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貴門文旅融合的深層次發展

2021-01-11 鹿門靜舍

自2019年8月份嵊州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以來,原貴門鄉和裡南鄉合併成為新的貴門鄉,貴門就以打造嵊州市後花園為目標,積極做好生態立鎮、運動休閒的文旅融合工作,我們要把貴門的旅遊資源推介出去,由淺入深、由近到遠地分析貴門的文旅結合點,切實推進貴門的文旅融合工作。

首先,鹿門書院文化。作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鹿門書院從800多年前創建開始,就一直名聲在外,南宋時能夠文武兼修的書院屈指可數,而能夠完整地保留下來的書院也非常不易。呂規叔作為朝廷命官,為官清正,退仕後構建鹿門書院,深化呂學文化,連當時的理學大家朱熹都慕名來訪,並在書院講學,想借呂規叔的名聲和呂學弟子傳播他自己的朱學理論。呂學,原稱「婺學」,又稱「呂氏家學」,由南宋中期呂祖謙開創的儒家學派,是南宋「浙東學派」中重要的一支,由於創辦在婺州而稱「婺學」,又稱「呂學」,在南宋中期有相當廣泛的影響。宋乾淳以後,南宋儒家學派分而為三:朱學也,呂學也,陸學也。呂學與朱熹的「理學」、陸九淵的「心學」齊名並鼎足相抗,三家同時,皆不甚合,但是呂學又優於其他兩學。呂學強調「多方求師,不名一師,轉益多師,學以致用」。呂學「不私一說而兼取其長」。呂氏學派「包容兼學」,「呂學」的思想與現代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強國夢、強軍夢」「中華民族新時代偉大復興理念」極為相似。理學名宗還強調「做人道理,學以致用」,這種思想在當今現代社會還非常實用。800多年後,甚至有許多家長這樣認為:到過鹿門書院,能激發小孩讀書的熱情,拓寬小孩的學習思路,到過鹿門書院的孩子就特別會讀書。許多北京遊客都慕名趕來參觀考察。每年暑假,天津市的好幾所學校通過共青團紹興市委聯繫,前來鹿門書院參觀學習。2018年,「鹿門講壇」重開,作為呂學的傳承人物,呂家姐妹和她們的爸爸一直繼續呂學傳播工作,她們一直在拓寬教學思路和教學渠道,由於「紙上得來終覺淺」,她們就以遊帶學,以做助學,知行合一,把實踐活動與文字遊戲結合,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我們可以以「鹿門講壇」為基礎,開設每個月一次的少年武術操課程,重現鹿門書院文武兼修的場景。可以聯合呂氏文化研究會、貴門鄉親文化促進會、貴門鄉中心學校、鹿門詩會、鹿門研學遊,開展鹿門書院文化論壇,建設一個「鹿門文化研究學術共同體」,形成江南文化「開放包容、敢為人先、崇文重教、精益求精、尚德務實、義利並舉」的鹿門文化核心內涵,打造貴門旅遊+文化的文旅品牌。

其次,休閒運動文化。貴門是嵊州市十大休閒養生基地之一, 2016年,貴門舉辦了全民登山節,2018年自行車挑戰賽暨輝白茶文化節,2017年成功地舉辦了嵊州市國際越野挑戰賽,貴門也成為了嵊州市國際越野挑戰賽的永久舉辦地,這個是把貴門的旅遊資源推向全國、世界的最好機會,我們積極與嵊州市文廣旅遊局、嵊州市農林局、嵊州市教體局聯絡,越野賽越辦越熱鬧,利用貴門現有的茶園綠道,完成把貴門打造成「茶香貴門-運動休閒小鎮」的目標。我們可以趁機把貴門的茶葉、香榧、各種土特產推出去,同時打響嵊州小吃的品牌,形成貴門獨特的旅遊+運動的文旅品牌。

第三,廉政文化。鹿門書院的創建者呂規叔,南宋時期曾任監察御史,相當於現代的監察部部長。貴門鄉玠溪村的鄭斌,在清朝時期也曾任上大夫、監察員,他還被朝廷授予了「清浙名臣」的匾額。在當今中國,廉政制度又被重新確立,從中央、省級、市級、縣級、村級都重設了監委一職,就是為了從嚴從細監察各級資金管理工作。2017年在鹿門書院開設了「呂氏家風陳列館」,館名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丁仲禮先生書寫,陳列著呂氏家族自內到外的家風管理案例,要求呂家弟子持家節儉、為官清廉、不辱家風。2019年,位於貴門鄉玠溪村的「鄭氏家訓館」開館,陳列了鄭氏900多年來的傳世家訓「鄭氏規範」,共168條,細緻入微,從為人、為妻、為子、為官、處世多角度詮釋了鄭氏家風,堪稱世上最齊全的家庭管理規範。貴門可以把這兩種廉政文化弘播出去,打造旅遊+廉政文化的旅遊品牌。

第四,紅色文化。1935年春,在貴門鄉東樓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在白色恐怖階段,在各種圍剿與反圍剿鬥爭中,有五個先進青年,他們相信共產主義,在外地參加中國共產黨組織,回鄉又籌建了共產黨基層支部,這種堅定的共產主義思想為當時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注入了重生的力量,東樓首任書記樓其巖等五人組織的「中共嵊州農村第一支部」雖然在那時沒有壯大,但也在浙東山區傳播了革命的火種,那種不畏生死、大公無私的思想正是共產主義思想的內容,那種民族主義思想和革命主義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正是毛澤東思想。2019年,中共中央進行了廣泛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各級黨組織、各個機構單位源源不斷地前來貴門鄉東樓村崇拜先烈,探討「中共嵊州農村第一支部」先烈的革命思想的先進性,重溫黨的誓言,為繼續推進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作為嵊州市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這是貴門旅遊+紅色文化的文旅亮點。

第五,景點文化品牌。2016年貴門鄉舉辦了貴門景點的評選活動,評出了「貴門八景」,分別是【鹿門書院】,【訪友橋】,【疊石巖】,【石和尚】,【南山湖景區】,【裡仙龍潭】,【梯雲亭】,【農村第一支部】。加上貴門【十八隻碗窯】文化,在已經恢復了南宋碗窯遺址的基礎上,有條件的話,也可以恢復碗器製作,製成的工藝品作為旅遊紀念品銷售。貴門可以以「一巖一湖加兩樓」為主,東有疊石巖,西有南山湖,北更樓,南東樓,四大地理景點為框架,北鹿門呂學文化,南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為優勢,打造文化和景點相結合的文旅品牌。編寫各個景點的傳說文章,講好貴門故事,弘揚呂學文化、廉政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切實做好貴門文旅產品文章,製造各種文旅紀念品,做好旅遊線路規劃和設計,印製貴門旅遊地圖,推廣貴門農家樂和民宿單位,做好貴門傳統農產品的線上線下推廣工作,完整地打造好貴門旅遊+景點的文旅品牌。

第六,貴門名人文化品牌。統計歷代貴門名人,挖掘貴門歷史名人資料,構件歷史名人檔案,打造獨特的文化名片,推進名人資源有效利用,定期舉辦貴門歷史名人紀念活動。通過對本地歷史名人的宣傳和弘揚,形成一種教化作用,教育、激勵、影響貴門一代又一代的子孫後人,延續傳統的社會價值體系,做強做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升貴門文化軟實力。通過【貴門鄉親文化促進會】,團結遍布全球各地的現代貴門名人,讓名人們為貴門鄉村振興戰略出謀劃策,推動名人文化和經濟、旅遊的融合互動,助推貴門鄉村振興。這是貴門旅遊+名人文化的文旅品牌。

第七,貴門茶文化品牌。1996年7月,嵊州市被命名為「中國茶葉之鄉」,茶葉是嵊州人的一大特色產業。貴門地處山區,山高坡緩,連綿不斷,具有良好的茶樹生長條件和悠久的產茶歷史,以「上塢山輝白」和「玠溪龍井」出名,我們可以考究這兩種貴門名茶的歷史、炒制方法,設計出精美包裝,進行茶藝表演及其他茶文化活動,不斷拓寬思路,打響上塢山輝白和玠溪龍井的品牌,通過各種媒體,進一步打開市場,為老百姓拓寬茶葉銷售渠道。利用現有的茶園綠道,開展茶園觀光遊活動。開闢一些精品茶園,讓遊客體驗採茶、炒茶活動。這是貴門旅遊+茶文化的文旅品牌。

第八,越劇文化品牌。作為全國第二大劇種,婉轉柔美的唱腔,嵊州人人人都能哼上幾句越劇,貴門人也不例外,貴門現在的越劇文化資源是曾經的南山區越劇團,有許多聲樂前輩和後臺演奏老師至今健在,也有曾經的越劇名角白玉梅的故居,「進申高聲」白牡丹的傳說及其墓地。貴門可以以「百年越劇誕生地----嵊州,千年朱熹講學樓---貴門」為主線,通過已完成改造的方貴線直接連通越劇小鎮,打響越劇品牌,把越劇小鎮的遊客吸引到貴門,串聯鹿門書院和越劇小鎮的旅遊線路,沿途小烏溪江風光綺麗,可以向杭州,上海,寧波推介【越劇觀光線路】。還可以聯合越劇博物館,嵊州市越劇藝校,越劇藝術城,定期邀請各票友前來表演,共同弘揚傳統越劇文化,切實加強貴門文旅品牌,完全可以搭上越劇小鎮的快車,爭創村級越劇之鄉、愛越小站,提升貴門旅遊資源。這是貴門旅遊+越劇文化的文旅品牌。

第九,越文化和唐詩之路文化品牌。「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唐朝詩人【崔顥】(公元704-754),曾經留下詩文【舟行入剡】:「 鳴棹下東陽,回舟入剡鄉。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地氣秋仍溼,江風晚漸涼。山梅猶作雨,谿橘未知霜。謝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多慚越中好,流恨閱時芳」,說明剡西南也屬於唐詩之路的一部分。201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打造「浙東唐詩之路,建設浙東唐詩之路黃金旅遊帶」,這樣浙東唐詩之路就和當代浙江文化建設結在一起了。2019年,因為文廣旅部門的合併,文旅一體化的前提已經出臺。紹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廣旅遊局局長何俊傑提出:紹興市要「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號召「構建江南文化圈,助推文旅融合發展」,要求「深挖、細研、廣播、活用」紹興越文化。我們要努力做到在現有紹興旅遊產品中植入越文化元素,將現有文化資源儘可能地轉變成旅遊產品。貴門作為古越的一部分,有充裕的歷史文化資源,可以用「三越」:「古越文化」、「越劇文化」、「越野賽跑」為推手,以「千年越文化、百年越劇唱、年年越野賽」為口號,可以挖唐研宋,綜合各種文化資源,結合各個景點旅遊資源,設計一個明亮的貴門文旅LG。徹底打響貴門旅遊+古越文化的文旅品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榮,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按照中央《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樹立以文化繁榮推動鄉村旅遊的理念,總結經驗,科學規劃,探索實踐,守正出新,共同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篇章。貴門人會堅持生態立鎮,文旅融合,比翼雙飛,一定要將貴門完美地打造成嵊州市的後花園,一個完全的休閒養生之地。最終完成打造好貴門文旅品牌的目標,助推貴門鄉村振興。

相關焦點

  • 嵊州兩大門派高手,貴門論劍!共賀「遊在嵊州·玩轉貴門」 活動啟動!
    1、山水貴門旅遊手繪圖:以漫畫形式,重點推薦貴門八景,內容涵蓋景點、美食、路線、露營等旅遊要素。2、《貴門夢憶》微電影:展示貴門鄉旖旎的自然山水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把散落在貴門鄉的湖光山色與珍貴古蹟一一展現。
  • 嵊州新聞網丨貴門鄉全力打造全市人民嚮往的旅遊休閒目的地
    該展示館投資40萬元打造,將集展示、科普、推介、品茗於一體,為貴門全域旅遊發展奠定基礎。貴門鄉人大主席童小芳介紹,通過茶文化館建設以及對貴門煇白茶文化的深入挖掘,再結合遊客接待中心功能,設置貴門特產展示、茶道體驗等項目,遊客能更好地了解貴門。
  • 這三座茶園裡 藏著嵊州最撩人的春天
    2019-04-07 09:54 | 紹興文旅資訊最是一年春好時,蟄伏了一個冬季的茶園抽芽吐綠,今春鮮茶搖曳枝頭,清潤的春茶香氣瀰漫了一座又一座山頭。春光正好,新茶正濃,來嵊州鑽進茶園中赴一場春茶盛宴。
  • 凱撒旅業、海南橡膠加強產業合作 探索生態農業與健康文旅融合發展...
    凱撒旅業、海南橡膠加強產業合作探索生態農業與健康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海南日報海口7月22日訊(記者尤夢瑜 實習生馬思思)日前,凱撒同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撒旅業)與海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三月踏春 不妨去走走嵊州這兩條古道
    2018-03-11 06:01 | 嵊州發布每逢佳節胖三斤…這不,春季裡就「徒傷悲」咯 不想讓春季變成「甩肉季」,就不妨來走走這兩條嵊州古道吧!「唐詩之路」在嵊州,存在於山谷,存在於河畔,也存在於古道間。嶀山古道是一條充滿文化意蘊的古道。古時,便有不少詩人流連於此,西鮑村鮑氏祠堂和祠堂裡的老戲臺,使人細細地品味,而下王舍村馬寅初之墓,則留待我們深邃地思考了。
  • 貴門象鼻湖:這一架淤泥打造的豎琴
    貴門象鼻湖:這一架淤泥打造的豎琴 每7個嵊州人就有1個是我們的用戶 嵊州最權威的新聞平臺 象鼻湖 文/駱豔英
  • 長三角一體化|嵊州綻放越劇百年魅力 擦亮「越鄉」文旅名片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吳一贊)為積極打造浙江越劇文化圈核心區,進一步擦亮越劇之鄉金名片,綻放嵊州越劇的魅力,近日,第18屆紹興(嵊州)中國民間越劇節暨第四屆全國越劇戲迷大會開幕式在嵊州越劇小鎮舉行。
  • 文旅融合的理論與實踐
    【摘要】文旅融合是新時代背景下我國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目標和新使命,其目的在於推動文化和旅遊的轉型升級、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文旅融合不是簡單的「拉郎配」,而是在理念、職能、資源、產業、技術領域的深層次融合。
  • 把文旅新場景培育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動力引擎
    二、構建文旅新場景是深化文旅融合發展的突破口目前,雖然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是必然趨勢,但學界、業界對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規律、具體模式和實踐路徑,仍然缺少全面深入的研究。借鑑這種榫卯結構的營造智慧,研究分析構建文旅新場景與深化文旅融合發展的關係具有現實意義。文旅融合併非簡單相加,而是深度相融。文化和旅遊不是孰重孰輕、誰主誰次,而是資源整合、優勢互補。不能機械結合,更不能生硬捏合,必須正確處理好文化和旅遊的關係。文化與旅遊之間的關係是辯證的、密不可分的。二者與生俱來就是相生相伴、互動發展、共融共興的。
  • 貴門象鼻湖:這一架淤泥打造的豎琴
    貴門象鼻湖:這一架淤泥打造的豎琴 每7個嵊州人就有1個是我們的用戶 嵊州最權威的新聞平臺 象鼻湖 文/駱豔英
  • 文旅融合 擦亮大運河文化「金名片」
    《規劃》的出臺為大運河文旅融合發展提質增效帶來了新契機,也為沿線各省市進一步推動文旅融合縱深發展指明了新方向。此次《規劃》的出臺緊扣「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引導大運河文旅融合從野蠻生長走向規範發展,從各自為政走向統籌協調,從同質競爭走向因地制宜,為新時期大運河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戰略遵循。
  • 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十三五」文旅融合激發發展新活力
    「十三五」期間,臨沂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和生態環境資源,突出文旅融合發展,創新文旅發展新業態,「親情沂蒙」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文旅發展新活力進一步被激發。遊客在景區遊玩。(資料圖)市民在臨沂市博物館體驗拓片製作過程。
  • 萬象更新 | 「十四五」開篇問策⑥:當城市發展遇到文旅融合,青島...
    文|張慧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旅融合已成為旅遊市場發展大勢。另有單體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在建、待建、在談重點文旅項目128個,總投資額4000億元,並成立了膠東五市文旅合作聯盟推進區域協作。一系列積極作為使青島文旅產業突破疫情桎梏,開始向好發展。但相較於其他各大城市,青島的文旅融合成果並不突出,還需要找到更具自身特色的發展路徑,而即將到來的「十四五」,顯然是抓住機會的關鍵時期。
  • 文旅融合發展的「阜陽答卷」
    文旅融合發展的「阜陽答卷」 2020-12-03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旅融合,擦亮大運河文化「金名片」——《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規劃》解讀
    《規劃》的出臺為大運河文旅融合發展提質增效帶來了新契機,也為沿線各省市進一步推動文旅融合縱深發展指明了新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強調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並提出了國內未來發展的關鍵詞—「高質量」此次《規劃》的出臺緊扣「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引導大運河文旅融合從自由生長走向規範發展,從各自為政走向協調發展,從同質競爭走向創新發展,為新時期大運河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戰略遵循。
  • 權威發布|山東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大力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科學分析了文化和旅遊的內在聯繫,深刻闡釋了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必然規律,準確闡明了融合發展的重要性、必要性,為我們推動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首先,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是統籌利用文化和旅遊雙重資源優勢,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的堅實支撐。
  • 群媒品嵊州:從茶山新雨後的邂逅到越鄉龍井中的幽香
    嵊州,古時稱剡屬越,有「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之譽,也有「剡茶聲,唐已著」之稱,更有茶僧皎然茶聖陸羽論道之雅,是一個註定與茶相愛相生的地方。山水之道,道在自然地理和生態環境;人文之道,道在底蘊深厚和人文歷史;品質之道,道在良種培育和科技引領;富民之道,道在政策扶持和品牌建設;振興之道,道在發展茶業和鄉村振興。
  • 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新地標
    市政協十五屆四次會議期間,市政協委員嶽葆春提出了「加快推進武王墩墓考古發掘 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新地標」的建議。嶽葆春表示,對武王墩墓進行考古發掘,是中國楚文化研究領域的一件大事,將填補楚國晚期高等級墓葬發掘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