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臺灣人口自然增長首次轉負

2020-12-12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郭涵】

臺灣少子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今年上半年,島內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出現「死亡交叉」: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

臺當局稱,數據變化可能是單獨現象,需要觀察下半年的趨勢。臺灣「發展委員會」此前估計,島內總人口2022年將開始出現負增長,2027年人口紅利將結束。

相關數字背後則是島內年輕人的感嘆,「低薪時代自己都養不活,哪敢生小孩。」

圖源:臺灣「內政部」

據臺當局「內政部」統計,2019年1月到6月,臺灣島內共有88098人死亡、85961人出生,兩者相差2137人。島內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由正轉負,為-0.09‰。

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長數(出生數減死亡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口數之比,通常以年為單位計算,用千分比來表示。

臺灣島內去年出生總人數181601人,為2011年以來最低。今年上半年的出生數則同比減少了約4000人,顯示生育意願越來越低。臺灣婦產科醫學學會秘書長黃閔照曾指出,理想的綜合生育率要有2.1人才能維持人口「平盤」。

而根據「世界人口綜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網站2019年發布的生育率統計,臺灣平均每名婦女生下1.218個孩子,在200個國家與地區中排名墊底。

臺當局統計的生育率還要更低 圖自:《聯合晚報》

《自由時報》介紹,據臺當局「發展委員會」此前最悲觀的預測,島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最早今年就會出現負增長。若上半年的趨勢延續至全年,則現實無疑指向最悲觀情況。

在這種條件下,當局預測總人口數最早明年將開始減少,2049年將低於2000萬人。年齡中位數將於2033年達到51歲,意味著每兩個人當中就有一人年過50。2039年時島內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30%。

臺大副教授辛炳隆表示,年輕人口減少、勞動力減少,導致繳稅及消費人口減少,會對內需市場發展造成影響。

圖源:《中時電子報》

不過《中時電子報》援引臺當局官員稱,現在才8月份,通常下半年出生嬰兒人數較多,有時候出生和死亡人數有變化是單年現象,還需要觀察更長趨勢。

相關官員還說,移入、外配來臺的方式也可帶動人口增加。據統計,若算上這一部分人口,臺灣今年上半年社會淨增加4236人,勉強維持正增長。

臺《民視新聞》報導稱,有年輕人感嘆在低薪時代,微薄的薪水連自己都快養不活,哪敢生小孩。

臺灣人力資源機構4月公布的民調顯示,上班族認為撫養一名孩子成人,平均至少要存607萬元(新臺幣,下同),以目前臺灣經常性薪資4.17萬元推算,大概要不吃不喝12.1年。上班族還認為,家庭月收入要達10.2萬元,才有能力生養小孩。

臺當局曾推出「新經濟移民法」,希望通過吸引外來人才加強生產力,但法案「至今躺在『立法院』沒動靜」。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死亡人口」>「新生人口」!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由正轉負 - 中國臺灣網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由正轉負中國臺灣網8月6日訊 2019年上半年,臺灣死亡人數與新生嬰兒人數首度出現交叉,島內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由正轉負。據臺灣《工商時報》5日報導,臺灣今年1至6月共有88098人死亡,卻只有86961人出生;若下半年該趨勢保持不變,此前預期的2020年出現島內人口自然增長由正轉負或將提前一年發生。
  •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率由正轉負:上半年死亡人數首超出生人數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率由正轉負:上半年死亡人數首超出生人數 澎湃新聞記者 石鳴 2019-08-05 20:24 來源:澎湃新聞
  • 今年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率或將出現負增長
    今年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率或將出現負增長   臺內務主管部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臺灣出生人數比死亡人數少了1873人,人口自然增加率已經由正轉負。臺灣媒體由此推估,今年臺灣人口自然增加率可能出現負增長。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今年出生人數極可能首次低於死亡人數。
  • 今年前九個月臺灣人口出現負增長
    中新社臺北11月9日電 據一項最新統計,截至9月,今年臺灣出生人數為129928人,死亡人數達131801人,人口出現負增長。有機構預測,到2050年,臺灣總人口可能不到2000萬人。綜合《聯合晚報》《經濟日報》9日報導,臺當局「發展委員會」每兩年進行一次人口推估,去年8月的最新推估,分別以不同生育率進行高推估、中推估和低推估。其中,中推估預估2020年臺灣死亡人數為18.1萬人,出生人數為17.8萬人,即自然增長率(出生人數較死亡人數增減)由正轉負。若採低推估,則自然增長率將在今年負增長。
  • 2020年臺灣人口首次負增長:減少41885人
    (觀察者網訊)臺當局內政部門1月8日公布2020年臺灣人口統計資料,去年底臺灣人口數為2356萬1236人,較前年底減少41885人。臺灣人口數首度出現負增長。 臺灣內政部門官員指出,人口分為自然和社會兩項因素,去年自然和社會兩項雙雙出現減少。 去年全年出生人數165249人,新生兒人數創下史上新低。
  • 人口「警報」拉響,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日本人口減少超50萬...
    近些年來人口出生率問題一直備受重視,特別是在東亞,人口「警報」已經拉響。本周,東亞各個國家和地區相繼發布人口數據,日本出生人口創新低,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韓國人口首現負增長韓國行政安全部日前發布的人口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韓國的出生人口為27.5815萬人,與2019年相比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
  • 臺灣人口推估今年轉負增長 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臺灣當局「發展委員會」18日發布最新「人口推估(2020年至2070年)」報告顯示,臺總人口今年開始轉呈負增長,較上次推估提前2年;臺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比上次推估提前1年。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經濟日報即時新聞等臺灣媒體報導,該部門每兩年根據相關統計,公布未來50年人口推估報告。此次發布的報告預估,2070年臺灣總人口較今年的2357萬人減少776萬人或32.9%。其中,14歲以下人口減少155萬人,15至64歲人口減少900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則會增加280萬人。
  • 臺灣地區人口或於今年開始負增長
    臺灣地區人口或於今年開始負增長 2020年10月16日 16: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0月16日訊 據臺灣《北美智權報》報導,根據臺當局內部事務管理部門統計,截至9月底,臺灣地區人口的自然增加(出生減死亡)數為負11250人。因此,如果在今年剩下的3個月中,臺灣的出生人口不能比死亡人口多出至少1萬人以上,2020年將是近70年以來,臺灣地區人口第一次出現衰退。
  • 淺析臺灣人口的負增長
    有關生育率下滑、少子化,是臺灣經濟的一大隱憂,經常有人提出來討論。有識之士認為,落實有效的人口政策是一項長遠的工作,必須及早規劃,一二十年後或許才見到成效。臺灣的「行政院」,平均每兩年改組一次,頭疼的事層出不窮,這種人口負成長的「遠慮」,提不上他們的日程表來。坊間的議論多了,他們就修改一下人口政策白皮書,制定幾個有點新意的人口政策,也從未見到認真執行。
  • 日本橫濱市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
    人民網東京7月31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橫濱市此前統計2016年人口得知,該市二戰後首次出現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情況,人口呈現負增長。一直以來,雖然由於外來人口遷入,人口不斷增長,但二戰後第四次出現人口增長僅為6401人。預計橫濱市將出現19年來的最低人口增長率。
  • 臺灣人口今年將出現負增長,預計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新華社臺北8月19日消息,臺當局發展規劃部門最新推估,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於2020年開始轉呈負增長,比前次推估提前2年。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該部門分析稱,總人口今年開始負增長,主因是今年人口出生數將低於死亡數,人口開始呈現自然減少。
  • 出生人口僅比死亡人口多17人 臺灣人口負增長馬上來臨
    據臺灣內務部最新統計顯示,2018年上半年新出生人口僅比死亡人口多17人。臺灣人口負增長馬上來臨。出生死亡交叉比預計的2021年提前了3年。在沒有執行過計劃生育的東亞國家和地區,相繼掉入了人口萎縮陷阱,日本如此,韓國如此、臺灣也是如此。
  • 史上首次!這個國家全年人口負增長
    當地時間1月3日,韓國行政安全部發布報告顯示,韓國2020年出生人口數創歷史新低。為此,韓國政府將提供生育補貼,父母還可各自申請3個月育兒假。當地時間2019年2月27日,韓國首爾,一家醫院的新生嬰兒室。
  • 臺灣社會問題面面觀(二):人口負增長加速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臺灣地區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二,人口負增長剛好可以緩解擁擠的都市空間,並非壞事。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但我們必須明白,臺灣人口負增長這個問題不只是量的減少,更是質的變化。臺灣並沒有實行計劃生育,為何生育率會創世界最低?人口負增長將會帶來一系列無法估測的衝擊,從各個方面重創臺灣的未來發展。
  • 臺灣2020年新生兒創歷年新低 人口首度出現負增長
    本文轉自【中國臺灣網】;臺灣2020年新生兒創歷年新低。(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月9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8日公布,島內2020年出生、死亡人數出現「死亡交叉」,全臺新生兒出生數16萬5249人,創歷年最低,死亡數則為17萬3156人,首度出現負增長,總人口數為2356萬1236人。
  • 臺灣人口進入負增長,媒體感嘆「生不如死」
    8月18日,臺灣最新人口推估報告(2020—2070年)顯示,今年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正式轉為負增長,比之前的推估提前了兩年,進入臺媒所說的「生不如死」時代。臺灣地區的人口形勢也說明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群體,對島內經濟前景態度消極。
  • 臺灣今年前5月人口負增長
    新華社臺北6月11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5個月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數,出生人數比死亡人數少了9149人。如果此趨勢繼續,臺灣可能迎來首個人口負增長的年份。
  • 波蘭人口6年來首現負增長
    新華網華沙9月15日專電(記者 高帆)據波蘭《日報》15日報導,波蘭中央統計局最近公布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波蘭人口出現6年來的首次負增長。
  • 2020年臺灣人口首度負增長 新生兒跌破17萬人
    中新社臺北1月8日電 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8日發布的最新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臺灣人口在2020年首度出現負增長。據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去年臺灣人口總數為2356.12萬人,比2019年減少4.19萬人,年減0.18%。
  • 臺灣人口今年開始負增長,比推估結果提前兩年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於名】臺灣「國發會」18日通過人口推估報告(2020—2070年),結果顯示今年總人口將正式轉為負增長,比之前推估結果提前兩年。臺「國發會」每兩年根據最新戶籍人口、出生、死亡及遷徙等相關統計,進行未來50年人口推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