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停運的13號線西段將恢復運營。它「休假」,周邊地鐵線網工作強度驟增,比如昌平線朱辛莊站日換乘客流增長了263%。
14日一早,北京地鐵發布13號線西段停運起來,地鐵運營情況數據和其他線路保障情況。網絡化的地鐵線網,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彰顯。為了緩解大客流,14日和15日,部分線路將「提速」,8號線局部最小發車間隔縮短至2分10秒,比平日縮短20秒;昌平線列車運行間隔將由4分縮至3分40秒,提高運力9%
為配合京張高鐵清河站施工,按照13號線撥線工程施工進度安排,於2月10日(正月初六)至2月16日(正月十二),13號線西直門站至回龍觀站(以下簡稱西段)停止運營,列車運行區段臨時變更為東直門站至回龍觀站(以下簡稱東段);西直門站至龍澤站各站停止進出站,西二旗站、知春路站、西直門站停止與13號線間的換乘。13號線西段停運對13號線、8號線、昌平線、10號線、2號線以及鄰近的15號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以2月11日(正月初七)為例,13號線日客運量20萬人次,同比降低53%。從受影響的車站看,13號線北部霍營、立水橋進站量分別降低39%和15%,轉移至8號線、5號線出行,回龍觀站增長4.2%;8號線育知路、平西府、回龍觀東大街、霍營進站量增長明顯,約15%至20%之間;8號線、昌平線朱辛莊進站量增長37%,西二旗降低37%。受乘客繞行影響,霍營、朱辛莊、立水橋、奧林匹克公園四座換乘站換乘量增長明顯,增幅最大的是朱辛莊增長263%,霍營、奧林匹克公園增長40%。
大客流未曾「拖累」路網運營。2月10日至16日,13號線、8號線均使用專門的列車運行計劃。8號線延長早高峰最大運力投放1小時。午平峰時段列車運行間隔由6分縮至5分,增加運力投放20%。昌平線早高峰採取大小圈套跑的列車運營組織方式,大交路為西二旗站—昌平西山口站,小交路為西二旗站—沙河高教園站,套跑比例為4:1,列車間隔由4分縮至3分40秒,運力提高9%;午平峰由10分縮至8分,運力提高25%。
同時,13號線東段、8號線調配190名安檢員到重點換乘站及各站站臺值守,加強換乘乘客宣傳疏導及站臺乘降組織;2號線西直門站、10號線知春路站每日安排20名站務員支援,加強對原本需要換乘13號線乘客的宣傳解釋,避免客流堆積、滯留;昌平線西二旗、朱辛莊、沙河高教園等重點站每日保障人員1500人次;保障期間相關單位成立臨時指揮部,領導24小時帶班,靠前指揮,早晚尖峰時段重點車站包站值守。
北京地鐵介紹,隨著返京人員增多,預計客流將進一步快速增長。為緩解尖峰時段客流壓力,2月13日至15日,8號線早高峰45組列車全部投入運營,使局部運營區段列車運行最小間隔從2分30秒縮至2分10秒;晚高峰在原36組列車的基礎上再增加5組列車,使列車最小間隔由3分縮至2分30秒,提高運力20%。昌平線早尖峰時段採取大小圈套跑的列車運營組織方式,列車運行間隔由4分縮至3分40秒,提高運力9%;午平峰由10分縮至8分,提高運力25%。
北京地鐵介紹,自工程開展以來,通過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手機APP以及車站通告、站車廣播、發放宣傳材料等方式廣泛宣傳,告知乘客13號線西段停運信息及公共運輸替代方案出行攻略。據統計,地鐵西直門、知春路、西二旗、霍營、朱辛莊、回龍觀、立水橋、奧林匹克公園等重點車站共張貼停運通告800張並不間斷播放停運廣播。
不少地鐵站還給自己「加碼」,根據停運區段製作各類提示折頁,為有需求乘客提供「點對點」出行規劃服務等。而導行卡成為大部分車站標配,共計準備了26.4萬張。
北京地鐵介紹,自去年12月1日至今年1月23日,地鐵公司為保障撥線工程順利開展,共計完成供電、通信、信號、機電專業電纜敷設92根;完成通信專業所有電纜功能倒接;完成信號專業折返道岔升級改造工作。「在停運前,地鐵各專業配合京張清河撥線前期準備工作事宜共計350項,順利完成了工程前的準備工作。」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施工方案已編制了配合保障方案、冷熱滑方案,並為確保工程完工後快速恢復13號線運營狀態制定了方案。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劉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