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傻不成村?每個村莊幾乎都有,老人為何將他們稱為「守村人」?

2020-12-19 企業先鋒

文:團團

在農村一直有「無傻不成村」的說法,意思是不管是在哪個村子,都會有一個或兩個傻子。仔細想想,不管是在大院還是農村長大,周圍確實有這種現象,他們經常遊跡於院裡或村頭。有的老人還說村子裡的傻子是村子裡的守村人,為什麼老人們會稱他們為守村人呢?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一直存在「傻人有傻福」的觀念。每當村裡操辦紅白之事時,一定會請這些傻子來赴宴。而這些傻子也會主動幫著忙前忙後,只要給他們一口吃的,便願意幹任何髒活累活。也是因為長期出席村裡的紅白之事,守村人都有一個特長,就是各家紅事白事都不用通知,他們似乎能提前預測,總是全村裡除了本家第一個知道的。對於這種人的存在,其實大家都挺喜歡他們的,但又對他們保持著一定的敬畏。而對於守村人的存在,有兩種民間傳說。

一種說法是,因為他們為村子擋災。守村的人也叫鎮靈人,他們一般多為前世大兇之人,死前醒悟,自願來世三魂去一,七魄去二,守一方。他們天性善良,從來不搶也不偷,遇事情總會一直幹下去,這也是因為他們都五弊三缺。梁宏達解釋什麼了是五弊,就是我們文學上所說的「鰥、寡、孤、獨、殘。」三缺指缺錢、命、權這三樣。

守村人天性少五缺三,自然不能與正常的農村人來比較了。受世人嘲弄是他們留在世間的命數,雖然他們的內心是缺少了別人的愛,但他們是從來不會缺少快樂,一個人在這世界安靜地呆著也挺好,對於他們吃飽飯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還有些地方稱他們為地仙。老人說,他們是上天派下來幫助村民的,也就是土地主轉世,因為要保守秘密,所以上帝只能給他們一個不健全的智商。

很早以前就聽老人講過"傻子守村"的故事。那是在抗日時期,村裡有個放牛的傻子,當時有日本兵在山上抓住他,讓傻子帶著部隊進村,但傻子把他們帶進霧林裡,接著就聽到林子裡傳出了幾聲響,村裡的人至此再也沒見過放牛的傻子,日本兵也沒有進村。後來,隨著森林被開發,人們只看到了日本士兵的遺骸,傻子的屍體沒有找到,但村裡的老人們都知道情況如何。

王寶強曾經參演了一部電影,叫《hello!樹先生》,看起來傻傻的,但村裡的人要是有什麼事卻總是會去幫忙。電影中的王寶強演技出色,得益於自身樸素的外表和氣質,王寶強將「守村人」的形象繹很生動,而草根出身的他也因此被很多人熟知。至於守村人存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當時落後的醫療條件、婚育觀念落後、思想落後。

首先,我國農村的醫療條件落後,一些嬰兒在剛出生時患上疾病卻沒有條件及時治療,拖久了留下了嚴重後遺症成了傻子,最常見的應該就是孩子很小的時候發燒,由於醫療條件不行,導致高燒不退最後燒壞了腦子。

其次,眾所周知,近親結婚是會有很大概率生出不健康的孩子的,因為會導致某些致病基因凸顯,從而發病。但在老一輩人中近親婚姻其實是比較常見的,一方面交通不發達,另一方面婚育觀念落後,他們覺得這樣可以「親上加親」,所以導致幾乎每個村都會存在一個傻子。

最後,以前的生活艱苦,溫飽都會成問題,當家庭的驟然破裂,孩子受影響最大,此外,由於當時重男親女現象,會造成一定的棄嬰現象。所以長時間缺少父母關愛和正常的生活環境,導致小孩從小受到心理刺激,最後變得瘋瘋癲癲。每個村裡的傻子都是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雖然他們心智不成熟,但是人卻不壞。

因為傻子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外出打工,只能呆在村子裡,在加上傻子不能正常勞作,經常呆在村口和老人們一起曬太陽,也因為這一點村裡的人將他們稱為「守村人」。雖然"守村人"們總是露出一副髒兮兮的樣子,但他們是善良的,有良好的判斷力。只要我們不打擾他們,他們都不會動手打人,同時如果你對他們好,他們會更加全心全意的對你好,一般來說,老年人會非常尊重他們。同時呼籲大家關注和關心這些守村人,在自己的條件允許之下,盡微薄之力,對他們表達善意。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國家公共醫療設施的飛速發展,全民教育素質普遍提高,「守村人」出現的概率也越來越低了,在一些地區甚至已經絕跡。或許千年後出生孩子,再也不會知道守村人為何物了。

當然,還有一種「守村人」是因為自己好吃懶做,其本身精神沒有任何問題,四肢也很健全,但因為好逸惡勞,不想去工作賺錢,從而成天在村裡遊蕩到處混飯吃,這種人與其叫「守村人」還不如叫村痞地霸。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農村裡的傻子,為什麼會被稱為「守村人」,而且每個村莊都有呢
    農村裡的傻子,為什麼會被稱為「守村人」而且每個村莊都有呢?幾乎每個村裡都有一個傻子人,沒有人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但他們卻實實在在生活在村莊內,有些是先天就是一個傻子,有的則是後天由於疾病形成的後遺症,這也許是上天安排的,只有出一個傻子人,才能保一村平安吧!現在我們村莊有兩個這樣的人,一個年齡跟我差不多大,40多歲了,唉!
  • 每個村子都有一兩個傻子,老人稱他們為「守村人」,這是為什麼?
    一直以來,在農村,有「無傻不成村」的說法,意思是無論哪一個村子裡都會有一兩個傻子,老人就叫他們「守村人」,這是為什麼?守村人傻是因為幫全村擋災,他們中的上輩多半是兇惡之人,臨終前幡然醒悟,自告奮勇,把功勞補回來,鎮守在村裡,報仇雪恨。雖然今生更苦,但來世的命運卻可以扭轉。
  • 每個村子都有個「半傻人」,老人說這是擋災的「守村人」,為啥?
    他們腦子雖然不好使,有點痴呆,但是他們吃百家飯,穿百家衣,擔著百家情,他們心地善良、無欲無求,樂於助人。因為老人們也說,他們是為村子裡擋災的「守村人」。而對於「守村人」的解釋,大家也是七嘴八舌,有的認為他們是村子裡們上輩子或者上上輩子就是村子裡的無所事事的潑皮無賴,流氓混混,上一世的時候在村子裡作惡,魚肉相親,欺男霸女,無惡不作都幹讓人恨得牙直痒痒,但是在將死之時可能就突然覺悟後悔了,覺得生前幹的事太遭恨,於是甘願下一世三魂去其一,七魄去其二,重新再回到這個村子鎮四方守太平,來報前世欠下的孽債,這一世好好的守護村子讓村民不受任何迫害
  • 「守村人」是什麼意思?為何每個村子都有一個「傻子」
    在網上看見過一位網友說了一個非常逗趣的笑話:「都說每個村子都有守村人,我尋思著為啥就我村子裡沒有?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我就是那個守村人。」雖然這只是一句逗趣的玩笑,但在中國還有一句俗語叫「無傻不成村」由此可見「守村人」是真的很常見的。
  • 無傻不成村,為何大多數村子會有一兩個傻子?老一輩是如何解釋的
    這些地方,我們稱之為村莊。雖然現在村莊少了很多,但在仍然廣泛存在著,還有著旺盛的生命力。而這些村莊,大多都有一個共同點。這就是「無傻不成村」。幾乎每個村莊都會有這樣一個痴呆人存在,他們有著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智力低下,無法從事複雜的勞動,也不會有正常的人情往來。他們沒有攻擊性,最擅長就是對路過的人發出真誠的笑容,也不怎麼會講話。
  • 農村的「守村人」是什麼身份?明明是傻子,為何卻被村民奉為神仙
    中國自古有句俗語:無傻不成村,凡是興替生息了幾代人的村落裡,都會出現一個傻子。不過,那些在外人眼裡的傻子,卻在村子裡有另一個身份:守村人。可是,正所謂「換湯不換藥」,守村人本質上依舊是傻子。然而,村民們卻往往把他們奉為神仙,這是為何?
  • 據說全國每個村都有一個「守村人」,這個說法到底是怎麼來的
    最近聽到一個新詞「守村人」,是不是很奇怪?我也是最近刷視頻,大家講起的,因為自己好奇,所以上網查了下具體說法。「守村人」相對於城市長大的孩子來說,可能無法理解,但是對於像小編這樣從一百八十線的人,就似乎還有點印象。
  • 在尼泊爾的村莊「腎谷」 幾乎每個人都為買房賣過腎
    據《每日郵報》7月10日報導,尼泊爾的Hokse,位於加德滿都附近,這個村子有一個外號叫「腎谷」,因為這裡幾乎人人都賣過腎。 在Hokse,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賣腎留下的傷疤 一位37歲的母親Geeta告訴記者,她賣掉腎是為了給家裡買套房,然而這套房子隨後在地震中坍塌。
  • 尼泊爾一村莊幾乎每個人都為買房賣過腎(圖)
    在Hokse,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賣腎留下的傷疤  據《每日郵報》7月10日報導,尼泊爾的Hokse,位於加德滿都附近,這個村子有一個外號叫「腎谷」,因為這裡幾乎人人都賣過腎。但她太渴望一座房子了,而且孩子越來越多,她也想為他們做打算,最終她選擇了賣腎。但如今,這一切都成了泡沫,腎賣了,房子也沒了。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Hokse村其他人的身上。地震摧毀了村莊後,很多賣腎買房的村民都非常絕望,轉而借酒澆愁。這也導致他們的健康不斷惡化。而同時,對錢的需求也讓更多當地人轉向器官交易。
  • 在山區幾乎每個農村都會有座廟,你們村是供奉著什麼神仙?
    有些人講故事的時候經常會說:「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這也說明山和廟是分不開的,而且山區的廟居多,在我們山區,幾乎每個村子都供奉著一位神仙,都有一座供大家祭祀的廟宇,或小或大,所以有人就說:「一個村裡沒了廟,咋還能算個村呢?」
  • 中國最出名的長壽村,幾乎家家都有百歲老人,網友:什麼秘訣?
    這個神奇的小山村,被大家稱為長壽村,而且據當地的人們解釋,這裡的百歲老人幾乎有40多位。幾乎家家都能出一個百歲的老人,所以讓人們感覺都非常的神奇,那這個村子在哪裡呢?這個村子就是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的長壽村。其實說到這個長壽村,我想很多網友應該多少,得有一點點了解,因為在網絡上也報導過這些新聞。
  • 農村裡的「守村人」是什麼職業?明明是傻子,為何卻被村民當神仙
    而在農村,這個傻子有個專門的稱呼,叫做「守村人」。聽起來頗為高大上,其實這個稱謂裡包含了諸多心酸。當同齡的夥伴一個個去外面的世界闖蕩,他們因為智力問題只能留守在村裡,故而成了所謂的守村人。
  • 日本有座「詭異」的村莊,村裡遍布350多個人偶,晚上沒人敢逗留
    而日本的村莊相比於諸多歐洲國家,和中國內地的村莊有著更多的相似之處,它都體現在傳統文化、人口分布、建設歷程等各種方面,但作為世界三大經濟體之一,日本在強大經濟優勢下,村莊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要比中國高上不少。可如今日本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普遍嚮往城市的生活,就使村莊的人口越來越少,剩下也基本都是一些年邁的老人。這也是這十幾年來日本村莊數量驟減的主要原因。
  • 為什麼將農村裡的傻子叫「守村人」,你知道嗎?
    為什麼會有這種講法?農村裡有些見識的人會告訴你:傻子是村子裡面的「守村人」!大家都知道,所謂「傻子」,這些人要麼先天智力低弱,要麼是後天疾病導致,總之,這類人共同的特徵是:相貌憨厚、智力低下、行為蠢笨。這類人,天資雖不足,卻也天性善良,村中大小事,未卜先知;村裡紅白喜事,主動幫忙、不要報酬。
  • 過去中國「第一村」,每個村民至少有存款,現在怎麼樣
    一旦在中國「第一村」上,每個村民至少有600萬的存款,現在怎麼樣現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不再像幾百年前戰爭頻繁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人們追求的是經濟發展,而不僅僅局限於自身領土擴張的要求,因此在這個時代,戰爭越來越少,世界上國家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快。
  • 德國村莊被稱為「中國村」,村中全是德國人,他們卻說了百年漢語
    中國的文化影響波及著很多的國家,在很多國家都能夠看到我們中國人的身影,為此有很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在德國有著一個村莊稱為中國村,但是村裡全都是德國人,卻受了100年的漢語,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看一下,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東部有一個名叫迪特福特的小鎮,這個陣子並不是很大,居民也只有2000多位,而且他們都是典型的歐洲人的模樣。正是這樣的一群長得一點都不像中國人的德國人,卻聲稱自己是地道的中國人,而且他們對於中國的文化相當的熟悉,經過了解之後才知道他跟我們國家有很深的淵源,相傳在幾百年前這裡的商人,就跟中國人產生了交易往來,久而久之的。
  • 中國有個「古羅馬村」,村民們都是棕發藍眼,為何卻被歸為漢族
    差異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處處存在的,人與人之間向來都是不同的,而每個人的生活與工作就更是截然不同。接受差異,接受差別,是一件我們應該做的事情,畢竟如果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一樣,那麼其實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然而,能夠真正接受差異的人,卻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多,儘管我們相信獨一無二,但並不代表能夠接受其他人的獨特。
  • 農村新詞「偽寡婦、留守婦男、偽城市人」啥意思?幾乎每個村都有
    幾乎每個村都有文/農夫也瘋狂近些年農村的發展變化是有目共睹的,在國內經濟得到高速發展的同時,農村也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如今農村種地的少了,但是農民的日子更紅火了。雖然農村不如之前熱鬧了,但是農村的新房子多了。
  • 被稱為鬼村的科索沃村莊 僅剩一位塞族老人生存
    塞爾維亞人布拉吉卡·迪基奇(Blagica Dicic)是一位孤獨的92歲老人,她住在科索沃東部一個偏僻的村莊。該地在1998年至1999年戰爭前,住在該地的塞族人都已離開。儘管自2011年以來歐盟一直在進行談判,但科索沃與塞族關係仍然緊張。
  • 這裡是長壽之鄉卻稱為「癌症村」,居住著一批「癌症候鳥人」
    這個神奇的地方位於 廣西河池市巴馬縣,它被被稱為五大長壽之鄉之一。這裡山清水秀,人均年齡都很長壽,被稱為長壽村,據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巴馬百歲以上壽星佔人口的比例之高都居世界五個長壽區之首。正因為這裡的人都很長壽,才賦予了這裡更加神秘的色彩。吸引了大批的老年人,和一些有疾病的患者前來旅遊和尋求養生之道。求長生的和求生的都在這裡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