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九百米卻「移步換景」,上海蘇州河虹口段年底前對外開放

2020-12-24 澎湃新聞

漫步在蘇州河邊,腳下碧波粼粼,陸續經過外白渡橋、上海大廈、上海郵政博物館等優秀歷史建築,走累了可以坐在觀景平臺的長椅上休憩,或到驛站裡來一杯咖啡,遠眺陸家嘴的天際線、外灘的旖旎風光……短短900米,卻「移步換景」,在蘇州河岸線虹口段,「最美河畔會客廳」即將對外開放。

12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虹口區北蘇州路濱河貫通提升工程新聞通氣會」獲悉,北蘇州路(虹口段)濱河空間貫通提升工程已於近日全面完工,目前正在進行布置等收尾工作,預計年底前正式對外開放。

上海大廈前觀景平臺改造前(原停車場、電站區域) 虹口區供圖

改造後的「河濱之源」觀景平臺

「此次工程中,我們深度挖掘沿岸獨特歷史文化資源,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極致濱水景觀的上海都市生活客廳與慢行共享空間,並讓最具代表性的外白渡橋、上海大廈等百年開埠的老上海景觀與改革開放40餘年浦東陸家嘴的新上海景觀交相輝映、完美同框。」虹口區建管委副主任陳瓊嬋表示,希望讓市民遊客能夠更舒適愜意地漫步河岸,坐享濱河風光。

新增兩大觀景平臺

「這裡的蘇州河邊以前很狹窄,也沒有打通,現在既寬敞又好看,變化實在是太大了!」21日上午,家住吳淞路海寧路附近的倪阿婆笑著說,這幾天太陽好,她幾乎每天都會出來走一走,有種「一步一景」的感覺。

上海因水而生、依水而興,黃浦江、蘇州河對這座城市有著特殊的重要性。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著力推進「一江一河」濱水岸線的改造與提升,而今年是蘇州河兩岸42公裡貫通的關鍵一年。

據陳瓊嬋介紹,蘇州河虹口段東起外白渡橋,西至河南北路,全長約900米。這裡位於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處,是黃浦江貫通空間與環蘇州河貫通空間的重要轉換節點。同時,坐擁陸家嘴天際線和外灘旖旎風光,且沿線優秀歷史保護建築林立,區位優勢獨特、文化底蘊深厚,是虹口區的重要門戶。

乍浦路橋東側改造前:原為封閉的海事碼頭及辦公用房

貫通、改建的「濱河驛站」,內設旅遊休閒、文化展示、最美水站等功能

「但是,原先濱河步道狹窄,貫通性差,腹地縱深不足,綠化景觀品質不高,沿岸構築物和防汛牆阻擋視線等問題都影響了濱河空間的景觀性和體驗感。」陳瓊嬋告訴記者,改造前期,虹口區就針對岸線範圍內的濱水道路、建築景觀、綠化駁岸及人文風貌等做了詳實的調研與梳理。

據介紹,工程完成後,虹口北蘇州路沿線共新建觀景平臺2處,一處位於上海大廈前,另一處位於寶嘉麗酒店前,面積共1240平方米。同時,建設濱河步道740米,步道全線大於3米,最寬處達到5米,全線實現無障礙通行;共享街道總長度900米,路幅6至8米,共鋪設彈格石路面約9500平方米。

此外,還建成4處主題花園、綠帶和立體綠化,種植了200多種花卉植物;沿線燈光凸顯「典雅」特點,以防汛牆風貌燈、草坪燈和地埋燈為主,與建築燈光形成呼應;實現市政設施減量化、美觀化,沿線架空線全部入地,清理沿線水泥杆11根,沿線各類箱體縮減至9個,合箱率達到72.7%,並通過藝術彩繪的形式對箱體進行了美化。

北蘇州路(乍浦路以西)改造前:柏油路、棧道狹窄、綠化單一。

禁機後打造「濱河步廊+共享街道」,柏油路改為扇形彈格石拼花路面,沿河步道拓寬並鋪設了防腐木、樹陣和休憩設施等,沿路設置了主題景觀綠化。

構建「一岸四段」美景

與其他區段的蘇州河相比,虹口段有何特別之處?

「這裡位於一江一河交匯處,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我認為是蘇州河沿線『最上海』的濱水景觀,將成為最美打卡點之一。」北蘇州路濱河空間貫通提升工程總設計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林說,在這裡,水岸和諧美景、陸家嘴天際線、百年外灘風光交融在一起,將成為最美的濱河城市陽臺。

據陳瓊嬋介紹,在整體改造過程,工程主要突出了「共享、通達、活力、融合」四個要素。

市政箱體整治(前)

市政箱體整治(後)

「共享」,即通過協調禁止機動車行駛,打造獨一無二的共享街道。北蘇州路原先道路狹窄,主要供車輛通行,且沿河人行步道寬度普遍不足2米。虹口區協調交通管理部門和沿線單位實現了虹口北蘇州路(吳淞路以西)全面禁止機動車通行。禁機後,沿河步廊拓展到3至5米,街道空間全線6至8米,原有狹窄的沿河棧道變得寬敞,為打造共享街道和後續商業開發創造條件。

「通達」,即打通斷點,實現全面通達、處處「看河」。短短900米岸線,原有停車場、碼頭辦公用房等沿河而設,甚至還有部分違章建築,使沿河步道存在斷點,市民漫步只能繞行。為此,虹口區主動上門與相關單位溝通協商,通過疏導車輛、置換辦公場地等措施徹底打通斷點,把沿線所有的濱河空間都騰退出來,讓市民能夠暢通無阻地沿河漫步。

沿線各類市政箱體合併、改造或者隱藏至綠化內。

「活力」,即水岸互動,營造多元複合的活力濱河空間。將原停車場區域打造成面積460平方米的「河濱之源」觀景平臺,可遠眺陸家嘴天際線,近觀蘇河延綿水系和兩岸優秀歷史建築群,成為蘇州河「最上海記憶」的地標性空間。同時,將原先海事碼頭辦公用房打造成濱河驛站,形成集旅遊休閒、文化展示、最美水站等功能於一身的公共服務空間。

「融合」,即因地制宜,做到歷史傳承與現代功能的融合。這段900米的濱河岸線構建了「一岸四段」美景,集中體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城市生活的交融。

其中,「上海大廈活力花園段」依託上海大廈和外白渡橋,打造多層次全視角觀景平臺,可最佳視角「坐北朝南」欣賞陸家嘴與外白渡橋觀景;

「寶麗嘉酒店休憩觀景段」以酒店、驛站等休閒服務功能為特色,供大眾輕鬆體驗優質環境並坐享極致風光;

「郵政大樓風貌展示段」以國寶級歷史建築為背景,濱水景觀、步道、建築相互勾連,形成宜人的濱水遊憩景觀步道;

「河濱大樓特色風情段」則以歷史民居建築為基底,通過修繕建築立面、優化底層功能、提升濱水綠化,打造高品質的濱水生活氛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蘇州河虹口段大型燈光秀「閃亮登場」——用老建築講歷史,都是免費的
    夜幕下的上海郵政大樓科斯林巨柱式列柱、鐘塔、群雕等折衷主義風格盡顯;上海大廈古銅色調,巍然屹立,沉重內斂氣質生動呈現;浦江飯店(現上海證券博物館)多立克式柱、穹頂塔樓、尖拱窗等新古典主義風格令人著迷……當它們倒影于波光粼粼的蘇州河河面,彷佛有種昨日重現的追憶。
  • 長寧這家移步換景的公園,還藏著一座博物館
    長寧這家移步換景的公園,還藏著一座博物館 2020-11-30 0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4中考作文指導技法之移步換景
    移步換景法一般適合於遊記或參觀記,描寫景物時,人走景移,隨著觀察點的變換,不斷展現新畫面。採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時,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換交代清楚。這樣,讀者才能清楚地知道遊覽或參觀的路線。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後所見到的景物具體地展現出來,使讀者看到一幅幅絢麗多彩、內容豐富的生動畫面。
  • 蘇州河靜安段總商會景觀節點對外開放
    蘇州河靜安段總商會景觀節點對外開放 2020-12-08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溯溪逐夢,移步換景——長嶺關吊橋溝景區
    溯溪逐夢,移步換景——長嶺關吊橋溝景區 2020-08-27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夜幕下老建築用光講述歷史
    ■本報記者 周楠 通訊員 龍鋼家住場中路的攝影愛好者徐鵬飛,最近幾天傍晚總是來到蘇州河虹口段沿線,等候拍攝沿線的燈光美景。他告訴記者,這裡的燈光夜景經改造提升後太美了。記者從虹口區了解到,經過一段時間改造,蘇州河虹口段沿線夜景照明提升工程已完成並「閃亮」登場。虹口區蘇州河沿岸地區歷史建築較多,這裡曾是中外交流的重鎮,黃浦路一度成為上海的「東交民巷」。在這裡,禮查飯店、百老匯大廈、郵政大樓、河濱大樓等,都承載了許多難忘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 河南許昌人工溼地木棧道扮靚清潩河 移步換景令人賞心悅目
    據悉,人工溼地棧道寬約2米,設計有直段棧道、弧段棧道、觀景平臺以及汀步。清潩河人工溼地現種植有蘆葦、黃菖蒲、千屈菜等水生植物,不但有效淨化了清潩河水質,而且使礫石床景觀與周邊水系生態環境融為一體,如今沿著蜿蜒曲折的木棧道漫步,移步換景,令人賞心悅目。 牛書培/IC photo
  • 時時回首,移步換景,各有千秋
    特流行的一件事,寫遊記前,就是要請教百大爺,當然,俺水上漂凡夫俗子,亦不能免俗。白大爺有云:巴林原稱巴裡木,是鄂倫春語,「神山、佛山」的意思。百大爺又云:巴林,是蒙古語「巴拉」的變音,巴拉,就是「有虎的地方」。
  • 天然氧吧 ,移步換景,九江市區又添一休閒好去處
    來到這裡,享受著天然氧吧的新鮮空氣,移步換景的視覺體驗,身心頓時得到放鬆與安寧。
  • 移步換景河北邯鄲園
    來到邯鄲園,一步一景,移步換景,處處能夠感受到設計的獨具匠心;來到邯鄲園,一條時空走廊,串起6種文化,帶你領略邯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內涵。日前,記者再赴(邯鄲)園博園,看到園區內邯鄲園工程項目建設已接近尾聲,各主題園建築打造得各有特色,芳容漸露。
  • 移步換景邯鄲園
    來到邯鄲園,一步一景,移步換景,處處能夠感受到設計的獨具匠心;來到邯鄲園,一條時空走廊,串起6種文化,帶你領略邯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內涵。日前,記者再赴(邯鄲)園博園,看到園區內邯鄲園工程項目建設已接近尾聲,各主題園建築打造得各有特色,芳容漸露。
  • 上海又一條老馬路成網紅打卡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為了讓北外灘獨有的歷史文化記憶與時光一同沉澱,今年三月,虹口區北外灘北蘇州路濱河空間貫通提升工程全面啟動。上午,在北蘇州路工程現場,園林工人正在進行最後的花卉布置和綠化養護。蘇州河畔,「上海最美會客廳花園」初顯芳容,與岸邊的建築交相輝映。北蘇州路全長約900米,位於「一江一河」交匯處,坐擁陸家嘴天際線和外灘沿岸旖旎風光。貫通提升後的北蘇州路濱河岸線,四個花園點綴其間。
  • 洋房、觀景平臺,蘇州河靜安段總商會景觀節點對外開放亮點多多
    在蘇州河靜安段總商會景觀節點,目前已經基本完工並對外開放,部分景觀還在細化調整中。靜安區蘇州河兩岸長6.3公裡,今年年底在確保完成全線貫通的基礎上,重點打造總商會、蝴蝶灣公園、四行倉庫和福新麵粉廠等節點。其中總商會節點位於北岸最東段,與虹口、黃浦接壤,是靜安區蘇州河濱河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工程的重要節點之一。
  • 深圳半島城邦日子裡演繹「移步換景」空間美學
    在了解深圳的差異化購物中心項目時,購物中心設計公司就發現了演繹「移步換景」空間美學的深圳半島城邦日子裡,今天特為大家梳理該項目的獨特設計構思,看看其最吸引你的是什麼呢?當然了,針對個性化購物中心設計、購物中心場景營造,也可以和天霸設計交流思路。
  • 借景設計,在室內也能體驗移步換景?
    古典園林設計中的借景手法被應用到現代室內設計中,使室內空間也能感受到移步換景的奇妙體驗。借景手法在中國很早就被運用於建築和園林設計藝術中,在長期的學科滲透和理論拓展過程中形成豐富的傳統美學養分,也為現代室內設計提供了重要的借鑑。室內設計應用借景的手法可以使空間環境的深度和廣度擴大,豐富空間層次和審美情趣,同時也是讓古典園林文化得以生存再運用,是傳統文化的延續。
  • 坡上花浪、牆上星空、地上銀河……一花一世界,蘇河虹口段用花激活...
    蘇州河虹口段從外白渡橋至河南北路,全長900米,是蘇州河極具代表性的濱水岸線,優化後的北蘇州河路將為市民提供可以漫步河岸、坐享濱河風光的城市公共空間,目前工程正在有序推進中。 近日,隨著工地遮擋板的撤離,蘇州河虹口段陸續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雖然,正值冬季,但其依舊貌美如花。
  • 「探索」蘇州河靜安段總商會景觀節點對外開放
    靜安區新聞辦說,蘇州河靜安段總商會景觀節點,目前已經基本完工,對外開放,局部還在細化調整中。靜安區蘇州河兩岸長6.3公裡,今年年底在確保完成全線貫通的基礎上,重點打造總商會、蝴蝶灣公園、四行倉庫和福新麵粉廠等節點。
  • 移步換景的月洞設計,用在中式玄關就是這麼美!
    都說月洞門有著移步換景的神奇「功效」,作為中式傳統設計的吸睛之作,月洞造型的運用在現代社會也是越來越多,已經不僅僅限制於古代院落間月洞門隔斷的設計和月洞式雕刻的床、窗以及屏風。如今月洞造型也被巧妙運用在入戶玄關空間中,真的是一進門就能美翻眾人的節奏。
  • 北京最適合幽會之處,移步換景,紅牆綠蔭輝映,皇家範十足
    今天,蟀大叔跟大家介紹一個北京歷史遺蹟景點,依託皇城紅牆和河岸古樹,移步換景,紅牆綠蔭輝映,皇家範十足,如今成為最適合幽會之處,使人耳目一新!河由西苑中海太液池南端流出,折向東南,經過天安門前,再沿皇城南牆北側向東匯入御河,全長510米。菖蒲河既是西苑三海的出水道,也是紫禁城筒子河向南穿過太廟的出水道。
  • 蘇州河畔又添一段新風景!百年老橋、網紅建築這裡都有!
    河水潺潺,水波蕩漾,靜靜流淌了數百年的蘇州河,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不僅是上海繁華歷史的見證,也是許多老上海人的情結。@全體上海人:近日,隨著蘇州河濱水區域多個關鍵節點的建成~距離蘇州河42公裡岸線全面貫通又近一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