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授之以漁」,探尋發展新路徑
擁有亞洲第一條、世界第四條的TPU膠片生產線,40餘項國家專利,全國各地2000餘家客戶……2020年,已成功入選省級瞪羚企業的方鼎科技在高質量發展之路展翅翱翔,而這,離不開省派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隊的幫助。
「我們和青島大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對接洽談,幫方鼎找技術、找發展方向,現在他們企業研發出的夾層玻璃膜,技術國際領先。」省派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隊日照一隊隊員王洪江說。
怎麼幫企業、鄉村找適合的發展方向?在省派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隊日照一隊隊長臧耀剛看來,出實招、見真章,全力幫助企業爭取政策支持、紓解發展瓶頸,是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們的玫瑰產業實現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武家曲坊村黨支部書記董學山對省派莒縣鄉村振興服務隊的幫助難以忘懷,「服務隊三次去雲南幫我們招引花卉企業落戶,從品種、技術、管理、市場等方面,幫我們尋找突破口,全面提升我們鮮花產業的層次和效益,原先幾毛錢一枝花,現在批發價都能在1塊5以上。」
「省派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隊日照二隊進駐企業之後,組織專家團隊,加快產品標準的推進,在標準出臺之後,還幫我們拿到義齒3D列印產品註冊證和生產許可證,目前,我們的註冊進度加快了30%。」山東邁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小偉也有同感。
找發展方向,尋產業突破,推產品標準……想要幫助每個企業、村莊打造屬於自身的發展路徑,服務隊不僅用最優質的政策引著企業向前走,用高質量發展的思路推著企業向前走,用最暖心的服務牽著企業向前走,還在不斷地思考,「引」「推」「牽」的背後,如何既「授之以魚」,又「授之以漁」,幫助企業尋找內生發展的動力,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自主奔跑。
面對難題,服務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以黨建工作為「魂」,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激活鄉村振興整盤棋,讓老黨員勇於亮身份、擔責任,帶動年輕群眾積極入黨,凝聚人心,共同發展,推動形成企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核心動能」。
「年輕幹部、黨員幹部帶頭往前衝,整個工作才能推進好、開展好。」在助力大羅莊村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90後省派莒縣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範曉有感而發。
「作為民營企業,我們嘗到了加強黨建的『甜頭』。」創澤智慧機器人黨建負責人秦振豪表示,「在服務一隊的引導下,去年我們有30多位年輕員工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公司發展得更積極、更有活力了。」
政策落實、紓困解難、深化改革、加強黨建……省派「萬名幹部下基層」駐日照服務隊積極擔當作為,主動鋪下身子,千方百計為日照辦實事、解難題,探尋著服務對象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記者 王大鵬 張瑩 曹楚煒)
(責編:關思聰、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