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逛香港古董店撿到漏,老闆非要「好事成雙」,虧近兩千萬
收藏裡有點文化見識的我們就可以稱為老師,而如果是撿漏方面特別厲害的,那就可以叫做收藏家了,如果撿漏撿到把博物館開起來,那可以叫做頂級收藏家,馬未都就是其中之一,他依靠著數十年的撿漏歷程,成功將他的博物館建了起來,許多人可能會因為馬未都如今令人瞠目的身家,還有他出生在北京,而懷疑他家裡是不是很有背景,但是馬未都在節目中曾經就此事做過澄清,他們家在北京也是個普通人家,父母都是部隊退休幹部,大錢家裡肯定沒有,小錢倒是總能拿得出手,但是說實話,這種條件放在當時的北京城,也就是一般情況而已。
作為編輯,年輕的馬未都還是有點積蓄的,並且由於這類工作自由度比較高,馬未都就漸漸發展出業餘愛好,這就是他後來走上的收藏之路,許多人知道馬未都都是始於他的簡陋故事,但是對於馬未都自己本人而言,確實是在收藏這一行混久了,自然也就摸出自己關於這行的一些門道,後來的馬未都不僅有眼力勁,而且還敢買,不過他買的一般都是兩類東西,一個是他懂得,一個是他看著喜歡的。
80年代的香港,可有馬未都的印記,作為最早一批進入香港淘古董的人,他可是經常會到香港去溜達,那裡的收藏市場也正是在那段時間開始火熱起來的,不過這個行業也是魚龍混雜,但還不算有大利可圖,因為收藏投資這個概念都沒出現,馬未都在香港古玩市場可謂是縱橫捭闔,斬獲頗豐。
他最有印象的當然要數自己在香港古董店淘到的「邢窯白碗」,但是只花了幾十塊,但是這種「邢窯白碗」在古玩瓷器上可是珍稀品種,後來價值更是水漲船高,當然有勝利也肯定有遺憾,這就是收藏這一行許多人的真實感受,他在香港其實曾經碰見3件成套的珍貴古董,但是不得不說,那時候的馬未都也沒有什麼錢,所以有兩件他並沒有買到手,這也成為他收藏的遺憾事。
這件東西叫做銅席鎮,主要的作用是防止蓆子四角因為使用使用時間長而翹起來的問題,當時在香港古董店馬未都就看到3件一樣的西漢鎏金銅席鎮,對於當時的馬未都來說,這可是大寶貝,只在古籍上看到過,而且放眼國內的博物館,這種藏品也是極為罕見,這讓他直接看到三件,哪裡受得了,由於商人不讓馬未都拿著兩隻,畢竟好事成雙,剩下的一隻可就沒人要了,但是他又沒有那麼多錢,於是就只能買下一隻,剩下的兩隻第二天就被買走了,馬未都為此傷心好久。安思遠的拍賣會中,西漢鎏金銅席鎮,賣了285.3萬美金,相當於人民幣195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