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4 17:1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裘志偉 孫瀟娜 吳新燕 劉方 李冰兵 拍友 吳一贊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新春,記者循著李白的腳印,沿著千年剡溪唐詩路,走進嵊州,感受越劇之鄉的詩情畫意。
第一站來到中國女子越劇誕生地施家岙村,村子坐落於甘霖鎮紫巖坂山岙,依山傍水,地靈人傑。施家岙村文化底蘊深厚,1923年7月9日,第一副女子科班在施家岙誕生。如今,村裡的娘家戲班堅守傳統,遠近聞名,看著平日的村婦換上行頭,轉眼成了眉眼傳神的女子、風流俊朗的小生,在古戲臺上唱著轉著,沉醉在婉麗清幽的曲調中。
而在百年越劇文化誕生地、位於甘霖鎮東大門的東王村,村裡完成了環境提升改造,新建了古戲臺、通村柏油路、立面改造、綠化工程、弱電通村等等,使越劇古村煥發出新活力。
農村優秀戲曲文化的發揚光大需要新鮮血液的不斷湧入,在嵊州市越劇藝術學校,女學生們正在練功排演,翻筋鬥、練踢腿、摳唱詞、拗身段。這裡被譽為「越劇藝術家的搖籃」,學校在越劇故鄉肥沃的土地上,發揮得天獨厚的人文、語言優勢,擔負著越劇的傳承發展。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全面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要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支持農村地區優秀戲曲曲藝、少數民族文化、民間文化等傳承發展。作為我省重點建設的三個文化小鎮之一,以女子越劇誕生地施家岙村為核心的嵊州越劇小鎮,正朝著這一方向穩步邁進。規劃面積3.68平方公裡,計劃總投資近40億元的小鎮將堅持以「越劇為魂、旅遊為基、農業為根」的定位,以5A級景區的標準進行建設,把越劇小鎮打造成為全國戲曲戲劇藝術交流體驗的新樂園、文化產業創業創新的新平臺、文化旅遊農業融合發展的新樣本。
用越劇之鄉的鄉村文化滋養著這份天長地久,傳承著這份細水長流。願從今往後,越劇小鎮樂事無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