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店裡源源不斷的大量古董,它們是從哪裡來的?

2020-12-15 收藏大視界

相信藏友們去任何一家古玩市場,隨便找家店鋪,都能看到堆砌一屋子的古董文玩。很多接觸不深的人可能會有些疑惑,按說古董是高價值物品,為何全國大量的古董店鋪,幾乎每一家都是貨源滿滿,來源不斷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惑。

1、鄉下鏟地皮來的

很多人都把古董當成稀有物品,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其實古董的範圍非常廣。大到瓷器、書畫、青銅器這種大宗物件,小到菸斗、魚刀、鞋拔子、破鍾等,上了年代的,都可以算是古董。無非是收藏價值的高低罷了。而去鄉下鏟地皮收老貨,大部分都是收一些小物件。別看不起這些小收藏品,所謂量變引起質變,一件東西賺10塊錢,成百數千件的賣出去,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大部分的古董商人都是靠一些小物件來賺錢的。畢竟花大錢收藏極品的人還是少數。

2、固定熟人收來的

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於是廣交好友,四海皆人脈。這樣就不愁貨源的問題了。一般都是相交多年的好友,對各自的眼力頗為信任。賣家發現好東西了,缺個出貨的渠道,剛好賣給相熟的古玩店老闆,皆大歡喜。如今假貨遍地,這種靠譜的人脈愈發牢固,有些古董店老闆甚至不收任何陌生人的東西,只收熟人的古董,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其真品率。另外還有一種是專門和一些盜墓團夥聯繫幫忙銷贓的,這種是違法行為,畢竟是少數,就不多說了。

3、造假基地「專供」

這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中國的古董造假泛濫的厲害,一些不走正道的古董店老闆,要麼是自己眼力不夠只能賣假貨,這樣的古董店鋪是一眼全是新貨,純屬當個工藝品來賣。要麼是一些老藏家賣出甜頭了(畢竟想「撿漏」的新人很多),乾脆新老摻著賣,能不能買到真貨完全看本事。有正規門臉的基本上都還收著點,街面的地攤上乾脆%90以上全是假貨!

4、盯著名人的後代進貨

還有一種會來事的那就厲害了,外面贗品多搞到真貨難度很高。但有一種家庭裡面卻都是好貨,那就是比較有名的收藏家。曾認識一位古董店老闆,這傢伙不出去淘貨,專門研究一些名家的資料,把功課做足,然後和名家的子女後代套關係,甚至有些名家去世了,這傢伙跟自己的親人去世了一樣,哭天搶地的去弔唁,獲得了好感之後就可以提出收古董的請求了。曾花費僅僅幾千元就收了一套珠山八友汪野亭的瓷板畫,可真是個人才!

5、網絡收貨

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不利用科技的便利那不是浪費資源嘛!在網上,各種古玩交流群、古玩網站、論壇等地方都有一批固定的收貨老闆。價值低的直接快遞驗貨,貨到付款。價值高的乾脆直接開車上門取貨,這大大提高了古董的流通性和便利性,也是現在很流行的一種方式。不過在網上靠假圖片賣假貨的人很多,其中的各方博弈,也只有搞收藏的才能明白裡面的幸酸...

玩古董的有真貨圈子和假貨圈子,各自追求不同,最後的命運當然是天差地別。能稱得上古董的物件多如牛毛,但高端的真品、精品、稀有的古董卻是鳳毛麟角。路子廣腦子靈活的人再多的貨也能賣的掉,而一些歪門邪道靠賣假貨的人,如今倉庫積壓大量所謂的古董,恐怕日子不是那麼好過了......

相關焦點

  • 《深夜古董店》:用懸疑推理小說的方式來講述古董文化
    一個在深夜被惡人追殺的少年,一位身懷異術的古董店老闆,一位出手不凡的警察局探長,一隻名為豇豆紅的精美瓷器……以上的種種,共同構成了一系列精彩懸疑推理故事的開端。此書的名字,叫做《深夜古董店》。案件雖然詭異離奇,但總會留有在現場留有蛛絲馬跡,可誰能想得到,提供這破案線索的居然就是那一件件看似為死物,實則蘊含靈氣的古董瓷器。現如今懸疑推理小說的創作比不得從前了。隨著讀者口味的越來越刁鑽以及愈發精明睿智的頭腦,若是再用從前的創作套路,恐怕三頁紙不到就會讓人猜出結尾到底是什麼。
  • 活著的古董與古堡
    尤其是那些古樸的建築,或者古董商店裡有些年月的舊物。當然,這些建築或者古董,在中國也能找到,但卻是在旅遊景點,或者博物館裡。在我看來,它們只是冰冷的展示,與大部分人的生活並無關係。而在歐洲,無論是都會或小鎮,那些有著幾個世紀歷史的物件,總能在不經意間被發現,他們是城市裡的講故事者,時刻保持著與人交流的狀態。在我看來,它們是鮮活的。
  • 古董文化懸疑小說《深夜古董店》出版
    近日,由高校文博教師、文物研究者吉羽創作的古董文化懸疑小說《深夜古董店》正式出版。《深夜古董店》以陶瓷、錢幣、玉石、金銀器等古董為故事線索,以紮實的文物知識為基礎,獨創古董擬人的奇幻設定,再結合「不可能犯罪」,為讀者獻上一場目不暇接的古董文化盛宴。
  • 流連在荷里活道的古董店
    王家衛的影迷肯定會記得《重慶森林》裡梁朝偉的住所,就是位於電梯旁的一棟中式住宅樓內。荷里活道是香港開埠以來最早闢建的街道,因當年長滿冬青樹而得名,現在是香港著名的古董街。這裡算是香港的「老城區」了,從前住在附近的街坊,大多是貧苦的草根階層,滿街都是叫賣的聲音,兩旁都是各式各樣的鋪頭。沿著山勢和舊街,大大小小百多間古董店,由中環伸展至上環、西環。
  • 英國的古董店(圖)
    這幾年,國內買家好像已經逐步深入到了大不列顛的角落裡—二手慈善店裡,也常常能看到國人面孔,而有中國味道的東西明顯少了很多。  曾飈  4月8日,一位倫敦藏家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在香港蘇富比拍賣行,拍出了2.8億港元的天價,買家是上海藏家。
  • 香港古董街的贗品生意
    在荷李活道經營古董生意的陳榮基告訴筆者,當藏品供不應求的時候,贗品自然會出現,「香港歷來中西的古玩都有,很多買家都會瞄準香港,來這裡進貨。但古董這東西,貨源有限,沒了就是沒了。還有很多商家認為奇貨可居,不願將手中的真品輕易出手。面對源源不斷的需求,越來越多的贗品也就混進市場。」  陳榮基說,隨著技術進步,贗品的製造變得越發容易。
  • 這家神奇的古董店裡,有個能許願的美人魚!
    小說《神奇古董店》裡,範黎在鎮上有家小有名氣的古董店,他不僅四處搜尋稀奇古玩,還收藏一些客人出賣的罕見珍品。更重要的是範黎的鑑賞眼光被人們列入業內前三甲,有許多慕名尋上門來的客人請其鑑定、估價。範黎有一個叫「出水」的精明卻膽小的店員。
  • 推薦一間神奇古董店: 啞舍
    歲月更替,那些神話傳說中亦真亦假的奇珍異寶,曾一度被在歷史的長河裡。然而,此刻,它們就在這裡——名為「啞舍」的古董店。一物一故事。第一部和第二部都是關於一件件古董和它們有關的故事。第二部一幅四季圖,一對錕鋙刀,一塊無字碑,一扇黃金面,一隻九龍杯,一副六博棋,一抹廷圭墨,一本亡靈書,一把留青梳,一枚銅權衡,一支白澤筆,一方和氏璧……一件件古物都有些它們的故事,默默等待千年……第三部
  • 老街裡的古董店,看著破破爛爛,到底是怎樣賺錢的
    如果對文玩有興趣的人,可能就會發現一個現象,在城市的某些街區,會有一家門臉不大的古董文玩店。這店呢,往往靠著一片老城區,沒有什麼惹眼的招牌,也沒有什麼精美的裝修。走進店裡的話,店主一般都是衣著寒酸,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都說顧客是上帝,到了這店裡,顧客就是空氣,可能店主都不會正眼瞧你。
  • 探秘三大時尚都市的二手古董店--東京篇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三座城市裡不可不去的二手古董珠寶店,快去淘淘屬於你的寶貝吧!同時為了讓顧客有更好的使用體驗,1920 年代以後的腕錶更重視零件的可調整性,因此這些古董腕錶始終能得到良好的保存和修繕——這也正是它們人氣至今不敗的秘密所在。在這裡能看到勞力士、歐米茄、江詩丹頓、萬國等等品牌在 1920-1950 年代的罕見腕錶。
  • 《深夜古董店:鍊金弄玉》:當懸疑小說遇上古董鑑寶
    隨著推理小說寫作方式與風格的不斷演變,有一些作者會刻意違背十誡的內容來寫,而《深夜古董店》的作者吉羽顯然是刻意的非常徹底的一位。在《深夜古董店》之「尋瓷之旅」一書中,吉羽圍繞著古董文化,為讀者講述了一個充滿玄幻色彩的懸疑推理故事。不過這架構實在是有些龐大,一冊書的內容實在是讓作者難以完全施展,這故事自然也就暫時還沒有個結局。
  • 日本古董市場一瞥
    日本的古董經營範圍和中國大同小異,也大致分瓷器、木器、古書畫、鐘錶、相機以及雜項。他們又把古董根據產地分為「和古董」和「洋古董」兩大類,意思很明顯,前者是本地本民族的古董,後者則是泊來的古董。這在大型的古董展銷會上分得格外清楚,無論從大幅的標識到經營位置,都涇渭分明,各不相擾。目前日本經營的古董,其年份也和中國情況大致相仿。
  • 古玩街到處都是古玩,這些古董到底從哪來的?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長遠的的歷史長河自然少不了各種珍貴的文物、古董,有些玩家就喜歡收藏各種古玩,然而不少人好奇,明明古董那麼貴,產量不多,為什麼我們逛古玩市場時,總是能看到古董店或者地攤滿目琳琅的古董,這些古董都是真的嗎?這些古董都來自哪裡呢?
  • BBC:在倫敦古董市場上能撿到「漏」嗎?
    中新網6月23日電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22日發表文章稱,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經濟騰飛,海外中國古董大量回流中國,當然也包括倫敦市場。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英國來淘寶。跟在任何古董市場一樣,到了市場上,那就得考眼力了。大多數英國古董商還是比較有誠信的。不過,由於資訊的發達,「撿漏」也越來越難了。
  • 香港荷李活道:古董街的贗品生意
    香港古董街上售賣舊貨的攤檔。洪少葵攝在被稱為古董街的香港荷李活道上,幾乎每一家經營了30多年的古董店,都有一兩件鎮店之寶,其中不乏精品。此外,也有相當數量的贗品夾雜其中。有著10多年收藏經驗的曹女士說,近年自己不太願意在古董街淘貨,「這裡有很多假貨甚至粗製濫造的仿製品,都是騙騙初入行的人。
  • 廣州小洋樓裡竟藏著一家西洋古董店 推門那一刻我穿越了
    廣州小洋樓裡竟藏著一家西洋古董店 推門那一刻我穿越了金羊網  作者:何裕華 胡曉倩 陳秋明  2018-10-10 原來這是一家販賣舊時光的西洋古董店。「經常有客人來到店裡,驚呼『這個我小時候也見過』『我家裡也有』......這些舊物能勾起大家的回憶,引發共鳴,我覺得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作為店主之一的Grace說道。
  • 歐美古董珠寶的生意經
    不過,近一個世紀以來,古董珠寶貿易卻始終沒有形成一門正兒八經的生意,高冷的古董珠寶一直作為神聖的藝術品珍藏在博物館裡或是職業藏家手中,人們只能偶爾在博物館裡的獨立展廳亦或是開放的古董藝術展會上一睹它們的華彩,如馬斯垂克歐洲藝術博覽會(European Fine Art Fair)(世界上最具影響力、規格最高的博覽會)、倫敦古董藝術博覽會(Masterpiece and Art Antiques)
  • 這個超大的古董店竟然成為了熱門的景點,而且免費對遊客開放!
    就像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一間古董店,它就是我在曼谷旅行中,收穫的一道特別的風景。說實話,以前我以為古董店多是喜歡收藏古董、研究古玩的人,才會去逛的地方。即便我是一個喜歡收藏舊物件的人,也未想過會把它當作一個景點來逛。但事實告訴我,遊人的口味是真的變了,古董店也能成為景點。位於曼谷的PAPAYA古董倉庫,如今已經成為了曼谷的網紅景點。
  • 百年香港古董街掃描之一:珍藏於斯
    位於中環的荷李活道和摩羅上街並稱為古董街,是香港知名的古董集中地。20世紀40年代,內地社會動蕩不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地的古玩商號紛紛遷來香港。一時間,荷李活道、摩羅上街一帶的古玩商鋪鱗次櫛比,繁榮異常。   荷李活道至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今天的荷李活道兩旁分布著大大小小几十家古董店,多數店鋪的面積不過十幾平方米,光看外表並不起眼。
  • 百年香港古董街掃描之三:贗品生意
    中新社香港9月14日電 題:百年香港古董街掃描之三:贗品生意  作者 陳雨萌  在被稱為古董街的香港荷李活道上,幾乎每一家經營了30多年的古董店,都有一兩件鎮店之寶,其中不乏精品。此外,也有相當數量的贗品夾雜在古董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