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我曾在琉璃廠開古董店,生意慘澹,老先生說我做不了買賣
馬未都是一個收藏家,也是一個很有魄力的商人。但是馬未都也有在經商方面不如別人的時候,他曾在琉璃廠開過一個古董店,這是大家沒有想到過的事情吧!事情就是這麼的讓人感到意外,這馬未都就屬於這一種。對此,用馬未都的說法就是「我曾在琉璃廠開古董店,生意慘澹,老先生說我做不了買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個收藏界的扛把子,為何就這樣的不被人認可?這背後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隱情呢?
話說馬未都進入古玩行,也是經歷了一個非常曲折的過程。他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那也是一個工薪階層,也就是一個收入穩定的小編。他也是大街小巷的撿漏,想要找到有價值的東西,然而這註定是一條非常艱難的徵途。事實上,馬未都也確實是走了不少彎路子。他此前曾在競爭非常激烈的琉璃廠開了一個規模可觀的店鋪。
這馬未都在琉璃廠確實是在琉璃廠待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也就是在這一段時間裡,馬未都不僅收穫到了額外的財富,也從老先生那裡得到了意外的精神財富。精神財富這種東西,那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馬未都最開始幹古董店這一行,人家老先生就說你幹不了這一行,知識分子想要做買賣,那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饒是馬未都心高氣傲,也是覺得自己怎麼就會不適合做這一行呢?事實上,馬未都確實是有那麼一段時間,生意還是比較慘澹的。老先生就給馬未都說了一個絕招,那就是在搞生意做買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技巧,不能藏著掖著。老先生給馬未都舉了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那就是琉璃廠做買賣,千萬不能藏著掖著,無論颳風下雨都應該打開門。
這個說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按照老先生的說法,這個下雨天把門開的圓圓的,就能以新顧客前來。下著雨還能把買賣給做了,這點本領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夠左右了的。馬未都心領神會,自從老先生說他做買賣不行,就一門心思的琢磨如何把自己的買賣給做好。所以,他就在相當短的時間裡把自己好出手不好出手的東西,都給賣了。由此,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事實上,琉璃廠的那位老先生還真是看走眼了,馬未都絕非那種做不了買賣的人。相反馬未都,後來經營的觀復博物館,無疑是中國目前經營最好的私人博物館。當然這與馬未都在琉璃廠經營古董店,那是有一定關係的。馬未都確實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往往能夠從老先生身上學到精華所在,這種學習能力還真是一般人所不能達到的。
時隔多年,馬未都再度回憶起當年的崢嶸歲月,雖然比較慘澹,可是依舊動情的說道 「我曾在琉璃廠開古董店,生意慘澹」。然而,馬未都總能遇到生命中的貴人,雖然老先生說他做不了買賣,可是他依舊是相當的厲害,依靠著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番事業。這種精神,確實是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馬未都:我有一把明代「戚家刀」,刀光閃閃,可惜沒刀鞘
馬未都:兒子在國外留學讀書,情緒低落時,我常用這一句話勉勵他
馬未都4件堪稱國寶級藏品,價值不菲,一般不輕易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