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被「憋屈」死的毛烏素沙漠,都快水草肥美了!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如果你還沒有追隨《東邪西毒》去一趟位於榆林的毛烏素沙漠,你可能就沒機會了,因為它快被陝北人民消滅掉了。身為堂堂的生命禁區,烏毛素沙漠還是挺「憋屈」的。

陝西省林業局近日發布數據: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這意味著毛烏素沙漠即將被「憋屈」死,從陝西版圖「消失」。

曾經水草肥美 後來卻一片荒涼

毛烏素沙漠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海拔多為1100至1300米,處於幾個自然地帶的交接地段,植被和土壤反映出過渡性特點。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位於陝西和內蒙古兩省交界處、陝西省榆林市長城一線以北,其中一半面積在陝西省榆林市境內,因此榆林市也被稱為駝城,意為沙漠之城。

然而,毛烏素沙漠並不是天然形成的沙漠。此地原本生態優美,是以「水草肥美,群羊塞道」著稱的塞外明珠,風景宜人。匈奴民族曾在此定居並定都,匈奴大夏國的都城統萬城,就位於陝西榆林靖邊縣城北58公裡處的紅墩界鄉白城則村。

據考證,隨著人類對土地不加節制的開墾以及戰亂,當地生態逐漸被破壞。自唐代起至明清,經過成千上百年的演變,再加上氣候變遷,毛烏素地區逐漸變成茫茫大漠。如此美景,硬生生被「糟蹋」了。

定要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

近代以來,毛烏素沙漠的流沙逐步南侵,已越過長城。至新中國成立初期,榆林市林木覆蓋率僅剩0.9%,流沙吞沒農田牧場120萬畝,6個城鎮、412個村莊被風沙侵襲壓埋,榆林每年因水土流失輸入黃河泥沙高達5.3億噸,佔中上遊入黃泥沙量的三分之一。牧場沙化、鹽漬化、退化嚴重,形成了「沙進人退」的被動局面。

圖為被劃為沙漠觀察點的毛烏素沙漠。 黨田野 攝

昔日榆林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飛沙走石家無糧,人老幾輩住坯房」、「房屋埋壓人移走,看見黃沙就搖頭」。

治理工作刻不容緩!新中國成立後,當地民眾幾十年如一日,戰天鬥地、治沙造林,讓860萬畝流動沙區逐漸變綠。

治沙隊在堆子梁小灘村拉土壓沙(資料照片)。圖片來源:陝西省林業局

其實,治理毛烏素沙漠是有先天自然條件優勢的。對比塔克拉瑪幹沙漠,毛烏素沙漠顯得「嬌小」許多。榆林市社會林業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朱序榆說,毛烏素沙漠一是面積較小,僅為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八分之一;二是毛烏素沙漠自然環境和所處位置優越,在沙化之前是畜牧場,本身就有相對豐富的降水量和溫和的氣候條件。此地四季分明,夏季最高溫度不過24℃,且降水量充沛、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積較大,有利於植物的存活。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使得毛烏素沙漠的治理相對「容易」一些。

不過,天時地利,更需人和。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治沙戰役中,一代又一代治沙人傾其一生,讓當地完成了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轉變。

灑盡渾身千滴汗 誓叫沙海變綠洲

榆林市靖邊縣東坑鎮毛團村郭成旺老人今年已近百歲,在他的記憶中,40多年前村周邊都是黃沙,一場風颳過莊稼就全被掩埋,吃飯燒柴都很困難。

為了抵擋風沙,1985年郭成旺承包了村子周邊的沙地,開始咬著牙種樹。樹木慢慢紮根,扛住了風沙,逐漸成林。

如今,郭成旺的兒子、孫子、曾孫子們接手繼續種樹,治沙造林在郭家已經成為一種傳承的信念,他們將4.5萬畝黃沙變成了樹林。

「我爺爺那時候主要種的是楊樹,我們現在種的是樟子松。去年我還試著栽上了蘋果樹,過幾年應該就能掛果了。」郭成旺的長孫、今年49歲的郭建軍說,如今的毛團村不僅再不懼風沙侵襲,還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蔬菜基地。

圖為被劃為沙漠觀察點的毛烏素沙漠。 黨田野 攝

榆林市榆陽區是毛烏素沙漠與黃土高原的交接地帶,地形地貌為「七沙二山一分田」。榆陽區的補浪河鄉地處於毛烏素沙漠南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鄉80%的土地被荒沙吞沒,一年四季風沙不斷,幾千座移動沙丘,虎視眈眈。每當狂風大作之時,沙塵滾滾,遮天蔽日。近百公裡的風沙線上,除了星星點點的駱駝刺,幾乎看不到一點綠。

沙奪良田,沙進人退,當地許多人迫於生計,遠走他鄉。當時的榆陽,透著一種「窒息感」。

圖為首批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黨田野 攝

為了實現「綠色」夢想,當地在1974年成立了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54名平均年齡只有18歲的女民兵在當地風沙侵蝕最嚴重的補浪河黑風口安營紮寨,開啟了近半個世紀的植樹造林運動。45年來,380多位姑娘前赴後繼,把青春和汗水揮灑在茫茫大漠中。

「小時候風沙比較大,沙子打在臉上很疼,眼睛都睜不開,而現在的補浪河已是綠樹成蔭。」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第十四任連長席彩娥說,老連長、老民兵們親手種下的樹,很多比自己年紀都大。

據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第三任連長賀利娥回憶,當初此地是大片的荒漠,方圓幾裡都找不到一根柴火。開始治理的時候,可以說是一無所有、白手起家。姐妹們就自己蓋房子、種樹、育苗,誓要把這個沙漠治理好。

圖為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治沙情景再現。黨田野 攝

說起當年治沙的艱辛,賀利娥記憶猶新。「當時大家都有疑惑,這個樹到底能不能種活。有一次,下午剛種的樹苗晚上遭受大風,第二天風颳的什麼也沒有了。姐妹們都急哭了,大家跪在地上拿手往開刨,手都流血了。」賀利娥說,現在每回到治沙連一次,就像回到娘家一次。看到我們種的樹,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想愛護它。

「最初十年,我們艱苦奮鬥,與天鬥、與地鬥,與各種自然災害鬥。從煤油燈下的掃盲,到馬燈下的夜校;從全連60多人一年僅有20多塊錢醫藥費,到自己種植各種中草藥治病。我們就是一個同心圓,為治沙而生。」第一代老民兵賀莎蓮回憶。

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駐地如今的風景。圖片來源:榆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在14任連長的帶領下,累計推平沙丘800多座,營造防風固沙林帶35條。而年近古稀的全國治沙英雄石光銀,至今依舊在榆林市定邊縣「戰鬥」。一部生態建設史就是一部植樹造林和防沙治沙史,一代代林業人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在毛烏素沙漠上築起了一道道堅不可摧的綠色走廊。

圖為飛播治沙。 榆陽區林業局供圖

榆陽區小壕兔鄉刀兔村村主任蔣召堂說,刀兔村以前有幾塊大沙,很有名氣。風沙很暴烈,稍微有點風就刮的什麼都看不見了。治理時,家家戶戶擔筐的擔筐拉車的拉車,在這個地方種樹。「這幾年,這塊樟子松長得確實不錯,整個生態也就好了。生態好了,人的心態也好了,生活也好了,我們這個村的發展也就起來了。」

圖為百萬畝樟子松基地。榆陽區林業局供圖

現在,小壕兔鄉建起了「榆陽區小壕兔萬畝造林示範基地」。該基地位於小壕兔東南8公裡處,東西寬5公裡,南北長6公裡,規劃造林面積45000畝,這裡沙丘起伏大、流沙量大,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是無人出入的明沙地。近年來,經過人工造林和封沙育林管護,此地已完成造林23300畝,同時搭設網格障被8600畝,林草覆蓋率已達40%左右,生態環境初步改善。

圖為榆陽區上鹽灣鎮姬家坡林地。榆陽區林業局供圖

大漠駝跡絕 塞上柳色新

據陝西省氣象局對毛烏素沙漠南緣長城沿線風沙區生態功能的最新監測顯示,1980年以來,當地防風固沙能力顯著提升。防風固沙區植被覆蓋度顯著增大,易起沙塵區域面積整體下降,實測最大風速明顯下降。

圖為如今的塞上明珠。圖片來源:榆林市政府網站

2000年以來,毛烏素沙漠南緣長城沿線風沙區植被長勢趨好,植被覆蓋度呈顯著上升趨勢。2000年該區域植被覆蓋度僅為9.9%,生態環境較差。通過一系列治沙工程的開展,2018年陝西毛烏素沙漠南緣長城沿線風沙區植被覆蓋度達38.03%,區域內最大風速顯著減少,其中靖邊縣最為顯著。

榆林市植被覆蓋度變化。圖片來源:陝西省林業局

多年來,榆林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轉速率,不斷縮小著毛烏素沙漠面積,林木保存面積、林木覆蓋率分別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60萬畝和0.9%,提高到現在的2248萬畝和34.8%,陝西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多公裡。

圖為榆陽區沙漠生態公園。榆陽區林業局供圖

如今,榆林的風沙區大棚蔬菜、大棚養殖、育苗業、沙漠旅遊業蓬勃興起,全市從事沙產業的企事業單位達150多家,年產值4.8億元,從業人員10萬餘人。往日受風沙危害的150萬畝農田,由「三翻五種、十年九不收」的貧瘠之地,變成了現在穩產高產的耕地。在防護林屏障的庇護下,榆林成為全省馬鈴薯第一大市、第二大「糧倉」;羊子飼養量達到1000萬隻,成為全省養羊第一大市;實現了「林茂糧豐牧發經繁」,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圖為榆林開往西安的火車上上演秧歌表演。劉松霖 攝

當下,榆林馬鈴薯、榆林紅棗等一批以「榆林」冠名的農產品通過多種渠道銷往全國,甚至漂洋過海「下西洋」。「榆」字牌農產品正以新的姿態,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終於,堂堂生命禁區,毛烏素沙漠要被「憋屈」死了。

圖為紅鹼淖。圖片來源:榆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最後,為小夥伴們推薦一個沙漠旅行的好去處:紅鹼淖。紅鹼淖位於陝西神木市爾林兔鎮,地處毛烏素沙漠腹地,是我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景區水草豐美,湖面煙波浩淼,周圍環境宜人,景色壯觀。為我國30餘種野生候鳥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湖心紅石島成為我國最大的遺鷗繁殖與棲息地。(記者:張遠)

相關焦點

  • 中國四大沙漠之一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堪稱治沙壯舉
    在我國的西北地區,有著很多大大小小的沙漠,其中一些沙漠主要是因為過度開墾導致的。因為水土流失嚴重,很多沙漠由小變大,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不過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了,堪稱治沙壯舉。
  • 治沙人奮鬥六十載 中國四大沙漠之一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
    治沙人奮鬥六十載 中國四大沙漠之一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時間:2020-04-23 16:28   來源:科技生活快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治沙人奮鬥六十載 中國四大沙漠之一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 毛烏素沙漠是中國第四大沙漠,現在這片沙漠要從陝西境內消失了,這是中國人民治沙的另一個豐功偉績
  • 四大沙漠之一毛烏素沙漠即將從地圖上「消失」!
    據《陝西日報》報導,陝西省林業局周三(4月22日)表示,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意味著我國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即將「消失」。毛烏素沙漠又稱鄂爾多斯沙地、毛烏素沙地,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其中一半面積在陝西榆林境內。
  • 榆林的沙漠很「憋屈」,50年了治理率已達93%,快被中國人消滅了
    榆林的沙漠很「憋屈」,50年了治理率已達93%,有消失風險榆林市是陝西省最北部的一個城市,處於黃土高原與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就在這裡,所以榆林也被譽為「沙漠之城」,不過現在這片沙漠卻已經不復當年的盛況,現在大部分地方都長滿了植物。近日,陝西省林業局傳來好消息: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到93.24%,這片大沙漠即將被我國人民「消滅」掉!毛烏素沙漠地處我國內陸陝西和內蒙古兩省交界處,面積達4.22萬平方公裡。
  • 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
    同日,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獲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意味著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榆林市榆陽區孟家灣鎮中營盤水庫旁的植被。(圖片來源:陝西日報記者 李羽佳 攝)「中國的防沙治沙是從榆林走出來的,榆林成功的防沙治沙經驗,正在引領著中國乃至世界防沙治沙工作的走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這樣評價。
  • 中國四大沙地之一,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上「消失」
    榆林長城一線的北邊,有個巨大的沙漠,叫做毛烏素沙漠。榆林原來叫做駝城,因為沙漠太多了,雖然和塔克拉瑪幹沙漠比起來,毛烏素還有點小。毛烏素沙漠,也是在氣候變化,過度開墾的過程中,逐漸沙化的,最早也是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生在榆林的人都知道,現在毛烏素沙漠,已經在多年堅持不懈的治理中,逐步在消失。
  • 中國第五大沙漠的「毛烏素沙漠」快被消滅了
    毛烏素沙地是中國第五大沙漠,也稱「烏審沙漠」,包括內蒙古自治區的南部、陝西省榆林市的北部風沙丘和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東北部,總面積為3.98萬平方千米,在我國十大沙漠和沙地中,長期以來被比喻為「最年輕的沙漠」。
  • 中國四大沙地之一,榆林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上「消失」
    毛烏素沙漠。榆林原來叫做駝城,因為沙漠太多了,雖然和塔克拉瑪幹沙漠比起來,毛烏素還有點小。毛烏素沙漠,也是在氣候變化,過度開墾的過程中,逐漸沙化的,最早也是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地方。過去種的是楊樹,現在種的都是樟子松。本世紀初,已經有600多萬畝沙地被治理。原來沙漠橫亙的時候,毛烏素沙漠每年有四億噸的沙子流入黃河。
  • 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 沙化治理率超過93.24%
    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 沙化治理率超過93.24% 2020年4月23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為什麼同樣是沙漠,毛烏素沙漠即將消失,而塔克拉瑪幹沙漠不行?
    其中沙漠面積是佔到了很大一部分,對於沙漠的治理是世界各國的難題。我國也經常受到沙漠的困擾,在沙漠周邊的城市,常常會受到沙層暴的破壞。而且隨著沙漠化的侵蝕,不少良田是成為沙漠。我國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瑪幹沙漠,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治理的難度超過大部分的沙漠,而我國沙漠成功治理的典型,是毛烏素沙漠。
  • 為什麼毛烏素沙漠即將被消滅,而塔克拉瑪幹沙漠投資上億卻不行?
    沙漠被喻為世界上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但是在沙漠中,還是有人居住的。我國對於沙漠的治理,也從未停止。其中說到成功的典範,就是毛烏素沙漠。現在有80%是被治理成功,從沙漠變為森林。也是我國即將被消滅的沙漠,但我國的另外一個著名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投資上億卻不能被消滅。
  • 70年使不毛之地變「人造綠洲」,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
    4月22日,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獲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意味著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中國的防沙治沙是從榆林走出來的,榆林成功的防沙治沙經驗,正在引領著中國乃至世界防沙治沙工作的走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這樣評價。
  • 曾經寸草不生的毛烏素沙漠,現正急速消失,這是漢唐盛世的前兆?
    這也就是說,毛烏素沙漠即將成為世界上第一片被人類徹底徵服的沙漠。一、曾經水草豐美的毛烏素沙漠毛烏素沙漠,並非一開始就是沙漠。相反,毛烏素沙漠本是水草豐美之地。秦漢時期,蒙恬北逐匈奴,將今天毛烏素地區從胡人手中奪了過來。
  • 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是怎麼消失的?
    這意味著,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很快要從陝西的版圖上「消失」了!可謂前無古人!1、毛烏素的前世今生毛烏素沙漠在蒙古語裡的意思為「壞水」,又名鄂爾多斯沙地,位於陝西和內蒙古兩省交界處,面積達4.22萬平方公裡。
  • 四大沙漠之一毛烏素沙漠即將從地圖上「消失」
    據《陝西日報》報導,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獲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意味著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該沙漠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其中一半面積在陝西榆林境內。榆林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轉速率,不斷縮小沙漠面積,栽種的樹木按1米株距排開,可繞地球赤道54圈。報導稱,隨著沙漠綠化,榆林風沙區大棚種植、育苗、沙漠旅遊等蓬勃興起,全市從事沙產業的企事業單位150多家,年產值4.8億元人民幣,從業人員10萬餘人。陝西省林業局局長黨雙忍表示,作為自然地貌,毛烏素沙地不是真的消失,只是流動沙丘全部得到固定。
  • 中國4.2萬平方公裡毛烏素沙漠,即將「消失」在大家眼前
    世界這麼大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也是非常吸引人的注意,同樣娛樂圈也時常會發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不知道今天又會有什麼新鮮的娛樂八卦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厲害!中國4.2萬平方公裡毛烏素沙漠,即將「消失」在大家眼前」,歡迎閱讀!
  • 毛烏素沙漠之中的火車站
    毛烏素,地名起源於陝北靖邊縣海則灘鄉毛烏素村,著名的毛烏素沙漠就是指這一片廣域的地方。浩吉鐵路從毛烏素沙漠腹地內蒙古卾爾多斯烏審旗境內浩勒報吉南開始,從靖邊東站南出進入黃土高原地貌,沙漠地帶途經有浩勒報吉南、烏審召、布寨、烏審旗南、陶利廟南、靖邊北、靖邊東等站。
  • 有庫布齊、毛烏素沙漠的治理經驗,塔克拉瑪幹沙漠能變成綠洲嗎?
    據統計,全球十大沙漠的面積總和達到了1778萬平方公裡,這比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還多出了68萬平方公裡,可想這是一個怎樣嚴峻的現狀。對於我國來說,荒漠化總面積為128萬多平方公裡,想想我國陸地面積為960萬平方公裡,荒漠化面積就佔了整個陸地面積13.29%,而我國最大的沙漠非新疆境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莫屬了。
  • 毛烏素沙漠面積超過海南省,被成功治理,連黃河水都變得清澈了!
    在陝西與內蒙的交界處,有著一片廣闊的沙地,而這片沙地也被稱作是毛烏素沙漠。它的總面積達到了4.22萬平方公裡,而一個海南省的面積也就只有3.54萬平方公裡。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毛烏素麵積相當大,甚至超過了海南省。
  • 毛烏素:「沙漠」沒有消失,只是被人類縛住
    老人的希望是:子子孫孫植樹造林,直到沙漠都變成綠洲;右圖:2020年5月22日,99歲的郭成旺老人(左)與孫兒郭建軍抱著當年栽下的第一棵楊樹,向參觀者介紹當年植樹的情景。本報記者陶明攝前不久,「毛烏素沙漠在榆林消失」的消息,讓許多人震驚、質疑、好奇、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