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古董店開業撿漏?這位像列寧的旅華第1洋人,曾是清廷二品大員

2020-12-15 早起寫書

民國初,一老外拄個棍走進北平琉璃廠。

一進這琉璃廠大街,直奔一剛開業古董店,入門便問有沒好玩意。

民國初年琉璃廠古玩攤

頭天開張,店老闆高興,當聽到店外嘚嘚嘚的棍子搗地聲,便看到拄著文明棍,身穿長袍馬褂,腳穿當時流行白布襪,蹬一雙千層底布鞋的洋老外。

來客怠慢不得,況且這是名滿京城的福大人,趕緊迎上,耐心接著,又是上茶又是扇涼。

福大人原名福開森,美國洋人,曾被光緒賞賜二品頂戴,端著清廷鐵飯碗的大員,吃過朝廷一年皇糧。偏著他不走運,第二年辛亥革命,清朝倒臺,他差事沒了,「福大人」名號卻留下了。

福開森還號稱「旅華第1洋人」,手裡有錢,那些年沒少倒騰古董文物。今天,他依然一副老式打扮,來淘古董。

店老闆心知肚明,誠不我欺,麻溜捧出一件紅光閃閃的瓷瓶。

郎窯紅瓷瓶

「中國通」福開森見多識廣,一看便知郎窯紅,邊觀賞邊說:「郎窯紅是當年江西巡撫郎廷極在景德鎮督造,他只待景德鎮6年,故而郎窯紅產量極少。」

店老闆點頭:「在行,福大人對郎窯有研究,佩服!佩服!」福開森聽到誇獎,話就多了,炫耀加賣弄地講了一通。

可講完了,這瓶是真是假,福開森也沒個準兒,於是又問:「是真的吧?你說真的,我就拿下了。」

店老闆:「我看是真的才給福大人看,如果您信得過我就請您留下,我讓給您了。」

「相信!相信!」福開森聽了這話,即刻心裡石頭落地。店老闆收了2000大洋,福開森從不討價還價,他的特點就是「開價普遍高於市場行情」,在中國古董老闆眼裡是典型的冤大頭。只要是真的,他付錢,拿瓶,樂樂呵呵走人完事。

2000大洋可不少,夠著當時普通人掙20年工資了,要不說冤大頭呢。

所以,這裡就體現農業國與工業國人們思維差別,中國人買貨愛撿漏,期望用最少錢買最好貨。但洋人不是,只要東西對,多花點錢也要及時拿下貨。

清末琉璃廠古董鑑定

幾天後,有位曾經的清廷同僚拜訪福開森,隨著福開森拿出郎窯紅瓶,剛要炫耀,翰林手一划給打住了,皺眉說:「這仿的,不是真郎窯紅。」

該同僚也是玩瓷大戶,這麼一說,福開森面上掛不住了,來了氣,當即吩咐家僕將店老闆帶家來詢問。

話不投機半句多,老闆來到家廳,福開森無有二話,劈臉道:「你的郎窯紅瓶是仿的,拿走,可別再叫我看見,糟心透了!」

店老闆被講得愣了會兒,緩過神來才說:「福大人說相信我的眼力,我看是真不是仿,您才買下,今天您又說是仿的!這是眼力勁兒的事兒了,那行,退貨我拎走,錢一分不少你的。」

就這樣,店老闆踏出門檻,福開森還開了火炮似地揚言:從此不準你再進我家門半步!

用得著置恁大氣嗎?要麼說老外較真,他付2000大洋也不少,不講價一筆給到位,是拿出真心了。

可店老闆說的也是實話,這是真郎窯紅。要不倆人都一肚子氣,都覺得冤,都覺得對方不地道。

店老闆也是京城圈裡的人,他不要面子啊,從離開福家起,再沒甩他。

民國琉璃廠古董店

朋友不交了,店老闆生意還照做,後來從出宮老太監手裡買一青花雞心杯,大家看過一致認它為官窯燒制精品,隔三差五就有人聽說,來看貨。但因價格高昂,都沒成交。

郎窯紅事件後,福開森照舊天天淘瓷器,聽說了雞心杯,又嘚嘚嘚跑來。店老闆心想:不讓去你家,怎麼今兒找上門了。心裡琢磨著,生意人品性到底佔上風,仍滿臉堆笑招呼:哎喲喂,這是那陣大風把福大人您給刮來了,有失遠迎啊!

瞧瞧這會說的,軟和話帶著刺兒,聽完讓人還能高興半天呢。福開森是直腸子,似乎忘記前段時間鬧的不快,直言要看雞心杯。店老闆端出來,福開森迷上了,想要買下,於是直接問:多錢,出個價。

上次的事兒,店老闆心裡還放著個梁子疙瘩,不想賣,但作為古董生意人,他特有耐性,而且也是心理學家啊,於是委婉講:杯子我暫留一段時間,先找人鑑定鑑定,免得再賣出假貨仿品。

福開森,長得像列寧

福開森明白人,一聽口音,話裡有話,也不多說,起身告辭,留下一句:等你鑑定好了,給我送來吧。拍拍屁股,嘚嘚嘚要拄著棍走了。

店老闆接著話頭說:福大人,您說的話我可都記著了。福開森又碰個鼻子灰,灰裡埋著個釘子,若隱若現,讓他膈應的慌,只能沒皮沒臉走了。

誰說不是呢!上次給你個真郎窯紅瓷瓶,你沒有珍惜,當失去的時候,才知道追悔莫及,這一次還敢再那麼爽快痛快往你手裡遞好東西麼!後來,他知道郎窯紅是真了,也終於明白店老闆為何不賣他雞心杯了。

郎窯紅的確不凡,老話說:若要窮,燒郎紅。在名瓷古董懸疑小說《深夜古董店》中,就有一件康熙郎窯紅觀音尊,沁人心魄的紅,但凡看到者,莫不被攝去了魂兒,縱便見慣世面的古董店老油子,也兜不住滿眼歡喜,瞧那眼神,愣是被瓷瓶偷個精光。

書中說,這郎窯紅觀音尊從上到下,通體釉層鮮紅肥潤,如同清瑩透亮的寶石,口沿釉層稍纖薄,明澈泛白,而底處釉水渾厚凝聚,紅若牛血。

不巧的是,在各方勢力搶奪觀音尊之戰中,它被尖刀劃傷釉面,宛若美女面上添道疤,丟份兒,折價,關鍵傷瓷,任其發展下去,時間久了,這瓶必香消玉損。

說的這瓶真跟大美人似了。古今瓷器,豈止是美,更因為官窯精製,出窯便有瓷靈,午夜能幻變人形,講它宛若妖精般的離奇身世。

郎窯紅觀音尊刀傷釉身,幻出的瓷靈,精神上有點瘋癲,模樣也頗瘮人,每每半夜它就是紅衣白臉的美豔「女惡鬼」,出來嚇唬夜行者,誰誰都不對付,直到撫陶師半夜三更收她回原形,經鋦瓷匠精心修復,郎窯紅瓷靈方恢復元氣,才算正常了點。

至於郎窯紅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起初何以殘落如此,又因何遭搶,禍及刀傷,且聽她午夜再次幻化美女,娓娓道來前因後果,便知端的,原來還有一場謀財害命的懸疑紛爭……

集懸疑、陶瓷文玩知識、古董圈黑幕的《深夜古董店》,在民國初年亂世風雲裡,遠有比福開森陶瓷器這麼轉折的疑情,在文化斷代、文物被劫、國粹失傳的撲朔迷局年代,陶器、瓷器、青銅器、古玉、古錢幣、金銀器等究竟經歷了什麼,看它們紛紛亮相,暗戰接二連三,驚心動魄。

喜歡懸疑,對古董文物文玩瓷、青銅、玉、錢幣等有興趣,《深夜古董店》正是一套好書,厚厚兩本,原價98元,現在做活動,1套2冊僅29.9元,就能一窺古董文物之懸疑秘事。

點擊下面連結即可下單:

相關焦點

  • 馬未都在香港古董店撿漏,老闆卻要「好事成雙」,虧了兩千萬
    馬未都在香港古董店撿漏,老闆卻要「好事成雙」,虧了兩千萬文/小海專注歷史故事說起我國的當代收藏界,不得不提起馬未都先生。馬未都學識淵博,見多識廣,通過自己的學習與鑽研,成為了收藏界的一方大佬。我想大部分人都是通過馬未都的撿漏故事了解他的。畢竟,靠著撿漏,在北京城裡撿出一座博物館的,天上地下可是僅此一號。或許有人因為馬未都自小在北京長大,懷疑他有著顯赫的身世。其實,這些馬未都在節目中都有了說明。他家在北京只能說是個普通人家,父母都是退休幹部。大富大貴算不上,但是一些小錢倒還是能拿得出手的。客觀來說,屬於中等家庭吧。
  • 古董店分3種,要是被第三種店老闆看上,還有極品好茶可以喝
    古董店分3種,要是被第三種店老闆看上,還有極品好茶可以喝混跡古玩行業的收藏朋友這三類圈子肯定都基本接觸過,一類是外行人交智商稅的「暴富」圈,這是新手藏友居多,另外一類是專玩假貨的「國寶」圈,古玩販子利用低買高賣從中樓裡,當然還有內行謹守規矩的真貨圈
  • 清朝的總兵為朝廷二品大員,能管轄多少人馬呢?
    清朝總兵是個品階較高的武官職,在乾隆時期之前清朝並沒有總兵官階的說法,在乾隆十八年時才增設了總兵二品之職,清朝統治者設置此官職的根本初衷是為了削弱提督及一些地方將領的影響力,利於地方軍權的制衡,因此總兵的政治意義要遠大於軍事意義,需要幹的任務還是不多的,平時只要好好練兵,防守好自己的地盤,服從上面兵部的指令調兵就可以了,總兵自己則是無權隨意調兵的。
  • 三類古董店考較買家實力 淘寶「撿漏」可遇不可求
    然而,尋寶非易事,天光墟裡幾無真品,專業古玩市場也是魚龍混雜,想撿漏越來越不容易,而抱著撿漏心態進入這個市場的人,也往往容易成為陷阱裡的「獵物」。    歷史變遷    從練地攤到走專業市場路線    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廣州就有專業的古董商了。不過,那個時候買賣古董是犯法的,因此古董交易只能在地下進行。
  • 遇到心機很重的古董店老闆,如何撿漏?馬未都:只需要做到這一點
    遇到心機很重的古董店老闆,如何撿漏?還不到30歲的馬未都,有著另外一份正經的職業,那就是編輯,但是當時這種工作自由的時間是比較多的,閒暇時間許多人會選擇看看書,出去玩或者宅在家裡睡睡覺,但是馬未都不同,他會選擇去逛古玩攤子,80年代的古玩市場現在可比不了,因為當時真品也是沒有市場,滿大街珍奇古玩居然還沒有人要,但是即使這樣,馬未都依然入手古董時選擇比較謹慎,這也練就他的「火眼金睛」。
  • 馬未都撿漏能力雖厲害,但開古董店卻不行,後來得高人支招才解決
    能把撿漏當成家常便飯的事情,這種人並不多見,不然就沒有這麼多打眼的故事了,馬未都也就因為這項本事,才在古玩行當裡頭,名聲越混越大,甚至後來到潘家園逛攤,身邊都會圍著一大群人,這裡面有藏友,也有許多歷史愛好者,都知道馬未都眼力勁好,想瞧瞧他是怎麼買東西的。
  • 不過是一個小小師爺,卻強迫二品大員向他請安,真實身份令人咋舌
    在清朝末年,曾有這樣一位詩學大家。他一生遺作詩篇總數達三萬多篇,詩風喜豔麗華美,堪稱清末一代詩宗。他,就是外號「樊美人」的樊增祥。今天,我們要聊的可不是他,而是發生在他父親樊燮身上的一件趣事。樊燮曾是湖南巡撫駱秉章手下的一員大將,擔任總兵職務,官居從二品,也是一個相當厲害的人物了。有一次,樊燮去拜見撫臺大人,卻沒注意到撫臺大人身邊的一個師爺。他心想這師爺不過是撫臺大人身邊一個小小的秘書罷了,便沒有如何理睬人家。然而撫臺大人卻破天荒地提出讓他也去拜見一下這個師爺。樊燮便極不情願地去了,然而卻沒有向那位師爺請安。
  • 民國收藏家一塊大洋撿漏國寶,洋人出數萬美金他沒賣,無償捐國家
    原來,這把壺並不是儲老先生花大價錢買的,而是「撿漏」來的。「撿漏」的意思就是,花極少的價錢,購買價值極大的文物。不少收藏界都是撿漏高手,他們憑藉高超的鑑賞能力,總能在一堆不起眼不值錢的舊物裡發現寶貝。1928年春天,儲南強在蘇州的一處雜貨市場裡閒轉。儲南強何許人也?他可是一個收藏大家,也是個古董鑑賞高手。
  • 古董店裡源源不斷的大量古董,它們是從哪裡來的?
    1、鄉下鏟地皮來的很多人都把古董當成稀有物品,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其實古董的範圍非常廣。大到瓷器、書畫、青銅器這種大宗物件,小到菸斗、魚刀、鞋拔子、破鍾等,上了年代的,都可以算是古董。無非是收藏價值的高低罷了。而去鄉下鏟地皮收老貨,大部分都是收一些小物件。
  • 古代一品大員出差,如果被暗殺或投毒,意外死亡,會有什麼後果?
    1月12日,良弼等人成立「君主立憲維持會」,也就是宗社黨,組織一支忠於滿清皇室的「敢死隊」,決定與革命黨人決一死戰。然而,僅僅過了半個月(1月26日),良弼遭同盟會殺手彭家珍刺殺,兩天後,重傷不治身亡。臨終前,良弼發出哀嘆:「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
  • 馬未都:撿漏不一定要去古董市場,我買古董的地方,說出你也不信
    馬未都:撿漏不一定要去古董市場,我買古董的地方,說出你也不信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在如今的盛世之下,古玩行業可謂是非常火熱,即使是普通人,偶爾也會去閒逛一番,買點小玩意,買古董要去古董市場,這算是一個常識,但有些時候,在其它的地方也能買到古董
  • 古董收藏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古玩古董收藏一直以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成交價格高、回報率高而廣受古董收藏玩家的喜愛,近些你那隨著鑑寶節目的湧現,「低投入高成交」的「撿漏」收藏神話屢見不鮮,然而也正是這些收藏神話使得更多人走上了「撿漏」的道路而並非收藏的行業,那麼古董收藏的意義何在呢?
  • 【美麗華旅行社&廣東旅聯國旅】四會廣場店 元旦盛大開業!多重好禮送!送!送!
    【美麗華旅行社&廣東旅聯國旅】   四會廣場店元旦1月1日盛大開業多重禮品送!送!送!         轉發此微信併集滿88個贊於開業當天到店即可參與抽獎活動,獎品如下:        1.    1.  1月7日     香港觀光一天     特惠價:168元/人 買一送一    凡於開業當天到本店報名,即可享受此買一送一的優惠!      2. 天天出發   珠海拱北一天     團費:78元/人
  • 中國大陸第200家店正式開業 無印良品在中國未來如何?
    12 月12 日,無印良品挑了這個漂亮的數字,宣布中國大陸地區第 200 家店正式開業。   2016 年,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也走過了 10 年。   第200 家店開業,無印良品在中國的裡程碑   2000 年前後,無印良品因在歐美、香港、臺灣等地區盲目擴張導致公司巨額虧損,在那之後,無印良品對於擴張發展變得十分謹慎。   2005 年,無印良品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在上海南京西路開設了第一家店鋪。
  • 馬未都:我曾在琉璃廠開古董店,生意慘澹,老先生說我做不了買賣
    馬未都:我曾在琉璃廠開古董店,生意慘澹,老先生說我做不了買賣馬未都是一個收藏家,也是一個很有魄力的商人。但是馬未都也有在經商方面不如別人的時候,他曾在琉璃廠開過一個古董店,這是大家沒有想到過的事情吧!對此,用馬未都的說法就是「我曾在琉璃廠開古董店,生意慘澹,老先生說我做不了買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個收藏界的扛把子,為何就這樣的不被人認可?這背後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隱情呢?話說馬未都進入古玩行,也是經歷了一個非常曲折的過程。他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那也是一個工薪階層,也就是一個收入穩定的小編。
  • MUJI第三季度開業門店一覽 今年在華將再開7店(圖)
    贏商網消息:日本快時尚品牌無印良品MUJI(需求面積:500-800平方米)9月30日將再開兩店,分別是南京德基廣場二期門店和西安開元鐘樓店,其中西安是首次進入的城市。29日,MUJI泉州首店在浦西萬達廣場亮相,28日,北京朝陽大悅城店和長沙中信悅方IDMALL新店揭幕,短短三天內,MUJI在中國布局五家新店,其中西安、長沙、泉州均為其首店。  截止9月底,MUJI無印良品在華已開業門店達18家,根據之前MUJI母公司向媒體透露的擴張計劃,2012年度計劃中國新增門店達到25家。
  • 《知否》盛紘:從六品小官到到從二品大員,盛家靠什麼走向輝煌
    盛紘出場的時候,剛提了正六品地方官。而他退休的時候,已經做到了從二品大員。三個兒子長柏、長楓和長棟都是兩榜進士,盛長柏更是已經入封名臣閣的兩朝元老,四次入閣,三度拜相,履及六部十三省,門生故吏遍布天下。那麼,從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官,到如此顯赫,盛家是靠什麼走向鼎盛的?
  • 無印良品湖濱銀泰in77店開業 即將完成杭州十店布局
    無印良品湖濱銀泰in77店開業 即將完成杭州十店布局來源:王程程2018-08-10 17:04聯商網消息:8月10日(今日),MUJI無印良品湖濱銀泰in77店開業,這是MUJI在杭州的第九家店,等8月28日大悅城開業,MUJI
  • 專家在香港發現西施「遺物」,花150萬撿漏,如今價值起碼1個億
    古董界撿漏的事情還是很多很多的,但是這隻局限於幾十年前了,著名的古董鑑賞大家馬未都說過,早些年只要有點文物鑑別知識的話,的確會撿漏許多珍貴的物件,但是現在的話就非常難了。
  • 清代正一品和正二品,頂戴有何區別?要會看頂戴上的「小珠子」!
    其實,在等級森嚴的清代管制中,正一品和正二品區分的主要方式還是頂子上的「小珠子」。談到清代正一品和正二品,頂戴有何區別,還是繞不開頂戴上的「小珠子」。那麼,具體該怎樣看正一品和正二品頂戴上的「小珠子」?清代正一品大員,清初的明朝降將洪承疇在降清後,在清廷中擔任正一品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