落戶壽光市,山東省級種業技術研發中心已建成了7家。
為增加農民收入,服務隊積極鼓勵引導菜農「走出去」,將基地、技術、市場、品牌輻射到海南各地。目前常駐海南省的稻田鎮甜瓜農戶400多戶,開拓域外種植面積3萬多畝,年產量5.6億斤,總產值16億元。2020年6月12日,稻田鎮蔬菜合作社聯合會(海南)果蔬分會、稻田鎮(海南)果蔬產業流動黨員黨支部、《北方蔬菜報》 海南技術服務站揭牌成立,助推蔬菜產業轉型升級,為創新提升「壽光模式」賦予新的內容;制定政策鼓勵年輕人返鄉創業,不少80後、90後大學生回村新建智慧大棚,實現了手機遙控澆水、施肥、通風、捲簾,極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協調青州榮軍醫院進村進行了溺水、觸電等應急救護培訓,提高了聯繫村醫療人員的專業技能。
入駐伊始,高希星向稻田鎮黨員幹部、112個村支部書記作了「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宣講報告;王偉同志為農村黨員作了黨史和傳統文化兩個專題報告,宣傳了黨的鄉村振興政策,鼓舞了工作幹勁,提高了抓落實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服務隊積極組織參與聯繫村的敬老愛老餃子宴,倡導敬老孝老文化;指導聯繫村推進移風易俗,5個村全部完成了公墓改革;指導5個村完善充實了紅白事理事會,規範了辦事章程,減輕了群眾負擔;指導鎮村開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弘揚了優秀傳統文化;協調省老年大學設立了壽光市老年大學東裡村收視點,積極推進文化振興。
服務隊指導5個服務村編制了《鄉村振興三年規劃》,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組織4個村編制了鄉村振興示範村「實施方案」,並協調壽光予以批准;東裡村實現了整體遷建,村民過上了「城裡人」生活;西裡等4個村「七改」工作全部完成;指導壽光市制定了《農田排澇工程規劃》,實現了農田、村莊排澇工程與管、渠、溝、河互聯互通;儘管2019年颱風雨是2018年的1.5倍,但田間積水1-2天就全部排乾,而2018年20多天才排完,受災大棚不到2018年的1/10。服務隊先後幫助西裡村、南韓村、閣上村、東風亭村完成硬化、亮化、美化等基礎工作,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指導聯繫村規範了「三會一課」制度、民主議事制度、村規民約等制度,形成了自治、德治和法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2019年洪災期間,服務隊全體成員與鎮村幹部群眾並肩戰鬥在抗洪一線,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讚揚;閣上黨支部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抗擊「利奇馬」搶險救災村級黨支部,是壽光唯一被表彰的村級黨支部;服務隊了解到南韓村1戶三峽移民今年又受災,大家志願捐款10000元,同時協調相關部門打通該村民家門前排水溝;為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村黨支部成員帶頭捐款,共計捐款277.8萬元,有的村支書1人捐款就達3萬元,充分體現了黨組織的示範引領作用;今年備戰颱風「黑格比」期間,隊員放棄休假,走在防汛一線,助力聯繫村安全度汛;服務隊還協助鎮村積極推進平安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