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肚鳳凰魚缸爆發絲藻,通過抽底換水很快清除

2020-12-20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關於魚缸裡爆發藻類的問題,比如說各種小球藻或者褐藻、青苔,養魚老道在其他文章中已經介紹過了,方法都是簡單易行的。

今天主要和大家說說絲藻的清除,它們是一種看似比較難纏的藻類。

因為我飼養紅肚鳳凰的這個魚缸,之前為了飼養黑殼蝦,我特意扔進去了部分絲藻,之後,這個絲藻就開始了大量爆發了,很多魚友提醒養魚老道,絲藻可是很難纏的,一旦爆發很不好處理。

我們可以看看這個魚缸在抽底換水之前的照片,之後再看看下面現在的照片。

如果仔細看,我們可以看到,魚缸底部的每一處陶粒上都是纏有部分絲藻的,已經處於大爆發階段了。

但是最後,我就是通過簡單的抽底換水給它清理掉了,而且並沒有抽取出來多少陶粒,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包括了殘留在陶粒上的那些雜質,這一次也一併去除掉了。

為什麼極為簡單的操作,在新魚友眼裡就是如此之難呢?

很多魚友根本不可想像,說是魚缸裡有底沙,如果我們進行抽底換水的時候,怎麼可能不把底沙一起給抽出來呢?

那麼,我想問了,我的馬克吐司和鑽石藩王的魚缸裡,缸底下有那麼細膩的白色底沙,為什麼不被過濾器給抽走呢?

流量啊,過濾器的功率大小罷了,我們非要選擇那麼粗的水管,去進行抽底換水嗎?

所以說,這個工作一定是有技巧的,而且還需要我們的耐心,其實也沒有需要多少耐心的,我前後也不過只是用了十來分鐘的時間,這還包括了加水過程,也就徹底把它搞定了。

那麼,為什麼本來看似如此簡單的操作手法,在新魚友眼裡變得如此、如此之難呢?

喜歡新方式,鄙視老辦法,那個洗沙器效果不一定都是很好的,也要看用在什麼地方

我認為新魚友們之所以覺得什麼都難,就是因為所謂的新方法接觸太多了,不愛去使用笨辦法,覺得瞧不上眼,或者看起來很費勁,根本不想去親自實踐罷了。

我早就三番五次說過這個問題了,洗沙器我也不是沒有買過,我家裡目前還有十來個,我根本就不去用。

一個是因為我的這些陶粒的質地比較細密,它的底部中下層,幾乎沒有什麼雜質,我也不希望使用到洗沙器去攪動那個底層,驚動到那些腐生菌,完全沒有這個必要,這也是我維護水質的一個原則問題。

第二點就是,既然想要不驚動底層陶粒,又想把陶粒上的雜質和絲藻抽取,只有一個辦法行得通,那就是使用一個極細的小水管,利用虹吸原理抽取雜質,這個方法是絕對可行的。

就是如下圖所示的那種水管和離底部的那個距離,就完全可以做到:只抽取雜質和絲藻,而根本不會抽取到陶粒。

這是多麼簡單的操作呢?

我也不管大家是兩頭灌水,還是用嘴吸,反正能抽出水來就算成功,然後進行地毯式抽底就可以了。

至於說,如果有大塊的絲藻堵塞了水管,我們可以輕輕搖晃一下水管,或者直接使用魚網給它撈出來就行。

對於這樣的小魚缸來說,比較大範圍的絲藻,直接用手撈就可以了,絲藻大多數都是連在一起的,越多其實越好處理。

再者,我們也可以通過工具魚,對缸壁上的絲藻予以清除,比如清道夫、金苔鼠之類的,很多小型觀賞魚也吃絲藻的,就連紅肚鳳凰也會少量攝食的。

大家可以看看清除之後,上圖的陶粒上,哪裡還有絲藻的身影呢?再有少量的漂浮絲藻,小外掛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了。

這些工具我們要善於去利用,不是說我要採取純自然養法,就根本不去使用小外掛,既然清理之後,加水會導致一定的渾濁,為什麼不可以使用小外掛濾除一下呢?不是為了效果快點嘛。

不要把褐藻和小球藻當成什麼難題,都是些極為簡單的處理方法

應該說魚缸裡最好清理的藻類就是褐藻了,這個東西很容易擦拭去,只需要一塊過濾棉輕輕擦拭缸壁就可以完全搞定,搞不定的就使用工具魚,它就沒有搞不定的事,至於說管道或者生化濾材上,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為什麼說換水可以清除藻類?

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我們的水質,如果水質維護的很好,褐藻也不會很多的,反倒是青苔比較容易產生,因此來說,所謂的換水除藻,就是我們對於這個魚缸的水質維護和調理,這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魚缸水質上的養功罷了。

而對於魚缸綠水,也就是小球藻的清除,大致的方向,除了適當遮以外,全在於物理過濾,我就不多說了,你品,你細品……

品好了,什麼綠水都不再是問題。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魚缸裡只出現青苔、絲藻,不出現綠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在剔除了大量的絲藻後,魚缸整個水體內的絲藻全部不見了,這個與清道夫和紅肚鳳凰也有關前些天,因為這個魚缸裡的絲藻太多了,被我給手動清除了一大部分,而缸底的殘留絲藻,通過極為簡單的一次抽底換水也給清除個差不多了,唯獨一塊小沉木上,還有點絲藻,目前看來,也被清道夫和紅肚鳳凰給啃食乾淨了,正好這塊沉木可以放到另一個魚缸裡去
  • 由於近期疏於管理,魚缸爆發了絲藻,可以使用下列方法除掉它們
    魚缸裡為什麼會爆發絲藻?其實但凡是有經驗的魚友,一定會看到,魚缸水體越小,受到的光照越強烈,絲藻或者是綠水爆發的速度就會越快,如果水體過大,過濾良好的話,這兩種東西也不會持續在魚缸裡生存,失去了一定的營養物質,它們也會無影無蹤。
  • 小魚缸裡不慎爆發了大量絲藻,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逐一處理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雖然說最近養魚老道飼養的觀賞魚不多了,很多小魚都送人了或者送給老鄒大叔了,但是依然還是遇到了一些煩心事,最近比較討厭的就是迷你鸚鵡魚缸裡的絲藻。
  • 給魚缸翻沙清缸壁、大換水、換濾棉,半天后恢復空氣魚缸狀態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今天上午養魚老道一直以來需要清理的原生魚缸,終於排上隊了,從我決定要給它們徹底清理缸壁、換水的那一刻開始,又過去一個多月了,沒辦法,我確實是沒有時間,我的這些觀賞魚挨頭還是很大的,至少一條也沒掛。
  • 對付絲藻有辦法
    先介紹一下我的大水缸。1.2米,75加侖,3隻32瓦的6700K的T8燈管,ADA泥加每秒3到4泡的二氧化碳。缸裡有20條燈魚和20多隻櫻花蝦,以及10多種水草。我的缸絲藻泛濫,用過黑燈的方法,有作用但效果一般般。我也有用金魚草,草沒長好,上面已爬滿了絲藻。水質好的沒得說,沒一點腥味,各樣數據都低。各種水草的長勢良好,開燈兩小時就開始冒泡。
  • 魚缸長絲藻如何清除?主要3種處理方式,原生觀賞魚有它的剋星
    草缸養的是水草,而藻類的爆發正好會抑制水草的生長,這對一個養水草的缸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藻類的種類很多,大多數藻類都很好處理。你只需要倒點黑殼蝦進去,放一些除藻生物,很快藻類就被治理完了。但是有一部分的藻類很固執,不容易被清除,他們種類很多。上次我們講了藍綠藻,還有很多我們沒有講,這期我們來講一講絲藻。絲藻是啥?如何產生?
  • 昌都地區養魚不換水過濾設備
    昌都地區養魚不換水過濾設備錦鯉是容易入缸壓抑的觀賞魚,尤其是個體較大的。再加上沒有養水,濾棉絲毫沒有粘附性,過多的體表分泌物、排洩物全部在魚缸裡來回打轉,這個水質不渾濁才怪,我還在那裡說一條魚沒死已經是萬幸了,這時候這位魚友才告訴我,已經死了兩條大的錦鯉了。
  • 怎麼才能更好的清除魚缸裡的綠藻?老魚友:看這裡!
    文|大李話魚點右上方【關注】看更多精彩文章,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很多朋友的魚缸裡經常爆藻,看著滿缸綠油油的藻類,著實不讓人省心,仿佛這個魚缸的壽命就要到期了一樣養殖魚缸為了啥呀?不就是為了欣賞嘛。魚缸裡這些亂七八糟的藻類該怎麼清除呢?老魚友:看這裡!下面幾種常見的藻類及清除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 怎麼清除藻類?7種常見藻類的清除方法
    朋友的草缸,也是藻缸。:黑毛藻最好還是預防為主,保持水質PH值不超過7.2,儘量少添加基肥液肥,如果非要添加,一定要量少,同時增加硝化系統的工作效率,加強換水。一旦開始爆發黑毛藻,除了手工清除之外,可以購買幾隻黑線飛狐,對於早期治理有一定幫助。不過,任何蝦都是不吃黑毛藻的,所以黑殼大軍沒用。另外,一款常用化工原料「戊二醛」 ~C5H8O2(簡稱諧音為52),對於治理黑毛藻有奇效。
  • 魚缸開缸初期,到底是換水好還是不換水好?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魚缸開缸初期換不換水的問題,魚友們之間一直存在著爭論,有的魚友說不能換水,因為此時的魚缸裡剛剛存有硝化細菌,我們再去換水,不是把硝化細菌都換掉了嗎?有的魚友說如果水質過髒,我們無法處理的時候,不換水不就是讓觀賞魚去等死嗎,最後可能硝化系統照樣會崩潰,那還不如我們就去換水。這兩種觀點到底哪種正確呢?
  • 簡單幹脆的魚缸除藻方法,讓草缸清亮起來
    綠塵藻綠塵藻的生長和光照強度關係很大,但是,為了照顧水草生長,又不能嚴重縮短光照時間,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刮藻刀手動清除,然後給魚缸換四分之一的水,刮藻頻率視缸壁綠藻長勢而定。黑毛藻我自己處理黑毛藻依然使用戊二醛,按照100升水,投放20毫升的比例,每天一次,堅持一周,基本解決完畢。也有人推薦使用黑線飛狐,但是,長大的黑毛藻它根本不吃。
  • 我的魚缸裡整出來一條綠毛的小金龍,看起來效果如何呢?
    關注養前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前言前一短時間,魚缸裡放置的悟空擺件,頭上長綠毛了在網絡上大火,但是我的魚缸裡青苔只是少量的存在,看到了某位魚友在魚缸裡培養絲藻也很漂亮,所以我也想試試。
  • 魚缸常出現這些「髒東西」,可它們對觀賞魚好,也能淨化魚缸水質
    先弄一盆魚缸的水(魚缸水很老,營養物質很多,利於藻類生長),倒入桶中,再加入新水(自來水或者是井水都沒問題),之後大太陽暴曬,然後加個增氧泵。在營養豐富,含氧量高的水體裡,小球藻會迅速分裂繁殖,很快就是一桶綠水。喜歡安穩的藻類—褐藻褐藻,名副其實,褐色的藻類。
  • 如何定期給飼養的觀賞魚換水,在給魚缸換水時這些細節都要注意!
    1、一定先停掉過濾和加熱管或者魚缸燈,我們再去抽水,因為我還是用的一根水管,所以抽水時還得看著點,別把紅綠燈或者水草不小心抽取上來,缸底鋪的陶粒,就沒有必要再去抽底了。3、既然在魚缸裡有外掛還有個淨水魔方的情況下,缸壁上還能夠出現褐藻,這就證明魚缸的過濾系統已經不能夠完全清除掉魚缸的所有雜物了,這裡我是指的我這個小魚缸,其他的魚缸有褐藻不一定都是過濾系統的問題。
  • 新魚友不要羨慕別人魚缸的青苔綠水,不是那麼容易養成的
    培養青苔水,不但是需要光照,更需要我們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去等待,並不是說,我只要使用個爆藻燈,一直持續不斷在那裡烤著魚缸,這個魚缸的青苔,它就會生長牢固了。為什麼如此說?青苔是靠養出來的,不是靠照出來的,光照只是輔助在魚缸的水體根本不穩定的時候,必定是褐藻最先爆發,然後,即使我們接入了強光,偶有青苔生長,它也在水質極度不穩定的情況下,或者發黃、或者死亡。
  • 魚缸加鹽後,一缸褐藻變成了青苔,難道加鹽有助於藻類形成?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意思,很多魚友都會認為,觀賞魚缸養水初期,出現的諸如褐藻等各種藻類,如果我們不去管它,假以時日,那麼,它們就可以自動變成青苔了。
  • 為什麼用一根水管給魚缸換水,水就會自動流出來了?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春節將即,很多魚友都忙著在家裡給魚缸換水,可是令養魚老道沒有想到的是,還真有魚友不知道利用虹吸原理給魚缸換水的,特別是女性朋友問的更多,可能是她們不經常接觸這類知識吧。我們把管子中裝滿水,裡面沒有空氣,一頭放在位置較高的魚缸裡,另一頭放置在位置較低的水桶或這盆裡,用手事先堵住出水口,然後鬆開手,水就會從高處壓力較大的地方像低水位區流動了,就是這麼簡單。
  • 魚缸裡的藍綠藻如何處理?觀賞魚清潔魚缸法門,藻類祛除攻略
    要問什麼藻類最難清除,生命力最強,不是剛毛藻,不是絲藻,也不是褐藻,而是藍綠藻。熟悉藍綠藻的人並不多,熟悉它的人一般魚缸中都出現過,而且每次藍綠藻出現都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這種可怕的印象我也是有的。
  • 怎麼給魚缸換水?詳解老魚友們的換水技巧,省心省力安全地換水
    今天跟大家說說觀賞魚換水的步驟、方法和一些技巧。魚缸換水是一個老話題,已經說的不能再說了,今天之所以再說一下是因為有一些新的體會想跟大家分享。一 為什麼要換水?我們都知道水質是飼養觀賞魚的關鍵,水質好,魚才能好。
  • 如何能讓綠色的藻類,緩慢爬滿魚缸的石塊和造景?小魚缸親自實踐
    如果過度爆發的話,我們可以使用到一個小過濾,去把它們有效去除,褐藻可以擦去或者不管它,只要是水質看起來不是菠菜湯,能夠一清見底,很快就會出現絲藻,到了後期,也會夾雜有部分的青苔。這個時候,絲藻就會越長越長,我記得今年夏季有一次,我的整理箱中,一塊絲藻的長度就達到了一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