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我是聖誕基督徒嗎?

2020-12-14 基督時報

文 | 若望

每到聖誕節時,不少平時難以坐滿的教堂總是人山人海,這少不了為了感受聖誕氣氛而來的非信徒。當然還有一個群體不容忽視,那就是聖誕節基督徒。

這類信徒具體有多少,因為沒有調查研究暫時無法量化。但從筆者的接觸看,這種現象還是較為普遍的。

有些牧者說:「平時主日崇拜,教堂後排基本都空著。可到平安夜時不僅坐滿了,甚至連增加椅子都不夠,不少人擁擠在教堂的過道上。」

而一位天主教神父也坦言:「不少教友平時都很少望彌撒,但聖誕節基本都會來教堂」。

有位姐妹對我說,她現在基本都不去教會了,一年只在平安夜去一下。有位弟兄雖然受洗,可從不追求,但為了讓母親高興,就每年聖誕節陪著她到教會。

更讓我驚訝的是,有些社會上的朋友認識了很久,但有次竟在教堂聖誕慶典時遇到他們,原來他們都是基督徒,可平時卻看不出其信仰,直到平安夜才知道。

這些僅是我所接觸的聖誕基督徒的冰山一角,這類信徒在當前教會裡還是為數不少的。

當然這類信徒基本都存在一些共性。首先他們都是中青年,平常忙於各種工作,把信仰的事放在一邊,直到聖誕節才來一次教堂,算是履行了宗教義務。

其次當前娛樂文化泛濫,年輕人難免沉迷其中,他們在主日的時候,往往都會選擇參加社會上的各種社團,而不是來教會,但由於聖誕節在心目中的特殊地位,讓他們選擇了來教堂。

最後這類多數來自基督徒的家庭,他們對於信仰只是一種身份認同,而缺乏真正的虔誠。出於家庭聚會的需求,他們往往也會跟著家人來教堂參加聖誕節活動。

聖誕基督徒中雖不乏為人善良、思想言行符合基督徒規範的人,但是從我接觸的群體看,生命質量普遍不行,他們身上多少都存在一些連非信徒都沒有的不良嗜好。

有次在一個球迷群認識了沉迷賭博的群友,他說經常跟一個「拜上帝」的人下注,但唯獨聖誕節前後這個人會消失,因為他去教堂了,並在三天內戒賭。也因為這點,他才知道賭友是有宗教信仰的。

我們要明白,基督徒要與蒙召的恩相稱,思想言行要遵行基督的教導,要盡力做到每日與主同行,而不是在禮拜天甚至聖誕節才知道自己是基督徒。

僅僅履行宗教儀式而缺乏敬虔的實質,是不應當的。

當然聖誕基督徒的出現,也與某些教會的牧養缺失有關。

有些信徒並不是天生就不追求,而是沒有得到教會應有的牧養與關懷。就像有位姐妹,由於工作較忙,加上教會長期不去探訪,一段時間後就與教會疏離了。而她也坦言,假如那時有人去關懷她,估計也不會淪為聖誕基督徒。

教會做好能夠組織一個事工小組,負責剛受洗信徒的牧養、關懷工作,可以定期組織培訓,向這些信徒宣講教理。

最重要的是,需要經常探訪這些信徒,解決信仰與生活上的困惑,並對有現實困難的人提供幫助。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感受到教會的溫暖,增強其歸屬感,更加明白真理,生命得到長進。

為防止失聯

關注基督時代備用號

相關焦點

  • 基督徒:勿要因過聖誕而相互定罪
    這幾年每到聖誕節前,總會出現抵制聖誕的聲音,這其中也包括一些基督徒。她們與社會上出於「捍衛民族文化」的思想不同,而是根據《聖經》上沒有記載耶穌降生的確切時間,而且12月25日又是羅馬祭拜偶像的節日。因此基督徒絕對不能過聖誕節,因為用拜假神的日子敬拜主,是非常不適合的。
  • 【訪談】一80後基督徒青年對中國基督徒閱讀現狀的分析與反思
    與此同時,也引發他開始思考時下的中國基督徒閱讀現狀。「基督徒們閱讀呈普遍碎片化,愛買書,束之高閣,大量微信文章代替讀物,樂此不疲!多用麥種出版和改革宗大部頭著作鎮壓書櫃……主內出版機構成功出版和推薦了好書,卻在推動閱讀上乏力,肢體間聊書不敢深聊,怕露餡……(這是)一個渴望深刻、內心饑渴,卻鮮有閱讀的時代。」
  • 聖誕前的反思:福音是「傳」出來的,還是「見證」出來的?
    可是有些基督徒傳福音常常犯迷糊。我想,聽聽教會外的聲音(哪怕有時候很尖銳)對我們也有益處,可以刺激我們思考並開闊我們的視野,避免陷入自以為義或自我感覺良好的境地。前不久在朋友圈上看到一篇文章,《公交車上傳福音反被教訓嘲笑了》,文中那位教訓基督徒的老人說了這樣一番話:「你知道你們信耶穌的是怎麼給人家講的?
  • 基督徒影迷能從《鋼鐵俠3》中看到福音的信息嗎?
    在不少國人糾結於其中的中國元素到底是給它加了分,還是拖了後腿的同時,更多人還是衷心讚譽《鋼鐵俠3》是一部不俗的電影,不僅比之前的1和2更好,其中對於人性與成功的反思亦是很有獨到之處。就在贏得普遍讚譽,「冠蓋滿京華」的時候,在反派們的超強攻勢面前,託尼也在深深反思,是他成就了鋼鐵俠,還是鋼鐵俠成就了他?難道鋼鐵打造的盔甲真的是無所不能的嗎?這世界上真的需要英雄嗎?這世界上是否真的有英雄?英雄本就是凡人,英雄本就是一個童話,基督徒深知此點。因此,這不足以成為基督徒影迷喜愛此片的理由所在。但《鋼鐵俠3》對基督徒有吸引力嗎?
  • 反思| 到底什麼是「有生命的基督徒」?
    本平臺在3月11日發布了一篇文章《這個時代不缺乏用嘴傳道的基督徒,卻缺乏有生命的基督徒》,文章梗概就不多囉嗦了,題目即是。文章下方有個讀者提問:「什麼叫有生命的基督徒呢?」,這讓我思索良久。
  • 從羅得的選擇與結局反思:基督徒遠離神的危害性
    亞伯蘭對羅得說:「你若向左,我就向右,你若向右,我就向左。」可以看出亞伯蘭對侄兒羅得的愛護,首先考慮的是羅得的感受與需要,於是羅得就一眼看中了約旦河的全平原,那地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這樣好的條件任誰都想得到。亞伯蘭也並不是不知道約旦河全平原的豐富,但他卻以神為中心,他的腳步由神定奪。
  • 視頻《一個看見》引眾基督徒悔改:主,請差遣我!
    我在這裡!請差遣我!」這是眾多基督徒在觀看視頻《一個看見》後內心悔改後發出的告白,「主啊,每每想起你的救恩,心裡充滿感恩,可我深知虧欠你的太多太多。求主憐憫我,帶領我,使用我!」在該視頻中,基督徒分享了在信仰中的一個看見。他看見被拯救的人好像已經忘記了自己是從罪中被拯救的事情,他們沒有一顆憐憫的心,也沒有人關心那些在罪中掙扎的人,看見眼前那些掙扎中走向滅亡的人也不關心。
  • 每年慶祝聖誕節對基督徒來說意味著什麼?
    聖誕節到來時,大街小巷隨處都能聽到聖誕歌聲,也能看到聖誕老人的畫像,也有很多人到超市商場逛街購物。那基督徒需要有什麼思考的嗎?基督徒每年慶祝,那麼聖誕節對基督徒來說意味著什麼呢?一、離主的再來越來越近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從耶穌的降生到如今兩千多年的歷史已經過去了。聖經告訴我們說:「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
  • 聖誕再思丨基督徒過聖誕節,應激活與基督相融與共的生命
    聖誕活動早已開啟,各教會正緊鑼密鼓地演練歡慶聖誕的節目,只待特會那天起舞歡唱,孔雀開屏般地一展絢麗了。每個基督徒都清晰地知道,聖誕活動的最終指向是我們的主基督。我們一切的頌讚和崇拜,一切的花環與色彩,一切的聲樂與歌唱都是獻給主基督的,紀念基督的道成肉身,使得我們有了與神和好的機遇,給處在暗夜中的人類帶來了生命之光。
  • 疫情中李文亮醫生去世後的反思:基督徒傳福音為何喜歡追求「名人...
    但是這個假見證所暴露的問題卻值得中國教會反思。崇尚名人見證的心態是當前不少基督徒的通病。由於基督信仰在當前社會中處於邊緣地帶,有些人為了傳福音,擴大基督信仰的影響力,就迫不及待地宣傳各種基督徒名人,希望通過他們的社會影響力,來證明福音真理。而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假見證,比如康熙皇帝、愛因斯坦、馬雲等等名人。
  • 一位牧者的吶喊:基督徒們啊!你們當要從沉睡中甦醒
    從歲首到年終,神保守著我們總算是熬過來了,此時農忙也早已結束,可弟兄姐妹對聚會仍是一如既往的冷淡,甚至有的基督徒就是擺明了不參與聚會。筆者知道不願意聚會這種現象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但就今天的情況來看,還不夠我們反思和悔改、還不夠我們警醒嗎?神給我們悔改的機會與時間已經太多了,以往我們總以為災禍離我們很遠,觸及不到我們,可如今看來,任何事情發生都不算是意外了。
  • 【你知道許多基督徒,不過聖誕節的原因嗎?】
    十二月下旬了,全世界的人們又要慶賀聖誕了。走上街上,處處可見聖誕快樂(Merry Christmas)的文字或圖案。
  • 聖誕快樂,聖誕的意義
    聖誕節對我們來說,重要的不是哪個日子,而是日子背後的神學內涵:神的救恩在耶穌生和死中彰顯出來;耶穌的道成肉身和十字架受死是一體的,正如受死和復活是一體的。正如先知西面見到嬰孩耶穌所宣告的:「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 2017年引基督徒刷屏的十大謠言
    相信很多基督徒是懷著喜慶和悲憤交織的心情過這個聖誕節的。今年聖誕出現了很多編造歷史事實、偽造官方文件等等抵制聖誕的謠言,嚴重傷害基督徒的信仰感情。這些謠言影響超過以往,引發了國內外的關注,最後一些主流媒體出來闢謠,平息了紛爭。廣大弟兄姐妹肯定對這些抵制聖誕謠言感到憤慨,紛紛進行了駁斥。
  • 當警醒自守——勿做掛名基督徒
    掛名基督徒有什麼樣的特點?乍一聽「掛名基督徒」就不是什麼好的詞彙,是對虛偽基督徒的貶低稱呼,所謂掛名基督徒實則就是一個名義上的事,表面上看起來是個基督徒,但卻沒有基督徒的實質生活,沒有鹽和光的影響力。筆者認為掛名基督徒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聚會,不讀經,不禱告」,有時候別人問起來是基督徒嗎,自己也承認是基督徒,但就是沒有基督徒實意的生活,只是有一個口頭的宣稱。在教會中筆者也曾詢問過一些基督徒,甚至教會的同工,他們對於掛名基督徒的看法是「虛偽掩飾,外裝裡缺」,也就是說既不想放棄基督徒的稱號,也不想把時間浪費在讀經、禱告、聚會上,在這個世界上生活與不信的人區別不大。
  • 聖誕節的意義何在,你真的明白嗎?
    然而,這個耶穌到底和你和我有什麼樣的關係?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如果聖誕節變了味,如果耶穌基督在我們心裡的位置發生了改變,那我們基督徒需要深深反思的。我們知道,美國被稱為信仰基督教的國家,建國不過300年歷史,卻成為世界頭號強國。國土面積很小的以色列,多經戰亂,至終沒有滅亡,是神的保守。然而著這一些作為高舉上帝耶和華之名的國家,真的是從始至終都對他們的神始終如一嗎?其實不然。
  • 從以賽亞被呼召反思:基督徒的受差遣之路
    文 | 恩澤賽6:8 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所以他發出,禍哉,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在嘴唇不潔的民中。這是以賽亞對自己罪惡本性的認識,這是罪惡的世界,罪惡的環境,自己並不能脫離罪惡的轄制,所以在異像中,有撒拉弗拿紅炭來作為潔淨以賽亞的行動。以賽亞敢於回應,他聽到這神聖潔的聲音,他沒有逃避,沒有退縮,他更多的是渴望走進神的心意,與聖潔的神同行,聽命受差遣。
  • 【生活】歪果仁求救:怎麼辦,中國同事祝我聖誕快樂!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救命啊,中國人祝我(此處德國人)聖誕快樂,我該怎麼回答?!! 到被問這個問題的當時,我其實已經在德國過過好幾個聖誕了。但我從來都是祝人「聖誕快樂(Frohe Weihnachten)」,別人有時候向我說「聖誕快樂(Frohe Weihnachten)」,有時候說「節日快樂(Frohes Fest / Sch ne Feiertage)」。至於對方此間是否有什麼考慮,我此前卻從來沒有留意過。
  • 聖誕節和聖誕老人有關係嗎?為什麼聖誕節定在了12月25日?
    寫在前面:聖誕節和聖誕老人有關係嗎?為什麼聖誕節定在了12月25日?有一個歐洲國家,從1917年到1991年的漫長歲月裡,聖誕節在這個國家的日曆上消失了。襪子裡面裝滿了聖誕禮物東正教和天主教都是基督教的分支(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從此水火不容),為何雙方會在聖誕節的具體日期上產生這麼大的區別呢
  • 基督徒啊,你們當對天國有盼望!
    主禱文是基督徒最多重複說出的經文之一,而在每一次重複述說之中,都會不止一次的受到提醒:「願你的國降臨」。有傳道人這樣對信眾說:「我們常禱告說『願你的國降臨』,假如現在天國降臨,你確定自己得救嗎?」信眾沉默,我也沉默。與主同釘十字架的強盜認識天國君王和天國國度,在臨死之前,他這樣祈求,說:「耶穌啊,你的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