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內地古董藏家每人花數萬元鑑寶卻疑陷騙局
歷藏公司已因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調查
連日來,位於先烈中路的廣州市古今通寶展覽有限公司一直關著門。一張公安部門的告示貼在玻璃門上:「廣州歷藏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屬機構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廣州市公安局越秀區分局立案偵查」,在這張告示的旁邊,還貼有「還我血汗錢」標語。
作為廣州歷藏公司的子公司,古今通寶曾是廣東眾多藏友最常光顧的地方,集中展覽廣東民間的收藏品,被視為藝術品資本神話的誕生地。但記者了解到,近日古今通寶涉入一場發生在澳門的疑似假拍賣事件,受到了澳門司警局的調查。由此,圍繞著藝術收藏品,涉及校車和商場等眾多圈錢項目的謎案開始逐漸浮出水面。
3月3日,廣州市古今通寶展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古今通寶)大門緊閉,門口站著一群從各地趕來的藏友。他們心急如焚地想找到古今通寶的負責人,但發現連門都進不去。
抬高估價
6件藏品值6000萬港元?
據悉,古今通寶的母公司廣州市歷藏文化交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涵蓋文化藝術品交易、商業地產開發及民生用品零售的股份集團公司。而歷藏股份旗下擁有直屬業務子公司10個,子公司古今通寶則被稱為中國最大的藝術品展覽交易平臺。
站在人群中,穿著紅色外套的老周大聲地講著話,他家住上海,坐了一晚上的火車趕來與廣東的藏友會合。自稱懂得一些法律知識的他召集大家在一張白紙上簽名,號召大家採取法律手段維權:「誰叫你騙我,有你好果子吃!」
不到一會兒,老周就徵集到10多人的籤名,他們大多是廣東各地的藏友。一場發生在澳門的疑似假拍賣事件和至今未歸還的藏品,引起了他們的共憤。
林先生也站在人群當中,這是他第二次專程從陽江趕到廣州。幾個月前,他無意中從一間酒店的廣告中得知,古今通寶要在陽江舉辦一場鑑寶活動。林先生平時愛好收藏,作為陽江收藏協會的會員,他慕名前去,還特意帶上了自己最心儀的幾件藏品。經過現場專家的鑑定和估價,結果讓他十分興奮——6件藏品估價高達6000多萬港元。如果能成功拍賣出去,收益十分巨大。
林先生說,按照行規,如果要參加拍賣會,須交圖錄費,一般是評估價的1%。圖錄費主要用於照相、印刷圖錄,對拍品進行宣傳。但古今通寶是收打包價,每件1.5萬元。林先生最後談到了每件9000元成交。交完錢後,他將這6件他最看重的藏品交給了古今通寶,用於參加澳門中信2014迎春藝術品拍賣會。
慣用手法
想拍賣先交萬元辦證書
師女士是來自珠海的一位藏友,她也遇到了麻煩。去年11月份,古今通寶在珠海一間民間博物館裡舉辦鑑寶活動,吸引了師女士前往。林先生稱,當時古今通寶邀請的鑑定師有蔣文光、王桂枝、餘耀光,「藏家都知道這些人,相當有名。」看著七八十歲的專家,跪在地上拿著放大鏡一點點地看,讓師女士有些感動,更讓她相信此次鑑寶活動的專業水準。
師女士手上有兩件心愛的藏品,自稱一件是元代的青花瓷,另一件是唐鈞瓷的小罐。這都是她在民間搜來的,有這樣的活動,她想著把寶貝拿去給專家們看一看。
鑑寶收費標準是200元一件。如果看好了,要辦鑑定證書,3000元一份。她當天就交了錢,一個月後才拿到證書。聽說證書要拿到香港籤名蓋章。
師女士說,活動舉辦地點所在的博物館館長也花了幾萬元出證書。後來她發現,在香港花很少錢就可以註冊一個公司,因此證書的權威性成疑。
在古今通寶的業務員一再鼓動下,師女士想著將手中的寶貝轉手獲利。為此,她專門與古今通寶商議如何轉手的事宜。唐鈞瓷的小罐被估價500萬元。這麼高的定價,讓師女士有些不敢相信。
「我認為他們的定價太高,想都不敢想,定50萬元我都偷著笑。我說不行,別定那麼高,怕賣不出去。沒想到,古今通寶工作人員說不定這麼高,人家反而不相信是唐代的。因為我沒經歷過,想了一下那也對啊。」
此後師女士又問,「這麼高的價有沒有成交過?」 一位女性業務員回答,「有啊。去年就成交了一個,價格是800萬元。所以500萬元不高。」師女士回憶說。
隨後師女士交了6萬元圖錄費,作為參加澳門春拍的一次性費用。
事後,師女士才發現,這是古今通寶慣用的謀利手法:首先,組織一批國內知名的專家去各地舉辦鑑寶活動,通過活動接觸到各地的藏友,鑑定一次收費200元,如果要辦鑑定證書一份收費3000元。如果要想藏品拍賣出去,須另交數萬元不等的圖錄費。要參加拍賣會,則一定要出了鑑證書後,因此大部分有意參加拍賣會的藏友,在沒有拍賣前,都已經花費了數萬元。
詭異拍賣會
買家多是20出頭女孩
今年1月份,林先生接到通知,讓他1月11日到澳門去參加拍賣會,拍賣會由澳門中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舉辦;師女士也接到了同樣的通知。而在澳門,交通和住宿費用都是自理。
師女士有些激動,這是她第一次到澳門參加有自己藏品的拍賣會。她早早到了漁人碼頭會展中心。看到不少人都站在門口,師女士主動上前打招呼,結果發現全部都是來自內地的賣家,「廣州、上海、重慶、福建來的都有。」
拍賣會開始前,澳門中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強致辭。看到現場有幾百人,從江門趕到澳門的林先生不免有些激動,他憧憬著自己的藏品能拍賣成功。上午主要是拍賣字畫,下午拍賣瓷器為主。林先生的藏品全部在下午進行拍賣。但他沒想到,到了下午他的6件藏品拍賣時,沒有一人舉牌。
與林先生一樣,不少從全國各地被通知前去參加拍賣會的藏友都遇到了相同的情況。引發現場藏友們懷疑的還有舉牌者的年齡,「有些女孩子只有20歲出頭的樣子,一看都不像藏家」。
師女士在現場仔細地觀察,她看到這些舉牌的年輕女孩神色都很詭秘,有時兩個競價的舉牌者還會相互使眼色,「我感到奇怪,她們兩個這麼熟,怎麼還互相競爭,把價格抬得那麼高?還有一點,舉牌的人舉牌後,馬上低下頭,好像不敢面對大家。」
廣州的藏友謝阿姨十分細心地做著記錄,她發現,「115」號舉牌者一共成功舉牌23次,不少藏品標價都是幾千萬。「總共成交了兩億七千萬,李嘉誠也不可能這麼拍吧。」
還有一個細節更加劇了藏友們的懷疑,師女士稱,中午在一間餐廳吃飯時,她發現舉牌的幾個女孩子與「115」號舉牌人在一起吃飯,桌子還放著一疊拍賣會用的紅色單子。有藏友忍不住上前質問,有女孩子架不住,承認自己是被「請」來的。
詭辯還是實情?
拍賣方與古今通寶無關?
拍賣會疑點重重。在場的眾多藏友發現,他們的藏品無一拍賣成功,數萬元的前期投入沒有效果。師女士說,下午的拍賣會上,還有一件藏品定價只有5萬元。此前,她還專門看過這件藏品,很好,因為持有人急著用錢才以這麼低的價錢出手,但也沒有拍賣出去。「說白了,現場沒有真正的買家。」
拍賣會結束後,有些激動的藏友攔住一些舉牌者,不讓她們離開。高強也被藏友們攔住。師女士回憶說,「高強答應重新再安排一次拍賣,不用大家給錢。但是我們沒有同意,萬一還是假的,怎麼辦?」
師女士隨後報警。澳門警方迅速出動,控制了爭執的雙方。 在澳門拍賣會現場的藏友高小姐說,澳門警方將舉辦方、舉牌者以及古今通寶的一位副總帶去調查,還錄了口供。
廣州的藏友小張說,報警也經過一番波折。剛開始以為報警就等於解決問題了,但來的警察是負責處理治安事件的,警方把人帶走,登記資料後,就放人了,「我們覺得不行,第二天到澳門日報社和澳門電臺反映情況,後來電臺的記者告訴我們要向司法警局報警,隨後司法警察才立案。」
師女士稱,現在他們關心的是兩件事,一是藏品什麼時候能拿回來,另一個就是前期費用如何拿回來。他們曾想辦法約到了廣州古今通寶負責人阮總見面。雙方一度發生激烈爭執,後來,「阮答應3月2日還給我們藏品,但現在人都找不到了。」
在調查過程中,本報記者曾多次聯繫古今通寶的多位負責人,但對方均不願透露相關情況。
事後,高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應:「我可以說明一點,古今通寶與澳門中信國際拍賣公司沒有任何關係。我們相信最終會還我們一個公道,現在這樣的情況我們也很壓抑。現在這個事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澳門司警局葉警官表示,目前案件正在調查中,由於這涉及司法保密,暫不會透露相關情況。
歷藏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年利26%半年後血本無歸
除了古今通寶面臨問題之外,其母公司歷藏公司遇到了更大的麻煩,廣州警方已經就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一事展開調查。
3月3日,趕到歷藏公司門口還有不少拿不回錢的投資者。年過花甲的鐘伯將自己用來養老的60萬元全部投給了歷藏及其子公司的一些項目,如今面臨無錢養老。
王娜(化名)則是一位年輕的受騙者。她告訴記者, 歷藏下屬的廣東童年校車服務有限公司推出了「童年校車」項目。由朋友介紹,她知道了這個項目正在對外集資。王娜說,童年校車項目的業務員告訴她,「鑑於大多校車由私車改裝拼湊,未符合國家相關規定,校車正規化迫在眉睫。作為廣東省內首家規範化校車公司,決定在五年內在全國投入大量符合國家標準的校車運營,保障學生安全。」
王娜感覺對方非常會營銷,業務員還給她看了古今通寶創始人、歷藏公司首任總裁李建民接受央視採訪的視頻,還有參加APEC會議的照片。此外,她還去參觀了實物的校車。最後,她投了幾萬元,而她的一個朋友投入了102萬元。
根據她與廣東童年校車服務有限公司籤訂的合同,年回報率高達26%。若102萬元投資兩年,每月的回報高達22100元。王娜說,剛開始的半年內,每個月都能如期收到錢,但隨後錢再未入帳。
等到她找到歷藏公司時,發現已人去樓空。所以,眾多受騙的投資者報警,而廣州市越秀區警方隨即展開了調查。
鍾伯說,除了童年校車項目外,歷藏公司還推出了惠民商場項目,也是對外吸收資金。近日記者到位于田心村的惠民商業廣場看到,商場正在重新裝修,一樓大廳裡,有的櫃檯上還擺有貨物,有的櫃檯已經空了,但絕大部分櫃檯前都沒有營業員,也沒看到一名顧客。
看到記者前來採訪,商場負責裝修的負責人並不奇怪,他表示,前兩天公安部門來調查過。他已向公安部門說明了情況,並提供了相關證明材料。
這位負責人稱,惠民商業廣場屬于田心村的物業,租給該公司經營10年。後來該公司又轉租給了歷藏旗下的廣州市惠民百貨有限公司經營(以下簡稱:惠民百貨)。到目前為止,惠民百貨仍然拖欠著半年的租金未付。
這位負責人稱,去年12月1日,公司收回了商場的經營權,並規定以前與惠民百貨籤訂合同的租戶要重新與其籤訂合約。惠民百貨管理的惠民商業廣場項目實質上已經中止,鍾伯投的錢不可能再產生回報。
據王娜了解,僅童年校車項目廣州就有幾百人受騙,金額過億元。全國其他一些城市也有類似的受騙者。受騙者已採取了法律行動,希望公安部門能大力查辦此案,緝拿涉案人員歸案,追討投資者的損失。
目前廣州警方正在查辦此案,公安部門為此發出告示,受害人報案或是了解情況可到廣州市公安局越秀區分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諮詢。
歷藏總裁李建民其人
用假手機應聘
成功賣過青銅器仿製品
如今,古今通寶創始人、歷藏公司首任總裁李建民的去向成謎。
在眾人面前,李建民很少談到自己的身世,他只表示來自鐵路系統,曾經幹過黨務工作。
李建民稱自己是一塊「掙錢的料」。他曾經當著眾人的面講了一個例子,有一次領導讓他組織素材辦一個反映鐵路系統憂患意識的展覽。他忙著照相、組稿,並主張讓前來參觀的單位買門票,被領導稱讚有經營頭腦。可是,李建民後來還經營過單位的酒樓,結果虧得「一塌糊塗」。
1998年左右,已經是科級幹部的李建民停薪留職,到廣州闖蕩,十分艱辛。為了謀生,他賣過保健品,賣過公園門票,賣過羊肉串。他稱自己吃喝拉撒睡的東西都賣過,為了得到工作機會,在一次應聘時,他還特意在腰間插了一個假手機,結果應聘成功。
為何會創辦古今通寶公司?記者了解到,李建民曾經代銷過國家博物館青銅器復仿製品,並創下了幾百萬元的業績。後來,他逐漸發現收藏品市場的巨大潛力,便開始想建一個收藏品展覽和交易的平臺。
2005年11月4日,廣州市歷藏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4月2日,第一家古今通寶店在廣州市開業。李建民成為歷藏首任總裁。
2008年12月20日,藏友「李堯」將一篇題為《古今通寶是狼,古今專家是狽》的帖子掛上了古今藝術網,引發眾多網友關注。
2009年1月、4月,兩位藏家先後將古今通寶告上了法庭,這曾被稱為中國收藏界第一案。一位叫許洋的藏友稱,他的13件藏品被古今通寶安排的專家總估價700多萬元,他與古今通寶籤訂了拍賣託管合同。結果後來發現,這些藏品叫價30萬元依然無人問津。他認為被騙,要求撤銷協議,並退回費用。
李建民的回應則是,賣之前委託做這個服務,總要交服務費的吧。「你到醫院看病,醫生說你沒病,沒病是吧,掛號費退給我。」
在歷藏公司案發前,李建民自稱獲得了眾多「榮譽」,2009年1月被評選第三屆「和諧中國2008年度十大領軍人物」;連續三年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2011年度廣州市優秀企業家。他還擔任不少社會職務:中國惠民商學院校長,中國商務學院名譽副院長、教授,湖南商會副會長。(文、圖/本報記者 三壽 實習生蔡金霖、李季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