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象山港海域垃圾成山 海灘惡臭水如醬油(圖)

2020-12-14 搜狐網

  被喻為上海「海鮮廚房」的寧波象山港,正遭受著垃圾汙水的汙染!為探查事實,晨報記者驅車350多公裡,趕赴象山海濱進行實地調查,現場的情景讓人觸目驚心:曾經美麗而寧靜的象山海濱港灣,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垃圾山,數以百噸計的垃圾堆放在這裡,遠在1公裡外都能聞到陣陣惡臭;從垃圾堆滲出的黑水,濃如醬油,裝滿了6個大池子,再從一道小閘門溢出,泛起一股股白色的泡沫,徑直流向海中,近岸的灘涂已經被染成墨黑……

  記者採訪了解到,象山縣海濱垃圾場已經形成了十多年,全縣甚至鄰縣的垃圾都堆放在這裡,成為遠近聞名的「垃圾灣」。

由於缺乏必要的垃圾處理程序,這個巨大的「垃圾灣」向四周輻射出了越來越強大的破壞力:海水被汙染,灘涂被侵蝕,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也被垃圾所驅逐。所幸的是,象山縣政府已經建立了汙水處理站,有望在年底投入使用,化解汙染之源。

  [原住民]

  垃圾驅走了「魚米之鄉」

  儘管隔著一座山外加4公裡路程,但隨風吹過來的一絲臭味,仍讓王月秀皺了皺眉。「那時候,水桶岙是一片良田,面朝著大海,寧靜又美麗。」67歲的王月秀回憶起當年的水桶岙,仍是一臉嚮往。她告訴記者,10多年前,水桶岙種滿了水稻和番薯,村民上山種田,下海捕魚,日子過的悠閒又富足。

  然而,隨之而來的垃圾改變了整個村子的命運。水桶岙漸漸成為全縣的垃圾傾倒場,垃圾的臭味順著風瀰漫在空氣裡,滋生的蚊子蒼蠅也嗡嗡亂飛。就在水桶岙南面不足1公裡處的搗舅巖村很快成了最直接的受災地,垃圾汙染逐漸威脅到了村民的生計。

  由於垃圾產生的滲濾液流入近海,海水受到汙染,魚蝦數量開始急劇減少。「近海的魚都沒有了,捕魚只能到公海去。」王月秀的小兒子吳大洋告訴記者,十多年前他在海灣捕魚,一網下去少說也能捕上來1萬來斤,一天下來搞個4萬多斤,滿艙的黃魚、海魚活蹦亂跳的,後來逐年減少,到六七年前的時候,基本上捕不到什麼魚了。

    [外來者]

  淘金夢碎破產而歸

  搗舅巖原住村民搬走後,不少外來者瞄準了海灣這塊「黃金寶地」,滿懷期望來此淘金,60歲的張小庚就是其中一位。然而,現實卻將他們的淘金夢層層剝離,不少人黯然離去。

  張小庚算是最早一批來到搗舅巖淘金的人群之一,十年前他和老伴兩人來到這裡,開始種植紫菜。「最開始種紫菜還是有賺頭的,一年收入四五萬元沒問題。」然而,隨著垃圾站汙水大量排入海中,紫菜的產量開始逐年下降。直到3年前的10月,當他站在堤壩上,再也看不到海面上浮著的紫燦燦一片時,心中倍感失落。和他同樣惆悵的還有比他小2歲的鮑阿紅。「都是垃圾站流出的汙水惹的禍。」兩名老人將矛頭指向了汙染源。「以前汙水只影響到近岸,現在距離垃圾站汙水近2公裡的海域上,海水都變了顏色,在這種環境下不僅紫菜難以生存,魚兒也不能倖免。」他們告訴記者,在他們之後還有不少外地人來到這裡搞養殖,有育鰻苗、蟶苗的,但由於灘涂汙染嚴重,養殖戶放蟶苗的時候,曾經出現了大量死亡,最多的時候損失近20%。不少養殖戶不僅沒賺到錢,反而將本錢虧了進去,最終放棄了養殖賺錢的念頭,離開了這裡。[新來者]

  靠著垃圾場覓生計

  從搗舅巖往北走不到1公裡,碩大的垃圾場就呈現在記者眼前。站在垃圾場中央,仿佛置身於一個垃圾王國,塑料瓶、玻璃罐、破衣服、爛水果遍地都是,垃圾車還在源源不斷往此處傾倒新的垃圾。

  巨大的垃圾堆下方,是一排觸目驚心的過濾池,6個池子中盛滿了從垃圾堆滋生出來的液體,如醬油般漆黑,還向外冒著白泡。專家表示,這些液體叫做垃圾滲濾液,比任何汙水都毒。工作人員每天要向裡面倒10多桶藥水,才能將其排到海裡,即使這樣,排出的汙水仍然黑臭不堪,讓人噁心反胃。

  就在這一片垃圾王國中,七八個成年男女卻似在其中起舞。他們穿著已經看不清顏色的衣服,在遍地垃圾中挑揀,不顧酸臭難聞的氣味,也不顧蒼蠅縈繞,將散布在地的玻璃瓶、塑膠袋、破布料等一一撿起,用一個個的包裹將垃圾包紮成捆,放在垃圾場上。不一會兒,兩輛三輪車開到這裡,眾人分批將包紮好的垃圾裝上車,裝滿後拖走。

  記者上前了解到,原來這些大多是外地人,基本上是在兩三年前來到這裡,本準備搞養殖賺錢,誰知卻不景氣。沒想到卻意外發現身邊的垃圾堆裡也能挖出寶藏,於是將其作為主要營生手段。[官方聲音]

  垃圾傾倒,始於13年前

  「水桶岙垃圾場的汙染處理問題,我現在的壓力很大,希望能夠儘快完成汙水處理廠,給老百姓一個交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象山縣環衛處處長王信忠坦誠心跡,他表示,水桶岙垃圾汙染是個長期積累問題,作為相關負責人,他一直覺得有愧於老百姓。

  王信忠向記者介紹,1995年縣政府正式建成水桶岙垃圾站並投入使用,隨後水桶岙發展為全縣唯一的垃圾傾倒場。那時候,水桶岙是由象山縣建設局管理,考慮到垃圾滲濾液的排放會影響養殖,於是和這塊灘涂所屬的鄉裡協商,把這塊灘涂租了下來。

  王信忠是2003年任環衛處處長一職的,「那時候,垃圾汙水都是未經處理直接排到海裡的,對近海的灘涂影響很大。」王信忠告訴記者,那個時候汙染已經比較嚴重,附近的村民意見很大,於是縣裡在2002年前後分批將附近兩個自然村落的村民集體搬遷到了山岙之外。

  然而,汙染仍在繼續。「垃圾場每天要運來全縣500噸生活垃圾,產生200噸的垃圾滲濾液,這種水比所有的汙水成分更複雜,更有毒。它的COD(水體化學含氧量)濃度一度達到8000mg/L以上。」王信忠表示,為徹底解決汙染問題,在2005年時他就提出在此建立垃圾處理樞紐站,不過因各種原因未獲實施。

  年底前,汙水處理廠運作

  據王信忠介紹,為緩解垃圾滲濾液的汙染問題,環衛部門也作了努力。「主要是靠減量和降解兩種手段。」減量主要是將垃圾在傾倒之前進行壓縮,再進行集中填埋;降解是在垃圾場建立氧化過濾池,將垃圾滲濾液處理後再排放到大海中。

  現在,持續十餘年的汙染難題,終於有望解決了。王信忠向記者證實,象山垃圾場汙水處理工程已經得到批准,並從今年5月份開工建設,目前已經完成大半工程。記者在工程現場也看到,工人正加班加點施工。現場施工方陳姓負責人表示,整個工程將於今年12月3日完工,目前已完成70%工程量。「汙水處理廠建成後將於12月中旬投入使用,處理後的汙水COD濃度將降到100mg/L,可以用來洗車。」王信忠向記者表示,汙水處理廠的建立主要是為解決垃圾滲濾液的問題,這也是解決汙染最關鍵的問題。按照下一步的規劃,政府還將陸續加大投入,對水桶岙周邊的道路環境以及生態環境進行改善。

    [專家建議]

  恢復先前環境需很長時間

  對於象山港海域汙染事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導曹文宣表示,一個近海灘涂遭遇如此長時間的人為汙染,要恢復到先前的養殖區生態環境,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曹文宣表示,象山縣鄰近海域主要海洋功能區類型屬於養殖區,水體COD標準是3mg/L以下。這麼多年向海水中排放超標的汙水,對這片灘涂產生了很重的汙染。「港灣養殖區的水體比較特別,對水質要求更高。」曹文宣告訴記者,因為港灣養殖區位於近海,水體流動本來就比較少,對有害物質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養殖區內肥料使用過多,本身水體內就沉澱有有機物質,水體富營養化很高。這樣,來自外界的汙染,像垃圾滲濾液這類劇毒的汙水,幾乎對灘涂養殖區產生毀滅性打擊,造成魚苗大面積死亡,就算是成活的也含有毒素,對人體有害。

  曹文軒坦言,要是被汙染的灘涂恢復到先前的生態環境,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他還建議,除了處理垃圾滲濾液問題外,可以嘗試進行生態修復,在垃圾填埋處種植植被,加速對有機物進行降解。

(責任編輯:陳天晗)

相關焦點

  • 象山港瞻岐段海域首次發現珍貴江豚
    據悉,這是寧波首次在象山港瞻岐段發現江豚活動。「嶦岐海裡有條大黑魚,漲潮的時候就在大閘口捕魚。」「這魚很大,會噴出長長的水柱!」聽到很多海邊漁民的議論,甬派拍客「LC行攝生態」昨天中午架起機子,靜守在嶦岐海邊,決定一探究竟。經過長達兩小時的等待,他終於聽到大閘旁的水域傳來一陣聲響,接著翻滾起一朵巨大的水花,一個大腦袋從水面躍起,噴出一根長長的水柱後又迅速潛入水中。
  • 寧波:象山港將打造成浙江第一個國家海岸公園
    中國園林網11月23日消息:記者昨日從市有關部門獲悉,根據剛獲批准的《象山港旅遊發展規劃》,象山港從北侖梅山至象山塗茨近2000平方米的陸域及相關海域,將以生態休閒、濱海度假的高品質生態型「翡翠港灣」為總體旅遊形象,集中打造成為我省乃至長三角地區第一個國家海岸公園。
  • 象山港汙染問題凸顯 部分漁船主"垃圾入海不上岸"
    象山港周邊的遊客比秋冬季多了許多。近日,有市民向記者反映,象山港畔的遊客在海裡丟垃圾的行為越來越多,而且還有休閒漁船將產生的垃圾也倒入海中。  3月12日,記者走訪象山港周邊發現,沿港灘涂、海上漂浮著一些垃圾,確實給內港的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汙染。記者了解到,目前象山港沿岸各地也已經開始重視象山港垃圾處理問題,並開始整治。
  • 象山港的透骨新鮮馬鮫魚已上市,清明前後最佳,錯過可要再等一年!
    象山港藍點馬鮫魚,體表綠色帶光澤,肉質比其他海域的馬鮫魚好。由於馬鮫魚苗適宜在淡水的入海口港灣型海域生長,而象山港海域海水鹽度適中,最適合馬鮫魚產卵繁衍。清明前後,帶卵的馬鮫魚開始洄遊到象山港產卵,這個時期被捕撈上來的馬鮫魚特別肥美。
  • 象山港畔打造城市會客廳寧波濱海旅遊休閒區 建設全面鋪開
    王嵐位於寧波濱海旅遊休閒區核心區塊的天妃湖。(王嵐 攝)本報訊(記者王嵐)奉化區的東南,瀕臨狹長的半封閉海灣象山港,常年風平浪靜、山青水碧。昨天,寧波濱海旅遊休閒區管委會傳來消息:港灣沿岸,寧波濱海旅遊休閒區建設全面鋪開,奉化區將在此全力打造寧波城市濱海會客廳。
  • 一座大橋一個時代——寫在寧波象山港大橋通車之際
    寧波到象山車程由2小時減為35分鐘,象山進入寧波半小時交通圈,杭州兩小時交通圈,上海三小時交通圈。  「象山港大橋將實現象山城區與寧波城區的無縫對接,象山將結合『兩區』建設,深入實施『橋海興縣』戰略,努力打造寧波濱海特色新區和長三角品質後花園,開創象山發展的歷史新紀元。」象山縣委書記李關定興奮地描述著象山全面跨進「橋海新時代」。
  • 寧波象山石浦魚糜「下腳料」變廢為寶成海鮮醬油
    以往,這些「下腳料」,被當成垃圾扔到東海,不僅浪費,還對海水造成影響。現在,聰明的象山人從魚糜「下腳料」裡發現了生財之道,將它「變廢為寶」,提取製成魚油、海鮮醬油、膠原蛋白等產品,一年就賣出約2個億。  魚糜「下腳料」變廢為寶,成了海鮮醬油  象山石浦漁港碼頭的不遠處,建了不少漁產品加工廠。
  • 冷泉村垃圾成堆 眾村民忍受惡臭
    冷泉村垃圾成堆 眾村民忍受惡臭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4日 22:11 來源: 來源:千龍網(原創冷泉村垃圾成堆 眾村民忍受惡臭  近日有網友反映,海澱區城鄉結合部的冷泉村,村子裡面兩條主幹道汙水橫流。
  • 象山港再建五個海濱休閒區(圖)
    象山港區域空間保護和利用規劃(2006-2020)  嘗海鮮、玩探險,市民就近度假選擇將更多  金報訊 (通訊員葉建明記者李靜波)象山港區域是寧波東南部重要的生態保護區和經濟增長點,  一環為「C」型環,是以象山港南北兩岸快速路系統為依託,形成環繞象山港的城鎮組群發展帶。兩軸是指以象山港大橋、甬溫高速複線為依託、縱貫南北的城鎮組群發展縱軸和東西向的象山港水景生態功能橫軸。
  • 生活垃圾轉運站惡臭廢氣治理技術分析
    城市建設發展速度快,城市垃圾的消納處理矛盾也日益突出,垃圾轉運站的建設不僅有利於垃圾集中、統一、規範和無害化處理,也有利於改善環境髒、亂、差現狀,同時也滿足人們對生活環境水平的提高。垃圾轉運站的日常運行必定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主要的影響為垃圾產生的惡臭氣體。
  • 浙江寧波象山港第一批20萬尾養殖岱衢族大黃魚 12月下旬捕撈上市
    浙江寧波象山港第一批20萬尾養殖岱衢族大黃魚 12月下旬捕撈上市2012-10-25 07:32:00  昨天,記者跟隨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走進了位於象山港海域白石山島的海洋牧場示範區,親眼目睹了放養在海水中的岱衢族大黃魚。  寧波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研究員施祥元說,這裡生活的20萬尾大黃魚,都是8條野生岱衢族大黃魚的子孫。  他介紹說,野生岱衢族大黃魚主要分布在浙北舟山岱衢洋漁場,是歷史上東海大黃魚的主要代表。岱衢族大黃魚體色金黃、肉質鮮嫩。
  • 市政廳|全國垃圾填埋場的惡臭影響多少人?從大數據找答案
    圖1 中國垃圾填埋場惡臭影響研究技術路線圖垃圾填埋場惡臭的環境影響及公眾態度國內外大量研究,採用儀器分析技術對垃圾填埋場惡臭氣體進行研究,認為其主要成分包括無機的氨氣和硫化氫氣體,以及部分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如硫化合物(如硫醇、硫醚等)、芳香烴、飽和及不飽和烴、含氮化合物(如胺類、吲哚等)
  • 寧波人愛吃的這種海鮮上市啦!不過,要想吃到正宗的象山港馬鮫魚...
    象山港馬鮫魚提前上市了? 寧波人都曉得,每年清明前後,我們寧波有一種魚是很好吃,什麼呢?就是象山港馬鮫魚,蠻多人叫做「川烏」,這兩天,有消息說,在鹹祥菜場出現了正宗的象山港馬鮫魚,比往年上市的時間是大大提前,我們記者就過去看了。
  • 廣東一周清理海灘垃圾260噸
    省海洋與漁業廳供圖   2016年下半年以來,廣東海上違法傾倒垃圾問題多發,嚴重危害海洋生態環境,損害群眾利益。廣東對此高度重視,組織沿海地市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聯合開展整治垃圾汙染海灘行動,重拳打擊海上違法傾倒垃圾行為,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海上違法傾倒垃圾高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 福州連江粗蘆島:350米海灘 清出1噸多垃圾
    東南網9月1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文浩 餘少林 吳臻文/圖)關注理由僅一個上午,350米的海灘就清出1噸多垃圾!昨天是第30個國際海灘清潔日,海都記者與200多名環保志願者一起前往閩江出海口——福州連江粗蘆島,開展清潔行動;位於出海口的古湖海灘,與居民區有一定距離,志願者原以為垃圾不會太多,可眼前的景象讓人震驚,海灘上竟出現了一條明顯的垃圾帶。記者從環保部門了解到,福州每年清理海漂垃圾上千噸,其中陸源垃圾佔了大頭,要保護海洋,必須從源頭把控。
  • 一條魚,攪沸象山港——鰆鯃
    一條長長的溪流繞村而過北注入象山港,這條溪是象山境內最長的溪,叫作淡港溪,因發源於蒙頂山於家坑,所以又叫於家溪,諧音緣溪。我先前請人給自己刻了一方長條藏書印就是「象山緣溪周氏藏書」。在村口,有一處很深的水潭,老百姓叫作響巖潭,據上了年紀的人說,小時候遊泳還有海魚,灘涂上還有招潮蟹。父親說村裡某人的父親做的是毛竹生意,從蒙頂山販來的毛竹,囤在村裡,然後紮成排,可以浮海去沈家門去賣。
  • 奉化57名漁民倡議義務清理海洋垃圾 70多名志願者打造零汙染村莊
    通訊員供圖近日,奉化區57名漁民聯名發起倡議:當好海上「清道夫」,合力保護象山港海洋生態。大堰鎮箭嶺村,70多名成員組成的村環保志願者協會身體力行倡導生態理念,讓一個「零汙染村莊」從理想變成了現實。在奉化,越來越多的志願者正在參與五水共治。他們不分晝夜、沒有假日,如同「河道守望者」那樣日夜守衛著家鄉的河流。
  • 這些綿延的海岸線,才是寧波春天的藍海
    這些綿延的海岸線串聯著燦若繁星的海島和風平浪靜的海灣,也串聯著從水村山郭到滄海萬裡的奇幻旅程。 擊水高手,盡情暢遊,如果感到睏倦了,可以躺臥沙灘,沐浴著日光浴。這裡的皇城沙灘狀如一彎新月,擁有著獨特的「鐵板沙灘」,黃沙細軟如練絹,雙腳踩在其上如行平地,最適合在涼爽海風中漫步。
  • 跟著寧波漁老大,出海捕魚去
    如明前龍井、明前螺螄、明前刀魚、明前馬鮫魚……「春事剛臨社日,楊花飛送鮫魚。」今天的故事,就從寧波象山港的馬鮫魚說起。要問這個季節最美的海鮮是什麼?寧波人一定會說馬鮫魚!鹽醃是料理馬鮫魚的關鍵,經過輕醃後的馬鮫魚肉才不柴,魚肉質感如雞絲,但比雞肉更加柔順,有一種緊緻又細糯的口感。整片魚排放入平底鍋用豬油幹煎,隨著魚脂滲出,焦香四溢、滿屋飄香。清蒸馬鮫魚。話說位於寧波鄞州區的千年古鎮鹹祥,是一個吞吐著「鮮」氣的藍色海灣小鎮。這裡也是寧波市區離「藍海」最近的地方。
  • 寧波將建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構建「一體二灣多島」格局
    示範區區域位置圖寧波市海域總面積約8356平方千米,海岸線總長1556千米,共有海島611個,分別佔浙江省的20%、24%和14%。示範區所在的象山半島區域地處寧波、舟山和台州交匯處,坐擁象山港和三門灣兩大港灣,兼具陸海之利,海域面積、大陸及海島岸線長度和島礁個數,分別佔全市84%、75%和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