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西部有條長長窄窄的馬路——愚園路,梧桐濃鬱,弄堂幽深。愚園路從1918年拓路完成,今年剛好滿100歲。作為上海永不拓寬的64條馬路之一,愚園路很長——2775米,現在東邊起於銅仁路。
平行於南京西路向西延伸,經過了靜安寺、百樂門等歷史建築,向西越過烏魯木齊北路、鎮寧路、江蘇路、安西路,最後到達中山公園,橫跨了靜安、長寧兩區。一條愚園路,滿紙近代史。歷史更迭,老街依舊。愚園路上的歷史 ,一半是名人,一半是建築。曾經的愚園路,幾乎能將上世紀上海灘的「名人」一網打盡。現在的愚園路,優秀歷史建築林立,生機重顯。
馬路是文化的沉澱,亦是時間所能交給人類最為直觀的歷史胎記。帶著這份簡單的想法,在一個初夏的午後踏上百年愚園路。愚園東路從銅仁路經東海廣場到常德路。
愚園路
路口的北側,銅仁路257號,它的主人曾是過去上海報界巨頭、《申報》總經理史量才。
愚園路
愚園路
銅仁路路東是有名的九安廣場。
愚園路
愚園東路上靠近東海廣場那排英式鄉村聯排別墅很特別。
愚園路
穿過常德路,才是愚園路。旁邊的常德公寓因張愛玲曾經居住而非常有名。
愚園路
愚園路81號:劉長勝故居。1946年至1949年劉長勝任中共中央上海局副書記時的居住地,中共中央上海局的秘密機關之一。這座小樓是從愚園路11號平移過來的。現在,這裡是中共上海地下組織鬥爭史陳列館。
愚園路
愚園路218號:百樂門。百樂門是上海的時尚記憶裡一個無法抹去的詞,是舊上海燈紅酒綠、十裡洋場的象徵。千人舞廳、彈簧地板、菲律賓樂隊使得「百樂門」成為舊上海最有代表性的記憶。張學良、卓別林、徐志摩和陸小曼都來此跳過舞,黎明暉的《毛毛雨》曾經在這裡響起過。
愚園路
愚園路
愚園路
此處的十字路口,矗立著環球金融中心、百樂門、雷允上、靜安寺。向西,紫安大廈將愚園路分出一條愚園支路,可惜的是幾幢高樓徹底掩埋了茅盾與瞿秋白一起醞釀創作《子夜》的「連生裡」、中華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準備會議的舊址「慶雲裡」。
愚園路
愚園路361弄:愚谷邨。「愚谷」二字出自蘇軾的「大智若愚」和老子的「虛懷若谷」。中共中央上海局機關舊址在愚谷邨121號。中國最早的兩棲明星周璇,1936年與嚴華結合之初就定居於此。弄內37號是山水畫家和書法家應野平的故居。65號是當代著名女作家茹志鵑舊居,其女王安憶也曾居此。
愚園路
愚園路
愚園路395弄:湧泉坊。「美麗」牌香菸淡淡的菸草味已若有若無,但華成菸草公司老闆陳楚湘給公司職工免費居住而建造了16幢西班牙式新式裡弄住宅至今完好。小區門口高高的騎樓據說在當年也是開了風氣之先,弄底24號為著名的陳家花園。
愚園路
愚園路
愚園路404號:市西中學。四層紅磚建築是傳家樓,1943年到1945年,這裡成為日本在上海設立的8個「敵國人集團生活所」之一,也就是集中營。
愚園路
愚園路576弄:四明別墅。是由四明銀行總經理孫衡甫出資建造,大中華橡膠廠的創始人餘芝卿家族、滬上醫名林元英都曾經在弄內居住。
四明別墅裡還住著一位被稱為中國「流行音樂之父」的奇才——黎錦暉。他是中國近現代兒童歌舞音樂的開創者、中國流行音樂當之無愧的奠基人,他所作的《毛毛雨》被音樂界公認為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