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義必自斃~

2020-12-20 赫藍先生

鄭寤生是鄭武公的兒子,史稱鄭莊公。

相傳他母親武姜生他的那天晚上噩夢連連,甚是嚇人,醒來之後發現肉呼呼一團,生兒子啦,可是這個兒子的出身可把武姜嚇壞了,她覺得這個兒子不祥,等到夫妻倆和朝中幾位重臣商量著給孩子取名的時候,她很敷衍的說:「就叫寤生吧。」 寤是寐寤之意,所謂寤生,也就是夢中出生的意思。

春秋年間人們取名的隨意性,感覺與認識幾個字的人也差不了太多,根本不講究富貴吉利,也不看生辰八字。聽到武姜這麼說,鄭武公也懶得起名,就默認了。於是,寤生這個名字便被人一本正經地寫入鄭國國君家譜,告知列祖列宗,這就是鄭國世子未來國君的名字了。

數年之後,寤生的同胞弟弟段出生了。出生不久,鄭武公就將共分封給段。所以,稱作共叔段。

寤生作為因嫡長子而繼承世子之位,然後他身無長物, 武姜只要瞧見他那敦實憨厚、木頭木腦的樣子,就無時無刻不記起那個夢,禁不住從心底厭惡這個兒子,這樣就使她將全部愛心傾注在小兒子段的身上,她甚至開始考慮置換兩個兒子的身份。

而段確實玉樹臨風,風度翩翩,妙語連珠,時常發表一些驚人的見解,連鄭武公都不禁點頭讚賞。除了相貌英俊,才思敏捷,段的武勇在當時也是盡人皆知的。流傳下來的《詩經·鄭風》中,有一首名為《大叔于田》的詩歌,記錄了當年共叔段狩獵的颯爽英姿,其中有這樣的句子:叔于田,乘乘馬。執轡如組,兩驂(cān)如舞。叔在藪,火烈具舉。襢(tán)裼暴虎,獻於公所。將叔勿狃(niǔ),戒其傷女。

這首詩歌生動地描述了共叔段狩獵的盛大場景。從詩中可以看出,段是個武藝高強的人,長於弓箭,力能搏虎,曾經將打死的老虎親自獻給父親。

然而,即便段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鄭武公依然覺得廢長立幼不合祖宗規矩,便一直堅持著,寤生的政治地位得以保留,並且在鄭武公死後,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鄭國的主人,也就是歷史上的鄭莊公。

寤生即位沒多久,武姜就來找他,抱怨說段的封地太小,要求寤生把制(也就是「三國」中「三英戰呂布」的地點)封給段。制在當時是一座大城,原來是東虢國的領地。掘突吞併東虢國之後,在制設立關卡,駐紮軍隊,把它建設成一座舉足輕重的軍事重鎮。

「制啊......」寤生支吾了半天道,「您也知道,制曾經是虢叔(東虢國君)的領地,虢叔仗著它易守難攻,不修德政,胡作非為,所以先君把他給滅了。我擔心,把這樣一座城封給段,很不吉利。要不您考慮一下其他地方?其他地方我都沒意見。」寤生話裡有話,他在提醒武姜,如果把制封給段,怕他也學著虢叔的樣子,有恃無恐,胡作非為。

「那好,就把京城封給段吧。」武姜很乾脆地說。

鄭國的重臣們聽到這個消息,都跑過來找寤生,大家議論紛紛,一致反對將京城作為段的封地。大夫祭(zhài)仲說得很直接:「京城的城牆長度超過了一百雉(三百丈),按照祖先定下來的規矩,城牆超過一百雉的城池不能分封給任何人。現在您為了順老薑之意,把京城封給段,不合規矩,好比一個國家有了兩個主人,後患無窮。」

寤生無可奈何地說:「老薑要這麼辦,我有什麼辦法呢?」

祭仲說:「老薑貪得無厭,什麼時候是個盡頭啊?依我之見,您應當趁早妥善安排這件事,不能依著她的性子來。否則的話,事態一旦失控,將直接威脅我鄭國的安全,對您極為不利。」祭仲的話明顯帶有煽動性,把一屋子人的情緒都給點燃了,有的人甚至拔出劍來,叫嚷著不如先下手為強,現在就把段給殺了。順便說一句,那個年代的君臣關係不像後世那麼疏遠,大臣帶著武器來見國君並不違反規定,諸侯與大夫坐在一條長板凳上吃飯也是常有的事。

堂下群情激奮,堂上的寤生卻始終不動聲色。他心平氣和地看著大夥吵完、鬧完,才不緊不慢地說了一句話,平息了大夥的情緒。

這句話是如此經典,以至於後世的人曾經無數次引用,而且一直被沿用至今。我時常認為,中國人的可敬和可怕之處,其實都包含在這句話裡邊了。

他說的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ps 圖片取自網絡;故事取自《春秋戰國》

相關焦點

  • 多行不義必自斃,是由此得來的
    祭足繼續說:「先王的制度,大型都邑不超過國都的1/3,中型都邑不超過1/5,小型都邑不超過1/9。現在京邑的城牆已經不合規矩,如果再不加以限制,必然要對國君產生威脅。」以今天來論,河南省的面積比北京市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但試問,河南省的省長,敢對中央指手畫腳嗎?能對中央造成威脅嗎?
  •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給川普的忠告
    中國人對川普的印象非常不好,例如,愛吹牛、喜歡貪小便宜、口是心非的說一些大話等等,可以說中國人民真的非常不喜歡川普。首先就病毒本身而言,鍾南山院士已經說過了,「疫情爆發現在武漢,但是病毒源頭不一定在武漢」。作為嚴謹的科學家,鍾南山院士肯定是掌握了一些證據才會這樣的。
  • 多行不義必自斃?你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嗎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我們很熟悉,那麼這句話究竟出自哪裡,本來的語言環境是如何的呢,壞事幹多了的壞人真的會自己滅亡嗎?這句話出自《左轉鄭伯克段於鄢》,話說在春秋時期,今天的新鄭附近,有個鄭國,國君鄭武公娶了申國的公主武姜為妻。
  • 多行不義必自斃,你覺得呢
    從小我們就在語文課本當中讀過那麼一句話叫做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要因為一件小事,她是善良的事情,你就不去做它了,不要因為一件事情,你覺得他沒有犯太大的錯誤,而就去犯這個錯誤,簡而言之,就是每個人都要有底線,好的,事情和壞的事情一定要能夠正確的區分開來,並且做出正確的事情
  • 啥叫多行不義必自斃?
    啥叫多行不義必自斃?就是你開課做生意啥的,可以,大家都做生意。但是你教人到處跑去蹭粉,惹的各位大V煩不勝煩,統統得罪了一個遍。評論區完全不能看,徹底的烏煙瘴氣。這就不可以。本來咱也沒得罪誰,井水不犯河水。你非要宣揚什麼蹭粉,什麼評論,什麼方法,導致各個大V的評論區全是垃圾留言。這基本就是社區公敵了。不是我一個人罵,好幾個大V跟著一塊罵了。
  • 港媒:不拼經濟拼政治 蔡當局多行不義必自斃
    港媒:蔡當局多行不義必自斃 據臺媒報導,民進黨上臺以來在經濟建設方面一事無成,「拼政治」卻是如火如荼。最近有人算了一筆帳,找到了其中「緣由」。然而,多行不義必自斃。島內各界目前或許對蔡當局的蠻橫行徑無可奈何,但今年底的地方選舉,乃至後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都是教訓民進黨的好時機。評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上臺以來在經濟建設方面一事無成,「拼政治」卻是如火如荼。最近有人算了一筆帳,找到了其中「緣由」。
  • 「百樹雲課堂」成語故事之旅|多行不義必自斃
    前方到站:多行不義必自斃。典故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闢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左傳·隱公元年》鄭武公曾娶過一個妻子姜氏,生下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在武公死後繼位成為莊公,另一個後來被稱為共叔段。姜氏一直偏愛共叔段,在武公生前就不斷要求立共叔段為世子,可武公沒有同意。等莊公繼位後,姜氏又要求把共叔段封到京邑,莊公無奈之下同意了。
  • 民間故事:多行不義必自斃
    看到商人大賺一筆後,就有人認為這位商人做了虧心事,騙了那些合作者的錢,甚至他當時在扇子被燒時已經將所有貨品轉移的消息不徑而走。這位商人的不良行為引起很多人的不滿,其中有人便詛咒這位商人有錢也沒那享受的命。
  • 季子越最後的下場:多行不義必自斃,辱國者終於自食惡果!
    國科大碩士研究生季子越被開除了,多行不義必自斃,辱國者終於自食惡果!6月27日,國科大學生季子越被曝光在境外社交平臺上發表不正當言論。中國科學院大學當即發表聲明:成立調查小組,對此事進行徹查。季子越的下場給那些有「恨國」情緒、「辱國」行為的極端份子敲響了警鐘:多行不義必自斃!
  •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是誰說的?這背後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是我們現在比較熟悉的一句話,當某個人在做著一些不仁不義的事情的時候,我們都會說:「多行不義必自斃。」意思就是說這個人做這樣的事情,不用我們去收拾他,到時候他自己就會自取滅亡。但是自古以來立長不立幼都是不詳的徵兆,而且寤生也沒犯什麼錯,所以當時的鄭國國君掘突也就沒有廢掉寤生。想要換掉太子的計劃失敗,並沒有讓武姜喜歡上這個大兒子,反而是越來越討厭他,寤生繼位之後武姜就來找到了這個大兒子,說道:「之前掘突給段的封地實在是太小了,你現在要把制(地名)封給段才行。」這樣的語氣根本就不像是請求,而是要求。
  • 曹雲金直播帶貨翻車現場,多行不義必自斃,網友:古人誠不欺我
    這就叫多行不義必自斃,百姓心中有桿秤,那人品就是定盤的星。也多虧這哥們沒直播帶貨成功,要是吹出來一晚上直播又賣了好幾千萬,還不定又被打了假,就成了下一個辛巴,人設這輩子怕是更加的起不來了。網友看著他被迫下播,紛紛表示:多行不義必自斃,網友:古人誠不欺我。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多行不義必自斃,你還知道有哪些7字成語?
    1.多行不義必自斃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基本釋義:壞事幹多了,結果是自己找死。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莊公聽了,卻道:「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意指:一個人若不仁義的事情做多了,必定會自取滅亡,你就等著吧!,果真,共叔段的勢力在不斷擴大,將鄭國的西、北部邊境招於自己門下,直至廩延。同時,他在不停地修築城池、屯田積兵,並讓其母親姜氏裡應外合,攻下鄭都。莊公早有防備,趁共叔段進軍鄭都時,出奇兵攻其窩穴。
  • 民間故事~多行不義必自斃
    大家好,我是遊玩老張,看一樣的風景,講不一樣的故事,今天講多行不義必自斃的故事。,以免有了孩子生活困難,吃不上飯,惹人笑話,趙雪兒答應馬氏,絕對讓妻兒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這一天,他和自己的狐朋狗友李樂,張志去滕城賭館耍錢,三人聯手贏了幾兩銀子,三人知道贏多了會被賭館的人發現作弊就麻煩了,見好就收,三人高興的進灑館喝酒,由於贏了幾兩銀子高興就多喝了幾杯酒。
  • 《左傳》:省點事吧,多行不義必自斃!
    壞人做壞事時,可能會很得意,很瘋狂,但最終只有一個歸宿,多行不義必自毖。造物主並沒有偏心,也不會違背自然規律、來左右人世間的善惡,他既不會讓惡人永遠得勢,也不會讓好人永遠受欺凌。惡人之所以瘋狂,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物極必反、盈滿則虧的道理。縱覽千年歷史,世事變遷,物是人非。閱讀古籍,從歷史塵封的人和事中,領悟人世間的至真道理、興亡成敗的規律。
  • 看美國近期表現,多行不義必自斃
    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美國做事一向以霸主自居。多年來在國際社會上口碑非常不好,他們總想以霸主老大的身份自居,總以為自己就是世界警察,以各種藉口對別的國家進行限制和挑釁。這些事情都是不義之舉,對於這樣一個,獨裁專制,霸道的國家,即使沒有新冠影響,那麼早晚他也是自食惡果。
  • 周興多行不義必自斃,最終被請君入甕
    來俊臣心裡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查不出結果,上面怪罪下來,我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麼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來俊臣叫人請周興來吃酒,周興不知圈套,欣然赴席。酒吃到一半,來俊臣何周興:"我這裡有些犯人,用盡了刑,還不招認,不知周兄有什麼辦法?"
  • 電影《盲井》影評:多行不義必自斃
    導演挑選的幾位主演人物是非常成功的,他們雖然名氣不大但演技是非常高超的,以至於完全看不出是表演的痕跡,感覺就是本色出演。王雙寶飾演的唐朝陽在集市上看到找工作的元鳳鳴(王寶強飾)傻乎乎地,一下子就鎖定了這位「獵物」。通過元鳳鳴渴望掙錢的心理,唐朝陽很容易就得手了。而他的同夥宋金明(李易祥飾)看到元鳳鳴還是個孩子時有點猶豫。
  • 多行不義必自斃!深陷疫情的美軍,最近可謂「噩耗連連」
    而其他人就不那麼幸運了。6月中旬,美國空軍一架F-15C「鷹」戰鬥機,在英國拉肯希斯空軍基地的一次訓練演習中墜入英國海岸,機上中尉飛行員不幸遇難。6月的最後一天,另一名美國空軍飛行員大衛·施密茨中尉在執行例行訓練任務時,其駕駛的F-16CM「戰鬥獵鷹」戰鬥機在南卡羅來納州的肖空軍基地墜毀身亡。
  • 多行不義必自斃 私刻公章詐騙10多起終落網
    8月17日,肇慶市公安局高要分局白諸派出所在「智慧新警務」的助力下,將一名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盧某抓獲歸案,偵破10多起詐騙案,為事主挽回了經濟損失。從今年5月至今,盧某連續騙了13間佛山的公司,一共詐騙了金額14多萬元。直至今年7月底,有公司開始向盧某所在公司負責人反映,說與公司籤訂了合同,貨款也打了,但貨物遲遲未收到。公司覺得事態嚴重,立即進行自查,發現原來是盧某冒用公司名義實施了詐騙行為,於是迅速報警,白諸派出所民警於8月17日將其抓獲歸案。
  • 跑題春秋十三:多行不義必自斃——領導的釣魚執法
    在上一節說過,鄭莊公的母親武姜不喜歡他而偏愛小兒子共叔段,在鄭莊公即位之初,武姜就請求將制邑封給她的小兒子共叔段,制邑就是後來的虎牢關,三國時期三英戰呂布的地方,以地勢險要著稱,制邑原本是虢國的城邑,在虢國被鄭國吞併後就變成了鄭國領土。