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杭州16路公交車推出溫暖新舉措——增設「博愛專座」。無論何時,無論車廂怎樣擁擠,都需把座位空出,留給那些最需要照顧的乘客。雖然多數乘客比較自覺,且對新舉措交手稱讚,但也有部分乘客反映,在早晚客流尖峰時段,專門空出座位,算不算是一種「資源浪費」。
什麼是「博愛專座」?
近年來,杭州的公交車讓人點讚的地方不少,比如斑馬線前禮讓行人、無飲食車廂、每輛公交車上都有「愛心專座」……昨天,另一項值得點讚的新舉措走入市民生活——為那些最需要照顧的乘客留出「博愛專座」。
「博愛專座」與之前的「愛心專座」有什麼區別呢?簡單說,「愛心專座」是讓座,「博愛專座」則是留座,不管任何時候,這兩個位子都會一直空著,專門留給「老弱病殘孕幼」等需要照顧的乘客。
在推出「博愛專座」的第一天,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的小朋友們帶著自製的宣傳卡片在車上進行引導,而在公交車上設「博愛專座」也是孩子們先提出來的。
「博愛專座」為那些最需要照顧的乘客而留出
因為今年清明小長假,孩子們在杭城30多條公交線路上,觀察了6375個乘客樣本,最後發現6375個坐在照顧專座上的乘客樣本中,有3868個不屬於需要被特殊照顧的人群;6375個調查人次中,有2167個乘客為他人讓座,其中只有850個人是主動讓座的……
所以,孩子們發出倡議:「照顧專座,能否專為有需要的人留著?」
從「人等座位」變成「座位等人」
目前,杭城許多公交車的車廂前部左右兩側的單人座是「愛心專座」,如果遇到「老弱病殘孕幼」等需要照顧的乘客,則倡導乘客站起來把座位讓給他們。
而昨天,記者在16路公交車上看到,車廂左側3個單人座位中,後兩個座位的標識已經從綠色的「愛心專座」,變成了玫紅色的「博愛專座」,最前面那個單人座和右側的兩個座位仍然是綠色的「愛心專座」。
16路,從浙大到嶽王路,沿途只有9個站點。記者來回坐了一圈,發現車上乘客並不多,基本都有空座,多數人都不會去坐「博愛專座」,「博愛專座」要麼一直空著,要麼坐著老年乘客。
多數乘客對設置「博愛專座」豎起了大拇指。
「『博愛專座』很好,我在公交車上遇到讓座的人並不多,如果人人都能讓座,就不用留座了。」市民張先生說。
浙大一位姓周的同學告訴記者,有一次乘車,遇到一位穿著寬鬆、胖胖的姑娘,心裡糾結了好久,不知道她是胖還是懷孕,「如果不是懷孕而讓座,會很尷尬的。」
在市一醫院公交站,記者遇到從婦保出來的孕婦錢女士,聽說公交車上有了「博愛專座」,覺得很人性化,希望其他的公交線路也能推廣,「如果座位是空著的,我可能會去坐,有時候人家給我讓座覺得挺不好意思的,而且也不是人人都會讓座的。」
「幾年前,杭州剛剛實行斑馬線前禮讓的時候,很多同事都覺得麻煩、不理解。而等到習慣以後,我們發現路人常常對我們豎起大拇指,甚至其他社會車輛也被我們帶動,覺得很有成就感。」16路司機殷霞紅說。
「現在16路的11輛車上都設有2個『博愛專座』。」車隊工作人員說,16路是全國青年文明號,乘客不是特別多,日均客流量7500人次左右,而且大多數是老年人。「16路的讓座風氣挺好的,經常可以看到50多歲的給六七十歲的讓座,還有孕婦給老人讓座。」
乘車高峰期設「博愛專座」算不算資源浪費?
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的學生胡緯峰告訴記者,昨天他遇到一位乘客叔叔,車上空座位比較多,這位叔叔一上車就坐在了「博愛專座」上。在同學的勸說下,叔叔雖然站了起來,不過他覺得設置「博愛專座」是一種資源浪費,沒有必要。不過既然推出了,他在行動上還是支持的。
記者在公交車站的隨機採訪中,也有部分市民有著類似的想法,甚至有乘客提議,「博愛專座」的設立能不能避開繁忙的早晚高峰?「有時候,早高峰年輕人都不一定能擠上車,怎麼還能留出空位呢?」
即使在客流尖峰時段,也必須空出「博愛專座」,算不算一種資源浪費?
市民陳女士說,大多數人看到車上有老年人,能讓座的都會讓。但是早晚高峰,車上本來就人擠人,也不止一兩個老年人,空著兩個座位,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年輕人上班其實也很辛苦,早晚高峰留出座位不太現實,如果真要設立『博愛專座』,建議避開早晚尖峰時段。」一位年輕乘客說。
從浙大回嶽王路的路上,浙大附中上車的錢先生,沒看清「博愛專座」的標識,一上車就徑直走到倒數第二個單人座坐下了。最後在小朋友的提醒下,連忙換了一個座位。(今日早報記者/章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