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施家岙村:越劇文化為核心 打造宜居宜遊新農村

2021-01-09 浙江城鎮網

 

  

施家岙村古戲臺

         編者按:美麗鄉村是「兩美浙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康生活的重要標誌。為充分展示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理念,傳播浙江美麗鄉村的獨特魅力和風採,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省農辦、省旅遊局等單位聯合舉辦「2016·美麗浙江——尋找外國人眼中的最美鄉村」推選展示活動。為近距離、真實了解美麗鄉村的現狀,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組織採編團隊深入每個報名的美麗鄉村,挖掘鮮活的故事,體驗「農村讓城市更嚮往」的慢生活,搭建美麗鄉村和外國遊客之間的互通橋梁,向全世界推廣浙江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

       美麗鄉村名片:甘霖鎮施家岙村距嵊州城區西南9公裡,依山帶水,風景秀美,民風古樸,是中國女子越劇的發源地。村莊坐落在澄潭江下遊南岸,一個形狀如牛腿的山岙中,因始祖為一施姓人家,故取名「施家岙」。

 

  浙江在線-浙江城鎮網 03月14日 訊  (記者 王錚錚 實習生 沈雪)  說起越劇,則不得不提到一個地方,那就是嵊州市甘霖鎮施家岙村。

  甘霖鎮施家岙村距嵊州城區西南9公裡,依山帶水、風景秀美、民風古樸,是中國女子越劇誕生地。作為「2016·美麗浙江——尋找外國人眼中的美麗鄉村」報名單位之一,施家岙村堅持打造以「越劇尋根文化」為主線,圍繞「山水越劇」目的地品牌建設,利用古村落、古戲臺、越劇人、剡溪水、田園味等原生態的越劇資源,建設「施家岙越劇風情旅遊區」,使鄉村旅遊成為施家岙村的支柱產業。

  本土演員展現越劇魅力  深受遊客喜愛

  踏進施家岙村設有古戲臺的院落,就聽到了唱越劇的聲音。甘霖鎮副鎮長馬安平告訴記者:「那是娘家戲班的成員們在排練,平日裡遊客來到村裡觀光旅遊,古戲臺就是讓大家欣賞越劇魅力的第一大舞臺。」

  娘家戲班建立於2006年,如今已經有十個年頭了。「我們戲班裡有10個人,都是村裡的本土演員,唱戲就是她們的業餘愛好,我們都是憑著愛好走到了一起。」負責人俞兆南說道。

  54歲的陳瑞娟、51歲的李紅萍和45歲的沈紅雨是娘家戲班裡最要好的三姐妹,平日裡都以老大、老二、老三相稱。和大多數村民一樣,因為耳濡目染,她們從小就會唱越劇。用她們的話來說,這是「天生的本領」。

  平時她們就會在古戲臺上為遊客帶來好看的表演,最多的時候一天要表演十多次。到這裡的遊客都很喜歡越劇,李紅萍告訴記者:「之前有一個來自香港的遊客,她聽完我們唱戲後喜歡得不得了,都捨不得走了,拉著我的手說要跟我學越劇,還向我們表示感謝。」

  「我們唱越劇心情就好,遊客喜歡我們更開心,這樣精神就好,所以我們看起來更年輕了。」沈紅雨說道。

  民俗風情館為越劇藝術錦上添花

  越劇文化可以說是施家岙村發展旅遊經濟的最大招牌。為了支持娘家戲班的發展,村裡也請了專業的老師來教戲班的成員們表演技巧,還給戲班提供服裝道具和化妝品等東西。

  不僅如此,村裡還建造了早期越劇博物館,旨在向遊客科普越劇起源及越劇文化的同時,介紹村裡幾代著名的越劇藝術表演家。

  「越劇起源于田間地頭。以前老百姓窮,在田裡勞作的時候就隨口哼幾句,慢慢演變成了現在的越劇。所以這裡的村民基本上人人都會唱越劇,而且很多越劇內容都是跟農耕文化有關係的。」馬安平說道。

  博物館旁邊的民俗風情館就是對馬安平這些話的印證。這座古老的建築裡,擺放著許多舊時的農具,展示著古時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傳承下來的農耕文化。欣賞著這些已經不多見的珍貴器具,似乎更能聽懂越劇所想表達的內容。

  近年來,根據美麗鄉村的建設要求,村裡安排實施村莊環境整治、旅遊資源開發、越劇文化推介等實事工程。充分利用村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前期投入800萬元開發了紹興第一漂——剡溪漂流,目前建成了包括梅園山莊、3公裡的漂流戲水、落地唱書亭、文化長廊等設施,遊客們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時,可品味原汁原味的越劇韻味。同時,大力發展以剡溪漂流為主體的鄉村遊,積極營造宜遊宜居的新農村。

相關焦點

  • 施家岙村:越音嫋嫋唱不絕
    新春,記者循著李白的腳印,沿著千年剡溪唐詩路,走進嵊州,感受越劇之鄉的詩情畫意。第一站來到中國女子越劇誕生地施家岙村,村子坐落於甘霖鎮紫巖坂山岙,依山傍水,地靈人傑。施家岙村文化底蘊深厚,1923年7月9日,第一副女子科班在施家岙誕生。
  • 嵊州農村庭院太美了!網友羨慕不已:我想去嵊州農村!
    目前,越劇之鄉——浙江省嵊州市正在組織開展「美麗嵊州」系列大展評活動。日前推出的美麗庭院系列,讓網友大開眼界,羨慕不已:別人家的庭院,竟然可以這麼美!很多網友說:我想去農村!我想去嵊州!
  • 文化為魂 服務礦區 馬邊煙峰:打造宜居宜遊新彝寨
    文化為魂 服務礦區 馬邊煙峰:打造宜居宜遊新彝寨 記者在日前出爐的馬邊彝族自治縣煙峰鄉總體規劃中,看到了這個彝家新寨建設的總體思路與構想:以文化為魂,建設宜居宜遊新彝寨。  今年,市委辦公室、市規建局「牽手」煙峰村,在產業規劃、基礎設施、彝家新寨等建設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而該村是該縣唯一審定申報「四川三州開發資金」,打造「民族新村」的行政村,煙峰鄉黨委書記饒鋼深感肩負的重要責任。
  • 甘州:依託美麗「七彩山」打造宜居宜遊新農村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張掖甘州區雙塔新農村
  • 不只是「越劇小鎮」宋衛平與茅威濤要再造一個全球戲迷朝聖的文化...
    嵊州越劇小鎮示範區的山水風光小鎮將規劃劇場、大師工坊、藝術教育、工匠村落和影視娛樂基地五大藝術板塊。但涵蓋內容,遠不僅限于越劇。以劇場為例,共有越劇場、經典、晚宴和古戲樓等四大劇場。為越劇表演專門建構的越劇場,開業大戲將是《山河戀》。
  • 第十八屆中國民間越劇節啟幕,人文山水嵊州春日邀您做客
    嵊州位居浙江省東部,四面環山,剡溪一水如玉橫貫其中。唐代詩人李白所著「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盛讚的即是嵊州山水。嵊州的風光自然是美的,但又是不止於山水之美的。無論是四百多位唐代詩人的千餘首詠剡佳作,還是今人「百年越劇誕生地、千年剡溪唐詩路、萬年文化小黃山」的傳頌,都折射出這個城市人文魅力。
  • 「百年越音迎都城」錦江都城進駐越劇故鄉 -- 嵊州
    「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是唐代詩人李白對嵊州美景的讚譽。浙江嵊州有2100多年的建縣歷史,嵊州古時稱剡屬越,以「百年越劇誕生地、千年剡溪唐詩路、萬年文化小黃山」聞名於世。錦江都城嵊州國際大酒店外觀及周邊環境錦江都城品牌是錦江國際集團旗下的中高端連鎖酒店品牌,品牌將「裝飾藝術」生活和「在地文化」發揮到極致,此次新開業的錦江都城嵊州國際大酒店運用了當地的越劇文化,量身打造具有藝術美感、符合品牌調性的公共空間,將古典與時尚相融合,成為賓客眼中的文化景點。
  • 嵊州越劇小九妹扮相俊美 娓娓倡導使用公筷公勺
    本次擔當公益宣傳"越劇小九妹"的是青年越劇演員裘歡歡,嵊州人,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主攻尹派小生,在北京從事短視頻創作,平時熱心的她也經常藉助自己的平臺積極推廣宣傳嵊州文化和小吃特產。同時,充分挖掘嵊州越劇特色,開展「新思想、好習慣——越劇傳唱進萬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編制越劇「小九妹」邀您一起使用「公筷公勺」等越劇微唱段、抖音微段子,針對十大系列文明小習慣以「花樣」越劇傳唱的形式助推文明實踐活動深入推進
  • 越劇鬧新春 豐富山區百姓文化生活
    2月5日,為豐富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雲峰村邀請了嵊州東方越劇藝術團到該村演出,為村民送上精彩的越劇表演,使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傳統戲劇。據了解,今年已是雲峰村越劇鬧新春演出的第三個年頭,雲峰村村民通過自發籌款邀請越劇團到村裡演出,共同歡度新春佳節。2月5日,演出第一天,村民們早早搬來了凳子到演出現場,等待演出開始。
  • 越劇、文創、水上遊線、唐詩之城……浙東唐詩之路建設結出碩果
    一出越劇小戲、一首原創越歌、一個文旅IP項目、一系列文創產品……12月24日,「詩路建設 浙東先行」浙東唐詩之路建設成果發布會在嵊州舉行,地處浙東唐詩之路核心位置的嵊州,對外發布系列詩路建設成果。這也是今年吹響浙江詩路文化帶建設新號角、啟動浙東唐詩之路建設以來,嵊州積極響應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號召,率先落地的詩路碩果。
  • 精緻蘭州 再添宜居宜遊文旅IP
    這座城,也逐漸成為了有內涵、有活力、有文化的宜居宜業宜遊的精緻之城。城市藍天碧水綠樹更多、黃河之濱更美、「夜經濟」更多樣……如今,在位於蘭州市城市北拓的核心板塊青白石,更是新添宜居宜遊文旅IP——世界500強企業集團恆大集團傾力打造的蘭州恆大文化旅遊城。青白石作為蘭州「北拓」的重要區域之一、蘭州城關區房價最後一個窪地,區域內的任何動靜都會引起人們極度關注。
  • 甘肅張掖密集展示文化生態特色驗證「宜居宜遊」
    甘肅張掖密集展示文化生態特色驗證「宜居宜遊」   張掖市委宣傳部日前還披露了當地文化生態特色發展情況,並提出努力打造神秀丹霞、神韻溼地、神奇沙漠、神秘大佛等特色文化品牌,促進當地文化優勢資源品牌化和產業化。  據介紹,2012年以來,張掖依託獨特的西域佛教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溼地沙漠、丹霞地貌、祁連山自然風光等優勢資源,採取政府投入引導、園區招商引資等措施,文化產業園區基地累計投資達7億多元。
  • 中國民間越劇節嵊州開幕
    記者 黃慧仙 陸遙 金漢青 通訊員 王勇吉 胡吉 浙江在線嵊州3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黃慧仙 陸遙 金漢青 通訊員 王勇吉 胡吉)3月27日恰逢越劇誕辰113周年的紀念日。
  • 嵊州貴門文旅融合的深層次發展
    我們可以以「鹿門講壇」為基礎,開設每個月一次的少年武術操課程,重現鹿門書院文武兼修的場景。可以聯合呂氏文化研究會、貴門鄉親文化促進會、貴門鄉中心學校、鹿門詩會、鹿門研學遊,開展鹿門書院文化論壇,建設一個「鹿門文化研究學術共同體」,形成江南文化「開放包容、敢為人先、崇文重教、精益求精、尚德務實、義利並舉」的鹿門文化核心內涵,打造貴門旅遊+文化的文旅品牌。
  • 嵊州旅遊產業發展情況
    回顧這幾年嵊州旅遊的發展,立足大旅遊、打造大產業、依託大文化、接軌大市場、優化大環境的「大」戰略,牢牢把握了山水觀光與人文休閒相結合的發展方向,按照「一帶六景一走廊,四線一中心」的總體布局,充分挖掘嵊州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做足做好休閒旅遊文章,努力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  1、創新發展路子,產業轉型取得新成效。
  • ​鵲岙村打造宜居宜遊的鄉村振興典範
    據悉,鵲岙村目前有80多畝向日葵與玫瑰花,今年又新種了8畝荷花。從2017年開始,鵲岙村的向日葵花海就吸引了大批遊客,日遊覽人數最多時達到1萬多人次,帶動了鄉村遊發展。    在尚田街道打造「3D壁畫村王家嶺—民宿精品村鳴雁—四季花海村鵲岙—草莓採摘村冷西」觀光體驗精品線的實踐中,鵲岙村積極挖掘自身優勢,培育「花海經濟」,全面實施農房改造,在生態環境和空間品質方面形成雙重示範,打造成為區域鄉村旅遊的重要門戶。    「近幾年我們村發展以種植玫瑰花為主,打造『花海經濟』,除了給村裡增加集體收入外,也想藉此打造宜居宜遊的鄉村振興典範。」
  • 永寧打造宜居、宜遊、宜業的「鐵路小鎮」
    作為江北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打造的三個特色小鎮之一,永寧街道正在圍繞這一目標,依託山水生態資源、農業大地景觀、鄉村休閒旅遊景區和鮮明的鐵路元素,全力打造宜居、宜遊、宜業的「鐵路小鎮」。 優異山河田園稟賦 以全域美麗鄉村為基礎 永寧街道是南京離主城最近的農業主導型街道。
  • 詩行天下|嵊州:千年剡溪唐詩路,萬年文化小黃山
    嵊州有2100多年的建縣歷史,素有「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的美譽,以「百年越劇誕生地、千年剡溪唐詩路、萬年文化小黃山」聞名於世。中國有四大戲劇:國粹京劇、湖北黃梅戲、河北評劇、河南豫劇。 越劇——有「第二國劇」之稱,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在國外甚至被稱為「中國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