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懂古董卻做鑑寶生意 杭州一公司坑慘50餘藏家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共有15個被告人,庭審持續了一整天。

  誘導你相信自己手裡的東西是「真寶貝」,可以賣個好價錢。不少古董藏家被反覆騙取鑑定費、拍賣費、服務費等。全國共有50多餘古玩藏家被騙了300萬元。

  昨天,杭州濱江區法院以詐騙罪對陸某等15名被告人提起公訴。諷刺的是,陸某自己也承認,從成立公司到案發,只成交了一件藏品。

  因為有15個被告人,庭審持續了一整天,沒有當庭宣判。

  套路很深

  半年時間

  騙了52人300多萬元

  根據起訴書,2015年4月,陸某在杭州濱江區成立杭州品泰古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並僱用了2名總監、4名經理、9名業務員,還有網站管理員、財務人員。套路是這樣的:

  電話推銷:業務員各種打電話,將公司介紹為香港九龍國際拍賣公司(陸某在香港註冊的空殼公司)的唯一徵集點,並在網站上宣傳大量虛假的藏品拍賣成交記錄。

  高額估價:等有買家上鉤,由總監和網站管理人員等人扮演的「鑑定師」就出場了,對藏品給出高額估價。

  假扮買家:陸某假扮買家或者找託,一般給出高價但要求鑑定。

  各種收費:經理等人夥同業務員與藏家洽談,誘騙他們籤合同,對藏品進行拍賣或鑑定。然後以收取「鑑定費」、「拍賣費」、「過境費」等名義騙錢。

  放棄拍賣:最終,又以藏品流拍或藏品不到年代等理由,迫使藏家放棄拍賣。

  老闆很裝

  在法庭上侃侃而談

  稱搞過兩次大活動

  這家公司的老總陸某33歲,江蘇人,本科學歷,以前是搞銷售的。法庭上,陸某戴了一副黑框眼鏡,侃侃而談,對公訴人的大多數指控表示有異議。

  他說:「香港的拍賣公司是我註冊的,不是空殼,有一個專門的接待員呢。還有網頁上的拍賣紀錄,是別的機構現場統計的,不存在虛假。假冒賣家舉牌也不對,那是我的一個香港企業家朋友。偽造鑑定書更沒有了,我公司檢測有三個地方,一個是故宮博物院專家,一個是香港中文大學,一個是上海的檢測實驗室。」

  陸某成立公司到案發大半年時間,搞過兩次蠻「風光」的活動。

  一次是鑑寶會。

  陸某打出廣告說,有3個神秘的老外買家要來現場,非常有實力。藏家們都翹首以盼。但是等大家砸了鑑定費、服務費各種費後,結果是無一成交。

  另一場是在香港某高檔酒店開的拍賣會。

  據陸某說,當時拉了80多件藏品過去,現場來了100多號人。他之前認識的一個香港企業家帶了七八個超級有錢的買家來坐鎮。最後舉牌看中的有幾十件,十分紅火。但陸某說,最後成交的只有一件,價值10萬港幣。「因為按照規則,看中的藏品要拿去檢測,結果都沒有到特定年代,只有一件成交。」

  不少藏家被騙的鑑定費等有十幾萬元。大半年時間,一共騙取了至少52人300餘萬元。

  真相很虐

  買家實力看穿著

  公司沒人懂古董

  在公訴人的詢問下,陸某一點點露餡了。

  既然香港公司在交稅,一年交多少呢?「恩,五六千港幣吧。」

  網站上的拍賣紀錄那麼多,一年只交五六千稅?

  「嗯,那些都不是最終成交。」

  藏品你具體拿到哪些機構去鑑定?「去一家香港的鑑定實驗室比較多。」

  是否有檢測資質呢?

  「我感覺這個機構很正規,穿了實驗服裝,有檢驗機器。」

  兩次大型活動,同樣水很深。

  公訴人問:「你憑什麼相信這些老外是有實力的買家。」陸某遲疑了一下:「是上海一個朋友主動打來電話,我看過那些人,感覺衣著得體,看上去很富貴的樣子。「

  公訴人質問,根據陸某和那個上海人的微信聊天記錄,陸某說過,「鑑寶會上,讓3個外國人過來配合一下」。其中一個外國人因為護照的問題過不來杭州,他要求「第二天再調一個外國人來。」陸某把頭埋進去,稱不記得了。

  對於香港的那次活動,公訴人問:「你開辦公司大半年,只有這一筆佣金收入,怎麼養那麼多員工呢?」

  陸某急忙說:「是啊,我開公司,自己虧了140萬元。」

  公訴人:「那還開什麼公司?」

  陸某:「我覺得佣金市場很大。」

  公訴人:「那你和員工中,有沒有懂古董知識的?」

  陸某說,一個都沒有。通訊員 尚法 尚儉 本報記者 方力 文/攝

相關焦點

  • 一大幫古玩藏家被「鑑寶公司」坑了300多萬
    先給藏品高額估價,再引誘藏家去鑑定、拍賣,藉此收取不菲的鑑定費、拍賣費、服務費等,但最終鑑定結果卻是東西不到代(指藏品年份,到一定年份叫「到代」)——這是杭州品泰古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泰公司)創始人陸某給藏家們設的「套路」。昨天,陸某及公司其他員工共15人因涉嫌詐騙罪,在杭州濱江法院受審。
  • 上百內地古董藏家每人花數萬元鑑寶 疑陷騙局
    上百內地古董藏家每人花數萬元鑑寶卻疑陷騙局  歷藏公司已因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調查  連日來,位於先烈中路的廣州市古今通寶展覽有限公司一直關著門。  慣用手法  想拍賣先交萬元辦證書  師女士是來自珠海的一位藏友,她也遇到了麻煩。去年11月份,古今通寶在珠海一間民間博物館裡舉辦鑑寶活動,吸引了師女士前往。林先生稱,當時古今通寶邀請的鑑定師有蔣文光、王桂枝、餘耀光,「藏家都知道這些人,相當有名。」
  • 男子重金買瓷器回家不敢說,被嚴妻發現後帶上鑑寶,估價後沒脾氣
    男子重金買瓷器回家不敢說,被嚴妻發現後帶上鑑寶,估價後沒脾氣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非常悠久,在這層厚厚的文化底蘊之上,老祖宗們也給我們留下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有古建築,有古典文集,還有古董文物,民俗諺語教會我們如何為人處世,而古董卻用它們久經歲月的身軀
  • 《深夜古董店:鍊金弄玉》:當懸疑小說遇上古董鑑寶
    十誡原則創定於1928年,距今已經將近一百年了。隨著推理小說寫作方式與風格的不斷演變,有一些作者會刻意違背十誡的內容來寫,而《深夜古董店》的作者吉羽顯然是刻意的非常徹底的一位。在《深夜古董店》之「尋瓷之旅」一書中,吉羽圍繞著古董文化,為讀者講述了一個充滿玄幻色彩的懸疑推理故事。
  • 老大哥抱40來斤「沸羊羊」鑑寶,專家一看:大哥您捐了吧
    老大哥抱40來斤「沸羊羊」鑑寶,專家一看:大哥您捐了吧古董古董,重要之處其實在於懂。在很多古董手藏家嚴重,古董不只是為了價錢,更是為了樂趣,後來又衍生了古玩這個詞語。所以很多人是衝著愛好、對上眼了就買過來了,房子啊家裡,是不是看看,摸索摸索,別有一番韻味,但不是每一位都懂!經常有人被騙。
  • 收藏什麼古董未來升值空間大?(一)
    近些年,中國內地電視臺的鑑寶節目十分流行,創下很高的觀眾收視率。其實,這檔子電視鑑寶節目在國外早已存在,最早開創先河者是英國廣播公司。1977年,該公司製作了一部跟拍某拍賣公司赴西部尋寶的紀錄片,節目播出後,意外地受到觀眾熱捧,並且還在英國掀起了鑑寶、藏寶熱。
  • 父親借給國外的藏友200萬,藏友給一古董抵債,估價令人感到意外
    父親借給國外的藏友200萬,藏友給一古董抵債,估價令人感到意外眾所周知,中國瓷器享譽海內外,目前國外都還有很多中國的古董瓷器,有的是在近代被國外搶去的;有的是作為貿易品賣出的;還有一些是國內的古董商倒騰出國外。
  • 藏家雲集鑑寶中真品大型鑑寶活動《傳世寶藏》鄭州古玩城花園茶城
    來自全國各地的多位資深專家為廣大藏友現場鑑寶,答疑解惑。上午9:00,鑑寶海選活動開幕式在花園茶城一樓大廳隆重舉行,全國工商聯執委,中華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會長、鄭州古玩城董事長蔣繼明先生,河南大象融媒體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春陽先生,河南廣播電視臺文物寶庫頻道總監軒民偉先生,古玩兄弟聯盟宋永本先生,以及各位鑑定專家黃鼎、陳建明、王育成、崔凱、夏懷玉出席開幕式
  • 男子拿50萬別墅換一塊「紅燒肉」,拿去鑑寶,專家:你膽兒可真大
    在學術界是如此,在文玩古董這一行也有這樣的現象。時間早一點兒,人們的工藝水平還沒那麼高,很多古董也很難模仿的出來,所以那個時候的收藏家也更吃香,往往得到一件古物就能確定是真品。而到了現在,不僅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連大家仿造作假的能力也發生了蛻變。不過,就算在文玩古董這一行有這麼多假貨出現,也沒能阻擋這些收藏家的熱情,他們似乎對此甘之如飴。
  • 小夥網上花8000買古董,70歲老媽擔心被騙來鑑寶,專家:是個孝子
    小夥網上花8000買古董,70歲老媽擔心被騙來鑑寶,專家:是個孝子在父母面前,不管是多大的年齡,他們都依舊把你當成是小孩,可憐天下父母心,大多數的父母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們都過得一帆風順,遠離被騙的煩惱。
  • 持寶人拿鳥食罐鑑寶,馬未都看了一眼問:您沒養過鳥吧?
    持寶人拿鳥食罐鑑寶,馬未都看了一眼問:您沒養過鳥吧?在現在收藏市場上存在很多品種的古董,包括吃飯的、裝酒的、學習的等等古董都有,作用不同的古董都存在。但是很多人並不能分清古董的真假,持寶人就會到鑑寶節目請鑑寶專家進行鑑定。
  • 馬未都:我曾在琉璃廠開古董店,生意慘澹,老先生說我做不了買賣
    馬未都:我曾在琉璃廠開古董店,生意慘澹,老先生說我做不了買賣馬未都是一個收藏家,也是一個很有魄力的商人。但是馬未都也有在經商方面不如別人的時候,他曾在琉璃廠開過一個古董店,這是大家沒有想到過的事情吧!事情就是這麼的讓人感到意外,這馬未都就屬於這一種。對此,用馬未都的說法就是「我曾在琉璃廠開古董店,生意慘澹,老先生說我做不了買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個收藏界的扛把子,為何就這樣的不被人認可?這背後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隱情呢?話說馬未都進入古玩行,也是經歷了一個非常曲折的過程。他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那也是一個工薪階層,也就是一個收入穩定的小編。
  • 鑑寶專家劉巖:17萬「騙畫」後轉手8700萬賣出,後來咋樣了?
    杜甫曾在詩中寫道:「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體現出優秀的畫作給人多大的衝擊力。不過隨著時代發展,一些名畫的交易卻逐漸變了味。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逐漸提高,物質得到解決之後,人們便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而古董收藏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近年來古董市場湧入許多新人,這些人古董知識相對不足,很多只是看了皮毛的書籍便自認為懂行,這也導致了古董的質量參差不齊。
  • 專家稱古畫不值錢,撮合村民和藏家17萬成交,轉手500倍高價賣出
    專家謊稱古畫不值錢,撮合村民和藏家17萬成交,轉手500倍高價賣出收藏界流傳著一句老話,叫「亂世黃金,盛世古董」,意思是世道亂的時候黃金值錢,而和平盛世中古董值錢。當今這個時代無疑是平靜的、繁榮的時代,所以社會上對於古董的關注度一直挺高。有些人關注是因為真心喜歡古董,而有些人則想著用古董來賺錢,甚至不惜用造假、哄騙等手段,前幾年有兩兄弟就被專家坑了幾千萬。這事說起來並不遠,發生在2009年的一天。
  • 英國古董鑑寶最新真人秀證實,曾被專家鑑定過的1840年紅酒含尿液
    文/咖啡小芝士英國古董鑑寶最新真人秀證實,曾被專家鑑定過的1840年紅酒含尿液近日,英國BBC最新的一檔古董鑑寶綜藝節目對3年前一位玻璃專家品嘗的15哦你按的葡萄酒,實際上確實是類似人的頭髮、尿液和生鏽的釘子。
  • 39人詐騙團夥詐騙127名古董持有者 騙取約150餘萬元
    假如你是一個古董持有者,同時又想把自己的古董賣個好價錢,這時候如果有人打電話告訴你,他們可以幫你把古董賣個遠高於市場價的價格,你會不會心動呢?近日,上海市奉賢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依法對39人詐騙團夥批准逮捕。   「李先生,您手中是不是有古董急於出售?
  • 我在淘寶幫你鑑定古玩寶藏,一開口有人一貧如洗收破爛的能變富豪
    他本來在南京開挖掘機,傳說祖上曾做過二品大員,回安徽老家修老宅時,意外找到了祖上留下的箱子,滿是古畫、玉器、古錢幣。小夥哪裡認識古董,於是在網上求專家鑑定。看到傳過來幾百張照片,老阮戴著眼鏡盯著看了一整天,告知全是真的!之後,小夥在當地博物館門口擺了個地攤,出手了幾件就入手了500萬,自然不再開挖掘機了。
  • 《尋寶》專家走進四川樂山鑑寶
    亮點一:專家將為現場的每件寶物進行專業點評。亮點二:活動期間,海選出來的藏品將送往北京參加拍賣會、交易會(此次徵集到的藏品沒有任何前期費用),亮點三:舉辦不同主題的藝術收藏知識講座,通過專家分享,把藝術品的文化內涵、鑑定收藏、投資趨勢、風險防範等相關知識普及給廣大藏友,提高他們的收藏品味和藝術鑑賞力,為未來的鑑賞、收藏、投資之路累積經驗。
  • 著名主持人古董詐騙2億被刑拘!|陳維聰|廣東電視臺|衛夢強|寧玉新|...
    廣東電視臺知名主播陳維聰夫婦因涉嫌利用古董詐騙2億元被警方刑拘,陳維聰涉嫌詐騙一案該案涉及多名嫌疑人,目前正在經偵大隊專案偵辦當中。(著名主持人陳維聰詐騙2億元,番禺警方證實該案正在經偵大隊偵辦)最近國寶幫的日子好像並不好過,在陳維聰被警方刑拘之前,就有多位國寶幫被抓,其中包括:著名文物專家寧玉新詐騙被抓,百億收藏家衛夢強詐騙500萬被批捕,鑑寶大師吳天壽團夥詐騙千萬被警方刑拘19人,國畫大師閻飛鴻假畫詐騙1.4億被批捕,八大山人690萬偽作送拍人是古書畫鑑藏大師陸忠。)
  • 闊太帶「金佛」鑑寶,稱在地攤花了8000買的,專家鑑定後讓她腿軟
    闊太帶「金佛」鑑寶,稱在地攤花了8000買的,專家鑑定後讓她腿軟佛教在我國已經盛行千年了,如今仍舊有很多人信奉佛教,在我們身邊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有很多人喜歡去收藏一些佛像,有些人收藏佛像是為了能夠討一個好彩頭,而有部分人收藏佛像早看中了其中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