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死2020年夏天東京奧運的,絕不只是一根稻草。但延期一年的決定,對於東京奧運會自身來說已經是將損失降到最低的最優選。當然,世界其他體育聯盟、掏了真金白銀的贊助商與日本國民,願不願意幫助奧運一起共度難關,就要看賽會組織方們的誠意與決心了。
文 / 殷豪男
「奧運會仍將保留東京2020的名稱,任務相同,目標相同,這真讓人鬆了一口氣。」
在東京奧運會確定延期的消息公之於眾以後,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採訪中也如釋重負。3月24日晚,她也陪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參加了那次足以寫入奧運歷史的關鍵電話會議。
「奧運會延期到明年舉行,對運動員來說是目標,更是挑戰,這對於東京各方來說同樣如此。我們已經為了奧運會做了大量的準備,但現在我們將與奧組委和日本政府一起合作,繼續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小池百合子補充道。
至此,隨著奧運會確定延期,2020年體育界的「最不可能事件之一」也被歷史見證,「體育大年」正式成為「抗疫大年」。
於是,鋪天蓋地的媒體解讀也隨之而來。諸如《確定延期!東京奧運會損失了多少錢》、《晴天霹靂!日本XXXX億經濟效應落空》等等角度的輿論,讓「延期」本身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一覽無遺。
但人們似乎也忽略了,「延期一年」的決定引用一句俗語形容,就是「矬子裡面拔將軍」。面對這筆「史上最難算」的奧運帳,過分糾結於「如果延期一年,我們損失了多少錢」可能真的不是一個科學的算法。因為,那根本就是一道沒有上限答案的數學題。
換句話講,對於東京奧運會自身來說,「延期一年」已經是將損失降到最低的最優選。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簡單算一算,東京奧運這筆2020「+1」的延期帳單。
延期一年,奧運「抗疫」的最優選
據最新疫情統計,截止到3月25日,目前全球累計人數已經超過了40萬,波及到了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且該數據仍在未到峰值的持續上升期,在7-8月甚至更晚的9-10月能否控制住疫情增長,仍然是非常艱巨的全球性任務。
在疫情持續蔓延的當下,東京奧運會想要按計劃「如期」並且「不空場」正常舉行,已經是一件魚和熊掌難以兼得的事情。所以,奧運延期一年的根本目的,仍是為了最大限度地規避疫情所帶來的公眾健康風險,這個毋庸置疑。
而奧運延期遲遲難以敲定的原因,除去協調與其他各賽事的賽程衝突之外,東京組織方更要縝密計算一下,如何才能把延期辦賽所增加的成本,維持在可控範圍內。
而如果東京奧運選擇了其他方案,比如如期「空場」舉行,或者腦門一熱直接按了「取消」鍵,相較於目前採用的「延期至2021年」的方案,造成的損失只會更加難以承擔。這是經過全球經濟專家與體育專家的估算之後,大部分人都能取得的共識。
拿「空場」來說,賽事組織方首先要賠付的就是總共680萬張門票累積超3億美元的費用,再加上奧運遊的機票酒店購物等等的預期收入也將全部打水漂,零觀眾辦賽對於奧運會這樣體量的賽事來說,絕對是一件「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生意。
至於「取消」的選項,我們就不過多討論了。這個一刀切方案背後的代價是不可估量的。
就以「轉播費用」舉例,如果奧運會沒有了,那以美國NBC電視臺為首的轉播機構,就會排著隊來跟奧委會們要賠款。根據合同條款,傳染病疫情固然是自然的不可抗力,但因此做出取消決定的卻是國際奧委會的「人為」行為,所以這個錢,很可能需要奧委會向各個轉播商們賠付。
而轉播商之於國際奧委會有多重要?根據國際奧委會最新的收入報告,在裡約奧運會籌辦執行周期即2013-2016共4年中,轉播權在總收入中的比重增長尤為迅速,達到了驚人的73%,而我們熟知大型企業贊助的收入僅為18%。以美國NBC電視臺為首的轉播商們,無疑是國際奧委會最重要的金主。
粗算估算一下,兩個最大頭的費用是需要賠付美國NBC的是14.5億美元,以及賠付日本NHK的是10億美元,在算算包括我國CCTV在內的其他大國轉播機構賠付費用......僅僅考慮到財務方面,推遲奧運會一定比沒有奧運會要好。
但是,這個時候我們再對比一下「延期一年」,該方案頓時就顯得眉清目秀了。門票不用退款,航空酒店照樣接客,贊助商們的權益也將繼續保留,各國轉播商與現在已經停擺的各大體育比賽也有了一個相對充足的緩衝期。可能比較彆扭的,就是在2021年還要叫「2020奧運會」這件事。
可理想總是美好的。現實的狀況是,奧委會與東京組織方選擇了最能保全自己利益的方案,但世界其他體育聯盟、掏了真金白銀的贊助商與日本國民,願不願意拿出覺悟,幫助奧運一起共度難關呢?就要看賽會組織方們的誠意與措施了。
以及,還有人要問了「疫情的確嚴重,在2020年辦賽已經不太可能了,但要是再往後延期呢?比如放到2022年甚至是2024年,調整時間更充足一些會不會更好?」
針對這些疑問,接下來本文將會分「經濟-政治」兩個層面,站在辦賽方的角度,為大家做一下解答:
1. 經濟 - 東京奧運會的成本帳
2. 政治 - 安倍政府的困局與抱負
經濟-東京奧運會的成本帳
在討論奧運延期之前,大家需要搞清楚第一個前提問題,就是「東京奧運會的成本,是怎麼分攤的。」
眾所周知,東京奧運會的成本預算大約是125億美元,折合日元1.35萬億日元。但是大家不太清楚的是,這上萬億日元的預算,具體都是在誰手裡,供誰用來花費辦賽的。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了,自疫情在年初逐漸蔓延後,凡是涉及到東京奧運的重要事務進展,日本組織方基本會有三位代表人物出來發言,分別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以及東京奧組委主席森喜朗。
而這三個人,也分別代表了東京奧運會組織方的三個重要主體:日本中央政府,東京都以及東京奧組委。而這1.35萬億日元的成本預算,就是由這三個主體來承擔的。
我們通過如下的表格,可以看看這1.35萬億日元的預算蛋糕,具體是怎麼切分的。數據來源是2019年12月日方公布的第4版奧運預算計劃。
東京奧運會及帕運會預算經費
(單位:日元)
由表格可知,1.35萬億日元的預算,日本中央政府承擔1500億日元,主要拿錢辦事的是東京都和東京奧組委,兩家各承擔約6000億日元。
東京奧組委的職能,大家比較了解了,這是特地為籌劃和舉辦東京奧運會和東京帕運會所組建的機構,在奧運經費中主要承擔了「運營相關」的預算。
該組織於2014年1月24日成立,由森喜朗擔任會長。森喜朗本人是日本政經界的重要人物之一,其「日本前任首相」的身份,使他在東京奧運籌辦的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東京奧組委會長森喜朗
再重點說一下小池百合子擔任領導的東京都。
依照日本行政劃分,都、道、府、縣是平行的一級行政區,直屬中央政府,但各都、道、府、縣都擁有自治權。日本全國共有1都(東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43個縣,東京都的重要地位無需多言。
目前正由小池百合子領導的東京都,則負責處理轄內的政治,經濟,行政,防務等一切大小事務,在奧運經費中主要承擔了「會場相關」的預算。
小池百合子也是東京都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知事
此外,東京都知事與東京市長是完全不同的,「知事」算是「市長」的上級。弄明白了東京都龐大的編制體系以及職責所在,也就明白了為什麼這個部門會在奧運籌辦中拿走這麼多的預算,承擔著如此重要的工作。
所以,當奧運會決定延期之後,東京奧運籌辦的成本無疑也要大幅增加了。根據東京奧組委目前的估計,延期一年將為東京奧運會增加3000億日元(約合27億美元)的預算成本。
27億美元是什麼概念?前文提到了,東京奧運會如果正常舉行,總預算約是125億美元。也就是說,目前因為「延期一年」,總預算就要生生提高約兩成之多。
還有值得注意的一點數據,即原有預算中的270億日元緊急應對費。
之前我們聽過日方在採訪中的一句話「我們仍然在為東奧如期召開全力以赴,完全沒有準備Plan B」。這話大家當作鼓舞士氣的話聽聽就好。如此重要的賽事,組織方是不可能不做二手準備的。而這筆應急費用,其實還在疫情事發前就追加過一期,初期只有200億日元。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這270億用來救急的錢目前已經完全不夠用了。
所以,這多出來的3000億日元成本,就要由日本中央政府,東京都以及東京奧組委三方來共同承擔了。目前,關於這筆延期附加成本的具體分攤還在討論之中,據悉日本中央政府會在當中負責相當一部分,但尚無最終定論。大家可以持續關注下後續的新聞報導。
說回這3000億日元附加成本。為什麼延期一年,辦賽的預算就要增加這麼多?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
3000億日元的附加成本中,主要有這麼兩塊:
- 場館
- 人力支出
先說場館。我們知道,每個國家為了籌辦奧運盛事,都會新修建一大批體育場館(比如2008北京奧運會,我們熟知的鳥巢和水立方)。這次東京奧運會也一樣。比如東奧的主場館「東京新國立競技場」,是由前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改建而來。但其改建的工作量之大,絕對不亞於重新修建一座新體育場。
在2011年東京還在申奧之時,日本方就開始了「新國立」的改造計劃。在經過嚴苛的徵集與比稿之後,最終伊拉克裔英國籍建築師扎哈-哈迪德得到青睞,其方案成功中標。2014年夏季,改造工程從拆除現有設施開始,2015年秋季正式開工。歷經數年後,這座高49.2米,建築地上部分5層地下部分2層的雄偉場館於2019年年底落成,於2020年日本足球開年賽事「天皇杯」決賽中正式投入使用。
「東京新國立競技場」內景
「新國立」改造工程費的總預算,約為1490億日元,東奧為興建新場館所付出的心血可見一斑。而在興建新場館之外,對於已有場館設施的「使用租借費」同樣是一筆非常大的支出,這筆費用目前超過了500億日元。根據統計,日本政府已在與奧運會有關的基礎設施項目上,累計花費了超過1萬億日元(合90億美元)。
但是,對於場館來說,其修建與改造的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一屆奧運賽事。關於「奧運場館」的大賽後使用,是一份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戰性的課題。「奧運場館」在奧運後的開發使用度,與振興經濟民生都有很高程度的關聯。
幸運的是,東京奧運的場館後續開發還不錯,許多場館在奧運後都已出租他用,像奧運村用房也將變為商品房,在稍加改造後面向公眾售賣;可不幸的是,由於奧運改期,這些已經既定的合作將面臨非常大的變數。所有場館的使用檔期,都需要重新安排,而東京組織方也要依此再次向場館方交付更多的使用租借費,而新建場館為了保證一年後仍能舉辦高水平賽事的相關要求,運營維護的費用也要接著砸下去,這些花在場館身上的錢,無疑將是3000億日元附加成本中佔相當比重的一部分。
再說人力。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奧組委員工的工資支出。截至3月,東京奧組委的員工人數有3500人左右。如果東京奧運會延期,這些員工的人工費無疑將增加。當中還沒有計算被借調到奧組委的東京都職員的費用,這些費用將由東京都負擔。
此外,人力支出還包括諸如奧運期間約14,000名私人保安的僱傭費用、為國際奧委會官員重新預訂機票酒店的費用、保障奧運志願者工作的相關費用......這些人力津貼,同樣都將被算在奧運延期的附加成本裡。
東京奧運會工作者與志願者制服,2019年7月公布
算完場館和人力兩筆佔大頭的帳,還有很多涉及到贊助和推廣運營的相關成本,在此就不多做分析了。只說一點,為什麼組織方堅持在2021年依舊將賽事稱作「2020東京奧運會」?很重要的一點原因是,已經製作出的大量賽事宣傳物料和售賣的吉祥物,都印著「Tokyo 2020」。如果賽事更名,意味著這些物料和產品也將全部作廢,需要另起爐灶進行重製。這對延期舉辦的奧運而言,無疑更是雪上加霜。
說了這麼多,回到本段落開始前的問題:如果奧運延期的時間,再往後延長呢?
以此類推,如果東京奧運延期到了2022年甚至更久,那麼「3000億日元」的附加成本將是繼續疊加式的增長。最後,東京組織方很可能就為了辦這一次奧運會,花費了足以辦兩次奧運會的錢......所以,為什麼說延期一年是最佳方案,在經濟帳上的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政治-安倍政府未酬的「壯志」
東京奧運之所以決定「延期一年」,與現任安倍政府的任期,也有著緊密關聯。
對於出身於日本最大的政治家族之一,且歷史上任職首相時間最長的安倍晉三而言,「東京奧運」大考隨著疫情猝不及防的出現,進入了一個艱難的階段。對於原本準備在2021年9月結束10年任期的安倍晉三而言,2020年東京奧運會原本將是寫入歷史的一筆豐功偉業。但現今進退兩難的局面,一旦處理不當,伴隨著他的,將是留名歷史的遺憾,甚至是一樁笑柄。
奧運延期與否,除去國家形象層面的考慮,即日方如何與美、中等各個大國以及奧委會、世衛組織等國際組織處理好關係之外,東京奧運會能否成功舉辦,最關乎的還是困擾日本許久的經濟問題。
自安倍晉三就任首相以來,其招牌的「安倍經濟學」,一直是現任政府的治國基石。日本經濟也在他的帶領下,自2012年之後便進入了漫長的復甦階段。但自去年以來,日本經濟因內外因素的影響,再次陷入了動蕩期。安倍政府甚至不惜在2019年10月採用大幅提高消費稅等舉措,期望在奧運會開始之前將經濟下行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整個日本政界、商界以及學界,都將東京奧運會看成了「振興國民經濟」的一劑猛藥。
但隨著如今奧運的正式延期,今年度的既有調整計劃已經宣告破產。疫情的在全球的飛速發展,迫使壓力之下的安倍政府打破了諸多的規矩與先例,在距離奧運120餘天之際,就「快刀斬亂麻」敲定了奧運延期的問題。他們不得不採取其他激進的財政措施,以保證國民經濟在遭遇疫情+奧運延期的雙重重挫之後繼續運轉。
1964年,當東京上一次主辦奧運會時,安倍晉三剛剛滿10歲。而日本時任首相,也是在1960年頂替了安倍外祖父岸信介擔當該要職的池田勇人,則於當年奧運閉幕的第二天因患重病在身,正式辭去了日本首相一職。
1964年東京奧運會現場圖
如今,六十甲子一輪迴,奧運延期至2021,恰恰是在安倍現有任期的最後一年。順利的話,他仍有充足的時間與機會,將東京奧運辦成為一次舉世矚目的盛會,為自己任期畫下一個圓滿的句號。但在這接下來一年半中,他的疫情防治工作與經濟維穩工作,不僅決定了他的任期評價,也決定了他退休後在政壇的影響力。
好了,帳算完了。「奧運延期」對於安倍政府來說,可能是他們執政畢業之前所面臨的最後一道大課題;可對於全球的體育人而言,「奧運延期」所帶來的重重考驗,才剛剛開始。而藉由此次奧運風波,所引發的政治立場與公民選擇的角力,經濟利益與社會價值的平衡,相關公共話題的大討論,也將影響深遠地進行下去。
參考資料:
https://asia.nikkei.com/Spotlight/Tokyo-2020-Olympics/Tokyo-Olympics-price-tag-skyrockets-by-3bn
https://asia.nikkei.com/Spotlight/Tokyo-2020-Olympics/Olympics-delay-to-cost-Japan-6bn-in-economic-losses
https://www.olympic.org/news/tokyo-2020-olympic-torch-relay-postponed
https://tokyo2020.org/en/organising-committee/marketing/spons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